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展讯 I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开启~国庆去看展吧!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山东文化艺术界的喜庆年、丰收年。山东历史性地迎来三大最具权威、最高规格的国字号展览: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实现了山东承办“三大国展”零的突破。


其中,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于9月26日在山东美术馆盛大开幕。据美术馆统计,开幕式首日观展人数达到12000余人。

山东美术馆

本次展出中国画作品604件。参与创作的中国画画家包括老中青几代人。他们用艺术的方法来表现新的题材和内容,体现了这五年来的艺术探索过程。他们用新时代的审美,去表现和讴歌新时代,这是五年来对画家的一个挑战。

亮点一:主题明确,现实性题材突出

进入展厅,一幅幅作品令人流连忘返。从时代脉搏中汲取灵感,这是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在获奖提名作品中,詹勇的《非洲在路上》、张小磊的《援非医疗队》、孙娟娟的《对话》以及王聪的《中国行》展现了“一带一路”主题;王顾宇、王艺的《匠心筑梦——建设中的天眼》、黄涛的《天堑变通途》表现近年来我国建设取得的非凡成就;王珂的《都是热血儿郎》、李玉旺的《使命》、陈治和武欣的《尖峰食刻》,新时代的军人从作战训练转向了救险救灾和军中的日常,一幅幅作品不仅展现5年来中国画创作的具体成果,更是抓住当下、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


 詹勇  非洲在路上   

 张小磊   援非医疗队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刘健介绍到:“获奖提名作品《尖峰食刻》,无论在内容选择、构思创意上,都充分显示出这位艺术家的创作实力、文化学养,及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作品表达富有中国意蕴,对人物组合关系的提炼非常好。”


陈治 武欣   尖峰食刻(局部)

中国美协副主席杨晓阳表示,本届中国画展区的入选作品更多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改革开放40多年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艺术家们紧扣主题,以美术的形式、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伟大时代。


“艺术家们从过去创作的自我小世界中走出来,面向现实、面向生活,面向各行各业。”河北省美协主席祁海峰如此评价道。

亮点二:创作群体年轻化,80后风华正茂

年轻画家逐渐走上艺术舞台的中央,这是本届中国画展览中最突出的亮点。据本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复评评委杨晓阳介绍:与历届美展相比,本届参展艺术家年龄较轻,呈现出新人新作的状态,40至50岁这一年龄段的艺术家已然成为了创作的主体力量。


在展览现场,记者也看到不少80后作者入展,甚至是获奖提名,年轻人的活力与对新事物的展现,为画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孙娟娟   对话 

  王聪  中国行 

“青年美术家将创作融入了当下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整体来讲是按照中国美协长持以往的理念,体现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中国样式,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们的作品表现当下新时代的生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巨变。将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中国以崭新的形象屹立在东方等方面的精神内涵,通过画面呈现出来。”刘健说道。


在可喜年轻人成长的同时,不少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忧思,杨晓阳表示,“写意画对写与意的要求较高,年轻作者的社会经历、阅历、综合体验、实践相对较浅,在作品的构思、份量、深度上显得单薄,作品轻、小,不够深厚、耐看。没有二、三十年的水墨画经历,难以呈现令人震撼的作品。创作写意画的黄金年龄段是50-80岁。此次展览中,老一辈艺术家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因此没有参展。所以优秀的写意作品相对就少了。

亮点三:形式多样,但工笔画多问题依然突出

此次中国画展区共入选作品604件,成果非常丰富。“总的来讲,这届作品水平比较齐整,显示中国画的实力在不断地提升。”杨晓阳说,本届中有很多画作比较自由、开放,借鉴其他画种在国际范围内最新艺术成果的作法,不像以前某种画法、某种新观念,不被大家接受,总的来说风格多样,材料丰富。


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也表示,这届作品表现手法多样,作品中饱含作者切身的生活感受,质量上有了较大的飞跃。有些作品从中国古代壁画中汲取了营养,有些吸收了现代艺术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祁海峰亦表示,在创作手法上,本届作品在原有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各画种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王珂   都是热血儿郎 

  李玉旺  使命 


在如此众多的作品中,我们也看到,工笔画作品占据了较大比例。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省美术馆张望表示,这届作品依然呈现出了工笔画多、写意画少的特点,值得引起美术界的思考。作为中国画展区的评委,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陈履生表示:“在评选时,评委们特别重视形式语言的多样性,只有多样性才能显现全国美展的精彩。但尽管评委们有意关注写意作品,有好的作品尽可能选上,但客观来说,写意作品在里面的数量太少了。”


但美术理论家林木在仔细看完整个展览后,表达令他可喜的一面:不少作品将工笔与写意逐渐融合,这种现象是非常积极的。

文献展

此外,山东美术馆还策划推出“溯源——历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文献展”,全面立体地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历程和成就,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并组织策划“盛世同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美术展出季”活动,于9至12月,在山东省各地美术馆及画廊举办112个精品美术展览。适应当下文旅融合的新形势,配合介绍山东各地的旅游资源、重大文艺演出等信息,向参会观展的全国各地美术爱好者推广山东文化,形成山东美术的“嘉年华”。

中国画发展高峰论坛

今天(9月26日)下午,于山东美术馆举办“中国画发展高峰论坛”,全国知名美术理论家、艺术家、特邀嘉宾等就当下中国画艺术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讨,共同推动中国画艺术的不断发展。


据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将持续至10月26日。山东美术馆展览结束后,另选出的88件(含12件获奖提名作品)作品还会在北京展区亮相。

真迹拍卖 真迹商城,海量艺术臻品任您选。 小程序

部分获奖提名作品创作手记

陈治 武欣   尖峰食刻   210×145cm  绢本

表现的是用餐高峰来临时后厨备菜的场景,并以此为缩影,从新时代餐饮文化焕发的新活力,展现了时代的风貌。画面中的外卖箱、二维码、耳麦等都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作品的人物形象鲜活,注重造型的张力和用线的节奏。厨师的专注和紧张透露出用餐高峰时的“忙”。蔬菜从感受出发,既有对传统笔墨的归纳,也有写生带来的生机感,力求做到生气盎然,新鲜灵透,使人感受到人们对用餐品质要做到“鲜”。画面色彩只以黑、白、绿为主色调。蔬菜的绿与厨师的黑白形成区块,加强画面形式感。蔬菜以不同的绿色区别、分割,形成既统一又有变化的色彩感觉。

李恩成 芳华   180×180cm  2019年   绢本

从小生活在北方平原的农村,篱落桑麻处,柳荫桃李下,还有阡陌纵横的稻田荷塘就是我们玩耍和成长的天地,整日的厮混在村子的各个角落,闲花野草都是我的朋友,蛐蛐、蚂蚱、知了、青蛙都是我的玩伴,童年的时光过的悠长而开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走出村庄,天南海北的去看外面世界的精彩,从天真年少走过而立,走过不惑,前进的道路曲折坎坷,岁月的沧桑印证着成长和收获。如今的家乡已被城市的发展淹没,找不见那时的一砖一瓦,但记忆中的老家依然物阜民丰,儿时的歌谣“金滩头,银坝子,吃不穷的冷水沟”依然在耳边回响。《芳华》表现的就是对儿时芳草地的依恋,细嗅花香、静听虫鸣,微风拂过,思接千载,徐熙的野逸,孙廷振的生动,恽南田的清雅,任伯年的率性,都是我学习的源泉,笔墨当随时代,我以我法画我心,既是对大自然的崇敬,也是对祖国日新月异发展、卓然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的致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仅以此作献给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奋斗在各行各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者,也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一路芳华。


《芳华》能入选并被评选为获奖提名作品,很受感动和鼓舞,在中国画的三大画科中,花鸟画在全国大展竞争中并不占优势,相对于人物画的主题性和山水画的宏伟壮观,花鸟画通过微观呈现所创作的作品无法和他们抗衡,但花鸟画的借物抒情性恰恰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曲折传情达意的特征,只要路子正,用功勤,以真心表现真情,同样能打动观众,得到专家学者们的认可,引起观者的共鸣。这也更坚定了我继续研究探索新时代花鸟画表现技法和形式的决心和信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顾宇 王艺 匠心筑梦——建设中的天眼 215×183cm  2019年

该作品选取天眼反射面单元吊装的这一工作状态为创作母题,旨在弘扬天眼这一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大国工匠们匠心筑梦的敬业精神。画面中的天眼坐落于群山环抱的大窝凼洼地中,与左右两侧耸立的山峰巧夺天工般的融合在一起。四周的山体采用线面结合,皴染结合的手法层层积墨而成,即有细线条的勾写,又有大笔触的书写,造型的趣味,笔墨的味道,画面的节奏韵律,都在写的过程中自然呈现出来。


与深色山体形成对比的是长短线条淡墨勾写的天眼主体框架。钢梁轨道由外向内一圈一圈环绕,最终汇集于中心环梁上。在视觉上形成的漩涡感增加了天眼建设状态的动感,使画面节奏跳跃富有张力。通过力的牵引成功将观者的视觉锁定在天眼中心的建设者身上,增加了画面的故事性与生动性,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画面调整的最后阶段,我们综合运用了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有些地方在喷壶喷染后趁湿淋写滴洒而成,有些地方借用滚筒,棉布等工具粘墨拓染,这些都是为了在确保构图造型严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写意语言随机性与偶发性的特殊魅力,同时在最终调整阶段进一步加大画面的节奏与韵律对比,使得画面层次更加丰富细腻。

詹勇 非洲在路上 236×192cm  2019年 纸本

画面取材非洲大陆纳米比亚辛巴部落的生活场景,描绘了该部落女性的群体形象,在对她们颇具地域特征的情态、服饰,包括人物的发丝和头饰、脖子上的串珠、腰间的绳结、衣饰的纹路及皮毛的质感等元素的细节刻画中,再现她们未经世俗污染的原始人性之美,和发自天性的生命活力。表现方式上,以线条为骨架,以黑、白、灰这三种主色调以及它们的衍生色为基调,通过各种线条由表及里、由短及长的反复穿插,以达到线性和平面的对立统一。以线条的速度与节奏、粗细与顿挫,以及墨色的渲染,来展现画面的节奏感和层次感。并通过各种绘画元素的分解整合,力图获得更富肌理性的质感,和更为纯粹的美感。将艺术描绘的重心置于遥远的非洲大地,并提炼出人性中和谐、美好的一面,无疑体现了当下文化互鉴的时代回声。

张小磊 援非医疗队 195×195cm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给予非洲多个国家无偿的医疗援助。作品描绘的是解放军的一支医疗队在东非进行医疗援助的场景。画面采用了工笔重彩的表现方式,借鉴了敦煌壁画古朴、厚重、强烈的艺术形式,注重细节的表达,采用了虚染法,脱落法等技法,渲染出非洲人民对好的医疗条件的渴望和解放军医疗队对非洲居民的关切,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邱佳铭 八君子图   200×190cm   纸本

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其势如君子轩然之态。松树的坚韧、不凋、坚贞凌霜,或抱节自屈,或挺拔堂正,高洁如君子之德。中国历史上不乏礼赞松树的文学、绘画作品,松树作为君子比德的重要载体之一,已然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的中国,君子之德依然值得继承和发扬,立足当下,坚持文化自信,并对这一优秀文化符号注入体现时代精神、时代脉搏的新内涵。《八君子图》就是在这样的认知下创作而成的,画面以挺拔的松树为主体,简洁稳固的三角形山体为背景,辅以白云绿水,营造出君子之德蔚然成风的画外之意。

文章来源:美术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承与悟化—中国画名家十六人展
090油画选辑(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历届美展)
【经典】中国美术的独角兽🦄️
孙宽作品荣获“第四届傅抱石·中国画作品双年展”傅抱石奖
陈履生:我们期待什么样的全国美展
郑力国画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