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期名家·林容生】许柏成|诗性、生命与自然——林容生的山水世界

主持人语:

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画家在运笔用墨中,体现着人生修养、文化积淀和艺术思考,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本期[时代人物]推介画家童中焘,他是一位学者型画家,其家学深厚,博览群书,对于传统典籍,中外哲学美学等都有全面深入的系统研读。他深耕山水画教学与实践六十余年,以“人化”的观点来看待绘画,形成了严谨缜密的笔墨、清新刚健的意境和恣肆纵横的形式,个性鲜明,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新风格。[本期名家]推介艺术家林容生。毛笔是工具,水墨是媒介,笔墨在林容生的诗意山水世界里承载着他对自然的心灵感悟和对生命状态的探索。他将传统山水的笔墨品质与精神内涵统一在现代山水的形式之中。[案边点滴]走进方正的工作室。这位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上高产又活跃的青年艺术家,在绘画的道路上,不断在题材、技法、媒材、观念方面勤奋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

——阴澍雨、张译丹


林容生近照

林容生,1958年生,福建福州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家,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坛,林容生是一位有着鲜明个人面貌的艺术家。他作品中安静典雅的气质,能在众多作品中被观者迅速捕捉,当观者的思绪随目光进入画中时,内心也随之平静下来。明陈继儒在《幽窗小记》中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林容生的作品,让人如沐清风,最契合身处喧嚣都市里的现代人对大自然的情愫与寄托,让心灵在青山绿水中休憩。

如果你看林容生的画,一定不会忽略他题跋在画上的现代诗。外出写生,大多数艺术家带回的往往只是画稿,而他还收获了诗歌。这些洗练隽永的诗歌本身就能勾住读者的灵魂,激荡在观者的内心。例如画作《雨水》,题诗云:“细雨,空山。把素纸染成青绿的,是春天的风。小楼上,看着水边翠竹。遥想,唐朝的杏花。”虽是只言片语,却勾勒出一个湿润、风微、散发着草木清香的春天画面。再看画作,天地氤氲,万木萌发,带着春寒料峭,民居、梯田与山水融为一体,雨丝的沙沙声似乎跃然纸面。诗画相和,真是美到极致,回味无穷。


林容生  不同的季节  纸本设色  180×96厘米  2019

又如作品《那是一个村庄》上写道:“那是一个村庄,季风扯一段白云横断山谷。他乡的草木和大地一样真实,而故乡常常在笔底的梦境中,被折叠,被展开,被摊平,被悬挂……在蔚蓝的天空。”虽然林容生笔下的是现代诗,但有着宋词一般的节奏美感。他的诗歌细腻真挚,往往捕捉到常人察觉不到的细节,流露出现代人的山水襟情。

中国画是诗性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面对自然,一位有文学修养和才情的画家,往往更能把握风景的诗意,将内心感受提炼得更加准确、更有深度。林容生的山水,在新时代中延续了“诗与画”的伟大传统。


林容生  广西贺州写生之十四  纸本设色  45×64厘米  2019

林容生精研中国山水画史,特别是对青绿山水的演变与发展有着深入思考,在风格谱系中建立起自己的坐标,从个人经验出发,根植中国古典的同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突破传统的程式与色彩,自成一家。在他看来,青绿只关乎色彩,而非工写,他在继承青绿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系统。林容生在自述中写道:“1991年,画风由追求奇拙苍朴转向温润萧散,由表现笔墨构成的张力转向表现柔静温婉的意境。开始有意识地把色彩作为作品的重要形式因素之一,尝试在画面上渲染光的幽微。”这一转向在他的艺术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1992年诞生的作品《谧》,确立了他的绘画风格,装饰性的山居景象和虚幻的色彩晕染是其标志,使画面充满静谧、幽远、诗意与细腻的感情。超越再现的色彩和鲜明的地方特征,充满生活感,是现代山水画形式与精神高度统一的典范。

2000年之后,写意山水画在他的作品中开始大量出现,自幼的书法修养让他不再满足于勾染的技法,面对自然,他放笔直书,笔墨相生,逐渐形成个性化的语言与图式。在写意笔墨中继续青绿的探索,尤其注重色与墨的关系,同时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山水的色彩表现。


林容生  时空的季节  纸本设色  145×360厘米  2019

林容生的山水,“工笔”与“写意”并行交织,工笔细腻典雅而有灵气,写意则直抒胸臆、生机盎然。在闲散的点染中却有着精妙的布局,更可贵的是其作品还坚守着传统山水画的笔墨品质。林容生从福建山村的实景出发,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形式与语言体系,强调了他个性化的符号、笔性与审美。其工笔山水源于对自然物象的深刻体悟,对晋唐青绿山水的程式进行了转换,在新与旧中保持平衡。在山水的点写与渲染的技法中,承载着作者的延绵文思与瞬间的情感。林容生以现代诗人的视野观照群山、生命与万物,赋予山川人格化、诗意化。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此诗正合林容生的山水意境,在动与静的微妙变化中传递自然的诗意,仿佛能感受到微风吹过的浪漫,悠荡的白云和散射的阳光衬托出山林的静谧,弥漫着生命的真意与气韵。


林容生  青海尖扎县坎布拉写生之十二  纸本设色  39×53厘米  2019

传统为艺术家提供了范式与技法资源,而山水真正的感染力则源于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真情实感。在林容生广为人知的画作中,无论是闽东、闽北的山林村舍,还是自幼生活的三坊七巷,无不浸透着他深刻的个人体悟。林容生曾说:“大自然的所有细节都可以细细品味。眼前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段枝叶都令人神往。世间一直熙熙攘攘,此时此刻,我们可以静听山和水的呼吸以及我们自己的呼吸。”他在描绘自然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照见真实的自我。

近十几年来,林容生的写生对象早已超出故乡,足迹遍及中国各省、世界各国,在乡野、都市或任何地方,其作品始终带有故园的烙印,保持着个人的一致性。


林容生  雨后  纸本设色  68×68厘米  2020

“无声的风”是林容生给自己的艺术与生活档案集的标题,“风”是诗性的,在林容生的诗、画中反复出现,无形却真实可感,是生命精神的关怀。我想,在林容生的艺术里,“风”其实就是生命、气韵和诗意,净化着都市里喧嚣的心灵,在城郊、旷野和山林之间,他所歌颂的正是生命、自由与自然。
林容生山水艺术的精神是什么呢?一定是他那永恒的悠然自在之气。

许柏成 《艺术中国》副主编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1年第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丽雄秀见新奇——走进画家李德福的青绿山水世界
韵如芙蓉出水 工比错彩镂金——著名画家廖志标笔下的工笔重彩山水
马小虎青绿山水辑录欣赏
笔出唐宋 诗画新境——再谈刘艳会先生新青绿山水笔墨意境
李泽厚:宋元山水画的三种意境
UC头条:谈中国山水画写生中的叙事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