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张载与凤翔
张载与凤翔

                              文:孙利锋                                 

一种有生命力的思想和文化精神,对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历史进程的推进影响深远,对人们行为举止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正如张载创立的关中学派,如清流般滋润着关中乃至华夏大地。

 张载,字子厚,号横渠,世称横渠先生。史书记述,他祖籍为河南开封,生于陕西长安,后随父亲成长于四川涪陵。十五岁那年,他的父亲病故,他和母亲以及年幼的弟弟护送父亲的尸骨回千里以外的河南开封安葬,经褒斜古道翻越秦岭,来到渭水河畔的眉县后,由于战乱而无法继续前进,于是就就不地埋葬父亲的尸骨,从此定居眉县横渠镇。二十一岁时,他听从范仲淹的教诲弃武从文,苦读中庸。1057年,时年三十八岁的张载与苏轼同登进士,进入仕途。五十一岁时,因与王安石的政见有所不同而离开京师开封,辞官回到关中,潜心研究学问。

作为一代大儒,在他的身上,体现着一种使命、责任和担当。回到故乡后,他身体力行,讲学关中地区,传道授业,教化民众,开启民智。由于他和他的弟子的不懈努力,使得关中地区的民风淳朴,民俗知礼有节。苏东坡任职凤翔府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今秦人如斯,夫子之功也,”苏东坡称张载为夫子。在学术方面,他认为,能让人吃饱穿暖、幸福平安的学问,才能经世致用,他的思想讲究实用。“学则多疑”是他在做学问方面始终遵循的观点,他“俯而读、仰而思,”将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凝聚成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世称“横渠四句。”这四句话开辟了儒家学说的新形态。这是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持续传承和信奉的文化精神。人们将他创立的学说称作关中理学。张载的四句名言从北宋开始历代传颂,传承至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多次引用,也曾作为汉城奥运会主题响彻世界。那么,一代大儒张载与凤翔又有何渊源呢?

北宋时期,凤翔为府治,眉县隶属于凤翔府,所以,史书记载,张载为凤翔眉县人。1077年他卒于临潼。就在张载去世后的1079年,宋朝凤翔府为了纪念这位名震天下的大儒横渠先生,在府置所在地凤翔城东大街修建起了张公祠,主要祭祀一代宗师张载先生。

官祠坐北朝南,气势宏伟。西侧的巷子则叫大关庙巷。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凤翔知府沈自彰非常仰慕张载的学术思想,他看到府地的张公祠仅有山门、大殿,且无后人嗣住,而远在眉县横渠镇的张载父子三人的坟茔更是无人守护。于是,他千方百计寻访查找张载后代,后通过官方,在直隶滦州寻找到了张载的第十四代孙张文运,而后又与永平府协商,将张文运和三子张承胤及两个孙子迎接到凤翔府。

随后,知府沈自彰大人又上书陕西抚院拨专款,在祠院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扩建。扩建后的张公祠规模更加宏大,整体院落由三部分组成,前院为讲学区,中院为祭祀区,后院为后代嗣住区,并在前院的讲学区设立了横渠书院,由张文运和两个孙子住祠讲学,凤翔横渠书院由此诞生,并开始承担传承和弘扬张载的关学思想及普及儒学文化的功能,为当时高层次官办教育机构。其三子张承胤则赴眉县横渠镇管护祖坟。并在凤翔田家庄齐村为张载的后人购置田地。

从此开始,张载的后代开始在凤翔县城、田家庄镇齐村以及眉县横渠镇的西柿林村延续根脉。清代道光年间,凤翔府先后两次出资修缮扩建,修建了启贤祠等建筑,供奉张载的父亲张迪、弟弟张戬及历代先祖的牌位。

从明朝天启二年张文运开始,到民国二十四年的几百年间,先后有八位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在凤翔张公祠横渠书院讲学。这以后的一个时期内,在关中西部乃至周边地区,凤翔张公祠横渠书院一直处于关学思想传承和发扬的中心地位。

据史料记载,凤翔张公祠大门前有一平台,平台左右各矗立着9米高的石旗杆一个,用斗型石材做成。主要张贴各个朝代保护张公祠的告示。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曾在石旗杆上贴出“横渠祠堂、载入史典、有人扰害、定予处斩”的告示。凤翔张公祠及横渠书院在历朝历代的地位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张公祠为县卫生局的办公场所,后改为县机关托儿所至今。上世纪八十年代,凤翔东大街上张公祠古朴的双扇大门以及大门两边的圆形窗户还犹有印象。但随着旧城改造的不断推进,张公祠前院讲学区的大房拆除,好多建筑被毁。目前,托儿所院内仅有的启贤祠在张载后代的多方努力下得以修复。

如今,凤翔东大街上的张公祠横渠书院已不复存在,唯有启贤祠和一通石碑矗立在大关庙巷的祠院旧址旁,石碑清楚的记述了清道光年重修张公祠的事迹。祠院虽然不存,但传承依然延续。张载的关学思想和文化精神依然昭示着国人,在现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也在这个时候,张载先生的第二十七代玄孙张崇谦先生依然决然的尊崇祖先的遗训,在凤翔县城大关庙巷自家的宅院内投资创办起了凤翔横渠书院,免费讲授国学。

凤翔横渠书院的大牌又一次挂在了古老的大关庙巷。一代宗师的关学思想和文化精神如大秦岭山涧清澈的小溪源源不断的流进渭河,流出关中平原,流向广袤的神州大地。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绝学

为万世太平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少波 | 张载关学在凤翔
从横渠四句到耕读传家
镜观天下:探访“关学”领袖横渠先生的祭祀专祠——眉县|张载祠
​张载家族文化史探析*张波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五十:陕西眉县张载——立心立命 惟德惟规
陕西眉县张载:立心立命 惟德惟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