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种针灸刺法手法的基本操作训练及临床应用

轻刺的基本技能训练

1


练习各种刺法应先从轻刺入手,轻刺、点刺、浅刺,深刺是进针的深度;快刺、慢刺是进针的速度,直刺、斜刺、旁刺、横刺是进针的角度;反刺、倒刺、多刺、少刺、重刺是针刺的作用以上各种刺法因人因病而异。

轻刺最难,练习一切刺法都应从轻刺入手。
轻剩的练习分为四个步骤,在练针枕上运气练指练熟以后,即着手练轻刺、轻到似有似无之闻。开始在水面练针,即所谓四个步骤“水面练针”:
(1)轻刺棋子。用象棋棋子一个,直径五厘米,厚度二厘米。放在水碗里,让它静止不动。水面练针要单手持针,右手练完,再练左手。针体宜直,刺入要轻,针尖到棋子边上,稍重一些,只重毫忽之微。就要改变平度。刺在中间,棋子立即下沉,让水进到棋子上而,刺在旁边,稍重一些,棋子就会一边翘起,然后漂漂地移动了位置。要象写字似的悬腕而练,功夫到家,不论刺在棋子某一部分只见水微动一下,而所在的位置不变。功夫纯熟,再进行第二步骤。
(2)轻刺瓶盖。用塑料瓶盖一个,大小和棋子相等。放在水碗里,瓶盖的边缘在下,象盖瓶一样在水中稳定以后,持针在瓶盖上轻刺,这要比棋子难练,稍用力,瓶盖翻转沉到水底,必须达到针刺微动而位不变,才算及格,这时进入第三阶段。
(3)轻刺海绵。泡沫塑料体质越轻,针刺越易浮动。针尖触到海绵上,海绵稳而不动其位,当然要微颤一下。这也需要一定的功夫。
(4)轻刺水果。水果虽然比海绵体重,但在水中最难稳定。针尖刺上如蜻蜒点水,一刺即抬,使水果在水中刺不移位这是极难的功夫。一不许破皮,稍重一点,针尖就刺入水果皮里;二不许水果移位。要从练刺棋子、瓶盖、海绵循序渐进,刺水果在水中不移位,轻刺的功夫,才算达到成熟。练轻刺的过程,没有捷径,没有窍门,只有耐心练习。世界上各种技艺都是从刻苦练习而得来的。
学习轻刺就要做到“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这两句话的原意是指能调气和血,取穴要应用子母补泻,济母补其不足,平子夺其有余,水木是代表五行生克。我却从水木二字触类旁通,悟出来这个水面练针法。先练棋子,是从《濒湖脉学》:浮脉“如水漂木”来的,以后又想出了塑料盖、泡沫海绵,水浮水果,依次练习,果然收有实效。练好轻刺,再运用“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这时的“轻而徐入”与以往大不相同,轻到进针不痛,出针不觉的程度,井不是夸张。
轻刺是练习针刺的手法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从心所欲,左右逢源,渐进而练其他手法。

点刺

2

点刺是轻刺施用于临床治疗的一种刺法。通常用5分的短针,拇指、食指捏着针柄,使针体与皮肤呈15度角。一般是横行的,一条线,且点且退,就象用针尖轻划似的,但是点一下子即退,不许出血。例如口眼歪斜,上睑不能闭,把上险用左手按紧,迅速的在睑皮上点划几条线,点后上睑立即可以闭严。我们叫“点睑疗法。小而积的皮肤瘙痒症,用点刺疗法效果也好。

浅刺

3

只在皮内,有直刺、横刺两种。例如上睑痉孪,跳动不止,可以用1.5寸30号针,把睑皮由外向内轻轻的沿皮下横穿过去,眼睑在解剖上共分五层,穿在最外一层的皮下、叫做穿睑,临床多次使用皆效。皮内针也属于皮内浅刺的范畴。一种是直刺,用拇、食二指捏住短针针体微露针尖半分许,对初生婴几及三个月以內婴儿即用此法针刺穴位。至于小儿针,就要稍深一些,针入一、二分许,不留针。

深刺

4

深刺根据所取穴位,刺入应刺的深度。胸背应停在胸膜以外,腹部则达腹膜以外为度。腰部可以稍深。肌肉肥厚的地方,如环跳穴胖人可以深入八寸。天突也有深刺八寸的报道(技术如未达到纯熟,天突针刺过深有发生气胸的危险),其他四肢合穴之类,如阳陵泉在筋骨之间可以用“过梁针”直达阴陵泉。如在肌肉之上,穴下有骨骼则针尖将达骨膜为止。深刺的深度,因穴位的所在部位而有所不同。

快刺

5

快刺和慢刺都是针刺时的进针速度。例如:选用十宜穴抢救吐泻的食物中毒病人,用三棱针,持针法须用食、中、无名三指为一方,拇指为一方,针尖稍露在各指挠侧外一分许,手心向上先他向挠侧转手使针柄向下,急速翻转使三棱针尖迅速点在穴上,十宣穴在一分钟内可以刺完,谓之快刺。中风用十二井,肾病用涌泉,都须快刺。为了抢救中风,常取涌泉,因此穴甚痛,非快刺不可。

慢刺

6

慢刺是应用在重要的穴位上,如内睛明、天鼎、人迎等穴。睛明穴下深部有内眦动脉、滑车上神经,有的人眼脸上还有青色静脉,针刺宜特别仔细,不可鲁莽。内睛明靠泪腹,人迎、天鼎都靠近颈动脉,肩井下则距肺尖很近,鸠尾旁即肝园韧带,类似这样的穴还有很多,进针时宜慢。

直刺

7

直刺、斜刺、旁刺、横刺都是进针的角度。直刺是从上而下、从前而后、从内而外,垂直刺入,保持针体,不歪不弯,直达应刺的深度。周身大部分穴位都适合直刺。

斜刺

8

斜刺由于经穴所在部位而决定。例如四白穴恰当眶下孔,针尖必须向下斜才能刺入孔内。人中须捏起人中沟旁的肌向使针尖向上斜刺。腹中则根指虚实使用补泻,补法针尖向上斜,泻法针尖向下斜。列缺亦依照迎随方向斜刺。督脉和膀胱经、胆经在头顶部〔即生头发的地方)的穴位须斜刺。督脉两旁华佗夹脊则应向脊椎方向斜刺,遇有抵抗时知针尖已达脊椎横突之间,不遇抵抗不可深刺,宜拔出一些重新调整。其他应斜刺的穴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旁刺

9

旁刺有几种形式:一种是依穴针刺,欲增加针刺效果,在其旁再加一针,我们叫做“双刺”,后加的可谓旁刺。
一种是病邪较深而寒气或寒痹的而积较小,先在最痛处刺入,然后在其两旁各刺一针。《内经·官针篇》谓之“齐刺”或“三刺”。病邪而积较大,先在正中刺一针,然后在四面各刺一针。《内经》叫做“扬刺”。除了先刺一针以外的都称旁刺。

横刺

10


又叫“沿皮横刺”,即先把针放倒,使针尖沿着皮下向前进行。循着经脉循行路线,一针可刺数穴,此法亦颇有效,且可让病人少受痛苦。例如耳门透听会,治耳聋耳鸣上脘透下脘,一针四穴,可治胃病。心脊穴横透心俞而达神堂,治神志病有效。

反刺

11

反刺法也有数种:一为刺穴的另一面,加里内庭。一种是找穴方法,例如;养老穴须翻转手腕,反手刺之。一种是虚人实症,应补反用泻法;一种是实人虚症,应泻反用补法,都叫做反刺。缪刺也属于反刺之类。

倒刺

12

反刺、倒刺虽然都属于进针方向,但不同的是反刺在于取穴,倒刺在于用针。例如,廉泉穴《素问注》“低针剩之”,即针柄向下,针尖向上,谓之倒刺。《玉龙歌》:“神间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神门和间使必须握拳使尺侧向上手背对腕而针柄向下刺之,也属于倒刺。

多刺

13

宋代徐秋夫的鬼病十三穴,是治癜狂的,单穴五,双穴八,实际是二十一穴,取穴虽多,但有实效。治小儿疳病的四缝穴,对喘息、蛔虫病也有效,虽名为四缝,两手实系八穴。八邪八风八穴,中风七穴,十二井,十宜都属于多刺法。

少刺

14

牙痛只刺患侧翳风,如非龋齿,无不应手取效。预防感冒及其他传染病,独取身柱。妇人透孕针石门,难产灸右至阴。小儿抽风取印堂,中风脱症灸神阙。一穴治病的穴很多,不须赘述。

重刺

15

我们扎蛔针,少取穴,提出无痛扎针法“一针疗法”,
目的在于让已经为病魔困扰的病人少受一些痛苦。但是有些病人,皮坚向厚,扎一针嫌不解渴,要求多取穴,扎粗针,扎火针,非如此不减其苦,只好重刺。使用手法,不麻不胀,反应迟钝,非重刺不可。惯用梅花针的患者非重刺见血不能去其症状,这是经常遇到的情况。
来源:培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静山:针灸刺法的训练
针灸刺法的常见体位及进针方法
针灸必背歌赋之孙真人十三鬼穴歌
针灸刺法精义之二
肩周炎治疗方法集锦肩周炎治疗方法集锦,堪称史上最全!原来肩周炎就i这么简单!
学好针灸五步曲(鸥师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