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帖子

本文来源: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8,12(5) : 385-388. 


近年来,脑卒中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倡早期预防。脑卒中首次发病风险评估是开展一级预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风险评估有助于早期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制定个体化卒中预防方案和对策,使高危个体提高脑卒中风险意识,自觉采取干预预防措施。风险评估工具有助于医生识别那些可从干预治疗中获益的个体,对可能发生脑卒中风险者起到积极的预警作用。下面介绍一些近年国内外推荐使用的脑卒中发病风险评测的量表和预警工具,这些量表和预警工具一般都经过大样本人群的研究验证,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弗莱明翰卒中风险评估量表

弗莱明翰卒中风险评估量表(Framingham stroke profile,FSP)是最早提出并得以广泛应用的简易卒中风险评估工具,对于指导卒中高危个体的一级预防决策具有重要价值。该量表是1991年由Wolf等在美国弗莱明翰研究的基础上创建,用于评估普通人群未来10年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1994年, D'Agostino等结合高血压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变化改良了FSP,提高了对脑卒中发病风险的预测能力。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推荐使用此量表进行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改良的FSP已在我国人群中得到初步验证,结果显示其可预测国人脑卒中发病风险,但有研究认为可能会高估一些发病风险。


汇集队列方程

汇集队列方程(pooled cohort equations)基于多项大型队列(ARIC研究、CARDIA研究、Framingham研究等)的研究数据获得,用以评估未来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发生风险。该工具可以通过网站(http://my.americanheart.org/cvriskcalculator)、手机APP等不同的路径,输入年龄、性别、种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降压药物治疗、是否患有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获得10年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2014年美国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也建议使用该工具评估未来10年脑卒中发生风险,对风险超过10%的高危人群建议使用阿司匹林预防脑卒中的发生。2014年美国胆固醇治疗指南也推荐使用该工具来评估未来10年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用于指导他汀治疗的启动时机及治疗强度。汇集队列方程在部分外部人群验证中也显示可能会高估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在国人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验证及评估。


卒中风险测评手机软件

卒中风险测评软件(stroke riskometer APP)是由新西兰学者于2014年提出的卒中风险预测模型(http://www.world-stroke.org/education/stroke-riskometer),根据年龄、性别、种族、体质指数(BMI)、吸烟、饮酒、膳食、体力活动、压力等20项危险因素,通过手机APP进行测评,可用于预测20岁以上人群的5年及10年脑卒中发病风险。该测评软件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测评个体的脑卒中风险,另一部分提供的预防保健知识,具有干预功能。该模型验证人群包含9 501名社区健康人群(来自新西兰、俄国、荷兰),累积随访80 308人年。结果显示,共有752例卒中事件发生,该卒中风险测评APP能较好预测未来5年脑卒中发病风险(曲线下面积:男性0.74,女性0.72)。目前对该评估工具的使用和验证正在全球多国进行,国内研究者也参与其中,将进一步评估其在国人中的应用价值。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是依据中美心肺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队列随访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以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作为预测模型的因变量,以年龄、收缩压、BMI、血清总胆固醇、糖尿病和吸烟等6个主要危险因素为自变量,拟合分性别的最优预测模型,最终得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的10年发病(绝对)危险。同时该研究通过采用独立人群回代检验和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证实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能较好地反映中国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综合发病危险。


中国多省市队列研究评估量表

北京心肺血管研究所以1992年建立的'中国多省市队列研究'为基础,对31 728例35~64岁队列人群进行了10年的随访。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危险因素与发病危险的多因素分析,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作为预测指标,以年龄、血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和血糖等6个危险因素为主要参数对男女两性分别建立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发病危险的预测模型,同时利用该模型计算不同危险水平(即上述6个危险因素不同组合)的个体10年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发病绝对危险。


脑血管功能积分

脑血管功能积分是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的基础上,以统一的积分规则计算出的综合评估指标。早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等系列课题的资助下,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等单位针对脑血管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基础及其在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长期、大样本人群的研究,建立了定量评估脑卒中风险的方法。脑血管功能积分值的范围为0~100分,最佳截断点为75分,低于75分定义为脑卒中高危个体,分值越低,脑卒中发病风险越高。目前积分规则已经建立计算机预测软件,作为脑血管功能检测仪的内置软件安装在检测仪内,受检个体在完成脑血管功能检测后即可直接获得脑血管功能积分值。


2012年,黄久仪等在脑血管功能积分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建立了脑卒中危险因素联合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预测脑卒中发病的模型。根据10 565人前瞻性队列人群基线调查资料和7年随访脑卒中发病资料,分析各危险因素及脑血流动力学积分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按性别建立传统危险因素联合脑血流动力学积分综合的预测模型。本研究建立的危险因素和脑血流动力学积分综合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男性为0.84,女性为0.82。


China-PAR风险预测模型

201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教授团队,开发出针对国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预测工具——China-PAR风险预测模型。通过输入年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等综合指标数据,能够借助数学模型,计算出10年后个体ASCVD发病风险。China-PAR模型与美国相关模型相比,对中国人群10年ASCVD发病风险的预测更加准确,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了实用的评估工具。


国人脑卒中终生风险评估量表

2016年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团队发表了国人脑卒中终生风险评估量表,旨在评估中青年人群卒中终生发病风险。该研究是在中国多省市队列研究的基础上,对21 953位35~84岁之间的人群进行了18年的随访,期间共917人首发脑卒中。根据血压、血脂、BMI、吸烟、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数量不同,把35~6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群分为5个不同的等级,分别计算不同危险因素等级人群未来10年脑卒中发病风险以及截至80岁时的终生脑卒中发病风险。结果显示,对于合并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35~6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群,虽然其未来10年卒中发病风险较低,但终生脑卒中风险很高。该风险评估量表能有效区分中青年人群的终生脑卒中风险,促进早期预防的开展,对于指导中青年人群脑卒中风险评估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介绍的几个脑卒中风险评估量表或预警工具哪个更好、更准确,并无太多相互之间比较的研究证据。哪个更适合中国人群应用也很少有人进行过严谨的比较评价。笔者认为,这些量表和预警工具之间预测10年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差别不会太大,医生要告知人们不要过分计较哪个量表或工具预测的更准确。如果被检测者已经达到脑卒中危险个体的标准,最重要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进行积极的干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按照相关指南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即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病几率,从而也就达到了评估预警的目的。至于应该选用哪个量表进行评估,可根据个人的条件或方便程度决定。例如选用手机APP测评对于多数人都很方便,而对于一些年龄偏大、手机使用有困难的人可让家里的年轻人帮忙测评。有条件也可到体检(健康管理)中心或医院专科去进行脑血管功能检测。


美国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和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都强力推荐脑卒中首次发病前的风险评估,建议每个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个体均应进行卒中风险评估。因此,风险评估已经成为脑卒中一级预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脑卒中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从人群中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个体,想办法使这些人能够充分认识到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并主动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改变自己的不健康生活习惯,控制已存在的危险因素,最终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评估个体首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无论是对接受测评者还是对医护人员都有帮助。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可早期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评估并监测自身脑卒中风险以及评价治疗和干预的效果。尽管目前一些脑卒中风险评估工具已在推荐应用,但危险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复杂性以及受年龄、性别、种族和地理等分层因素影响,在现有风险评估工具中还很难做到涵盖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弗莱明翰卒中风险评估量表虽然已在西方国家广泛使用,但其在不同人群中,不同年龄区间或不同种族间的有效性尚缺乏验证。在一些社区的卒中筛查项目和选择特定的治疗进行卒中一级预防的指南中已经考虑到使用多重风险因素作用的卒中风险评估工具。这些风险评估工具可用于识别还不知道自身有卒中风险的高危人群。对出现1项以上危险因素的人进行评估,监测个体的卒中风险,评价治疗和干预的效果。为选择治疗评估风险进行分层,并为进一步的诊断性检查提供合理指导。需要说明的是,卒中风险评估并不是'算命'。测评者不要过分着眼于评估结果是否很准确,特别是那些高危者应把重点放在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积极主动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大量饮酒等一些明确的卒中危险因素,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大大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重视开展一级预防是我国脑卒中防治的根本出路。有效的预防是减轻脑卒中疾病负担的最佳方法,包括社区人群一级预防和针对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脑卒中一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致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酗酒、缺乏体力活动、颈动脉狭窄等),从而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二级预防是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血管病的患者,通过寻找血管事件发生的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以减少卒中复发。从芬兰、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防治经验来看,借助有效的一级预防可使脑卒中发病率大大降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最新共识]脑血管健康管理与脑卒中早期预防专家共识
首个国人中风遗传风险评估模型出炉!阜外顾东风、鲁向锋等研究
脑卒中风险精准预测方程
国人第一死因,这样就能早期干预
脑卒中发作有个“魔鬼时间”
医生:脑梗死能够预防,每日一个小动作,将它“拦在”门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