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EULAR 2020 速递:血管炎诊疗最新进展荟萃

2020EULAR会议,以全新的线上会议形式举行。为帮助广大风湿免疫相关工作者及时、精准地获悉EULAR大会最新、最关键的学术前沿信息,中华医学风湿病学分会以线上会议形式,开展了“EULAR速递”系列会议。

第五期会议于7月13日举行,主持:李梦涛教授;主讲:田新平教授;讨论嘉宾:张志毅教授、肖卫国教授。会议围绕血管炎最新诊疗进展进行讲解、讨论。



1. 笑看风云,未来可期

田教授讲解了血管炎诊疗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大血管炎(LVV)诊治进展、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诊治进展、白塞综合征(BS)诊治进展、结节性多动脉炎(PAN)诊治进展。

1.1  LVV诊治进展

LVV包括巨细胞动脉炎(GCA)和大动脉炎(TAK)。

影像学在GCA诊断中的作用方面:将来在特定部位(颞动脉、面动脉、颈总动脉和腋动脉)的超声可能会代替活检诊断GCA;未用糖皮质激素(GC)患者的超声敏感性明显高于使用GC的患者。

TAK的发病机制进展方面,研究发现IL-6、TNF-α水平与TAK活动度有关,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不能作为TAK复发和缓解的判断标志物。

TAK的治疗进展方面,生物制剂治疗TAK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常规免疫抑制剂,对于初始TNF-α治疗失败的TAK患者替换和转换策略似乎均有效。

1.2  AAV诊治进展

AAV患者可分为两类:PR3-ANCA特异性亚型和MPO ANCA特异性亚型。研究发现,在维持治疗的前6个月中,血清钙卫蛋白水平增加是预测未来12个月内出现AAV复发和加速肾功能恶化的生物标志物。

AAV维持治疗通常在诱导缓解治疗后的6个月,但完全缓解、防止复发仍是需要面对的问题,许多患者需要持续的GC治疗来维持缓解。另外,研究发现使用利妥昔单抗并不能预防复发。Avacopan在52周时持续缓解方面优于泼尼松而且可以改善肾脏受累患者的肾功能。

1.3  BS诊治进展

研究发现,对于BS活动性患者,ARP 30 BID对与BS相关的口腔溃疡(OU)具有临床意义的治疗效果。BS患者中使用生物制剂最常见的适应证是肌肉骨骼、神经或肠道受累。生物制剂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1.4  PAN诊治进展  

进展主要围绕PAN的临床表现和MRI的作用。研究发现,PAN伴冠状动脉减少并不罕见,这些患者年龄较小,其多支血管受累的比例更大,疾病也更严重。而且,在怀疑有PAN且有肌肉不适,尤其是小腿疼痛的患者中,MRI为最重要的诊断工具,同时也可作为肌肉活检证明血管炎的指南。


2. 讨论

Q1:请简要点评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

张志毅教授指出,田教授的讲解非常详细且新颖。目前虽然血管炎被大众熟知,但其诊治仍是一个挑战。该疾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目前生物标志物也少见,而且在诊断后的治疗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一些生存质量较低的患者,GC需要持续使用。张教授指出虽然目前困难重重,但是相信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血管炎的诊治必定会未来可期。

Q2:血管炎的前景如何?

肖卫国教授指出,目前我国血管炎研究取得了非常多的突破性进展。之前田教授已经讲解了很多关于血管炎治疗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如很多生物制剂的使用;讲解了在血管炎的诊断方面取得的进展,如超声在诊断GCA和MRI在诊断AAV中都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我们将完全有能力做到 “笑看风云,未来可期”。

Q3:超声对GCA的诊断是否可以作为以后的疗效评估?

田教授指出TAB对操作者要求较高,虽然TAB特异性高但是敏感性较低,因此易漏诊。由于在GCA中颞动脉主要有两个突出特征:管壁增厚,且不容易被压瘪,因此超声较易诊断。而且,在怀疑GCA时需要尽快使用超声。目前对于超声可直接诊断GCA仍具有争议。

Q4:生物制剂应该如何转换?IL-17抑制剂应用于大动脉炎的前景如何?

张教授指出,生物制剂失效可分为原发性失效和继发性失效。在原发性失效情况下,转换任何一种生物制剂效果都不佳;对于继发性失效时,需要进行不同作用机制的生物制剂的转换。田教授指出,关于大动脉炎的研究还是在不断进行中,目前的结果并不能确定IL-17单抗对治疗大动脉炎完全有效。

Q5:对于激素不耐受的老年性血管炎应该如何治疗?

肖教授指出,目前,对于血管炎的很多机制认仍不清楚,临床发现传统的免疫制剂是无法被代替的。因此对于激素不耐受的老年性血管炎而言,可以选择一些免疫制剂或者生物制剂。但是血管炎的治疗方案仍然需要更多研究来证明。

Q6:利妥昔单抗治疗BS时剂量应该如何使用?

田教授指出,研究发现利妥昔单抗使用疗法方案较多,大部分专家的使用标准剂量: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给药375 mg,每周一次,连续四次后每半年一次;或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给药500 mg,两周一次;或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给药200 mg,每周一次。肖教授指出,利妥昔单抗的使用目前研究证据还较少,因此建议大家使用经验较多的药物。田教授对此表示同意。


3. 总结

此次线上会议中,各位教授的讲解、探讨,给广大风湿免疫相关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建议和思路,为了解血管炎的最新进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作者:毛小琦 刘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0年了!ACR血管炎标准终于更新了!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重要进展有哪些?一文读懂!
30年首次更新,ACR「血管炎分类标准」来了!
2016年EULAR/ERA-EDTA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建议
2016风湿病学界值得关注的10大进展
巨细胞动脉炎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