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用好反硝化细菌

1、强微反硝化细菌在什么条件下能最大发挥作用?溶氧量最低限是多少?怎么保持低的溶氧量?

  您好,在缺氧条件下,例如溶解氧在2PPM以下,以及有碳源支持,他需要一定的碳源做为电子供体,所以,常规情况下可以使用缓释碳源如“发酵米糠液肥”或“麦麸(秸秆)发酵液”,用量为5-10毫升/立方米水体,为什么要缓释碳源呢,而不是用葡萄糖或红糖作碳源呢,因为葡萄糖红糖白糖之类是速效碳源,池塘中的所有菌类都会利用它,很快例如在几小时以内就用完了,不能提供持续不断的有机电子供体,所以,建议使用“发酵米糠液肥”或“麦麸(秸秆)发酵液”,或发酵玉米粉;这些发酵液的制作方法看这里:http://www.qw99cn.com/show.asp?newsid=6174;您只需要看其中的第四大条就可以了;里面介绍了这几种发酵液的制作方法;配合使用效果最佳,特别是在专业的缺氧反硝化池(例如循环水养殖鱼虾的缺氧池中投放);
   怎样保持低的溶解氧呢:
   1、如果是土塘,则这个没有问题 ,因为在池塘的底部,就存在这种缺氧环境,特别是底泥下1厘米以下的部分,就存在反硝化的缺氧条件,所以,我们的强微反硝化细菌也主要是在土塘的底部起作用,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是夏天或高温季节,加上如果您又加量使用反硝化细菌(我们的强微反硝化细菌单菌产品含量是200亿/克的,常规的用量为10-30克/亩(一米水深),具体看这里的产品介绍:
http://www.qw99cn.com/show.asp?newsid=5820;但如果在夏天或高温季节时,您超量使用了,例如我们有一个广东客户,土塘,在高温季节用了100克/亩,则反硝化作用非常剧烈,反硝化作用产生的氮气非常旺盛,以至于冲击底泥,把底泥皮也冲到水面上来了,加上它正好原来是一个垃圾填埋场改造的土塘,反硝化作用产生的大量氮气冲击后,把底泥中原来垃圾场的塑料袋子和泥皮全部冲到水面上来,非常吓人,随之把底泥中的有毒物质也冲翻起来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在短时间内反而剧烈升高;造成了鱼虾的死亡,所以,用我们的强微反硝化细菌,一定要按规定用量来用,特别是夏天高温季节,千万不可超量使用;但如果是冬天如福建冬棚养殖中,虽然也是土塘,但由于冬天水温低(水温只有15-22度),微生物不太活跃,所以,这个时候即使是用量达到80克/亩,也是没有问题的,冬天冬棚也确实要加一点量才效果好,冬天允许添加量达到80克/亩的;
    土塘还有一个现象要注意,就是可能存在亚硝酸盐先升高,后下降的现象,但当然,一旦开始下降了,就一直会下降下去,直到下降到安全范围为止,甚至下降到0为止;为什么会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现象呢,这一般是因为这个土塘之前从来也没有用过我们的反硝化细菌,同时,这个土塘的底泥非常厚实,积累了多年的有机质和底泥,底泥中蓄含了大量的硝酸盐(当然也有亚硝酸盐和氨氮),初次使用强微反硝化细菌时,反硝化作用的过程是先从长期积累的硝酸盐开始的,反应公式是:硝酸盐 -- 亚硝酸盐 -- 一氧化氮 --一氧化二氮--再最终变成氮气挥发到空气中去了;在这个过程中,多年积累的底泥中的硝酸盐是先变成亚硝酸盐的,再通过后面二步才最终为成氮气,前面的从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的反应比较快,只有一步,后面则有二步才变成氮气,所以,前面一步比较快,后面二步比较慢,这样就造成了亚硝酸盐作为中间体,来不及及时变成氮气,所以,造成了亚硝酸盐的短时间内的积累和升高,只有把底泥中全部的硝酸盐,全部转化成亚硝酸盐后,则前面的这一步就没有了,只有后面的二步,则亚硝酸盐才开始慢慢下降;当然,一旦开始下降了,就会一直降下去,降到0为止;
    这个先升高的过程,根据底泥的厚实程度,根据多年未清底的程度而定,估计最少的也有3天,长的达到10天,然后才开始不断下降;
    那么在这个先升高的过程中,是否对鱼虾有影响的,我们的经验就是,用反硝化细菌的同时,最好同时用乳酸菌产品,例如泼洒“发酵米糠液肥”或“麦麸(秸秆)发酵液”,或强微靓水素的乳酸菌扩培液,或壮肠QW100(育苗专用菌)的扩培液,这些都含有丰富的乳酸菌,乳酸菌有显著提高鱼虾免疫力的功能,提高抗应激能力的功能 ,所以,同时使用乳酸菌,即使在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有先升后降的现象,也对鱼虾没有影响 ;
    还有就是用强微反硝化细菌的同时,直接使用强微靓水素,因为强微靓水素是以乳酸菌为主的产品,按产品说明书方法使用即可;高档鱼虾养殖中,也可以同时配合壮肠QW100(育苗专用菌)的扩培液或王者归来(这都是乳酸菌含量丰富的产品)
    2、如果是如东小棚养虾的,如东小棚也是泥底的,虽然如东小棚是24小时不断曝气的,水体中根本不存在缺氧的环境,但在底泥下面2厘米以下是有缺氧环境的,建议长期使用强微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这个产品中也有反硝化细菌(同时配合了乳酸菌+硫化物氧化细菌+解磷解钾菌),只有长期坚持使用,例如从20天就开始,每天使用一次,每天每个棚(400立方米水体)用量为30克,甚至可以搅拌到虾料中一起泼洒;或每隔3-5天使用一次,一次用量为100克/棚,则坚持使用的结果是,后期的亚硝酸盐可以显著得到控制;
    如东小棚是24小时曝气的,曝气的结果是硝化作用非常强烈,而硝化作用的结果是把虾粪便和残饵中的氨氮,转化成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加上如东小棚大多数没排污,所以,如东小棚的后期亚硝酸盐是非常高的,亚硝酸盐的出路非常少(因为反硝化作用的条件比较少,只有底泥下才有条件,藻又少,即使有藻类,藻也一般不吸收同化亚硝酸盐的,只吸收硝酸盐,但有限;还有一个出路就是用强微生物脱硫剂+“发酵米糠液肥”碳源,通过强微生物脱硫剂中的菌株配合碳源,来吃掉亚硝酸盐,脱硫剂中有一株菌是能吃亚盐的,但前提条件是水体中的氨氮和硝酸盐等好吃的氮源基本为0)
    3、如果是工厂化养虾的,则24小时曝气的结果,也是亚硝酸盐非常高,后期难以控制,也只能通过排污换水,以及泼洒强微生物脱硫剂+缓释碳源如“发酵米糠液肥”来缓解,当然,还有一个前卫的方法,包括如东小棚也可以用的方法,就是建设一个单独的厌氧池来进行循环水处理,先把工厂化污水和如东小棚的排污水,先过滤或沉淀掉大颗粒污泥,抽走,把上清水进入这个单独的厌氧池中进行处理,池中安装密密麻麻的生物填料(绳子上挂的塑料丝填料),作为微生物的附着物,最终要形成一个反硝化细菌为主的菌膜,也叫挂膜,这个厌氧池就相当于一个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作用就是用来去除亚硝酸盐的,把每天排污水(约占养成池的5-20%)进行处理,在12-24小时内把其中的亚硝酸盐变成0,再返回到养成池中使用;
   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需要精细管理的,这个厌氧处理池系统,需要精心的维护,进入的水不能大起大落,量也不能忽大忽小,要每天固定化的进入,或慢慢调整增大等,同进,一定要使用缓释碳源,这种缓释碳源最好是用“麦麸(秸秆)发酵液”,即发酵麦麸液,或发酵玉米液,因为米糠中有较多的磷,担心到了高温季节,磷的积累引起绿藻蓝藻泛滥,则可以很好的处理这个亚盐的问题;同时使用“麦麸(秸秆)发酵液”时,最好要吊袋处理,即把发酵的麦麸用麻袋或细网袋子装好,吊在厌氧池中间或几处,让其缓慢释放碳源,用量为10毫升/立方米,每天都要加碳源,避免大片的麦麸残留物进入池中腐败于底部等;
   最后说一下具体的产品用量;循环水厌氧池处理量占养成池的20%左右,相当于每天的养成池的换水量左右,厌氧处理池中每天放反硝化细菌单菌0.5-1克/立方米,放发酵碳源10毫升/立方米水体,吊袋处理为宜。
   生物填料上的挂膜,时常有脱落的,所以,厌氧池底部最好做成锥形,以利于沉淀积累这些脱落的菌膜,并抽出来晒干作有机肥;
   4、最后,要想降低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等,必须配合碳源,这是很多人忽视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如东棚和工厂化养殖中,因为这种养殖水体中没有底泥,如果是土塘,则土塘底泥中至少还有一些天然的碳源可以利用,所以,在土塘中使用反硝化细菌,一般是比较容易做到降亚硝酸盐的,但仍然建议即使是土塘,在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时,最好还是要配合碳源,如“发酵米糠液肥”或“麦麸(秸秆)发酵液”或发酵玉米液,自然界的规律就是,碳是压制氮的,微生物作为地球生态链中最末端的分解者的角色,它是需要提供给他最佳碳氮比,才能起到最佳的作用的,缺少碳源的配合,要降亚硝酸盐和氨氮是比较难的;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酵豆粕制作水肥仍有饼粕残渣是怎么回事?对肥效有何影响?
强微菌剂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原理
水产养殖中为什么我们要养菌,应该养哪些菌?
特邀大咖讲解降低亚硝酸盐的终极之路-反硝化细菌。
工厂化水泥池和如东水棚养虾中如何降亚硝酸盐(2019改进版)
发酵鱼露可以培育虾塘的土著菌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