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摹的意义

从文字产生之初,殷商篆书甲骨文的出现及同时期的钟鼎金文无不集聚着古人雄奇拙朴工秀的美学意识,到秦篆汉隶、魏晋唐楷的兴起更是使我国书法美学达到空前繁荣兴盛,乃至宋以后明清馆阁书体的流行,无不渗透着文人士大夫起伏的美学思想。


中国书画史上代代名家辈出,而他们的传世名作我们许多人也许还不懂欣赏他的美学取向和意蕴,但传承下来的经典和代表决非他们自己当初的随意或偶然,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历代有名书家画家无不是临遍天下名帖名碑名迹。



我们学习书画,为何临摹会那么重要?这是因为我们只有通过临摹、我们只有在静态的不断临摹练习中,通过慢慢的认识体味、逐渐熟悉当初作者的笔墨技巧才能自己于书写过程中生发出动态中的静气和形神,临摹能力应该就是对原作创作意识的掌握和培养及通过笔墨把其表达出来的掌控能力。



所以一个人临摹能力越强,临摹的越好,创作能力就越强。否则就是信手涂鸿,只有自己认可的或非专业人士认可的所谓风格,缺少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真正审美,在鉴赏上更难于接受与自己不同的风格。所以真正高水平的书画家,是既能自己创作又能精于鉴赏,不仅仅只拘限于自己的东西,也能接受与自己不一样的东西,这就是能从审美的个性中融汇出审美的共性,这应该也就是一个人审美的能力和修养。


而对于书画创作能力上的提高,郑板桥曾书诗云:“从来书画本相通,首在精神次在功,悟得梅兰腕下趣,指上自然有清风”,这里強调的就是人在书画时下笔之前应该是意识层面的用笔构思要清晰明确,所谓前人一直倡导的“意在笔先”应便是如此,这里就是指其“趣”,否则无意识的随意下笔或意图不明的笔墨就会无形而又无神。



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临摹,才能丰富形成自己一個比较系统的筆墨技巧积累,这样才会慢慢形成一個人的创作能力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而后去追求所谓的“意境”,这就是其所指的“精神”也!而他指的“功”我想就是意图不明、不讲究扬弃安排的“随心所欲”,字的结构有没有体势和神韵最终都是由这种临摹后的意识强化所决定和造就的。因而,欧阳中石曾说过:“书法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这里的“学”应该就是临摹的入脑,也就是临摹入手前对作品的甑别和辨识。


图/左为齐白石画牡丹,右为吴昌硕画牡丹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咋听似乎不可借鉴吸取,不可摹其精髓,这里所说的我想只不过最终自己得从学习别人的过程中走出前人的“影子”而成型出自己的风格,而临摹却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和过程,而后才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取舍创作。这是一个由“死”到“生”的过程。



在这里我们还应意识到的一点就是,书画创作与鉴赏水平的提高除了临摹以外,一个人人文修养和品格的提高也很重要,历来有“字如其人”、“画如其人”、“心正则笔正”之说,也就是说书画的风格最终反映出来的是创作者的性情、情怀、秉赋,也可以说是上面郑板桥提到的“腕下趣”,而一个人的“趣”跟他整体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思想深度有很大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去努力吸取积极和正能量的东西。一个蛮横跋扈之人不可能书写出沉静从容之风格;一个猥琐浮躁之人也不可能书写出筋骨遒劲之风格;一个狭隘浅薄之人更不可能画出意境高远深邃之画!所以书画的临摹练习和创作往往能很好地陶冶一个人的性灵,使一个人的心性得到提升和静化。


书法思考

........................

YES!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道兼求 书画璧合——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书画家喻建十的山水画
【月雅观潮】中国画“写画”美学体系的自觉
简析中国画与书法的相通之处
著名书法家文忠轩主郑玄鲲:欧洲书法和中国书法的差异是由书写的不同美学立场决定的
当代书法理论的困惑
当代水墨大家田明兴水墨画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