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虚辨
 第一,人身阴阳本是一气,因作用的阶段不同而有分别,一盈一缩,同盛同衰,所以,就正气而言,没有不阴虚的阳虚,也没有不阳虚的阴虚。第二,正气不患多,有少无多,有虚无实,所谓实,需要泻的实,是邪气实,不是正气实。第三,何谓邪?邪,不正,行于非道曰邪,邪气本是正气,只是出轨了,走错路了,阴与阳接不上头了,无法互相转化,阴阳就停滞和偏盛于某处,所以我们说的“阳虚”,其实是阴邪盛,邪阴伤阳,真阴则能生阳;我们说的“阴虚”,其实是阳邪盛,邪阳伤阴,真阳则能生阴,并不是正气的阴阳之间有盛衰的差别。

王正龙先生说,阴虚,是指由于真阳不足所导致的收敛功能虚弱,而不是有形的阴液不足。此言切中要害。现代人运动不足,饮食有余,基本都是邪阴盛,“原料”不足的情况绝少发生,阳气(动力)衰弱倒是十之八九,而阳气衰弱,不见得都出现寒凉之证,反而以上火为多。王先生治流行大病,几乎全用附子回阳之法,不是因为他偏爱附子,而是因为只有附子之毒才能对治邪阴之盛。

阳不足而上火,阳足反不上火,这是什么道理?比方说,扔石头,如果力小,石头落在屋顶上,力大,石头就越过屋顶,落回地面。同理,阳不足者,浮于上而成虚火,这不妨称为阴虚,但本质上却是阳虚。

遇到这样的病情,医家多以为是阴虚火旺,以为是阴液不足,阳气过盛,就开滋阴药给病人,这暂时会有点效,但几日之后必然上火更甚,因为滋阴药必伤脾胃中气,必寒肾水,阳气也就更虚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回阳,补命门火,加强膀胱气化功能而生真水津液,坎中阳足,则离中阴具,水火交通,热安从来?此法也就是医家常说的“甘温除大热”,其实不是甘温能除去大热,而是招募了大热,使大热为我所用。

医生若不辨阴虚,用药方向便错,既辨阴虚,方向不错,可免大过。观郑钦安先生《医理真传》,凡遇到无神、少气、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的病人,不管他有多少热证,一律以阳虚论,百发百中;若真是阴液不足者,必然精神健旺、气足、口渴饮冷,不论他有几分寒证,都以阴虚论。这里说的阴虚,才是真的阴虚,才适合滋阴的药物。郑先生又指出,庸医常以午后发热为阴虚,其实真的阴虚是半夜子时发热加重。午后阳气应当收降,而阳虚者阳气无力下降,浮于外,故发热;子夜阳气当生发,阴虚者阴液不足,阳盛熏蒸,故发热。

黄元御先生最重中气,对滋阴降火之说也是深恶痛绝,因为滋阴药都会寒中,阻遏了气血生化之源。有识之医异口同声,皆扶阳而抑阴,是否一种偏激?是否一种矫枉过正?是否违背了阴阳平衡的原则?我看并非如此,因为人为生物,又是恒温动物,本来就该阳主阴从,只有阳主阴从,才是人身的阴阳平衡;再看我们太阳系,众星轨道皆以太阳为中心,而所有行星加起来还远不如太阳之大,也是摆明了的阳主阴从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论汗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四)
2017年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3)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
【经典】伤寒论详解347~349
《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病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