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州旧事]为什么说吃在板浦
userphoto

2023.05.12 江苏

关注

 文:市桥人家2023.1.6.

     板浦自清乾隆以来渐成盐河重镇,海州盐场分司衙门设在板浦,因而盐吏盐商为盐政盐务茵集板浦。官衙居宅、茶楼酒肆随之兴建,板浦已成淮北盐业之都。

      民间有谚语曰:“穿海州,吃板浦,南城土财主”。所谓“吃板浦”,通俗地讲就是吃在板浦。板浦菜亦称盐商菜,因为“岁产百万金”的板浦,盐池汇宝,四方通衢,盐商富贾云集,文人墨客汇聚,市井繁荣兴旺。

      板浦是淮盐的重要集散地,是历朝历代征收盐税、官场交易、往来应酬的“黄金宝地”,清时就有“南扬州,北板浦”之赞誉。民国以前,板浦之繁华素有“小上海”之称。

      南北两方的菜系在这里交融,相互借鉴,各取所长,最终形成独特的板浦风味。古镇上出了许多美食家和擅长制作美味佳肴的名厨巧匠,从而诞生了一些地方特色的名菜名点、风味小吃。

      当时街面上的大小饭店、菜馆近三十家,如四海春、海国春、小乐意、异香斋、四五六菜馆、蜀园菜馆等,最出名的是杨福记,据说厨房内“鸡汤动缸盛,火腿挂满墙”,能一次承办上百桌酒席。

      板浦镇中心“鱼市口”的鱼虾时鲜、“立兴”海货店的海味山珍,城北“宝大”酒店的名酒佳酿,城南“李小梅酒坊”的土酒小烧,加上汪恕有滴醋,为美食家们助兴添欢。

      板浦的饮食文化与淮北盐的兴盛相关,随着淮南盐产渐疲,淮北盐业兴盛,板浦成为商业重镇。道光年间陶澍推行的票盐改革,放开了盐业市场,引来众多徽商,财富的集中,促进板浦饮食文化的考究。

      盐河运输的便利,与淮安的沟通密切,盛兴淮扬菜。板浦大厨们依靠海近山的地方特色,创新出与淮扬有所不同的板浦佳肴美食,故有“南扬州、北板浦”之说。

      板浦菜的兴旺与盐商、官吏们的高消费需求、奢华崇尚密不可分。板浦菜中的山珍海味、美馔佳肴更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板浦菜中,用鱼脑做成的“长生羹”,用鱼籽制成的“珍珠串”,用鸡舌炒对虾名叫“凤凰过海”,将黄豆芽的中瓣掏空,填入三鲜馅,美其名曰“龙须八宝珍珠蛋”。 

      板浦菜在《镜花缘》一书中描述十分细腻,真实可信。讲到板浦人会吃,李汝珍写道:“想着法儿,变着样儿,只在饮食上用功”,一个“用功”二字,说明了“吃板浦”的成因,板浦菜的成名有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至于那些食必膏粱,“惟以价贵为尊”的“口福消费”,也促进了板浦菜烹饪技术的提升。

      李汝珍对这种“煮黄金”“煨白银”“一肴可抵十肴之费”的“燕窝席”,重笔描述就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此风所及,仅以海鲜为例,每当春夏之交海鲜上市,板浦人戏谑:“就是当了裤子也要先尝头水”的消费心理,可见一斑。

      盐商、官吏们的消费习惯,也影响到市民生活,板浦菜中的传统名食、风味小吃、乡土菜、家常菜不仅品种多,追求精致,独具特色。板浦小吃中名气较大的有南卢灌汤包子、赵小庚包子,黄大勤蟹黄包子、王大可豌豆粉,杨二江、谭龟腰的凉粉;

      张小瘸子锅盔饼、蔡麻子豌豆饼、高三油煊饼,、冯十罗丝小饼、潘姓吊炉饼、李文藻冰糖球;黄、夏、杨三家的大刀面,李广鑫和路开友家的擦酥小脆饼,曹木阳家的月饼、桂片糕,隆泰店的绿豆糕、茯苓糕,大麒麟阁和吴云斋的茶食点心以及松花蛋糕,都是制作精巧,且炒烧配勾,百工精细;色香味形器俱佳,足令美食家们闻香下马,知味停车。

      板浦盐商对饮食的精益求精,那“一碟一头牛、一席一座楼”的奢华消费,催生众多名厨、名店、名吃,各有特长各,各显神通。盐商们的豪奢侈靡,无所不用其极让板浦饮食文化推到巅峰。

      名厨刘开科、杨大成等几十位远近闻名的名师大厨的冷盘热羹、山珍海味、满汉全席 门门精通、样样全能。“据说刘开科以豆腐为主料就能做上几十道美菜,号称“豆腐席”,20世纪60年代初在原淮阴地区烹饪大赛中一举夺冠。”

      板浦名厨做菜考究,选料精良,技艺精湛,数百年来涌现出众多板浦名吃。汪恕有滴醋是古镇板浦的传统名特产品。

      汪家的醋色泽鲜明无浑浊,酸度浓醇而不厌,每次食用只需数滴则味美津香,醇厚悠长,风味独特,故人们称之为“滴醋”。“汪怒有”滴醋在1931年5月9 日,民国实业部举办的“江苏省特产展览会”上,获优质奖状。

      豆丹虽然是大豆的天敌,但是它的肉浆却是一种特佳的高蛋白食物,有治疗胃寒疾病和营养不良的特殊疗效。

      豆丹在精于烹饪的板浦名厨手中,变成了宴席上的一道美味佳肴,有“灌云豆丹甲天下,板浦豆丹甲灌云”之说。“到连云港吃海鲜”与“到板浦吃豆丹”已成为外地人来连云港的美食选项。

      香肠制作在板浦历史悠久,有多家专门制作香肠的作坊和销售香肠的店铺,其中以黄氏香肠最为有名,至今已有 180多年历史,且一直延续至今。

      黄家生产的香肠祖传技艺,又经世代不断改进、创新,达到了味美醇香,爽而不腻,色泽鲜亮,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极好佳品。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在品尝过板浦香肠后,即兴挥毫写下了“板浦香肠甲天下”的题词。

      板浦小吃擦酥小脆饼,“松、脆、香、酥、甜”,最受老人、孩童喜爱。古海属地区有多家生产小脆饼,尤以板浦陆安顺擦酥小脆饼最为有名,已有着230年生产历史。

      陆安顺面食店原是古苏州的著名“老字号”,乾隆年间陆家迁到板浦,靠祖传打小脆饼技艺,很快闯出一片天地,现已成为板浦名小吃,也是馈赠亲友的礼品和旅游食品。

      吃过板浦凉粉的人都知道,板浦凉粉滑而不腻、筋嫩而富有弹性,配以香油酱醋椒蒜,入口爽嫩,百吃不厌。板浦凉粉以王大可大豌豆粉、杨二江小豌豆粉、刘三爷绿豆粉名声最大,以致常有冒名现象。

      板浦有独具特色的菜肴,精益求精的名厨,在盐业兴盛之时,板浦菜享誉南北,故古海州有“吃在板浦”之说。

参阅资料:

 《海州民俗志》刘兆元,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

 《馋嘴大娘》李敦年,口中的海州味道。

 《板浦春秋》姚祥麟、姚欢欢,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海州的兴衰与淮盐的崛起|海上丝绸之路之江苏寻迹
板浦笔记:千古风流盐都小镇
金农与海州
宣统二年海州板浦源茂铜元票贰拾枚整一枚
港城老字号:淮扬名店“味芳楼”
距离一个地道的连云港人,你只差这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