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郭广昌看中,他聚合三万名医让患者手术不再等,要做医疗界的滴滴


- 文|小饭桌新媒体记者 王艳 -


提要

术前、术中、术后,环环相扣的服务和源源不断的患者解决医生跳单问题

对接名医和患者在第三方医院实现手术落地,提高就医效率

苏舒和吴勇的看来,这一轮融资,能够谈下复星医药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在投资经理的安排下,二人还是决定试一试。随后,他们得到郭广昌的回复 “你这个项目我可以放弃其他条件,一定要投。”


▲ 吴勇和苏舒

当时,名医主刀已经完成了真格基金领投的50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在A轮融资时也已经拿到了14份投资意向,最终,名医主刀完成了复星医药领投的6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名医主刀一个专注于手术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利用国家多点执业、分级诊疗的政策,帮助医生在业余时间到空置床位的医院为患者进行手术。目前已经获得约印创投和国开汉富领投的1.5亿人民币B轮投资。

“我们不是黄牛”


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吴勇成为一名真正的外科医生。1990年,吴勇拿到自己的第一笔工资,基本工资87块5加上奖金,一共120块,勉强够基本生活。

入行后,吴勇看到行业里越来越多的尴尬问题:医患矛盾升级,医生工作强度高收入低,且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往往需要住院做手术的病人拿着单子办理手续时被告知没有床位,只能等。

“病人耽误不起时间的,在等待的过程中病情很容易恶化。”

吴勇就帮着患者对接有空余床位的医院,让熟识的专家到别的医院为患者诊治,这样的患者,吴勇在十年的时间里对接了五六千例。

当时,因为帮着患者对接医生和医院并不收费,吴勇家里常常堆满了患者为了感谢送来的家乡特产。

2014年底,吴勇和回国创业的苏舒结识,聊到深夜的二人一拍即合,当时二人就以兄弟相称,决心解决国内医疗行业的痛点,把“患者、医生、医院”的对接变成一种商业模式。


▲ 名医主刀联合创始人吴勇

201412,名医主刀的前身——名医会诊网建立。

但是很快,吴勇他们发现,名医会诊的模式要做的事情太宽泛,很难在一个垂直领域打深。当时的移动医疗还是以轻问诊平台为主,手术这个领域由于频次低、专业要求高、风险高还没有太多入局者。

“后来我们开会讨论,就决定专注于手术这个领域,把这口井打到2万米,而不是挖一个两米深的大坑”吴勇说,20155月,名医会诊网正式更名为名医主刀。

其实在医疗行业,医生在下班和休息时间去小医院主刀的现象一直都有,行话叫“飞刀”。就像滴滴把“黑车”平台化一样,吴勇想要做的是把“飞刀”这种行为平台化,提高匹配效率。

而患者这一端,他们面临的问题更加尴尬:想要做手术还得等上几个月的床位,一方面花费较高,更重要的是,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往往会延误病情。

对于这样的问题,患者如果不接受“飞刀”的话,就会花高价通过“黄牛”拿到加塞的号源,直接在医生所在的医院就医。而另一边,不少医院由于没有名医坐诊,导致医院内的硬件资源闲置。“黄牛”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尴尬局面。

名医主刀的做法是,让手术在第三方医院落地,医生利用国家多点行医的政策在周末和下班后的时间更多的患者治疗。一方面利用了闲置资源,另一方面帮助患者尽早就医,并提高医生收入。

第二天,苏舒和吴勇飞到北京,当天就签下了包括阜外医院心外科主任徐建平在内的7个医学大牛


▲ 名医主刀办公室

今年4月20号,名医主刀平台上的85位专家捐赠365台手术,而这些手术想要落地就需要医院来承接。

第二天,吴勇在中国医生集团大会做演讲时分享了名医主刀的模式,台下坐着的,就有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李小龙,会后李小龙找到吴勇,“我们医院愿意做一块试验田,医疗点落地了医生就来了,城市周边的患者也能得到精准救治。

因为像延安这样的城市,经济水平提高了,硬件条件具备了,但是却面临医生水平没有跟上的尴尬,导致当地患者往往舍近求远,跑到北京就医,对当地的财政和医院来说都是损失。

4月底,名医主刀第一家互联网手术中心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落地。目前,名医主刀的互联网手术中心包括麻城、南京、淄博等城市,覆盖全国25个省,并和国内上千家医院进行战略合作。这种模式基本可以做到北上广的医疗资源下沉到省级省市级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市县每个月平台上完成的手术数量超过七千台。


用全流程服务防止跳单

 

在治病救人的事情上,医生可以来回飞,那么手术落地的医院又能否满足要求呢?

当前,手术的难易程度分成四个等级,一二级是中小型手术,对医疗器械和当地康复条件要求不高。

一般来说,县市里排名前两名的综合医院,基本上具备了承接二级手术甚至三级手术的能力。白内障一类的外科手术,对医生技术要求比较高,但是对器械要求不是很高,在县乡级医院可以完成手术。

所以,在名医主刀的平台上小到白内障手术,大到心脏瓣膜置换、大血管手术、附属动脉置换,甚至到肺移植、肝移植一类的大手术,都可以在跟专家合作后,在具备条件的医院把手术落地。


▲ 名医主刀创始人团队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名医主刀有一个专门的KA(Key Account)团队为医生服务,担任医生的经纪私人管家的职责。

但这种模式面临的一个很明显问题是,一旦医生和落地医院建立联系后,就可以直接跳过平台双方直接对接,这就是所谓的“跳单”问题。

“想和医生长期合作,就要源源不断地为医生推送符合治疗习惯精准患者”吴勇说,在名医主刀设置有一个专门的分诊团队,当患者在平台上提交病例检查报告后,分诊团队会根据病情进行初筛,确认是否有手术的必要。

分诊之后,将患者和平台上的医生进行匹配,并根据患者所在的区域匹配有空余床位且医疗条件满足手术要求的落地医院,最后再进行面诊。

这样,名医主刀要做的就是把有手术需求的患者,擅长特定科室的专家,基本医疗水平和条件具备的第三方医院进行快速匹配,会在手术前为医生和患者购买保险,减轻双方的心理负担。

由于医疗有很强的个性化,从诊断到确诊、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实施到术后的康复,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手术完成后,名医主刀会帮助患者对接术后康复的医院,以此保证手术效果形成一个流程闭环

“对医生来说,最关心的一方面是能有多少适合的患者,另一方面是手术效果,名医主刀既能源源不断地为医生提供患者,同时把各环节都帮助医生做好了,医生的粘性自然就增强了。”

吴勇透露,名医主刀的平台上已经有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近3万名,这个数据相当于国内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专注于外科手术医生数量的一半。

在患者的获取上,有一个专门的地推团队县级、地市级医院合作,当患者在当地医院有更高的救治需求时,当地医生会直接把患者导流到名医主刀的平台上,让专家到当地医院为患者进行手术,最大程度把患者留住。

另一方面,名医主刀跟就医160、杏树林阿里健康医疗O2O企业和寻医问药、快速问医生、百度医生等流量入口平台进行合作,当患者有手术需求时进行导流转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始人自述:不到两年,估值15亿,名医主刀瞄准的痛点很痛!
名医主刀吴勇:多点执业痛点明显,我这样增加医生与平台间粘性
这个信息平台,正让医疗资源匮乏区域的人能够同等享受「名医主刀」
微医、名医主刀、黄牛 哪一款才是手术患者的菜?
名医“捐手术”问诊成公益新宠
获真格基金青睐的 “名医主刀”如何打造互联网 O2O “飞刀”平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