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年,骗过你的农产品

      

       这两天看了ST龙力的一系列公告,胸中怒火中烧,恨不得生啖其肉,盼程少博断子绝孙,昨天刚巨额亏损35亿,今天又发公告24项诉讼,涉及金额16亿。枉我前几天还看他们报表,其实不用看了,都是假的,全流程造假没跑了。

    资本市场上稍微资深一点的,见到农业类企业就是一个字:跑。但总有不怕死的,也总有丧良心的,一心一意就为了骗韭菜那点钱。今天就把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拿出来掰扯掰扯:

一、银广夏的蛋黄卵磷脂和精油

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银广夏(000557)。1994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2001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在《财经》杂志揭露银广夏真相的报道发表以后,中国证监会随即展开了调查,并于95日以发言人谈话的形式公布了初步的调查结果,证实了《财经》报道的准确性。发言人说,已经查明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达7.45亿元。随之,银广夏董事局副主席、总裁李有强,董事局秘书、财务总监、总会计师丁功民等人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刑事拘留,后被判刑。20025月,中国证监会又正式作出对银广夏的行政处罚,对公司罚款60万元。

在甘肃做项目时,坊间传言曾说jiang主席曾向银广夏董事长鞠躬致敬,称其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久之后,董事长就暴毙而亡,据说是被吓死的。

二、蓝田股份的王八

蓝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在成立的最初几年里,公司的主业并不突出。直到1993年,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洪湖蓝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产业结构转变为经营农副水产品种养、加工和销售。19948月,蓝田的1828万国家股划归农业部持有,农业部成为蓝田股份的第二大股东。

凭借农业部背景这个行政杠杆,蓝田最终撬开资本市场的大门。农业部将3000万股上市额度给了蓝田,1996618日,蓝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号称“中国农业第一股”。

蓝田股份制是一家主要从事水产品开发的农业企业,1996年股本为9696万股,2000年底扩张到4.46亿股,扩张了360%;主营业务收入收入从4.68亿元大幅增长到18.4亿元、净利润从0.593亿元快速增长到令人难以置信的4.32亿元。 然而就在200112月,一位叫刘姝威的学者却以一篇600字的短文对蓝田神话直接提出了质疑。蓝田养鸭养虾神话逐渐破灭。

2001年,蓝田股份的财务指标来了一个“大变脸”:主营业务收入,1999年调整前是18亿5千多万元,调整后是24百多万元,2000年调整前是18亿4千多万元,调整后不到4千万元,2001年是55百多万元。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收入不到调整前的零头。净利润,1999年调整前是5亿1千多万元,调整后是负的22百多万元,2000年,调整前是4亿3千多万元,调整后是负的1千多万元,2001年是负的8千多万元。每股收益,1999年调整前是1.15元,调整后是负的0.0049元,2000年调整前是0.97元,调整后是负的0.0239元,2001年是的0.18元。净利润和每股收益调整后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数据全都由正变副了,蓝田股份完全由 “绩优股”变成了“垃圾股”。

三、中银绒业的羊绒

中银绒业是目前全球最大最优的羊绒制品生产商,羊绒原料收购量位于世界第一,羊绒纱线与制品出口量位居国内第一。于200076日在深交所上市,是宁夏第7A股上市企业曾用名:圣雪绒-S圣雪绒-S*ST雪绒-*ST中绒。

2013912日,《上海证券报》刊登了上证报20139月刊登《中银绒业骗局》、《皮包公司炮制外销骗局 内销客户隐匿裙带关系》,直指中银绒业披露虚假信息,随后中银绒业停牌。

20151月,中银绒业因涉嫌信息违规而被证监会调查,其在公告中提到“涉及事项的主要责任人是前任董事长(马生国)”,马生国在2015年已经先后两次被警方带走调查。

随后,银川市公安局对中绒集团实际控制人马生国涉嫌合同诈骗立案侦查,并冻结了马生国通过中绒集团分别持有的宁夏中绒文化产业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宁夏中绒圣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夏中绒传奇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夏丝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出资。

根据中银绒业公布的【关于实际控制人涉税案件的进展公告】、【关于豁免公司控股股东履行承诺事项的公告】称,实际控制人马生国已于近日收到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书,其个人因犯逃税罪,经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现已交付执行。

四、獐子岛的扇贝

獐子岛的扇贝现在已经成了资本市场的笑话,游来游去就是不回家。

2018130日晚上,大连的上市公司獐子岛(002069)发布了一则公告。

獐子岛称:“公司正在进行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预计可能导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亏损,公司预计2017年净利润亏损5.3亿元-7.2亿元。

2017年来这么一出巨亏,让獐子岛上市这12年来的盈利成果化为乌有。2006年—2017年的净利润合计将成为亏损,真是12年上市梦一场,一夜回到解放前。

扇贝生长期三年,早不跑路,晚不跑路,一到收获期,就跑路!獐子岛作为一家刚刚被摘了“ST”帽子的股票,倘若连续三年业绩亏损,按照规定就需要停止交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獐子岛此番时隔三年,又搞出“旅行扇贝”,目的多半还是想要把亏损集中在一年,“形成两年亏损,一年赚”,以保住自己上市公司的帽子。

在今年1月份的公司年会上,獐子岛公司还公布2017年的销售额是三十个亿,盈利有六千万还,但是却对扇贝死亡事件只字不提。

缘来是,獐子岛公司第二大股东和岛一号基金从20171113日起就分批次减持了大量的獐子岛股票,于20171223日宣布顺利减持199.85万股,均价8.068/股,套现1612.39万元。减持完后,扇贝再次集体“游走”,杀韭菜们一个措手不及……

五、绿大地的树苗

20071221日,A股唯一的绿化上市公司绿大地登陆创业板,IPO募集资金总额为3.46亿元,主营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等业务。挂牌首日,报收45.82元,股价上涨177.87%,何学葵因持有绿大地28.63%的股本,当时身价超过11亿元。2009年,何学葵登上胡润富豪榜,并获得了“云南女首富”称号,一时风光无二。

经营这家上市公司,除了确保发展业务,为上市“做业绩”也让管理层煞费苦心。起诉书显示,2004年至2009年间,绿大地在何学葵、原财务总监蒋凯西、四川华源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庞明星的精心筹划下,由原出纳总管赵海丽和原大客户中心负责人赵海艳登记注册了一大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或者掌握银行账户的关联公司,并利用相关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采用伪造合同、发票、工商登记资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将款项支付给其控制的公司组成员,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

起诉书显示,2004年至20076月间,绿大地使用虚假合同、财务资料,虚增马龙县旧县村委会960亩荒山使用权、马龙县马鸣乡3500亩荒山使用权以及马鸣基地围墙、灌溉系统、土地改良工程等项目的资产共计7011.4万元,这些高管还采用虚假苗木交易销售,编造虚假会计资料或通过受绿大地控制的公司将销售款转回等手段,虚增营业收入2.96亿元。

借助“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等手法,绿大地以16.49/股的价格发行1680万股正式登陆深交所中小板。在成功上市后,绿大地为维持业绩继续造假,2007年至2009年正式披露的年报中,检方人员发现不少虚假内容隐匿其中。

起诉书显示,2007年至2009年间,绿大地通过伪造合同和会计资料,虚增马龙县月望乡猫猫洞村9000亩荒山土地使用权、月望基地土壤改良及灌溉系统工程、文山州广南县12830亩林业用地土地使用权的资产2.88亿元;绿大地还采用虚假苗木交易销售,编造虚假会计资料或通过受绿大地控制的公司将销售款转回等手段,虚增收入2.5亿元。

对于公司涉嫌造假,业内早有质疑,直至20103月份,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才被曝光于公众面前。318日,公司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指出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进行立案调查。据了解,当年5月份调查结束。

六、新大地的茶油

2012518日,这一天,创业板部举行两场发审会,审核5家公司。其中,2012年第36次创业板发审会审核两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分别是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当天晚些时候,证监会创业板部公布了五家公司首发申请的审议结果:全部获得通过。

新大地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黄运江、凌梅兰夫妇;保荐机构为南京证券,验资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构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发行律师为大成律师事务所。 公司IPO募集资金分别用于三个项目,即遂川县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精炼茶油项目、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茶粕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和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渠道建设项目,投入金额都为3500万元。

如果一切顺利,创业板市场很快会出现一家简称为“新大地”的公司。但是,当2012628日媒体曝出新大地涉嫌欺诈上市的消息后,这家公司上市的梦想就此破灭:201273日,新大地及其保荐机构南京证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终止发行上市申请。

为了掩盖其造假行为,新大地并没有采取像绿大地那样伪造金融票据、虚增大额资产、大量的关联公司交易等“明目张胆”式的财务造假,其手法相比而言更加隐蔽。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进行“兑水掺假”,即在对客户真实销售的基础上虚增部分或少量销售收入,使其造假更具迷惑性。 同时,将造假数据“化整为零”,即将虚增收入分散到数量众多的客户。而这种造假手法使得查处起来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此外,是大量使用现金虚增销售收入。因为现金交易不像转账交易那样清晰地记载资金流向,同时也会增加事后调查的难度。

其二是造假资金来源多样。

财务造假虚增收入需要资金的配合。办案人员介绍,为了筹集资金,新大地也是采取了多种方式方法,一类是自有资金循环,即通过虚构原材料采购或在建工程业务,将自有资金“转出”体外,然后再以销售的名义“回流”到新大地,从而虚增收入。

另一类是多种手段获得外部资金,新大地将个人向银行贷款、私下的股权转让协议、政府补贴款等获取的资金,转入新大地关联公司或其控制的银行账户,然后以销售的名义虚增收入。如新大地实际控制人与某私募基金和投资公司私下签订了股份装让协议,转让新大地股份,新大地将获得的资金大部分用于虚增收入。  

其三是中介机构均未勤勉尽责。调查发现,承担新大地发行上市项目的3家中介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未勤勉尽责,没有严格按照证监会、财政部、司法部等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和业务准则履行应尽的工作职责。有的该履行的程序没有履行,有的履行程序“走过场”、流于形式。

七、辽宁振隆的南瓜子和毒气

2012年至2014年,振隆特产以虚增合同销售单价的方式累计虚增出口销售收入8268.51万元。其中,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虚增收入662.04万元、1813.51万元、5792.96万元,并相应虚增各年利润,虚增利润金额分别占振隆特产当年账面利润总额的8.61%20.81%67.33%。振隆特产在虚增收入的同时虚增应收账款,并通过第三方公司回款或用其他外销客户回款进行冲抵的方式调节应收账款的账龄。

同期,振隆特产分别通过调节出成率、调低原材料采购单价方式少结转销售成本,以及未在账面确认已处理霉变存货损失的方式虚增利润,累计虚增利润7616.18万元,虚增存货数量3254.13吨,金额7631.24万元。其中,2012年少结转销售成本1962.43万元,虚增利润1962.43万元,虚增存货数量568.57吨,金额1962.43万元;2013年少结转销售成本2863.19万元,虚增利润2863.19万元,虚增存货数量1328.96吨,金额2979.23万元;2014年少结转销售成本2790.56万元,虚增利润2790.56万元,虚增存货数量1356.6吨,金额2689.58万元。

综上,振隆特产通过虚增合同销售单价,调节出成率、调低原材料采购单价、未在账面确认已处理霉变存货损失的方式虚增利润,虚增利润金额分别占2012年、2013年、2014年利润总额的34.13%53.66%99.76%

除了虚增利润外,公司还虚假披露主营业务。

振隆特产绝大部分成品松籽仁、南瓜籽仁是通过直接采购“仁”加工出来的,而在账面上却虚构了由采购的“籽”加工为“仁”的整个过程;大部分开心果未经加工直接销售,而在账面上却虚构了由原料开心果加工为成品开心果的整个过程,故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工艺流程、采购原材料种类、生产模式和产品产量以及与产量相关的产能利用率等各项重要内容均存在虚假。

值得一提的是,在调查组盘点公司存货时,振隆特产对南瓜籽等存货用磷化铝做了除虫防护,“毒气”未消,对身体伤害很大,需要调查人员戴着“防护面罩”才能盘点,但层层障碍却未能阻碍调查组盘点存货。

八、万福生科的大米

万福生科所在地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据媒体报道,常德市作为中西部的一个农业大市,其经济总量在2009年就已跻身湖南省前三位,但迄今为止只有3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中国粮食第一股”金健米业(600127,股吧)SH 600127)和“中国淡水养殖第一股”大湖股份(600257,股吧)SH 600257),以及现在备受关注的万福生科。前两家公司分别在1999年、2000年完成上市,但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当地再未出现过第三家上市企业,这让常德市在和岳阳、株洲等兄弟城市的竞争中无疑处于劣势。

根据常德市政府提供的文件显示,该市在过去十年间为扶持当地企业上市出台了近10项奖励政策,奖励金额分别为1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不同等级,范围囊括上市企业、公司高管等有功人员,企业还伴随免税、补贴等诱人措施。但是仍不奏效,后来发展到每个区县都要拟定后备上市企业。2008年前后,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常德市希望挑选20家资质较好的企业,进入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尽快扶持上市。最终,在市政府择定的9家后备军中,湘鲁万福(即万福生科的前身)成为常德市政府重点扶持上市的锁定目标。

不过,龚永福本人和常德市金融办副主任郭立新称,当时龚永福对上市的意愿并不强烈,但禁不住市政府领导的再三动员,半推半就同意上市。为了支持万福生科上市,常德市政府给予其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多方面的奖励措施,并且向平安证券“非常动容地”表达了常德市已10多年没有公司上市的压力。

不难看出,地方政府成为万福生科铤而走险的助推力。为了追求光鲜的财务报表,本来是“矬子里面拔将军”的万福生科唯一的出路就是造假,也成为政府GDP之路的一坨炮灰。因上市坐拥亿万元资产的龚永福,如今开始后悔这个决定,“常常眼泛泪光”,却不得不打点精神应对各方,为万福生科的未来奔走,甚至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2013510日晚间,证监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对万福生科涉嫌欺诈发行上市和上市后信息披露违规等事项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082010年,公司分别虚增销售收入约12,000万元、15,000万元、19,0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约2,851万元、3,857万元、4,590万元;2011年年报和2012年半年报,公司分别虚增销售收入28,000万元、16,5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6,635万元、3,435万元。

对此,证监会对万福生科董事长龚永福作出终身证券市场禁入的禁令。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则被罚暂停3个月保荐机构资格并处以7,665万元的罚金、设立3亿元专项基金赔偿投资者损失。这一系列处罚把这家上市不到两年、深居湖南桃源县的农业企业以及平安证券推上了风口浪尖。与此同时,薛荣年等时任平安证券高管也未能脱罪幸免。吴文浩、何涛被撤销保荐代表人资格,撤销证券从业资格,终身证券市场禁入。与此同时,对保荐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薛荣年、曾年生和崔岭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撤销证券从业资格。

九、参仙源的人参

中国证监会在〔201683号《行政处罚决定书 》中对参仙源涉及的财务造假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经查明,当事人存在以下违法事实:

参仙源在2013年与仲某同、佳业山货庄签订多份人参抚育协议,支付金额55,382,210元,但上述款项的实际用途为购买由仲某同、佳业山货庄联系货源的野山参。两者合计购买整参126,080支,碎参5410.37斤,金额55,382,210元。参仙源通过虚构协议,将上述外购野山参的成本55,382,210元以支付人参抚育费的名义支付给佳业山货庄和仲某同等人,计入了“管理费用”,后该笔“管理费用”被调整至“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最终销售时,参仙源未对外购野山参的成本进行结转,少计成本55,382,210元,虚增利润55,382,210元。

参仙源与辽宁参仙源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参仙源酒业)于20121215日签订购销协议,就参仙源长期向参仙源酒业供应野山参达成3年有效期协议,明确了人参数量、单价等。该合同签订之时,参仙源和参仙源酒业同受北京碧水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水投资)控制,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为于成波,于成波还是碧水投资的董事长。201371日,碧水投资持有的参仙源酒业股份由100%变为49%(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1%),参仙源总经理由碧水投资实际控制人于成波担任,依旧对参仙源酒业施加重大影响。2014111日碧水投资恢复持有参仙源酒业的100%股份。

2013年参仙源与参仙源酒业构成关联方,两者之间的交易构成关联交易。2013年参仙源向参仙源酒业销售的野山参绝大部分是外购的野山参,参仙源按照整参每支800元,碎参每斤2000元的价格确认了对参仙源酒业的销售收入,销售价格高于其从上述独立第三方的采购成本近一倍,销售价格虚高、不公允。参仙源《公开转让说明书》中2013年度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197,698,264.28元,主营业务成本55,010,532.41元。其中,野山参销售收入为141,582,800元,成本11,236,681.71元。根据销售明细,销售给参仙源酒业的野山参收入为141,568,800元。所有被销售的野山参来源均显示为自产人参,实际上绝大部分为前文所述的外购野山参。依照参仙源采购野山参的市场价计算,其销售给参仙源酒业的野山参合计可确认收入实际为67,839,473元,参仙源虚增收入73,729,327元,导致虚增利润73,729,327元。

综上,2013年参仙源通过少计成本的方式虚增利润55,382,210元、通过不公允的价格关联交易虚增收入从而虚增利润73,729,327元,合计虚增利润129,111,537元。2014128日,参仙源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其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披露了虚增的2013年利润。

十、龙力生物的玉米

2017125日,龙力生物突然宣布停牌,公司公告拟进行资产重组,但其后一连串诡异“事件”亦如震撼弹一般引发外界的强烈关注。

在该重组公告仅仅发布几天后的127日,坊间就传出龙力生物现金流出现问题;缘由是以大同证券作为管理人的“同吉9号”资产管理计划被延期兑付,而该资产管理计划正是上市公司龙力生物发放的信托贷款。

此后,该事件迅速在市场中蔓延并引发连锁反应;除“同吉9号”外,投资人亦开始担忧同为龙力生物信托贷款计划的“同吉10号”未来兑付情况;统计显示,两项贷款本息合计2.2656亿元;至此,龙力生物的一系列麻烦就此展开。

2018424日,龙力生物发布了2017年的业绩快报:营业总收入为196,587.88万元,同比增长123.50%;但是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3,065.21%,降至-348,332.89万元。

2018426日,龙力生物发布涉及诉讼的相关公告,合计24项诉讼,金额累计约16亿。

最后,整理到这里,我已经无力吐槽了,农业自古以来是立国之本,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都是农业,可资本市场上的农业企业真的是让人痛心疾首。只能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坑了人的迟早被人坑,自己做的孽总要自己背,花那些韭菜钱的时候,不知道程少博之流会不会心里难受?

最后的最后,忠告韭菜们一句:以后凡是说要把什么农产品吃干榨尽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骗子,而且都是大骗子!包括但不限于大米,玉米,辣椒,南瓜籽,人参,茶油,树苗,蓝莓等等。

农业企业造假的根源就是国家对他们太好了,吹牛不上税,这是造假的根本动力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奇葩!巨亏30亿后,撕毁增持承诺,股价却轻松翻倍
资本市场所有的邪恶都与它环环相扣
财务造假的四重境界和七个案例
财务造假:营业收入肆意粉饰和操纵实务分析(附霸气案例分析)
起底财务圈
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或者舞弊容易吗?为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