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清糖化蛋白
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中文名
血清糖化蛋白
英文简称
GSP
制    法
果糖胺法
临床意义
作为糖尿病控制的一个灵敏指标
目录
糖化血清蛋白(GSP)正常值:
GSP
血液中的葡萄糖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分子N未端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糖化血清蛋白
果糖胺法 <2.5mmol/L 离子交换层析法, 糖化白蛋白占白蛋白总量0.08以下
2-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 糖化白蛋白占白蛋白总量0.083±0.022 ,血清糖化蛋白是血清蛋白非酶促进糖化的产物,其中0.9(90%)以上为糖化白蛋白。
白蛋白半寿期为17~20日,因此,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测定前1~2周内血糖平均水平,而且不受当时血糖浓度的影响,是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非常适宜的良好指标。临床上与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一起作为评价糖尿病近期控制的指标。 增高:同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GSP)正常值:
NBT法:<285μmol/L(以14C标化的糖化白蛋白为标准参照物)。
酮胺氧化酶法:122~236μmol/L。
糖化血清蛋白(GSP)临床意义: Gsp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作为糖尿病近期内控制的一个灵敏指标,能在短期内得到治疗效果的回馈。 Gsp升高提示近2~3个月糖尿病控制不良;GHb9%,预报糖尿病的准确度达78%,灵敏度达68%,特异性达9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熟悉又陌生的“孪生”兄弟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FMN)临床实用指南
糖化血红蛋白这一弊端,需要警惕!
监测血糖,这些指标你全都会用吗?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糖化白蛋白有什么区别?
患者血清葡萄糖正常而糖化血清蛋白增高的原因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