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血糖的几种检测方法
浅谈血糖的几种检测方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以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脏器(尤其是眼、肾、神经、心脏和血管)的损害或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测在糖尿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观察中起重要作用。 
现阶段诊断糖尿病除了常用检测项目外还有用于糖尿病分型的自身免疫标志物的检测项目和用于反映和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的检测项目。而在我们这种基层社区医院现阶段只能检测常用项目,而且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关键,所以在此将糖尿病的几种体液葡萄糖监测方法进行总结。 
一、血糖 
临床上的血糖测定一般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测定。检测血中葡萄糖浓度是了解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本院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 
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采用酶法测定血浆葡萄糖,主要是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 
(1)己糖激酶法:本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特异性高于葡萄糖氧化酶法,为葡萄糖测定的参考方法。轻度溶血、脂血、黄疸、氟化钠、肝素、EDTA和草酸盐等不干扰本法测定。 
(2)葡萄糖氧化酶法:本法线性范围达19 mmol/L,回收率94%~105%,批内0.7%~2.0%,批间CV2%左右,日间CV2%~3%。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达到临床要求,操作简便,适用于常规检验[1]。 
目前国际上糖尿病的诊断都是以实验室静脉血浆血糖测定为标准。 
2、快速血糖仪:文献报道用小型血糖仪末梢全血测定血糖(capillary blood glucose,CBG)与静脉血浆(venous plasma glucose,VPG)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值在一定范围内有高度相关性,美国糖尿病协会等不但推荐CBG为患者自用,且定为住院患者床边检查之用,尤其在急诊室、手术室、特护病房(ICU、CCU)等更为适用,但采用血糖仪测定时由于所用标本不同、电极干扰、患者不正确的操作等原因会造成15%~20%左右的偏差,因此一般用于血糖的动态观察。对DM的诊断和治疗则应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准确测定血糖[2-3]。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关键。快速血糖仪利用电化学反应测定血糖,测定快速,并且可以存储多个结果,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和糖尿病患者的欢迎。快速血糖仪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血糖数据,了解血糖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由于血糖仪测定的是毛细血管葡萄糖,而且各种血糖仪之间的不精密性和变异较大,所以检测结果不能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血糖仪的应用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患者如何准确适用血糖仪;血糖仪的检测准确性和检测精密性;不同血糖仪甚至同一型号血糖仪之间测定值的可比性;血糖仪测定值与医院检验部门之间的一致性等等[4]。有文献报道[5],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血糖仪检测结果间差异明显,非专业人员的结果不准确度偏大,重复性差,经培训后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明显提高。为了保证快速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定期对血糖仪的测定值与生化分析仪的测定值进行比较、校正。由于影响血糖仪测定的因素多,当血糖测定值过高或过低时,应及时到医院用生化法复测。而且其检测时最高只能达 33.3 mmol/L,而临床上却存在血糖高出此值的病人,特别是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病人,血糖一般都在 33.3 mmol/L以上。 
由于血糖的波动性和瞬间性的特点,易受饮食、药物、情绪等诸多因素影响,有时不能客观反映人体内葡萄糖真正水平,致使一些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而发展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在糖尿病诊断方面,血糖是不可替代的绝对指标,但它只能提供某个时间糖尿病控制的一个特定点的情况,即只代表即刻的血糖水平,均属于短期血糖控制监测方法。并不能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标。 

二、糖耐量 
临床上做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时,通常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当静脉空腹血糖<5.0mmol/L,可排除糖尿病;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并且有临床症状时,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而当静脉空腹血糖在5.5~7.0mmol/L之间并且怀疑糖尿病时,就应该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试验是一种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通过OGTT试验,可以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早期诊断糖尿病。OGTT比空腹血葡萄糖的临床敏感性更高,是诊断糖尿病时的主要检测项目之一。 
检测方法:患者于OGTT前应禁食8~14h。检测当日尽可能停用各种药物[6-7],监测期间应取坐位,不要吃东西和吸烟。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粉(以300~400ml水冲服),儿童为1.75mg/kg体重(总量不超过75g)。口服葡萄糖前10min和口服后2h分别采静脉血标本检测。OGTT 2h血葡萄糖<7.8mmol/L可视为糖耐量正常。如果有糖尿病临床表现,任意时刻血葡萄糖≥11.1mmol/L,或FPG≥7.0mmol/L,或OGTT的2h血葡萄糖≥11.1 mmol/L,并经另一日再次检测(以上3项中任意之一)证实,结合临床表现,应考虑糖尿病的诊断[8]。     但糖耐量试验并不特意受其他疾病影响也可升高,诊断时应排除以下疾病 (1)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疾病(如柯兴综合征),有70%~80%病人有糖耐量降低;反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不全等,都可呈现低平糖耐量曲线。 
(2)慢性胰腺炎患者常呈现糖尿病曲线。 
(3)肝脏疾病,慢性肝炎患者可出现糖耐量降低。 
(4)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可能出现糖耐量降低,这可能与病人处于应激状态有关。 
(5)肥胖症可出现糖耐量曲线异常,由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糖耐量常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糖耐量亦可正常或呈低平曲线。 
(6)肾性糖尿,由于肾小管重吸收机能减低,肾糖阈下降,以致肾小球滤液中正常浓度的葡萄糖也不能完全重吸收,此时出现的糖尿,称为肾性糖尿。 (7)急性肝炎患者服用葡萄糖后在0.5~1.5小时之间血糖急剧增高,可超过正常。 
三、糖化血清蛋白(GSP) 
    血清蛋白与糖形成的酮胺化合物称为糖化血清蛋白(通常又称为果糖胺)。由于白蛋白是血中含量最多的蛋白,因此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GA)更令人关注。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反映患者过去2周~3周平均血糖水平,克服了单糖测定的不稳定性。而且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故为糖尿病病人血糖的诊断和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标。GSP监测的是短期血糖的改变情况。参考值为1.7 mmol/L ~2.5 mmol/L。 
    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的增加比糖化血红蛋白迅速,当血糖得到较好控制时,GSP的下降也比HbA1c迅速,因此能较早地提供血糖控制信息。GSP更能灵敏地反映近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情况。它的敏感度高,特异强。并不受年龄、饮食、药物、妊娠等因素的影响,对血糖浓度的临时波动反应不敏感,是诊断糖尿病和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研究的良好指标。国外资料表明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24 h内不同时间测定血糖,血清糖化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在1 d中血糖的变化最大,糖化血清蛋白变化最小[9]。故临床随时测定以GSP为最好。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阳性率可达80%~90%。与国内有关报道观点相一致[10]。 
  虽然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已可以自动化,精密性较好,是观察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有价值的指标,但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得到更多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4]。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检测的标准化尚存在问题;一些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不高;尿酸盐和高脂血症的干扰等等。 
四、糖化血红蛋白(HbA1c)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的逐步了解,多数人已意识到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常常把二者的测定值作为控制血糖的标准。其实不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了新版的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为了观察了解血糖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美国曾对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大规模的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临床试验(DCCT)[11-12];英国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著名的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12-14]。这些试验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证实了血糖控制(通过定量检测GHb)与发展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之间的关系。DCCT的结果表明,HbA1c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可使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降低35%~45%[11-12]。HbA1c是观察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糖尿病监测中有很大的意义: 
(1)与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2)生成缓慢。由于血糖是不断波动的,每次抽血只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过来,短暂的血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由于吃饭不影响其测定,故可以在餐后进行测定。 
(3)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不易分解,所以它虽然不能反映短期内的血糖波动,却能很好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采血前2个月之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4)较少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其在总血红蛋白中的比例,所以不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     但如果某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经常发生低血糖,继而又发生高血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以及血糖控制目标值 - 糖尿病网
天天测血糖就万事大吉了?错!这个才是评价并发症发生及血糖控制的金标准!
今天我们来说说OGTT和HbA1c
糖尿病的7大检查项目,你真的都了解它们吗?
“血糖”和“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如何设定血糖控制目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