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遮诠——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纺织品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位于江陵县城西北16公里的马山公社(镇)砖瓦厂内,距楚故都纪南城约8公里,该地区墓葬密集,有望山一号楚墓、沙塚一号楚墓、藤店一号楚墓等。1982年1月,砖瓦厂民工在取土时发现该墓,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遂派人对其进行发掘,一大批先秦时期的精美丝织文物就此面世。
书影.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文物出版社1985年2月

马山一号楚墓为土坑竖穴木椁墓,一棺一椁,尽管墓主尸体已基本腐烂,其姓名、身份皆无文字可证,但据骸骨判断性别为女性,死亡年龄约五十岁左右,兼合出土葬具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地位应属于“士”阶层。

棺内状态.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文物出版社1985年2月
该墓葬出土纺织类型众多且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除少数用于包裹棺椁和器物外,绝大部分用于棺内覆盖和包裹尸身。共出土纺织服饰19件,包含绵衾3件、夹衾1件、绵袍8件、禅衣1件、夹衣1件、禅裙2件、绵1件。依据照功用和款式可分为衣、裤、裙、鞋、帽、衾、囊、带等。涉及织物类型包括绢、纱、罗、锦、绦、组、紃、绨、绮等;色彩方面可见绛红、朱红、橘红、土黄、灰绿、灰黑、熟褐、兰、白等遗存;此外,刺绣作为主要装饰工艺被大范围应用于出土纺织品,出现以动物、植物为主要元素的连续图案,诸如蟠龙飞凤纹、对凤对龙纹、龙凤相蟠纹、舞凤逐龙纹、凤鸟花卉纹等。

对凤对龙纹绣的局部(N7面).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2月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纺织品从织物组织结构、面料构成、纺织工艺等多维度,充分表明战国时期已经有较为先进的提花织机和成熟的织造技术,故沈从文将之称为“战国丝绸宝库”。其中线圈串套的织物结构、衣衾的形制等尚属首次发现,弥补了相关实物研究的不足,成为研究战国纺织服饰史、纺织技术史重要的参考资料。以此为基础    形成了大量的著述成果。《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两种绦带》介绍了该出土两种丝质绦带的组织结构,并就其工艺属性进行了分析;《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几幅凤鸟图案浅析》结合文献资料与先秦楚国文化的历史背景对纺织品中出现的凤鸟纹饰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上下连属式袍服研究》分析了该墓葬出土服饰的工艺、造型;《楚人的纺织与服饰》以史料为依据,以马山一号出土实物为佐证,详细介绍了楚地纺织服饰文化的发源、变迁、内涵及特征;《成是贝锦·东周纺织织造技术研究》则是以东周时期出土纺织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纺织纤维的鉴别、纺织品文物及纺织工具调查、纺织文物的复原、东周纺织织造技术等专题研究。这些成果,从微观层面加深了对我国古代纺织技术史的研究水平,以更加多元化的视角弥补史料研究的不足,推动先秦纺织服饰文化研究的朝着更加深入的方向行进。
纬线起花绦.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文物出版社1985年2月

参考文献

1.彭浩.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墓出土大批战国时期丝织品[J].文物,1982(10):1-8+97-101.

2.滕壬生.江陵发现战国'丝绸宝库'——马山砖瓦厂一号楚墓发掘简记[J].江汉考古,1982(01):9-10+86-88.

3.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彭浩.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两种绦带[J].考古,1985,No.(01):88-95.

5.李兆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几幅凤鸟图案浅析[J].江汉考古,1989(02):85-86.

6.贾玺增,李当岐.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上下连属式袍服研究[J].装饰,2011(03):77-81.

7.彭浩.楚人的纺织与服饰[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8.赵丰,樊昌生,钱小萍,吴顺清.成是贝锦·东周纺织织造技术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下载链接(网络资源

https://pan.baidu.com/s/1c0I3tC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杂志精选| “抽象的抒情” 中国纺织考古的探索之路
王亚蓉:跨越时空,复织中华锦绣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
一文告诉你,衣服是怎么来的,以及震撼世人的楚国丝织衣物细赏
【学人档案·王㐨】赵丰|王㐨先生:目光四注,勤于耕耘
凤舞九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