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馆藏汉族传统服饰中的特色边饰工艺

馆藏汉族传统服饰中的特色边饰工艺


汉族传统服饰边饰的制作工艺种类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折边、绲边、镶边、嵌边、刺绣、堆绫、挖镶、彩绘、编织、绗缝、印花、染色、织绣等。折、绲、镶边工艺因其操作相对简便、装饰效果明显,成为边饰制作中最基础常见的工艺技法。镶嵌、刺绣、堆绫、挖镶等特色工艺与折、绲、镶工艺相结合,使得边饰装饰效果更加富有变化。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清代至民国时期汉族传统服饰千余件套,其中多有边饰精美的服装服饰,其工艺制作繁复多样、精美细致、令人惊叹。

一、镶嵌边饰工艺

镶嵌边,指将嵌条夹缝在两片面料之间,形成细条状边饰后再镶缝于服饰边缘的工艺。根据使用嵌条数量不同,可分为单线嵌、双线嵌、多线嵌和夹线嵌等。单线、双线和多线嵌指在两块布片间夹嵌不同数量的嵌条,嵌条外露宽窄不限,以细、匀为佳。夹线嵌指在嵌条内夹有粗滚线,缝合后呈现嵌线立体、圆滚的效果。为增加嵌条的硬挺度和拉伸度,预先将使用的布料上浆、刮浆、阴晾,而后斜丝绺裁剪是必不可少的工序。考虑到面料叠加厚度及缝制工艺的难度,一般采用绸、缎等较轻薄的面料制作。

馆藏编号MFB004556晚清民国汉族粉色提花绸镶嵌边阑干裙的裙边使用了三色嵌边装饰。粉、宝蓝、白三色缎条依次错位层叠后均匀细致的嵌缝在黑素缎镶边之间,各外露0.1厘米如发丝状细嵌边,缝合交叠处有多层面料叠加,却依然呈现出极其平服贴合、整齐划一的外观,制作难度及工艺水平令人惊叹。三色细嵌线与大面积黑缎边结合,一宽一窄,一亮一暗,既凸显了嵌线工艺的精细,又将大块面的黑色进行分割,打破了黑素缎边饰的沉闷与严肃。简洁干净的边饰完美演绎了“多色多线嵌”特色工艺,与裙身繁复热闹的花边对比,也印证了“少即是多”、“简更胜繁”的装饰道理。


MFB004556粉色提花绸镶嵌边阑干裙


阑干裙边饰细节一


阑干裙边饰细节二


阑干裙边饰细节三

二、堆绫边饰工艺

堆绫,主要包括堆绫,钉绫,贴绫,堆纱,贴补绣等?,【1】是用绫或其他丝织品按预先设计的花样裁剪出各式绫片,通过堆、钉、贴、叠等工艺组合成多层次图案,后贴钉于绣底之上的装饰工艺。为方便制作及突出图案立体感,通常会在绫片下面垫衬托纸、棉花等厚的材料,使图案具有浮雕效果。堆绫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色堆绫,彩色堆绫,嵌物堆绫,综合堆绫等。

馆藏编号MFB003983清中晚汉族红色暗花绸堆绫盘金绣饰边马面裙的边饰是堆绫与盘金绣装饰工艺的经典结合。堆绫边饰纹样中的莲荷、桃花、对蝶戏牡丹等纹样分别用大小不一的绫片单层堆叠、贴、钉而成,花瓣的层次靠盘金线分隔而成。从工艺上来看,绫片经过刮浆处理后先粘贴于垫纸上,再用淡彩手绘技法进行渐变晕染,具有很强的写实感和装饰意味。因颜料设色薄透,今肉眼仍可见绫片织物纹理。在绫片的外沿处盘起金线既掩盖了绫片的毛边,又起到固定绫片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MFB003983红色暗花绸堆绫盘金绣饰边马面裙


马面裙堆绫细节一

马面裙堆绫细节二

马面裙堆绫细节三

马面裙堆绫细节四

三、挖镶边饰工艺

挖镶,又称“挖云”、“镂空”、“雕绣”,是指在布帛上镂刻出花纹,并在花纹边缘镶嵌绲边。花纹底部常衬以同色或异色绸缎,具有较强的立体效果。【2】其所用面料以紧密结实不散边为佳。为使挖镶造型稳定、操作方便,常预先将面料进行刮浆熨烫后再裁剪,裁剪时需下剪精准干脆,力求纹样边缘干净利索。挖镶图案形式以单独纹样为多,图案内部细节越繁复,制作难度越高,装饰效果也更为立体、出色。制作时常在绲条中嵌入细铜丝,利用铜丝的弹性窝转图案的转角造型,并结合刺绣同时使用,将刺绣工艺的精致细腻、丰富配色与挖镶工艺的简洁干脆完美结合。

馆藏编号MFB003985晚清汉族五彩暗花绸挖云饰边鱼鳞褶月华马面裙的黑缎边上就有做工精良的“蝶恋花”挖镶刺绣装饰。在制作工艺上,黑素缎织物平滑光洁、细密厚实,易做挖镶处理,将预先设计好的蝴蝶、梅枝、桃花、圆月等纹样造型挖空,用湖蓝缎边做0.2厘米宽细香绲线绲在挖镶图案的边缘处,绲边弧线造型圆润顺滑,折角造型规整准确。配合铺垫在下方的黄、粉色底布,用亮片绣等刺绣针法缝缀花蕊及蝴蝶翅膀、平绣及盘金绣花卉枝脉,八组纹样挖镶工艺干净利落,刺绣精致规整。


MFB003985五彩暗花绸挖云饰边鱼鳞褶月华马面裙


月华马面裙边饰细节一

月华马面裙边饰细节二

月华马面裙边饰细节三

四、盘金边饰工艺

盘金绣,是将金箔粘贴于羊皮或纸面后切成细缕,缠裹于丝、棉线之外使之成为金线,后根据事先设计好的图形盘曲、并以极细的丝线缝缀固定于底布之上的传统刺绣工艺。盘金绣适用的面料种类较多,其装饰成本较高,唐代以后多用于贵族衣物,明清时期尤为盛行。

馆藏编号MFB001999清代汉族深蓝色暗花缎镶云肩盘金边饰女袄是盘金刺绣边饰应用的典范。衣身白素缎镶边上用金箔包裹后的丝线细密盘绕在刺绣图案的留白处,并用针脚固定。块面状的盘金绣与散点状的刺绣形成粗犷与精致、细密与疏朗的对比,盘金色块与衣身暗花缎形成色彩、肌理、明暗的对比,视觉上呈现出平衡感,盘金绣的光泽也更突显服饰的富丽尊贵。盘金边饰上留白有葫芦、叶片、扇面、钟形等造型的“窗口”,内绣窈窕淑女、绿植花卉、亭台楼阁等纹样,留白的应用既丰富了边饰的装饰风格,同时又缩减了盘金线绣的刺绣面积,将古人“敬天惜物、勤俭节约”的观念和智慧体现的淋漓尽致。


MFB001999深蓝色暗花缎镶云肩盘金边饰女袄


女袄盘金细节一

女袄盘金细节二

女袄盘金细节三

五、彩绘边饰工艺

绘,又称“缋”,指在衣物上描画或刺绣图文,绘绣二事,古时统言设色之工。【3】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服装中就有用画笔描绘花纹的实例,1975年福建宋墓出土文物中也有大量描绘花纹的衣边。古人使用的颜料多以矿物质材料与粘合剂混合后制成,但其附着能力不及印染或刺绣的纹饰牢固,故通常要选用如绸缎、棉布类平服、光滑、易着色、固色的面料做底,在装饰位置上,衣身主体装饰较少,边缘装饰居多。

馆藏编号MFB001928晚清汉族紫色榨蚕丝彩绘袖边女棉袄袖口背面黑棉布镶边上的花鸟纹样即是用毛笔彩绘而成。纹样中两只练鹊于树枝上相互探望,练鹊上下绘黄色菊花三组:绿叶枝脉用墨绿色单色绘制;花卉用黄、紫、蓝色层叠铺就;禽鸟用黄色铺底,浅绿、浅粉渐变晕染,黑色点睛并勾画出翅膀、尾部的轮廓和肌理,非常生动。彩绘所用颜料细腻均匀,色彩层次干净分明,线条圆润流畅,笔触精致有力。精巧、细致、明亮的袖口彩绘装饰与衣身面料的粗犷、质朴、沉稳色彩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绘制者深厚的绘画功底。


MFB001928紫色榨蚕丝彩绘袖边女棉袄


女棉袄袖边彩绘细节

六、综合边饰工艺

通过实物观察,我们常在传统服饰上看到镶折、镶绲、镶嵌、嵌绲、镶嵌绲、镶边间饰刺绣等多种缝制工艺相结合的情况:镶嵌绲条的宽窄不同、颜色各异;使用布条花色有纯有素;材质上还有面料本料和成品花边、蕾丝组合使用的;刺绣方法有平绣、打籽、盘金、珠绣等多种多样,以此来成就服饰绚丽多姿的面貌。

馆藏编号MFB001917清末民初汉族浅绿提花绸镶珠绣绦边女衫,其领口及袖口边饰之繁复、工艺之多样实属夸张精彩、令人惊叹。衣身边饰由内至外依次是深竹月色素缎绲边、宝蓝缎“梅花间竹”珠绣镶边、盘金细绦带、粉底织“蝶恋花”纹宽绦边、靛青色盘卍字纹绦边、黑色小花蕾丝镶边等共计6层。袖口边饰由内至外依次为藕荷色盘回纹绦边、深竹月色素缎绲边、宝蓝缎珠绣镶边、盘金细绦带、粉底织蝶恋花宽绦边、靛青色盘卍字纹绦边、黑色小花蕾丝镶边、黑色盘荷花纹细绦带、竹月色素缎绲边等共计9层。工艺制作方法有绲边、镶边、珠绣、盘金绣、盘带绣等;边饰材料有素缎边、机织绦边、绦带、编金绦带、镂空蕾丝花边、黑色细花带、料珠、仿钻、亮片等。深蓝缎镶边上用红、蓝、黑及透明小圆珠、银底亮片刺绣梅花、牡丹、竹叶等花卉植物,图案造型逼真立体,是“加法”装饰;而靛青色盘卍字纹绦边、黑色小花蕾丝镶边、袖口黑色盘花卉纹细绦带则通过盘绕与镂空,使浅绿底布与边饰纹样的颜色相应显现,是“减法”装饰,一加一减之法集中应用到一件服饰之中,造就了繁复多样的边饰装饰,给人一种美中含美、画中有画的感觉,也反映出古代中国劳动者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美好生活的祈福与追求。


MFB001917浅绿提花绸镶珠绣绦边女衫


女衫边饰细节一

女衫边饰细节二

女衫边饰细节三

女衫边饰细节四

七、小结

边饰是汉族传统服饰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丰富多样,有的服饰仅用一种工艺,风格简洁素雅,有的服饰工艺则变化多端,呈现出绚丽多彩的风貌,这与服饰所处年代、服饰款式、着装者身份地位等因素有关。从服饰年代来看,明代之前服饰的装饰工艺相对简洁,清代之后装饰则崇尚繁复,边饰的制作工艺也繁杂起来:镶、嵌、绲、绣、印、染等常常见于一件服饰的边饰装饰。【4】从服装款式上来看,内衣、常服、男子服装的边饰装饰、工艺相对简单,而外衣、礼仪服饰、女子服饰多边饰繁复、工艺繁杂;从身份地位上来看,富贵人家服饰边饰常材料丰富、工艺多样,并以装饰为主要目的。普通百姓的服饰边饰则材料单一、工艺简单,注重加固耐磨等实用性。从清晚期到民国初期这段时间,边饰的装饰由繁杂变简洁,制作工艺由难转易、装饰作用由重要到边缘化,这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息息相关并相互映射,同时也反映了这段时期大众对服饰审美情趣的定位与变化。


脚注:

【1】?高霭贞.《浅谈“堆绫”》[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02):P49.

【2】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P655

【3】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P652

【4】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P256

 

参考文献:

[1]刘正,高春明,袁杰英.《中国织绣服饰全集》[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高霭贞.《浅谈“堆绫”》[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

[3]沈从文.《龙凤艺术》[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4]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5]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走进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1988年开始筹办,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旨在服务社会,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资源,成为民族服饰文化的基因库。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厚重,成为中国服饰文化交流、研究的良好平台。


民族服饰博物馆现有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能厅以及可以与观众实现互动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


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还收藏有近千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极为珍贵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饰的图片。


博物馆积极开展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从服饰文化研究,服饰设计研究,服饰技艺传习等方面,探索博物馆研究与教学实践、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途径。博物馆设有民族服饰文化方向硕士点,也是学院博士项目的科研、实践基地。


民族服饰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已被正式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的称号。为传承、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族服饰工艺之——刺绣
把“吉祥如意”穿在身上|史话共同体
6·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剪纸
中国古代纺织印染
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流银泻玉伴彩裳 馆藏苗族银饰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