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灌注生命——‘赋予生命’推想”讲座纪要

  2016年10月13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埃及考古系列学术讲座”第六讲在考古研究所八楼多媒体厅举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晓东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灌注生命——‘赋予生命’推想”的学术讲座,埃及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赴埃及考古项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郭子林副研究员主持并点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们聆听了此次讲座。

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郭子林副研究员


  李晓东教授首先阐述了古埃及服装研究的可行性,认为通过对古埃及浮雕、壁画和雕塑等上面描绘和刻画出来的服装样式以及装饰品的深入研究,可以很好地了解古埃及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这种研究凸显了浮雕、壁画和雕塑等文物史料在新兴史学研究中的价值。进而引出了此次讲座的学术背景,即通过对古埃及人的浮雕、壁画和雕像等雕塑作品上的铭文进行研究,了解古埃及人的意识形态,并对古埃及人雕塑行为的若干关键性环节做出推想。


  李晓东教授给出了一张博物馆里面收藏的浮雕图片,该浮雕的人物较为完整,但人物周围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可谓残缺不全。关于这个浮雕,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浮雕中人物的身份问题。其次是确定浮雕人物嘴部前方那个残缺的符号是什么。第一个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浮雕上的铭文,我们从浮雕上发现了两个刻有铭文的王名圈。王名圈也叫卡图什(Cartouche)。卡图什这个符号来源于古埃及早期的符号resekh,描绘的是王宫门面,最初古埃及人把国王的名字刻写在这个王宫门面里面,后来这个符号逐渐演化为现在看到的带有底座的椭圆形符号。古埃及人并不称呼其为王名圈,也不称呼其为卡图什。卡图什是拿破仑远征埃及时,法国士兵发现这些椭圆形符号与他们自己随身携带的装有枪药的药葫芦相似,故而用药葫芦的法语卡图什称呼之。王名圈是我国学者的命名。实际上,卡图什或王名圈里面不全是国王或法老的名字,有时埃及人也把神和大臣以及祭司的名字写在王名圈里面。浮雕上的这两个王名圈实际上是同一个人的两个名字。从中王国开始,古埃及国王一般有五个名字,一个出生名和四个加冕名。也就是说,有一个名字是国王出生的时候获得的名字,另外四个名字是国王登基为王的时候获得的名字。五个名字当中有两个写在王名圈里面。第一个王名圈的名字叫登基名,第二个王名圈里面的名字是出生名。一般来说,这两个王名圈里的名字配合在一起就可以明确判断国王的身份了。很多贵族或身份高贵的官员也会模仿国王的名字模式,至少拥有两个带王名圈的名字。另外,在国王或贵族名字前面还有一个头衔,以便表明身份。这块浮雕上的第一个王名圈及其前面的头衔是这样的:

 。前面三个符号是这个人物的头衔,象形文字转写过来是hmtntjer,意思是神的妻子(wife of god),这是一个女祭司的头衔,属于神庙的高级女祭司;王名圈里面的符号转写过来是sp-n-wpt,转写为英语是Shepenwept,这也是一个阴性名字,即一个女祭司的名字。另一个名字是
 ,转写符号是mwt-wsjr-rcnbt-nfrw。从文献中我们查到了这个人的身份,她就是第二十五王朝时期的一个女祭司。

讲座中主要讨论的残缺浮雕


  另一个问题的解决则需要比对古埃及其他类似题材的浮雕主题。李教授给出了下面几张不同类型的浮雕和绘画的图片。我们称下面三张图像为类比图像。

  

类比图像一类比图像二


类比图像三


  通过对这三个浮雕图像的分析,我们发现类比图像中的主体人物嘴前面都有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接近嘴部的那部分与我们讨论的主要浮雕里面那个人物面前的残缺符号的残留部分相同,故而我们可以断定那个残缺的浮雕中人物面前的那个符号是古埃及人的生命符号,读作ankh(安柯),本身有“生命”之意。

  接下来,李晓东教授的讲座进入第二部分:埃及人在浮雕和壁画中使用这个生命符号的目的是什么?李教授查阅了大量文献,没有找到文献方面的直接记载。李教授重新回到浮雕和壁画中,通过考察,他发现这个符号往往与另一个表示“给予”的符号组合出现(见下图)。下图是一个方尖碑上的部分文字,从上往下依次读作dj ankh, mjrc, djet,意思是“given life, like Re, forever”,翻译为汉语的意思是“(被)给予像拉神一样永恒的生命”。也就是说,dj ankh这个词组的意思是“”(被)给予生命”。


  至于dj ankh这个词组是如何而来的,为什么表示这样的含义,李教授并没有在文献中找到明确说明,只在一些语法书中找到了简单的解说,其中比较早的一个解说者是英国著名埃及学家加德纳。他在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语法书《中埃及语法》一书中有一段很简短的文字,对此做了解说(如下图)。这里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ankh这个词如何使用上面,实际上也没有对这个词的起源进行解说。但从这里和其他语法书以及文献中,李教授发现,dj ankh翻译为“(被)给予生命”是没有疑问的。

加德纳《中埃及语语法》中关于dj ankh这个短语的解释


  李教授通过考察发现古埃及人的宴会壁画场面里有一个主题很有意思,或许对于我们追溯ankh和dj ankh的来源有重要意义。下图左数第二个女性左手拿着一个莲花放在嘴前,

古埃及宴会壁画


  形象与我们在前面那些壁画和浮雕中看到的形象极为相似。据研究医学的埃及学家称,莲花的花粉含有某种兴奋剂的元素,可以令闻到者产生情绪的亢奋。古埃及女性在宴会中闻这种花粉,或许有提高兴奋程度的目的。另外,从形状来看,莲花与生命符号的样子很像。此外,莲花是古埃及人上埃及的代表性植物,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国花。古埃及的国花有两个,一个是上埃及的莲花,一个是下埃及的纸莎草花。古埃及神庙里面很多柱子的柱头就是用这两种花装饰的。可见,古埃及人是非常看重莲花的。由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古埃及人在闻到莲花的香味时产生兴奋,他们不了解其中的科学依据,从而认为自己似乎获得了一种生机或活力,似乎获得了新的生命。这样,壁画中这种手持莲花放在嘴边和鼻子前方闻的母题逐渐抽象化,最后形成了dj ankh(给予生命或被给予生命)这种概念和表现手法。

太阳神拉(右)将生命赋予法老(左)


  之后,李教授的讲座进入第三个阶段:谁赋予谁生命?谁被赋予生命?李教授指出,从古埃及遗留下来的大量浮雕和壁画上的主题来看,基本是接受生命符号的都是法老、高级贵族、高级祭司等;而手握生命符号尾端,将生命符号给予接受者的都是神。这种肖像学的表相似乎表明古埃及法老和高级贵族的生命是由神赐予的,也就是说,古埃及的神将生命赋予人类。然而,事实的确如此吗?这要从两个层面来看。首先,从古埃及人的立场来看,或许古埃及人认为事实就是这样的,但也许这不过是一种仪式化或模式化的母题表述而已,并不一定真实地反映古埃及人的意识形态。我们姑且不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这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次,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神赋予人类生命的母题表述是否具有实际根据?对于我们这些接受了科学教育的人们来说,这样的母题很显然是人为创造出来的。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难道古埃及的神是由人赋予生命吗?接下来,李教授用两个势力来解决他提出来的问题。


  第一个事例是古埃及人在雕刻神和法老以及王后的雕像的时候,雕像到什么程度就具有了神性,石头不再是石头了,而是有了生命的神灵。很显然,对于一个信仰宗教的人来说,他在雕刻神的身体的时候,是在亵渎神灵,这是他万万不敢为之的事情。但他必须要把雕像完成。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李教授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这样的,神或作为半神的国王及其王后的雕像在彻底雕刻完成之前,并没有生命;雕像或浮雕要想获得生命,必须举行一种赋予生命的仪式。一旦雕像被灌注了生命,这个雕像或浮雕就不可侵犯了。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从而是古埃及人给予神或半神以生命,将生命灌注在神或国王及王后的雕像和浮雕中。李教授找到了阿玛尔纳城出土的一些雕像的半成品,它们都是著名的宗教改革法老埃赫那吞的妻子涅菲尔提提的雕像,涅菲尔提提被誉为当时最美丽的女人。下面这些半成品说明了雕像在没有被灌注生命之前是没有任何生命的,可以任意抛弃和破坏。

涅菲尔提提未完成或遭抛弃和破坏的雕像半成品

埃及最美丽的女人涅菲尔提提的雕像,现藏于柏林博物馆。


  第二个事例是古埃及浮雕和壁画中的一些仪式场面。李教授通过对古埃及浮雕和壁画以及纸草上的亡灵书场面的研究发现,古埃及人在丧葬仪式中,要由国王的继承人或普通死者的长子为死者举行开口仪式。下面两幅图里面类似于中国木匠使用的锛子的那个工具就是用于在开口仪式中打开死者口的工具。开口仪式表达的也是一种赋予生命的概念。

右面的王位继承者为左面的去世法老举行开口仪式

亡灵书中的一段场面,举行开口仪式


  综合这两个事例,李教授认为古埃及人的浮雕和壁画以及雕塑作品的神灵的生命都是古埃及人赋予的,是人为神灵和死者灌输了生命,而非相反的情况。各种壁画和浮雕场面里国王和高级贵族接受生命或被灌输生命的场面和短语只是实际仪式的一种反现实的表述而已。进而可以认为,古埃及浮雕和壁画中dj ankh这个短语实际上是一种仪式性的用于:“灌注生命”,甚至是某种仍不为我们所知的“生命赋予仪式”的表达方式。李教授为了证明他的结论,还列举了很多事例,提供了很多肖像学的图片。


  李教授讲座的主体内容完成之后,聆听报告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与李教授就若干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例如,王权与神权的关系问题,古埃及神庙和墓葬墙壁壁画和铭文所记载的历史真实性问题,古埃及人创造神的问题,古埃及文献是否有其他方面的佐证,等等。李教授认为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如何看待古埃及人的文化的问题。他认为,古埃及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虔诚地敬神,王权与神权是分离的,宗教祭司集团往往左右甚至篡夺法老的王位;古埃及人出于自己的需要而创造了神,就像本讲座中关于灌注生命问题的情形,具有宣传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目的,同时埃及国王和其他精英阶层人士在神庙和墓葬中雕刻的铭文也有部分内容是宣传性质的。


  最后,郭子林副研究员对李晓东教授的讲座进行总结和点评。他认为李教授今天下午的讲座信息量很大,内容非常具体而丰富,讲述的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话题,因为用到了碑铭学、肖像学、考古学和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Dj ankh这个短语大量出现于古埃及碑铭文献和纸草文本中,学者们已经习惯于将其简单地翻译为“给予生命或被给予生命”,但几乎没有人对这个短语的来源和其表达的真实含义以及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进行透彻分析,从而这可谓是埃及学领域一个重要分支碑铭学的前沿性研究。李教授的讲座内容和方法都对我们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对我们赴埃及考古发掘和研究具有很强的提示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命之符
古埃及的浮雕和壁画 古老而神秘
古埃及安卡ankh冥想放松
中国、古埃及的文字体系对比
古埃及符号
古老神秘的古埃及壁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