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起死回生的唧唧复唧唧



生存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背景下,手工成了雅趣和昂贵的代名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是流传至今的北朝民歌,描述的是花木兰还在家当黄花大闺女的时候,坐在织布机上织布,然后有心事跑神儿了。


当然大家都知道花木兰是因为“可汗大点兵”而替父亲发愁,今天小爱想说的不是花木兰从军,而是从这首民歌里可以了解到在当时寻常百姓家都需要织布,自力更生。



其实在小爱小时候妈妈和邻居们还会织布,但现在我们想看到织布机就很不容易了,去一些民俗风情的博物馆兴许还能看到。



清朝末年的时候外国记者拍下了当时还在使用的织布机,从织布机结构上看已经比较完善了。




现在在国外有人改造成一种mini织布机,小朋友都能驾驭的了,很是可爱。




小爱猜有些不怎么关注手工的朋友可能会纳闷,现在衣服都是买的了,谁还会织布呢?


没错,这也是工业化带来的好处。基本的生活需求有机器来满足我们,从而能够让有更高更特殊追求的人(比如爱做手工的人,爱友们)得以有闲情雅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


因为自己手工来织可以织出工厂永远不可能生产的,你又很想要的料子。所以手工织布从以前的生存生活手段,经历了兴盛到销声匿迹,再到现在起死回生,发展成了一种兴趣爱好。



小爱分享

几个小例子











以前想要织布也需要街坊邻居凑在一起,协同工作。这样可以一下子生产出足够的布料,大家一起瓜分,哈哈!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有说有笑,那种欣欣向荣的氛围会感染每一个人,大家都能开心的得到生活所需。





当然,也有非常简便易携的小织布机,甚至都不能称得上“机”。这种适合随时随地的织,怎么开心怎么来,支起来几根棍子就可以干活。



非洲男人的工作








注意看小哥的脚








没有凳子没有石墩

挖个斜坡坑,席地而坐。




体验一下

应该很有趣




织出来的花布

跟身上的衣服融为一体




更多织布场景












还有另外一种立式织机,也是只能去博物馆看得见了。可以用来织毯子、织花布。





非洲小村落妇女




山上的一家人

女儿在织布




立式织机的场景

像是一种神秘的仪式




美国印第安某部落




原始可爱的小枝桠

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可以简单到拗个弓形

挂起来就可以当户织




更多立式织机











再来看看

更多织布场景


















最后来看看我们2016年

给小巷三寻创办人郑芬兰做的专访



喜欢手工的人在这里

版权声明:爱手工原创编辑,转载请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又闻机杼声
渐去的手工“牵机”“纺线”技艺
关于织布的发展
织梭声里忆流年
《皇帝的新装》情景剧剧本
彝族文化 彝族织布文化“腰机”织布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