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WHO2021新分类:肺原位腺癌被排除出恶性肿瘤
WHO2021肺肿瘤组织新分类中,肺原位癌被移出腺癌这一范畴,而是与肺腺瘤样不典型增生(AAH)统归为腺体前区病变。


2015版WHO肺肿瘤组织分类,肺原位腺癌是单列,而2021年最新分类则直接归为腺体前驱病变,不进入腺癌类别。

这种权威分类将原位腺癌“踢”出了肺腺癌的队伍中,也就说明原位腺癌不再属于恶性肿瘤

为什么原位腺癌被踢出肺腺癌范畴?


肺原位腺癌(AIS),是指≤3cm的局限性小腺癌,癌细胞沿肺泡壁贴壁生长,无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

相关数据显示,肺原位腺癌(AIS)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有着几乎相同的良性生物学行为:生长缓慢,不会转移。所以,2021年新版WHO分类,将AIS和AAH归类为腺体前驱病变,并与腺癌分开。

原位腺癌的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原位腺癌的CT表现:5-30mm的纯磨玻璃结节(pGGN),密度均匀,CT值在-600以下,极少有空泡、毛刺、胸膜牵拉和分叶,可以有血管穿过,但无血管进入。

原位腺癌需与微浸润腺癌进行鉴别,特别是超过10mm需要仔细辨别。

由于原位癌几乎不产生血管生成因子,即使生成也很难透过基底膜诱导血管的增生,因此CT上显示的异常血管增粗来区分原位腺癌与微浸润腺癌的一种很好的辨别方式。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病例来进一步的加深对原位癌、浸润性肺腺癌的认识。

病例一

患者,女,43岁。单位体检发现左肺上叶纯磨玻璃结节,经两年随诊复查,病灶情况变化不大。


左肺上叶可见纯磨玻璃结节,直径约4mm,密度均匀、边界清晰。经2年随诊复查,发现病灶变化不大。因心理负担,最终还是选择手术切除。

病理回报:肿瘤形成腺泡结构(100%)。周围呈鳞状蔓延1-2mm。肿瘤细胞具有扩大的核,突出的核仁和少量的嗜酸性细胞。没有发现浸润表现。肿瘤细胞是TTF-1阳性。

病例二

患者,女,74岁。因咳嗽、咳痰并痰中带血一天入院检查,发现左肺上叶磨玻璃病灶。


这是第一次的CT图像,病灶直接约5mm的结节,病灶表现为磨玻璃影,有分叶及毛刺,其内可见血管穿行,但没有发生扭曲,走行自然。

一年后CT,左肺上叶病灶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变化。
病理回报显示:左肺上叶结节呈腺状、巢片状排列,腺泡结构(100%);肿瘤被完全切除。肿瘤细胞是TTF-1阳性。病灶内支气管和血管未见明显浸润。可见3个正常的肺门淋巴结。考虑肺原位腺癌。
病例三

体检发现肺结节一周余,无咳嗽、咳痰,无咯血。


病灶位于左肺下叶,表现为实性不规则软组织,分叶、毛刺、血管聚集。

病理结果:


原位腺癌被排除出肺腺癌对于原位腺癌患者是福音,对怀疑为原位腺癌的患者进行科学的指导、做好随诊。

而对于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肺原位癌的患者在思想上是一种彻底解放,这类疾病患者不用担心病变会复发或转移,术后无需化疗,一年做一次胸部平扫CT即可,与正常人一样工作与生活。

来源丨医学影像服务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年生存率达100%的早期微小肺癌却极易误诊为炎性结节?CT影像鉴别如何能精确到≤1cm?
问诊分析(2023.3.15):又来了!最棘手的肺结节!
早期肺腺癌影像各不同,看看怎么诊断?
一文读懂:肺部磨玻璃影结节早期诊断
【呼吸系统】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的浸润性肺腺癌
ISRD & ATS 2016:张国桢教授谈微小肺癌影像诊断与鉴别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