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效激励的正确打开方式——激励过程的三个阶段

在管理学中,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激励的实质是基于心理的投入与产出的过程。研究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就能发现激励的核心。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动机有外源性动机和内源性动机之分。外源性动机产生的效应是被动地去完成工作任务,而内源性动机则来源于自身的自觉、自愿和热情。从工作结果来看,内源性动机肯定要强过外源性动机。因此,激励的核心作用是要激发员工的内源性动机,有效地调动积极性。换而言之,如果管理举措不能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就不能称为激励。比如,某连锁在年底为所有员工上调了工资,可因覆盖面广,每个员工的工资上调幅度完全相同,员工们虽很高兴,但也觉得理所当然,因而这一加工资的管理行为不属于激励行为,不能对员工产生激励。

如果把激励按被激励者的行为变化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我们会发现,激励的第一个阶段其实是一个心理过程。

激励的基础与起点就是员工的需要,如果员工没有需要,也就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激励。所以管理者为达成企业目标,就应善于发现、有目的地刺激员工需要,以激发员工出现行动欲望。而这种行动欲望,应和企业的目标相一致。

现在,连锁药店越来越重视员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可是企业投入了成本,员工却不买账,这里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在开展培训的同时,没有充分激发员工的内源性动机,仅靠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的约束,外源性动机的作用实在有限。

对于员工来说,激励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一个投入阶段,指员工被激发出自身的需要后,要投入诸如时间、精力、知识、技能等等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外显成为实现企业目标的种种行为。

激励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为产出。这方面首先体现在要实现阶段性的企业绩效上。对于连锁药店而言,包括如销售收入、毛利的提升,会员人数的增长,连锁专业服务形象的提升等等。企业获得较高的绩效,也就是实现了企业的目标。因此,我们可以说,企业的产出和绩效,目标的实现,是激励的结果。但管理激励的过程并不因而结束,因为产出不仅体现在实现企业绩效上,还要能调动员工积极性,还要体现出员工的投入为其个人带来的利益和回报。连锁药店应关注和评估员工在付出和努力后,连锁药店给予了员工什么,员工自身又从这种付出中获得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样的体验。而员工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回报和满足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个激励过程的第一阶段。

所以,激励的过程体现为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激励当期投入产出的过程;第二个作用是在产出阶段,员工评估个人所获得的回报后,产生对下一过程的激励作用。如,某位营业员的一次销售过程因商品推荐合理有效而获得了顾客的表扬,如果因此而受到了公司总部的高度表扬,该员工就会加大对自己学习专业知识方面的投入,对待工作也更热情积极,甚至会带动其他员工的积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OKR的底层逻辑与技巧
2023中级经济师模拟试卷
《连锁干货》:企业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绝对收藏
老板激励用人六把金钥匙
管理心理学中自我意识与管理,需要动机与管理,激励理论与管理,态度理论与管理理论的内涵
OKR激励:从外部动机转向内部驱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