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股市如何成为拉动经济的引擎?

说了那么多股市与经济关系的新认识,却只是停留在认识更新的状态,其实是意义不大的,如果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那么叫喊的声音再大,也是无济于事,各方还是该干嘛干嘛,直到走不下去为止,本文不惧露怯,提一些我认为可行的具体做法,是否现实可用不知,但哪怕成为一个被批判的靶子,也聊胜于无吧。

 

做为一种了解股市众生态的手段,我听股评大概也有十年的时间了, 我是泛听模式,只求一种印象,并不认真;中国股评大致分两种,一种就是不管三七二一,只谈怎么赚钱避险;另一种,就是估值估值再估值,这两种都不是我的菜,直接违背我的理念,因为追求只涨不跌是不对的,涨跌有序乃投资的生存之道;而只看眼前的静态定量却没有能力顾及变量的估值,完全就是浪费时间,股市重在未来,今天再好,已是过去,未来不好,一切归零。所以中国的股评,很多是在浪费时间,它对我的意义仅在于:了解市场参与方的心态、状态,处于怎样的阶段,这是我必须要把握的。

 

这多年股评,对其多数人的判断有个大致的印象,那就是主板市场大多时间是便宜的,中小创几乎永远都是贵的,尤其在有了创业板之后,这种倾向性更加明显,不论是在500点还是在4000点,创业板从来都是贵的;然而市场的实际走势,却基本上与股评估值的长期判断相悖,贵的相对涨的更好,便宜的反而要逊色很多,这不是市场失效,而是多数股评者不具备对未来的辨识力,股评多数滞后于市场表现,创业板走出牛市后,误判者用未充分考虑到外延性收购来打圆场,是最典型的表现之一。

 

虽然观察能力滞后,但市场却是具备了发现未来的能力,问题的焦点在于,市场能力和表现与市场评价体系还是有互相反馈的制动关系的,这种关系的定位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是经济的引擎还是映射,一个先进的资本市场,是兼具这两种功能的,互动,因果,循环,反馈,既反映经济,取优汰劣,又促进经济,培育未来生产力的领导者,这必然需要资本市场是长期活跃的,活跃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全社会的资产证券化率要高,基本是GDP总值的80-100%,二是全社会资金的参与程度高,而这两者又是相互牵制,互有因果的,如果资产质量高,发展趋势好,资金参与度自然不在话下,世界正越来越开放,只要资产质量好,资金来源是世界性的,还会助益汇率的稳定,未来的世界争霸,不在虚泡的GDP高低,主要在资产质量。于今日中国,当下还不到谈这个的时候,只是未雨绸缪,所谓赢得未来,正是因为有远见,并有行动才有可能,而当今中国股市,两大主要因素制约了市场的发展,如不能在近几年有根本的改变,那就别再谈未来怎样了。

 

因素一:非优质资产站位充塞上市公司席位,无法贯彻优胜劣汰原则

因素二:机械估值论锁死市场发展空间

先来说因素一

 

股市如果不能体现优胜劣汰原则,那它的存在,基本上算是失去了最重要的意义;而不能体现这一原则的股市,自然就不具备成为经济发展引擎的能力,老牛只能拉破车,培育青壮小牛到壮牛强牛并不断增加其数量的大任本身,就是股市拉动实体经济的最重要功能。

从这一点来看,让中国股市充当经济引擎角色,的确勉为其难,政府发动牛市会越来越有心无力,2015年的全过程就很能说明问题,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市场承担的重责越来越大,远远不是初期制度设计者所能想象到的,长期以来,巨量的各类社会资金,缺乏进退有据,回报有序的容身场所,驻足与流动随着规模日益增大问题越来越大,失衡的结果,是在哪儿都会惹祸,房价涨成这样,与股市的功能不济关联很大。

解决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问题,和疏浚水利的道理一样,水就是资本,造福还是为祸,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水道被阻,必为祸四方。

 

所以,当下中国资本市场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资产质量问题,制度设计上,一定要凸现优胜劣汰原则,此话在本文多次出现,实在是重要的话必须说N次。

 

那么,该怎么做呢? 中国确有特殊性,计划体制转轨,目前还保留着计划体制的部分,党政与企业运营界限不明,上市公司代表了多方利益纠葛杂合的全部,尤其是主板,的确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化判断,一个淘汰二字不能涵盖全部,要照搬美国体系,硬生生一刀切下去,要么崩盘,要么纯粹纸上谈兵,操作性为零。

 

只要最终目的正确,方法和手段上,可以屈就一些,当然不是不择手段!主板的改造,除了自己内部兼并重组,我建议仍然继续采取卖壳换心的做法。熟悉我文章的人应该了解,笔者对企业做烂掉买壳的过往一向深恶痛绝,认为是优胜劣汰制度建设最大的毒药;但是中国的特别性决定了这种方式逐渐过度是最佳的多赢方式,需要改变的倒是被换心的企业层级要不断开放,央企政企必须放下身段,和市场化联姻;市场化充分的强势企业,也要考虑向上渗透,获得涉足未开禁的新业务领域,多方作用,最终达成改善改造资产质量的大业。

此次十三五计划中,战略新兴板被废是件好事,没必要搞那么多板,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各自有足够的代表性和功能,重复建设没必要,搞好了都是赢家,搞不好再多也没用;但战新板被废,打乱了一大批海归企业的上市节奏是真的,借壳是个捷径,可以加快这一方式解决问题,而卖壳的重地,我建议主要倾向主板,创业板不能卖壳,中小板要加大卖壳门槛的高度。

 

家有七子,好事情要倾向那个最弱的,不这么做的话,主板是起不来的,有能力自己谋生活的,理当苛责一些。

 

对创业板,必须实施退市政策,做个试验田也好,立规矩建立经验也好,要想成为中国未来资产质量最好的板块,这件事必须要做,没有 再踯躅的余地!

 

关于退市红线,我参考了美国香港的相关规定,都是用数据红线的,发现都不太适合国内,创业板虽然多数是国内市场化运作的起来的企业界新阶层,但很多老辈传下来的坏东西,也学得挺快的,尤其是那些表现不好的企业,要是拿他的命的话,更会不遗余力地耍赖,届时会用各种方法,会让碰红线的数据不红;所以建议采用一篮子数据排名的方法,尽可能兼顾多方面,盈利与否不是最重要,但要能凸显企业运作效率,来做一个排行榜,之后取整个排名末尾5%-10%的企业,实施退市,设立一个类似美国OTC的场外柜台市场,退市企业在那里过渡,能活过来的,可以再回来,活不过来的,就地掩埋。虽然这也是划线法淘汰制,但是快刀斩乱麻,可操作性百分百,不会落空,也不必担心错杀,因为,错杀不了的!

 

这样创业板在新股发行方面,将会彻底解决各种历史难题,新股发行机制会逐渐落实市场化原则,新股既不是市场发展的威胁,也不是像中彩票一样的香饽饽,它同样是风险与危机并存的一个投资品,是市场运转的常态。新股发行既威胁不到监管层施政,也威胁不到投资者入市的意愿,反而会大大提升资本选择良品的能力。

 

创业板是一块试验田,这么做的优势很快就能体现,不必担心短期的震荡,中小板和主板未来在这种优势面前,改造的难度会降低许多,操盘者的经验也在积累,主板换心到了一定程度,也必须和成熟体制接轨,由于整个过程是优胜劣汰机制的设计和过渡,完全不必担心资本逐利的灵性和判断,长期看,市场繁荣是必然的,一定是长牛短熊。

 

再来看看因素二

 

机械呆板的估值确实正在荼毒中国资本市场,普遍的概念就是,蓝筹是价值,中小创是垃圾,这不是一般散户的观念,这是许多大资金机构的理念,反映在许多方面,确实在严重制约市场的发展,这里面的代表人物很多,而且话语权还挺大,对监管,媒体导向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成熟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多层次的,和它承载的多项任务与功能相匹配,主要分为:商业领袖的导向意义,产业中坚的基石功能,回报投资者和社会的义务与能力,培育新产业、新生产力、新商业模式的能力,淘汰旧产能,效率低下产业的作用,提升产业效率的功能以及产权流动的专业化评估体系。上述所提及的每一项,其实都对应相应的估值系统,怎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但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确实就是那么的简单粗暴,甚至明目张胆的在各大媒体上动用许多污秽的用词,大行其道,却毫无违和感,诸如红五类,黑五类,妖股,如此等等,都是资本市场被低俗化到极点的写照,是一种资本市场蒙昧期文化的折射。

 

 把不同功能与发展阶段区的企业打包划一估值并相互比较,不仅是专业素养上的笑话,更是严重阻碍市场的发展,这样下去,走到今天,必然是路越走越窄,希望是越来越暗淡。

 

在监管、媒体和评价体系如此认识的情况下,中国的资本市场仍然逐步发展出了它特有的层次感来,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实际上是有很大的估值分化的,这是资本市场的厉害,是市场化力量的意志,尽管受到现实中各方巨大的压力,它依然我行我素。也就是说,虽然认识跟不上趟,但市场的现实发展超越了认识。

 

尽管如此,落后的认识总是要影响市场的正常发挥的,至少是延迟了市场发挥积极作用的时间,弱化了市场对经济产生拉力和正面影响力的作用,如果不是认识上的落后,国人怎么会痛失以BTA为代表的最蓬勃的中国经济发展元素呢?中国亟需要在估值认识上的打破和重置!

 

掀掉现有认识的帽子,操作难度是巨大的,很难取得共识,一些思维已经固化了的专业人员,改变他等于剥夺其职业信仰,一夕之间甚至失去说话和行走的能力,所以改变僵化的估值认识,难度巨大。

 

自下而上不可能,最有效率的做法就是自上而下,首先监管和媒体层面要有多层次市场化建设的理念,要允许发展阶段的亏损企业上市,逐步把选择权交给资本和市场,建立多方位,多角度的估值体系,让市场具备培育新产业,新生产力的能力。

 

股市的魅力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和昨天,估值体系主要是致力于未来而不是以往,这才是正道,虽然这很难,但是股市的魅力与能量却正在于此,对未来估值的专业性和关注度应该占据85%以上的权重, 并且随着市场的发展精准度越来越高,才算是走入了正轨。当全社会全行业把估值重心放到未来,再基于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不断被强化之后,中国一定会产生一套科学先进的估值体系。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其实一直都在让资本市场充当推动实体发展的引擎,明显度达到历史顶峰。什么产业向上? 什么产业向下? 什么产业是未来? 这些答案,实体经济只能解决一半,必须要资本市场的配合才能做的完全,做的精准,因此危机后的所有经济政策都必然包容资本市场的各种反馈,一个由虚拟资本市场主导的经济发展脉络正在创造历史和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市会不会来?振兴A股正当时
中泰证券李迅雷:建议投资者在市场过热时保持理性
留优汰劣方持久
证监会13天3提退市,这意味着什么?
主板退市令推中国资本市场更近成熟
打新稳赚的时代过去了!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对普通投资者、短线打板客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