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捷成文化韩钢:为何要来影视行业分一杯羹

  DoNews 7月4日报道(记者 宋巧静)作为一家A股上市公司,过去十多年,捷成深耕音视频技术领域,因低调的行业特性而鲜为人知。近来,它的名字却在影视行业被频频提及。

两年时间,捷成连续收购东阳瑞吉祥,星纪元,北京中视精彩,华视网聚,宏喜聚信和中喜合力,从影视制作到广告代理再到新媒体发行,动作频频且目标明确,其进军影视行业的决心已显而易见。

而上海电视节期间公布的35部电视剧,20部电影,20多部网剧的拍摄计划也甚为引人注目。捷成股份董事长徐子泉当众公布2015年公司净利润已达5个亿,同时还略显高调的预测2016年捷成净利润将达到9到11亿元,而影视行业龙头公司华谊兄弟2015年净利润也不过9.8亿元。

一度作为音视频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方,低调深植技术领域而鲜少对外发声的捷成股份,如今也不得不开始回答“如何实现从技术到内容的跨度”“公司业务是转型还是延伸” “为何也要来影视行当分一杯羹”的问题。

韩钢作为捷成股份旗下子公司,捷成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接受了DoNews记者的独家专访。而采访过程中,韩钢多次强调,“从技术到内容,只是一种文化回归,我们没有转型”。

文艺青年的捷成:音视频领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他其实是个文艺青年,单弦,大鼓,相声,什么都会。”坐在记者对面的韩钢如此描述,当被追问有没有见过他表演乐器的时候,韩钢则笑着表示,“每年公司的年会,他都是压轴出场啊。”

韩钢口中的他,正是捷成股份董事长徐子泉。

“因为捷成的创始人是个文化人,所以捷成从一开始就有文化基因”,比起当下年轻人擅长的拿“文化人”自嘲,生于六十年代的韩钢说起文化人则格外严肃认真。他告诉 DoNews 记者,徐子泉年轻时是曲艺文工团的一名演员,不仅会各种乐器,专业水平都很高,诗歌也不错,后因当时的曲艺团不景气而尝试经商谋生。

“那会儿他算是第一批在中关村卖电脑的人,也是第一个想到把电脑放到超市商场去卖的人”。除了电脑之外,他还给电视台,影视机构等供给磁带,“当时国家的电影档案馆,买了好多他提供的磁带,后来对方因为磁带太多不容易找而提出要求说希望能用计算机开发一个系统,把磁带管理起来,这也就是后来的磁带库管理系统”。

韩钢告诉记者,直至现在很多档案馆电视台博物馆都还在使用这套系统,这是中国第一代的磁带库管理系统。“到现在只有捷成在做,我们还在提供支持和服务”。

后来和IBM合作提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把视频音频的文件,电影或者电视剧,数字化之后存到硬盘和数据流磁带上,加速助力了捷成媒体的技术发展。

2005年正值广电行业大踏步进入技术改造阶段,当时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电视台的新大楼里,整个音视频行业的业务量急速增长,而捷成的系统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除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捷成还有高清的节目制作系统,以及现今的播出、安全、监控等一整套音视频解决方案,帮助整个电视台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2006年8月23日,捷成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全年营收1个亿,净利润1000万。作为一个新注册的公司,捷成世纪把之前捷成媒体的技术业务全部腾挪过来,“当时就考虑到以后是不是有上市的需求,所以主营业务一定要清晰,所以那时我们的定位是主抓技术,其他的暂时分出去”,韩钢说。

2009年做股份制改造,并着手为上市做准备,2011年2月,捷成股份在创业板顺利上市。“在广电行业,或者音视频领域,捷成是第一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

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2013年,捷成全年净利润2个亿,较之2006年的1000万,增长了20倍。“当时还被福布斯评为最具潜力的上市公司,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当时的视音频技术行业着实罕见”,韩钢告诉DoNews记者。

影视业务 :上市之前的剥离与上市之后的回归

当《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欢乐喜剧人》等内容类节目大爆发的时候,徐子泉开始意识到技术本身的天花板,而利用音视频技术最终制作出的文化产品却有着巨大的价值。

徐子泉早前接受相关媒体报道时曾表示,“从90年代开始,影视一直是捷成的盘子“。

“从90年代开始,公司就有影视制作业务,刚开始拍的是纪录片、专题片,像《硝烟战火一百年》、《科学家的故事》,电影频道刚成立的前八个电视电影都是我们做的,2000年初的时候还拍过十几部胶片电影,早年间也拍电视剧,对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都很熟悉,也参与进去,一直到到现在基本上每年拍一部“。

对于外界一度认为的”以技术为主的公司转型做影视“,徐子泉曾公开解释,“2011年上市时,因管理部门要求主营突出,才把两家影视公司剥离出去,上市以后就逐渐把影视这块拉过来了”。

现在想来,那时作为兴趣在电视电影方面的尝试或许是捷成回归文化行业的信心之一。

“他认为,捷成完全可以做全产业链,末端的技术设备,只是一个基础,完全可以往前把整个创意,整个节目的发行运作全部运营起来”,韩钢告诉DoNews 记者。

“所以,我们在2013年底2014年初考虑捷成未来发展的时候,就已经把下一个战略目标定义成做一个具有国际一流技术水平的文化产业公司”,韩钢表示,“这个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向内容进军了”。

2014年,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不计其数,而在各项技术业务都趋于稳定的情况下,突然提出要走新的战略目标。“很多人觉得,行不行啊,电视剧电影风险那么大,还不得把我们的利润都赔进去啊”,“各种声音都有,因为做技术的人,普遍都比较谨慎”,韩钢解释道。

争议之下,徐子泉坚持认为,影视技术,必将通过影视文化作品本身体现它最大的价值,捷成完全可以做全产业链。

从2014年开始,捷成开始参股公司,中视精彩,瑞吉祥,华视网聚,都是在2014年参股的。“我们的收并购策略是先参股,目的是了解这个企业,了解这个创业团队,到一定程度再进行收并购,关键是大家要志同道合,要理念一致,先有一个磨合期,大家有一个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过程之后再做进一步打算”,韩钢强调。

而韩钢回忆起当初加入捷成时的细节,虽过去八年,仍充满感慨。“在我创业最艰苦的时候,他找到我劝我加入他的团队,我们在西三环北二路的一个小店撸串儿,光着膀子喝着啤酒聊这事儿,一般谈薪水我都比较羞涩的,但是后来我发现我提的所有条件他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当时非常不敢相信”,韩钢提起往事仍满是感激,不只对自己,近两年来捷成纳入旗下的子公司,徐子泉同样给了他们开阔的平台和足够的自由,“他对于人才真的是毫不吝啬的赏识”。

目前,捷成旗下中喜合力与华策联合投资制作的明星真人秀《挑战者联盟》正在浙江卫视热播;捷成瑞吉祥参与出品,陈可辛监制、文章执导的首部影片《陆垚知马莉》也将于七月中旬与观众见面。

豪采国内外影片版权

“一家来自中国的影视传媒企业在本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市场上购买71部海外影片数字版权,首创数字发行模式用于新媒体终端传播。” 捷成华视网聚在戛纳电影节上的”豪采“行为引起了外媒《好莱坞报道》的关注。投资副总裁张焱焱当时回应称,“我们将会在近几天内达到购买100部电影版权的目标”。

采访中,韩钢也向记者透露,本届戛纳电影节,华视网聚确实购进了100部左右的优质海外影片数字版权。

对于此次“豪采海外版权引关注”事件,DoNews记者采访到了华视网聚总裁陈同刚,陈则表现的很平常,“购买优质版权这件事我们一直都在做,这次只不过是在戛纳电影节集中采购了一次而已”。

陈同刚还强调,“无论是国内国外我们都在做内容的整合,前几年在国内动作较频繁,且已整合大部分优质作品,下一步就是要转向海外市场”。

“当大家都还觉得新媒体版权不值钱的时候,华视网聚已经储备了很多新媒体版权,当初盗版横行时,华视网聚就购买了很多正版,以至于今天它有海量的新媒体版权去运营和支撑”,韩钢感慨道。

据韩钢介绍,周星驰导演的电影《美人鱼》的国内新媒体版权,以及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荒野猎人》的新媒体版权均被华视网聚拿下。2015年,华视网聚再次包揽了热门影片《寻龙诀》《捉妖记》《港囧》的独家新媒体版权。

既然豪采影视业的新媒体版权,就不会不涉及近来资本狂热追逐的IP热潮,韩钢竟然让人略显意外的表示,“那我们恐怕要做异类了”。

“我们没有买过IP,有人一定会质疑,不买IP还叫影视公司吗?我觉得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反对IP,中国市场把IP给扭曲了。现在,中国的IP狭隘的被理解成网络小说改编权,更何况网络小说本身良莠不齐,再加上影视后期改编没人去做精品制作和维护,到最后呈现给观众的作品很差,这也是对IP的不负责任”。

同时,韩钢还表示,对于原创的IP,捷成会全力支持和参与的,并且相信所有的艺术文化作品都有其内在规律,“看似我们是异类,实际上是在坚守行业的规律”。

韩钢说:捷成进入影视行业不抢“蛋糕”、不树敌

近两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有多火爆自不必说,门槛之低让很多人带着资本“热情”涌入,势头之迅猛绝非其他行业能比,也因此让中国电影市场陷入了“有钱就任性”的捞钱怪圈。

对于外界的质疑,韩钢正面回应,“很多人会有一个误解,以为我们也要来影视行业分一杯羹,来跟大家抢蛋糕吃,其实不是这样”。

韩钢认为,一个电影,从生产制作,到上院线,到新媒体发行,有着很多细分的工种和团队,整个链条上总有合作的地方,”我们不树敌”,他强调。

采访过程中,韩钢提到次数最多的词就是“共赢”。“我希望我们是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帮你解决资金,可以帮你解决人才,可以帮你解决技术,可以帮你解决发行,可以帮你宣推”。

“对于只有原创内容的项目,我们可以参与前期所有的投资,帮你做,帮你找导演找制片人找编剧,找演员帮你搭班子,帮你发行;对于像华谊,光线这样的影视公司,我们也可以提供他们缺失的发行,制作中需要的一环;另外对于一些已经被买走的好IP,我们可以作为承制方,让优秀的作品真正兑现在终端“。

而这样一个平台的建立,华谊、光线这样的老牌影视公司能否买账?韩钢对DoNews记者说,“你看我们前两天的发布会,别的发布会可能没那么容易实现,从各家电视台台长,到视频平台的老总,到影视公司,到粉丝,视频网站的会员全都有,还有很多的节目制作公司”。

捷成与华谊:净利润与品牌的比较

捷成股份董事长徐子泉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公开表示,“捷成影视板块的净利润明年要达到8个多亿,目前看来全行业没有一家影视公司可以做到这个数”。

刚刚过去的电视剧《六扇门》发布会上,徐子泉又公开预估公司2016年净利润或达9-11亿,而影视行业龙头企业华谊兄弟2015年的净利润也不过9.8亿。

从财报上看,华谊去年的营收确实并不乐观。影视娱乐板块营收28.3亿元,增长仅9.5%,如果再除去收购东阳浩瀚和东阳美拉带来的近1亿元净利润,2015年的影视娱乐板块较之2013年则呈下降状态;电影发行市场的份额,也从2012年的13.6%的市场份额一路跌至2015年的4.5%,2015年票房统计数据显示,华谊兄弟2015年参与发行电影票房仅12.2亿元,相较五洲发行67.5亿的票房收入,已经不在一个量级。

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未来要布局实景娱乐和品牌授权。不难看出,在影视行业后起之秀热闹之时,华谊却陷入了经营困境,这家已逾22年的老牌影视公司不得不寻求新的突破。

与此同时,从技术领域回归影视行业的捷成似乎一路顺利。2015年总营收22亿元,比上年增加79%,净利润5.3亿元,比上年增加102%。2016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净利润1.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2015年捷成并购的影视业务贡献了较大部分的利润。徐子泉公开预估的“公司2016计划实现营收38亿,净利润11亿”不是没有道理。

但目前来看,华谊兄弟仍然稳坐行业龙头老大位置。华谊兄弟多年来在院线影片上都是保守派,在年产电影200部和700部的时候都仍保持每年十多部优质影片的产量。从影视制作到发行到院线,甚至接下来电影IP的二次开发(主题公园),尝试往下游延伸。

而捷成从最上游的技术领域,涉足影视制作,新媒体发行以及参与投建影视基地。两者都表示要打造全产业链。作为捷成文化的掌舵者,徐子泉曾说,“不管是从专业团队、作品还是盈利能力,我们已经具备成为一线影视集团的能力“,捷成对于大踏步进军影视行业“通过一两年时间树立捷成在影视领域的品牌”似乎信心十足。

采访临近尾声时,韩钢补充了一句,他说“我们跟那些带着狂热资本进入影视的人不一样”。而这个不一样,从老牌的影视公司、从影视行业从业人员、从媒体,从捷成,在内心深处也许都会有不一样的解读。(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腾讯与捷成18亿“版权联姻”,长视频搅动短视频“春水”?
慈文传媒分享荟:深挖IP,大有可为
与腾讯签下18亿大单,《战狼2》《红海行动》背后出品方靠内容版权扭亏为盈
机构强推买入 6股成摇钱树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成就了哪些行业?
影视动漫子行业深度经营分析报告(深度好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