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棚房整治后,休闲农业还能不能搞?”
“这么大力度整治大棚房,是不是国家不再支持休闲农业了?”“我投入这么大,现在被拆了,以后该怎么办?”“政策如果一直这么严,休闲农业是不是彻底没希望了?”“刚拿到地,就遇到大棚房整治,还要不要去做?” ——轰轰烈烈的大棚房整治,拆掉的不仅是违建,更是部分从业者的信心。那么,未来休闲农业还有没有前景,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搞?今天想聊几句心里话。

01

“一刀切”绝不可取,

但“沉疴重疾”确需猛药

大棚房整治的“一刀切”让很多人叫苦不迭,不过我们必须看到,部分人被“误伤”不假,但现阶段的休闲农业的确染上了“沉疴重疾”,到了必须用猛药的地步。

现在,狭义上的大棚房(违规建房以租代售)已成众矢之的,但这还毕竟是少数,更多广义上的大棚房(违规占用耕地建休闲设施),几乎存在于绝大多数庄园。

为何会存在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休闲农业相关用地一直没有明确,逼着从业者被迫违规。

另一方面则是主观原因。现在我们很多庄主进入这个行业,还沿用的是传统观光时代的“景区思维”。

这个主观原因里面也有客观情况,那就是行业不成熟。既缺乏被实践证明的有效理论体系,又没有细分的成熟产业链支撑。所以,跨界的庄主一入行,很容易借用惯常的“景区思维”。

在“景区思维”的带动下,建景观小品、挖池塘湖泊、修亭台楼阁、盖餐厅住舍、上休闲项目……,就成为常见的标准动作。

于是,当休闲农业不再“姓农”,不再以“农”为属性,大量违规占地,也就不可避免。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休闲农业染上的“沉疴重疾”,一方面是“环境苦寒”带来的病入骨髓,另一方面则是迷茫焦虑造成的“心病”。

沉疴重疾,那就需要猛药,哪怕会带来副作用。否则,身体的病容易医治,心理的病很难康复。

如果“心病”不治,即便将来休闲农业专项用地政策出炉,那个指标比例恐怕依旧满足不了欲望所需。那时怎么办?

02

任何行业的成熟,都是螺旋式演进

国家会不会不支持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有没有前途?——不夸张地说,这种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

且不说2018中央一号文件从13个方面支持休闲农业,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大力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说休闲农业本身的价值属性,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从全球农业版图来看,虽然我们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但至今我们只能算是农业大国,还远远称不上农业强国。不仅每年粮食进口量全球第一,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坪效、人均产能、新品种研发等等也都亟待进步。

而在农业崛起的路上,休闲农业凭借空间地缘和市场地缘优势,将会承担更多的引领和示范功能。

从乡村振兴角度,休闲农业不仅能拉动就业,成为农村农业发展的新动能,其三产融合的属性,更能提升乡村土地附加值、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复兴乡村传统产业、链接城乡文化互动……

再从市场端看,在中国踏入“十万亿美元俱乐部”,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的当下,能提供自然田园氛围、健康绿色食材、乡村文化体验等内容的休闲庄园,已经成为都市消费升级转移的最佳承载地。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休闲农业的发展,都将是不可逆的大势所趋。

那为何要大棚房整治?其实站在庄主之外的角度看,也不难理解。

一方面基本农田保护是不容置疑的国家大政方针,很多地方的擦边球看似问题都不大,但累积起来看,绝对称得上触目惊心。

另一方面,休闲庄园的“景区化”、“非农化”也逐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虽然这种景区式庄园也能带动就业,也能帮助扶贫,但这和国家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大初衷,已经完全背离。纠偏,也就势在必行。

事实上,任何行业的演进,都非线性发展,而是呈“发展、纠偏、再发展、再纠偏”的螺旋上升轨迹。实践证明,也只有这种“非线性”,才能让一个行业健康存续,而不至于一朝登天,然后轰然倒塌。

03

后大棚房时代

才是休闲农业的黄金期

大棚房前,我们的休闲农业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不过这种花团锦簇,更像是“虚假繁荣”:盲目开发、硬开发、景区化开发导致的重硬件轻服务、重建设轻创意、重景观轻体验、重开发轻运营、重资源轻市场以及由此导致的单一化、同质化、低趣化问题极为普遍。

这些问题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行业里流传的“超过九成庄园不盈利”以及人人谈之色变的“干农业不可能赚钱”。

所以,这种背景下的大棚房整治,至少可以带来五个变化:

1、由“重三产”向“重一产”转移

后大棚房时代,休闲农业必将回归到以农为核心的时代。当然,以农为核心,并不意味着休闲属性的降低。相反,自然时尚的休闲农业,恰恰是最优质的三产。

2、由“重投入”向“重运营”转移

以前,谁能拿到好地,谁有钱建设好景观,谁有钱引入好项目大项目,谁就能吸引关注。未来,随着用地政策的收紧,以及用户更加注重精神消费,考验庄主的更多是运营能力。

3、由“重设施”向“重内容”转移

后大棚房时代,随着农用地的管理趋紧,轻资产的内容打造、课程化的内容打造、体验化的内容打造,将成为庄园的核心竞争力。

4、由“重建设”向“重创意”转移

休闲农业相关用地政策大概率会出台,但数量控制必然严格。有限的空间内,休闲农业场景打造更多需要文创驱动,比拼的不再是数量,而是品质。

5、由“重关系”向“重市场”转移

随着大棚房的整治,靠打各种擦边球以及争取各种补贴来做庄园的机会越来越少。谁更理解市场,谁更懂消费者,谁的机会就会更大。

乐观地看,大棚房整治带来的这种转移,会让2019年成为中国休闲农业的新元年。在严格的农用地管控下,我们的休闲庄园将彻底告别过去“野蛮生长”的景象,走向“内容为王”的新道路。

后大棚房时代,对新庄园而言,谁会用轻资产打造庄园,谁会用内容引爆庄园,谁会场景塑造为土地赋能,谁才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后大棚房时代,对老庄园而言,如何利用此次契机实现项目升级、内容升级、产业升级、品牌升级、资本升级,去适应政策形势和消费大趋势,同样是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韦一笑

原创来源:参见庄主(id:cjzz36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靠政策补贴生存的农庄,现在都怎么样了?
整治大棚房可别误伤农业,避免一刀切才能减少损失
一年门票千万营收的休闲农庄将整体拆除,大棚房整治后如何做?
重磅消息!国家要建100个现代农业庄园,符合这几个条件的就能申报!
过来庄主的五点深刻感悟,看完这篇文章比你走更多的农庄都有用!
不合法的“大棚房”当严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