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语 | 【辩题分析】经典辩题,好大学和好专业哪个更重要 (上)

这个题打着打着容易扯。

「好专业」和「好大学」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站在个体的层面可以有很多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而现在的很多辩论赛某种意义上很像「如何看待XXX」的问题下,两个答案在比赞数,双方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种种「可能性」,继而开始比拼三观和个人魅力而不是切实地通过证据证明「哪种可能性更大」或是「哪种可能性的影响更大」。

例如说大学重要的一方提出:大学好(可能)整体氛围就好,整体氛围好(可能)人脉质量高,人脉质量高(可能)就更加符合「弱关系理论」即更(可能)能够大范围的获取整合和调动社会资源的机会。而说专业更重要的一方则可以提出:专业好(可能)就业对口率就高,就业对口率高(可能)职业的技术含量就会高,职业技术含量高(可能)就能更加适应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大趋势。

双方提出的都是「可能
性」,听起来都有道理,但却没有办法放在统一框架下来「证明」哪种可能性在现实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但辩论终究是要交锋的,而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点赞大比拼。

一个良好的立论一定是把辩题划归为一个可证伪的、双方都存在可能性、听众不知道答案的问题,然后证明它。如果把「好专业」定义为「社会上最需要的专业」,把「重要」定义为「符合社会需要」,那这个辩题就成了了一个即不可证伪,也不存在其他可能性的命题,面对这种切入恐怕所有听到的人都会骂一句:无聊!

而真正精彩和王道的做法,是把大得说不清楚的辩题划归为可证实(或证伪)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问题,并进行实证。


以题主问的这个问题为例,拿到辩题要做的第一步是「概念化」,首先要问自己:引发这个问题最常见的情境是什么?并根据这个情境把问题的答案限制到清晰的、可回答的范围内。

此时,我脑子里瞬间浮现出了小表弟填高考志愿时给我打电话的画面:「哥,我今年考了500分,以后想当律师,但这个分数估计进不了211学校的法律系,你说我是选一个普通学校的法律专业读呢,还是进个211学校读分数最低最冷门的系?那条路以后挣的钱多?」——恩,这个问题貌似很有共性,每个高考完的考生手里的分数相当于是一种资源,那么问题就可以转化为:到底拿考分换取「专业优势」还是「学校优势」对于提升以后的收入作用更大。

虽说「重要」不直接等于「提升收入」,换言之收入这个标准不完美,但对方也很难提出比这个更完美且可以实证的标准了。好,那辩题就概念化为这个问题了。

既然问题有了,那么下一步就是先想办法对这个问题进行不带偏见的回答,这时要先放下自己的辩题立场,务必追求贴近客观事实本身。

对于一个群体性的现象来说,数字一般能比较客观地反应问题。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得想办法把问题转化为可以用数字来回答的命题。换言之,要解决「用什么数字代表收入回报、专业优势、以及学校优势?」、「这些数字如何获取?」、「最终怎么判别谁的作用更大?」等等问题。而理清楚这些问题的过程就叫操作化。

(前方有唬人的公式,实在不行当他们是幻觉好了)

由于学过一点计量和统计,我自己在脑子里理了一个最为简单粗糙的模型:

假如小表弟同学2007年考入了A大学的法学系,今年已经工作2年,我就能知道几个关键数据——他所在学校的平均高考录取分数(以下简称「学校分」)、他所在专业的高考录取平均分(以下简称「专业分」)、他现在每年的年收入(以下简称「收入」),以及他的各种个性特征如年龄、性别、工龄、行业、父母收入等(由于不是回答问题的关键,只是控制以后不让结论有偏差,故以下简称「控制变量」)

于是,我变假设他的收入由四部分组成:1.学校的作用,2.专业的作用,3.其他已知因素的作用,4.其他未知因素的作用。

收入=1+2+3+4=(系数a *学校分)+(系数b *专业分)+(系数c*控制变量1)+(系数2 *控制变量2)+……+(系数n *控制变量N)+其他未知影响因素。

简言之:y=aX1+bX2+cX3+……+nXN+C
如果a>b就意味着好学校对提升收入更有帮助,反之则意味着好专业更有帮助。

y=年收入取对数(为了调整分布偏差)
X1=学校高考当年平均分
X2=专业高考当年平均分
X3-XN=控制变量(年龄、性别、工龄、行业、父母收入……)
C=其他未知影响因素

在用公式清晰地表达完之后,如果有兴趣研究可以继续选择统计方法做个ancova或者跑个regression,比较x1和x2各自显不显著(P<>

一般会有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会有一些调查数据,包含比如毕业学校、所学专业、年龄、职业、年收入等等等等。有些数据是公开的(一般比较老,质量也比较差),有些需要申请或者说找关系才能搞得到。

    (公式部分完毕,其实仔细看肯定能看懂)

操作化的意思是在心里理出一个问题的大致因果关系,这一步最核心的部分是要认识到证明某一问题的关键证据应该长什么样。当然,如果说对辩题没有了解,一时半会儿想出不清晰的操作化思路,那就需要在操作化,甚至是概念化之前做一步最最基础的工作——看论文!如果一个问题真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普遍性,那么学术界一定有人进行研究,毕竟那是他们的饭碗嘛。


论文是什么?是一群专家对这个问题研究了数月甚至数十年的成果结晶。我上面关于这个辩题操作化的思路比起真正发表的论文来要粗糙一百万倍,可以说我考虑到的问题他们全部都考虑过,但当我有了自己的操作化思路后理解起专家的论文来也就更加事半功倍。

之所以把查论文放到概念化、操作化之后来讲,主要是因为读论文和形成自己的思路是一个不断交互的过程。读论文务必要时刻带着自己的归纳和提炼,带着问题去读,一定要有试着把问题的真相搞懂的态度。

(然而现状辩论圈所谓的查资料、找数据则只为求一个能唬住人的幌子,你要用人家时随便把人家扔出去,压根不好好关心人家说的是什么,那不是赤裸裸的强奸嘛。)

读论文,是为了更好地帮助自己进行概念化和操作化,如果读了一堆论文还不能把辩题转化为可回答的问题,那只能说是白读了。当然,白读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找对文章,而找对文章的关键则在于找到「关键词」。

例如这个辩题,最关键的第一步是找到专业的学术词汇来对问题进行描述。在一开始,你可能一无所获。
打电话问相关专业的同学或学长、老师!这是最直接的方法了。「XXX学长,我想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但是不知道这个问题在学术上怎么表达,你能帮我查一下吗?」一般来说,查到相关的论文是要花不少时间的,但如果你只是让他帮忙在他专业范围内找一个合适的学术关键词并表示接下来会自己去努力查找,那就能成为一个让人感到想要帮助的人。(对,就是吐槽伸手党!)

比如,当你知道了这个问题最核心的术语叫「教育回报」之后,局面瞬间就豁然开朗了。


《本科毕业生起薪的专业差异分析》(彩蛋一个专业论文)


本微信转载内容均获原作者授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获原作者本人授权,本文章任何部分之文字,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节录或翻印。


如有问题请与小华语联系!


QQ:1814161468
公众号:bianlunne






文章来自知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互助问答第476期:关于变量显著性的问题
在实证分析中,调节效应显著了,但却主效应却变了……
文章为什么发不了?
论文中回归表格如何解读?
Logistic回归数学模型
出生地相同,读研学校不同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