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一枚古钱的纹饰与契丹民俗的吻合,断代契丹钱

      笔者有一枚从东北伊春获取的厚重钱币样物体,我们暂且称其为币。

     直径60.04mm,中凸边薄,最薄处3.5mm.最厚处5.0mm,中圆穿,川径14.0mm,重75.91g。此币无外缘边轮。

      钱纹饰凸出部分金光闪闪,地章无颗粒状锈蚀点,但包浆自然,呈黄褐色,紧附着在地章金属表面。结合钱币体积与重量的比例分析,似表面鎏金或铸造金属本身含有金的金铜合金钱。地章表面洼状凹凸不平,应系铸造生成的实际状况。

       该币一面是这样的:


  另一面是这样的,整体状况同前述:


​     此钱在互联网、百度、道格阅读、360图书馆等著名平台未查见相同者。在笔者已收集到的《中国古钱大集甲、乙、丙、丁+新品集》 、《中国花钱彩页图集》、《中国花钱图典》、《中国花钱》 、《历代古钱图说(丁福保+马定祥)》 、《契丹货币经济史料编年》、《辽(契丹)编年钱谱》等钱币书谱中也未见刊录,该藏品似有孤品之嫌。

      从此物的钱形外貌及无计价值的的情况看,即使属于古钱,也是一种花钱,非行用钱。

     又因在东北伊春获得,伊春是满族人,即古代契丹人、辽人的居住地,钱币的图案有鹿形、丹凤、飞龙状动物,与辽人的图腾和习俗相似,我们把它称为辽钱或契丹钱不应离谱!

      我拜读过“泉痴山人”(裴元博先生)的“契丹文钱币译释杂淡”,比照他所研究的契丹钱的风格,把该钱币识别为契丹钱可能更为贴切。

      裴元博先生贴出的“锻雕金钱的“百岁压邪”背双凤钱”图样。


  在初步确定这枚藏品的出处后,让我们来进一步欣赏该枚古钱与辽或契丹人的习俗的关系和钱币本身的艺术品位。

      在已获取的辽钱和契丹钱中,将动物作为钱币纹饰的图案是经常可见的。但史书中有关契丹人对什么动物崇拜未见有更多明确记载。根据藏品钱币的图案特征,在币面由这些纹饰构成:

      1、 币上部,2点和11点位所夹持部分是一只踏在花篮上的丹凤。表面鎏金凸起的丹凤头高扬,长长的脖颈、丰满的身躯、翘起的翅膀和尾翼,形象活泼可爱,被成弧状的花篮枝干包裹着;

      2、 币左侧,8点位与11点位之间所夹部分是一个穿着铠甲,脚踏莲花浮云的武士(神);

      3、 币右侧,4点位与2点位之间所夹部分也是一个穿着铠甲,脚踏莲花浮云的武士?(神);

      4、 币下侧,4点位与8点位之间所夹部分是一骑在貌似麒麟(或瑞兽)的武士。麒麟(或瑞兽)头部凸起,张着大嘴,颈部的兽毛随风飘洒,兽身和四腿浑圆强壮,长尾下垂上翘。

      整个纹饰人物、动物粗狂、雄壮、神秘极具拜神的古辽人、契丹人的特征。

      而币背由这些纹饰构成:

      1、 币上部,2点和11点位所夹持部分是一骑在一只鹿或马形飞奔的动物身上,有着上翘长尾的人形动物。

  座下的这只动物上扬的头部,眼睛(一个小凹圆点)平视,颈部的鬃毛后扬随风飘起。其前两腿和后两腿几乎成平行线,披鬃扬尾,四蹄生风地奔马,腿部和兽身圆滚雄实,尾巴长,尾毛夸张地上扬成勾状。此动物的头部身上似配有铠甲。前身横起的两条凹线条和前腿肚的凹圆点,中部和尾部的三个凹点,后腿肚上两个凹圆点与古时候在马鞍上打佩钉的装饰相似。

      而骑在动物腰身上的人形物,身形健壮,双手拉着马缰,左腿斜横的凹线条及上下的圆凹点,脚部穿着马靴的状况以及马头型状的头部后面的两束飘带,也与当地辽人或契丹武士当年的装束吻合。


​      2、 币左侧,8点位与11点位之间所夹部分和5点位与8点位所夹部位是两匹有鹿或马头样身形壮实,身着铠甲的怪兽。8点位与11点位的怪兽是头往后侧视两腿直立的,前两腿似在拉着一个满弓; 5点位与8点位的怪兽是头向右侧后视,后两肢站立,前两肢张开,右肢似握有一把利剑。而那一张弓与契丹人擅长骑射的习俗和民族文化有关。

      这两匹怪兽的头后鬃毛粗壮,腿部也有鬃毛,尾短肥大。眼睛凹陷炯炯有神。应将其视着为两只神兽!


      最近,《科南时代》公开了契丹人的坐骑除了马、老虎之后,还有“狼坐骑”。也许这是游戏的一种人为设计,但契丹人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狼是契丹人的图腾。那这个怪兽是否是狼?也真值得研究。

  3、 在币右侧,5点位与2点位之间所夹部分是一名骑在鸵鸟样大鸟身上的神兽。这只大鸟也是身形强健,颈部特长,羽翼丰满,两腿短粗有力。骑在身上的神兽似光着下身上身着有铠甲。鹿头状头小,脑后飘着两条飘带,手部握着一件头带沟的兵器,长尾上翘。      

      鹰猎文化是契丹族对我国北方游牧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此钱币的整个画面是否就是一幅狩猎图?

    《辽史·国语解》有记载:

     “辽俗好射麋鹿,每出猎,必祭其神,以祈多获”。《辽史·地理志》载:“每行军及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两则史料记载中,一处记有契丹好射麋鹿,每次出去狩猎都会祭祀麋鹿神,祈求收获更多”。

      这枚藏品是否正好印证了这种辽俗?

      除此而外,我还发现,此藏品与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康年间(1075—1084)的钱币“辽代仿羊髌骨青铜钱”相似。面、背均采用减地浮雕技法,在凹陷的地张中凸显一匹披鬃扬尾,四蹄生风的奔马,以保留羊髌骨原型的钱币特点。其形制相同,钱币材质、形制、锈色包浆均相似。

契丹人的浮雕


      再有,在契丹人的始祖传说中,有神人骑白马和天女驾青牛的记载。上述史籍明确记载的辽代契丹人的动物崇拜内容外,还有可能存在与辽代契丹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类型有关的对其他动物崇拜的内容。

     在《辽史》卷32《营卫志中》载:“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草原游牧狩猎的生活方式,使契丹人“便于鞍马”,对马格外的宠爱。

     《辽史》记载:“太宗天显三年(928年)四月“己卯,祭麃鹿神”;圣宗统和四年(986年)十一月“甲午,祭麃鹿神”;大康二年(1076)八月庚寅,“(道宗)猎,遇麛失其母,怜之,不射”。

      “草原民族对鹿的崇拜为匈奴族、鲜卑和突厥等民族曾经共同崇拜的内容。出土的匈奴文化遗存中有一种酷似鹿角的'大角兽’图像,在鲜卑人的遗址中也存有三鹿纹金饰牌,鹿纹铜牌和带有鹿形图案的艺术品等。蒙古族文献记载有成吉思汗西征印度时途中遇到'独角神鹿’告诫“此仗不利”而退兵的传说。回纥人将其君长称之为“卜古可汗”,即鹿可汗。”

      因“鹿”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高超的生存本领和超凡的灵性,是草原原始族群重要的食物来源,契丹人同样也有“鹿”崇拜。


  在契丹人的观念中,“鹿”的超常能力来源于它的角,并且认为鹿角能帮助人们升天。鹿是阿尔泰语系萨满的重要神偶和标志,萨满的神帽、神衣、单面鼓、面具等一般都以鹿皮制作;多数萨满的跳神舞中有专门模仿鹿的走姿和神态的舞蹈“鹿舞”,有些萨满在神灵附体后变成“鹿神”(翁衮)模仿鹿跳跃、奔驰的动作。

      注:“翁衮”,蒙古语音译,意为“神偶”。蒙古族萨满教神具之一,是萨满神灵的象征。

      根据上述大辽或契丹人的习俗,在本文中表述的钱币上携刻和铸造“骏马”和“鹿”之头型神兽,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笔者进一步判断,此品绝大可能是古契丹人铸造的钱币!至于用于何途,尚需进一步研究和寻觅。

            2022年4月22日撰稿于成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祭祀供养钱纪年 道宗铸制史空前——辽纪年供养钱赏析
辽代早期珍贵货币
遇到这些古钱别放过:珍稀的辽代钱币
精美罕见的辽金时期双凤契丹文宫钱金币珍赏
契丹大字钱的识别与文化品读
拙朴稀少四朝钱(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