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民国12年,15年“十二章国徽龙凤纹”银币的铸造历史及品鉴

     1912年,时任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曾指定周树人(鲁迅)、许寿裳、钱稻孙研拟国徽图案。当时,鲁迅先生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局第一科科长,许、钱两人均在教育部供职。3人合作设计图样,钱稻孙画出图例,说明由鲁迅执笔,在1913年2月由中华民国教育部发表,此图被称为“十二章图”。

      图中包含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粉米、黼、黻[fú fǔ]”。”。     

     其内含被解释为:“......上见古书,其源亦远汉唐以来,说经者曰: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也,山取其镇也,黼取其断也,黻取其辨也。美德之最,莫不赅备,从其说,相度其宜,会合错综,拟为中华民国徽识。

      这个十二章国徽图案的设计,展现出鲁迅先生除了是我们所熟知的文学家、思想家之外,还是一个具有非凡才华的平面设计师,赏鉴家。

     袁世凯批准了这个图案。并将其作为民国政府的第一面国徽图。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了一枚“十二章国徽图”铅模,铅模是天津造币厂雕模制作的。

     袁世凯的“中华帝国”采用了这一国徽,直到1928年12月29日,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将原来悬挂的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十二章国徽”才届时废止。

      由于袁世凯背叛民国,妄冀帝制,舆论力主银币废用民国元年就开始采用的袁大头像图案,“民国政府”决定从民国十二年(1923年)起改用“十二章国徽图”制版铸造国币。

      天津造币厂受令将龙凤图案进一步改进完善后,刻制成银币制模,之后就有了这枚币值为壹圆的“龙凤银币”。它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唯一采用“十二章国徽图”的“龙凤银币”。其规格尺寸和银质符合民国三年2月8日《国币条例》规定,含银90%,成色差不超过0.3%。

      由于这枚十二章龙凤纹“壹圆”银币具有强烈地封建帝王色彩,有人认为是为退位的末代“宣统”皇帝溥仪与皇后婉容大婚定制,是为其大婚之礼。

     皇帝溥仪在1923年12月1日 (农历十月十三)退位前,与末代皇后婉容的结婚大礼。溥仪退位后,仍住在皇宫内,宫内私下还有前清的遗老遗少拥戴皇帝,皇上结婚也必按大婚操办。

      因此,银币上的“龙”也可能代表皇帝溥仪 、“凤”即为皇后婉容的化身。

    “龙凤壹圆银币”试铸新币后,并未被大量生产,传世较为稀少,因而更显珍贵。

      此“壹圆”银币铸造精良,正面右侧是龙,左侧是凤,由一块黼、黻匾分开。币缘上方用汉字“中華民國十二年造”。背面是交互的嘉禾,内有币文“壹圆”,边道轧印成齿。成色高达90%。底板光洁,平整,龙凤纹理和字口图案细节清晰,镌刻得十分生动精致。钱体包浆自然浑厚,有泛银之光。

      三年以后(即1926年,民国15年),河北省地方长官褚玉璞的命令铸造贰角,壹角两种银辅币。他要求它们应该作为“足值币”以十进制为基础流通。

      这两种辅币采用的图案与壹圆银币的图案相似。正面是同样的十二章龙,凤图,只是尺寸相对小些,另图中无币文。但表示“长寿”的十二章徽记,“贰角”的远不及“壹圆”币,也不如“壹角”币清晰。尤其是黼、黻下的背对背布局的“弓”字形图线条上面,“贰角”的几乎无斜刻纹。而“壹圆”的斜刻纹满刻,“壹角”的有较满的斜刻纹。

      在银辅币的背面,一周珠圈内,有汉字面值。圈上方是(七个)汉字:“中华民國十五年”。左右两侧的花饰呈圆点的形状,在圈下方是汉字:“每五枚當一圆”,嘉禾图中环“贰角”或“壹角”币值标识。这清楚地显示两种银辅币打算代表“大洋”,即以十进制为基础流通。

      因“壹角”和“贰角”面额的两种银辅币成色大概仅0.700,纯银含量实际上更低。大多数“贰角”币直径仅22.5mm左右,重量也当然会比标准规定的5.3g轻一点,所以,辅币的流通受阻。但它们仍压制生产了相当多,令存世较“壹圆”币多些。

      这样,“龙凤银币”从民国十二年(1923年)到民国十五年(1926年)形成了以“十二章国徽图和龙凤图”和龙凤图和嘉和图”为主体的“壹圆““贰角””一角”“龙凤图”银质套币,珍贵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奥地利银行家,钱币学家耿爱德著《中国币图说汇考,金银镍铝》P341载某有他收藏的这种套币的图样和数据。

     a.1923年 龙凤壹圆银币(纪年民国十二年),直径39mm;厚2.5mm;重26.8g。图680。

      正面,在表示“长寿”的徽记上龙和凤面对着面,上方用汉字纪年。

      背面:交互的嘉禾,围绕着汉字“壹圆”。       

      b. 1926年龙凤贰角银币(纪年民国十五年),直径22.5毫米;厚1.25毫米;重5.2克。龙凤纹中相对小的尺寸。无币文。

      背面:交互的嘉禾和珠圈内用汉字面额。上方汉字纪年:嘉和图中镌刻“贰角”币值,下面“每五枚當一圆”。

      另有以紫铜和用铅铸造的样币。

      c. 1926 年龙凤壹角银币(纪年民国十五年),径18.75mm;0.88mm;重2.7克。图682。

     正面:龙凤纹用相应更小的尺寸。无币文。

      背面:嘉和图中镌刻“壹角”币值,下面用汉字:“每十枚當一圆”。

      另有以紫铜和用铅铸造的样币。

     “龙凤银币”真币总的来讲是稀缺之品,而要收齐“壹圆”“两角”“壹角”的银币套装就更难。

      以下是笔者深藏的一套。实物高清摄图如下,尽请品鉴。

  壹圆 直径39.5mm厚度2.5mm重26.83g

  贰角 直径23.0mm厚度1.5m贰角m重5.4g

  壹角 直径18.7mm厚稀缺度1.2mm重2.71g。

    这两种小面额龙凤币的除前文述币面沿用壹圆币的十二章龙凤图外,在面值币背的图案和文字布局与壹圆龙凤币略有不同。币有内、外两环。外环由边道长、短条内齿组成,内环圆点组成。圈内为嘉禾围绕面值文字。内外环之间上部携“中华民国十五年”,下部携“每五枚当一元”或“每十枚当一元”字样。 图案并不因为尺寸小就粗糙不堪,仍然精细美观,币文和龙凤图均打压深峻。

     辅币据传当时多流通于北京、天津地区,现存世稀少,弥足珍贵。尤其是“壹角”辅币,求知不得,更加稀罕。

     另外,两辅币在三点和九点位附近均铸有小圆点。但“贰角” 币的两小原点位置在钱币中心半圆直径线上,而“壹角”币的两小圆点之右点下落出币半圆中心直径线之下;还有就是辅币内齿是头部成方圆弧的短马齿,两短齿中无细齿。

     另外,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时局纠纷。虽有政府《国币条例》,但难以约束所有,导致币制混乱。 此币除天津总厂官方鼓铸外,各省有私设铸币厂鼓铸和民间仿模私铸的情况。令此类银币存世的仿品亦多。

      当伪作币两能忽略了这些细节。如出现“三点和九点位附近所铸小圆点”的位置错误和内齿短齿中夹细齿的情况。令收藏者要仔细辩识和姘弃。

         2023年10月28日撰稿于成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凤民国12年壹圆大字
民国龙凤银币
钱币当中的小名品:龙凤银币贰角钱
【借图欣赏】中国民国12年龙凤银币
回顾——8枚少见钱币成交欣赏
龙凤银币:民国国徽之选鲁迅曾操刀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