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文观止15: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亦弗。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

1、从亡者:跟随晋侯一起逃亡的人; 2、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今山西介休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深得世人推崇。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清明节前一天) “寒食节”; 3、禄:古代官吏的薪俸,这里指赏赐; 4、及:到,指给予。

[译文]晋文公赏赐跟着随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文公也没有给他赏赐。介之推说:“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只剩文公一个人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信,晋国内外都厌弃他们。天没有灭绝晋国,晋国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文公又是谁呢?

天实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1、置:拥立; 2、二三子:那几个人,指“从亡者”; 3、诬:欺骗; 4、义:把……视为正义。

[译文]上天实际要拥立文公为君,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是欺骗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图上天的功劳,将其作为自己的贡献呢?下面的臣子把罪过当做道义,上面的君王对这些奸诈的人给予赏赐。上下互相欺瞒,难以和他们相处啊。”

其母曰:“盍(hé)亦求之?以死,谁(duì)?”对曰:“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1、怼:怨恨; 2、尤:过错,罪过; 3、效:效法,仿效; 4、文:装饰。

[译文]他母亲说:“你为什么不去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穷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谁呢?”回答说:“责备这种行为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以后不能吃他的俸禄了。”他的母亲说:“也让国君知道这事,怎么样?”回答说:“言语,是身体的装饰。我将要隐居了,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mín)为之田。曰:“以吾过,且善人。”

1、绵上:晋国地名。今山西介休东南; 2、志:记下,记录; 3、旌:表彰。

[译文] 他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做吗?那么我和你一起隐居。”于是母子二人隐居山林直到死去。晋文公没有找到他,便把绵上之地作为他的祭田。说:“用这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表彰那些有德行的人。”

《介之推不言禄》全文:

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 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hé)亦求之?以死,谁怼(duì)?”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mín)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古文观止评析:

晋文反国之初,从行诸臣,骈首争功,有市人之不忍为者。而介推独超然众纷之外,孰谓此时而有此人乎。是宜百世之后,闻其风者,犹咨嗟叹惜不能已也。篇中三提其母,作三样写法。介推之高,其母成之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文观止》选读精讲(10)《介之推不言禄》
《介之推不言禄》古文赏析
采薇老师讲古文 | 第二篇 | 介之推不言禄
50.《古文观止》精讲:介之推不言禄(一)
左传《介之推不言禄》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闫效平讲解古文观止第15集:介之推不言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