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买不买保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豆豆妈明儿就上班了,心情各种焦虑中,担心未完全恢复的身材,担心久未更新的手艺跟不上趟儿,担心老陆他爹背着她在孩子面前抽烟,担心老陆他妈背着她给孩子喂一些不能喂的辅食。总之各种焦虑,所以老陆被迫临时顶班。对于保险知识,老陆是一个完全的外行,单位给买的保险权益都不能略知一二,甚至没搂过一眼。所以,这一篇赶鸭子上架的文章,只能给各位对保险感兴趣的朋友聊一聊老陆对保险以及购买保险的一些体会。

 

聊体会前,交代一下来头:老陆生于1984年,比人类第一次发现引力波到达地球的日子早了30年。老陆出生于江苏省南通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初中毕业的农村小老百姓,祖上三代皆是配方正宗的农民。老陆在极大的虚荣心驱使下,一路从小学读到研究生毕业,然后剧烈拐弯,拒绝继续保送读博,相当于放弃了接近象牙塔尖的机会。后来,自己找工作,从民营企业,到央企,又到了如今的GE。一路赶来,总也匆匆,却谈不上计划。总结来说,出生平凡,后天莫名其妙的适应这扭曲的教育体制,然后又莫名其妙的脱离了农村来到了这个国家的首都工作。

 

和多数未接触保险的人一样,老陆并不确切地主动了解过一个保险产品,但是对生活中可能出险的风险却有切肤的体会。比如,一家老小的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等。生活里这样的悲惨事例不占少数,体会也不能说不深刻。但是对于主动购买保险这事儿的本能抵触,又从哪里说起?

 

好,先放下这个沉重的话题不谈,聊一聊典型家庭的储蓄组成吧。下面以一个正常家庭的储蓄目的为例,聊一下传统储蓄与保险之间的区别(以老陆有限的,主观的逻辑能力得到的结果)。


一年储蓄五万=家庭总收入 ----房贷(租房)----柴米油盐酱醋茶----旅行----正常生活支出。储蓄用途的分门别类和额度的支配,依各自的收入水平和判断不同可自由调节(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储蓄就是一锅粥,哪里需要花哪里)。这样一个看上去逻辑清楚,包罗万象的家庭储蓄计划分析(纯主观)如下


面对如上的判断,如果对照豆豆妈给家里购买的保险产品为例作一个对比:


黄色部分为每年固定缴纳的保险费用,从费用上看,女性,年龄越小,身体越好,购买相同保额的保险支出越少。豆豆妈给全家购买的保险是缴纳20年保终身的重大疾病险,豆豆有额外每年三千多的意外险。对这个产品的优劣主观分析如下:


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三点,豆豆妈说这个有具体的再保险,保监会之类的机构提供二次保险,不是很熟,所以不谈感受了。

 

以老陆有限的人生经历来谈,这个保险主要解决的我的问题包含如下:

  1. 解决了“能治,治不起的忧伤”;

  2. 解决了复杂的报销条件,哪些能报,哪些不能报等极其复杂的问题(重疾险一旦诊断为目标疾病,一次性全额赔付,另外还有一些体恤金);

  3. 父母双方出险,孩子的保单得到豁免,即孩子的保险不用再继续缴纳,视为缴纳够20年;

  4. 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一辈子不出险,这笔钱还是自己的,还可以继承给指定受益人。

 

好,上面以非专业的身份大致聊了一下相同的一笔钱用不同的消费方式可能产生的差异。对于保险,有两个最为熟悉的案例再啰嗦几句。伟大的祖国有无数个梦想成为冠军的运动员,其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不是冠军的人叫桑兰。1998年7月22日,参加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从98年开始,桑兰一直靠当初比赛组委会给参赛运动员购买的保险和国家的各类补贴来维持治疗和各种生活费用。如今,她顺利成为一个母亲,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另外一个著名的,是前国家队排球运动员汤淼。啰嗦一句,有当冠军父母情节的,一定要熟知孩子参加的各类公开赛事的保险情况,或者马拉松爱好者在跑步之前要具体了解一下赛事的保险事项,自身的保险是不是涵盖这部分内容。不要留给这个世界这样的问题——“走的人走了,留下的人怎么活?”

 

前几天,有一个上海的小姑娘随江西的男朋友回老家,因为受不了男方的年夜饭和家庭背景最终分手。于是,很多人开始问:1难道小伙子没给小姑娘交底?2 小姑娘之所以能去,难道不是已经接受了这个小伙子?是的,大多数如老陆一样的人群,接受了基本的教育,拥挤在这个城市的华丽忙碌的外衣下工作和生活,仿佛都一个模样。同一节地铁车厢里的无数人,疲惫,忙碌,奋斗,有基本的教养。看着都是欣欣向荣的富有活力的年轻人,但是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重量,却挂在不被人发现的各自心上。所以,对保险有本能抵触的几个主观分析如下:

  1. 尚未完全脱离儿时家庭贫困带来的不安全感,用确定的钱买未知的服务,舍不得;

  2. 工作尚不稳定,家庭尚未扎根,用20年的时间持续缴纳看不见摸不着的产品,心虚;

  3. 根深蒂固的“无商不奸”的屌丝心态,总觉得保险虽然好,但是对方一定是有利可图的一方;

  4. 保险销售的不专业行为,影响了大多数人对保险产品本身的判断;

  5. 难以摆脱的小农思想,类似于第一条。小农思想犹如一副隐形的纸枷锁,看似无影无踪,却时常隐隐作痛。


不知老陆的这些感受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若有,这一下午的时间也是值了。若需要了解保险的具体知识,还是找豆豆妈吧,老陆只能帮到这里了o(^▽^)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财方案量身定做 著名理财师手把手教你学理财
龙宝宝出生两人变三人 投保要买产品更要变规划
答宝爸宝妈----说说我的理财保险考量 - 乐活宝宝·理财之家的日记-babytree 宝...
保险绝对是您的必须, 朋友,您拥有了吗?
放假啦,我放假啦!
工薪族如何理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