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剧烈呕吐 斑丘疹,你猜中结局了吗?


门诊中,有部分患儿因剧烈呕吐就诊时常常伴随口唇周围的散在粉红色斑丘疹,压之不褪色。家长常常比较紧张,以为是某些传染病的皮疹。那么,这些皮疹是什么呢?

作者:武警总医院 顽疾归赵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仔细观察这些患儿,通常有以下特点:

①年龄多为1-6岁,有剧烈哭闹、呕吐等病史;

②皮疹分布范围和重力因素不相关,主要局限在口唇、眼睑、颊部、颈部等组织疏松部位,双下肢无皮疹;

③皮疹通常为可触性皮疹,不高出皮面,颜色多为暗红色,压之不褪色;

④化验血常规血小板未见明显异常,没有黑便、血尿等表现。

综合上述特点,基本可以确定患儿口唇周围的斑丘疹是张力性紫癜,也称为血管内压力增高性紫癜。

张力性紫癜是怎么形成的呢?

患儿由于罹患其他疾病,常为剧烈呕吐,大声哭闹,剧烈咳嗽等,时间大约在20-30 分钟。在发病初期常有屏气动作,由于过度用力,从而使上腔静脉压暂时增高,血液受阻,皮下表层毛细血管通透性也在不断增高、甚至有破损现象。这种紫癜多发生于脸颊、四肢等组织部位,从而形成针尖紫色瘀点,不高出真皮表层,没有炎症性反应,压之不会褪色。通俗的讲,张力性紫癜就是“脸红脖子粗”后“憋”出来的。当然还有一些患儿是因为抽吸玻璃瓶,由于负压吸引时间较长,形成境界清晰的口周出血点。

如何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①过敏性紫癜:

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病变,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和张力性紫癜发病机制不同,其真皮层微小血管受累,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浆液及红细胞外渗以致间质水肿。皮疹受重力影响,多集中在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是臀部。部分皮疹融合形成瘀斑乃至出血性水泡。

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更多的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由于正常血小板被免疫性破坏发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常伴随鼻出血或牙龈出血,在皮肤上表现多为皮下瘀斑。

张力性紫癜有明确的诱因,去除诱因后一般皮疹在4-7天可消失,无需特殊治疗。但有文献报道,给与适量的维生素C及钙剂治疗可改善毛细血管脆性,能缩短病程。也有配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涂抹治疗的治疗,治疗效果也比较满意。

图1:血管内压力增高性紫癜患儿

图2:过敏性紫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皮疹的诊治策略与转诊指标
壹生资讯
有关宝宝皮疹的问题
小儿出疹,怎么办?
血管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如何区分儿童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