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泥厂琐忆

  

  

  

  

  

  

  

  

  

  

水泥厂琐忆

唐玉学

牛武水泥厂是北京援建的,1970年开始修建,1973年正式生产,到1976年,厂矿规模就基本建设齐全了。

水泥生产的基本原料就是矿石,包括石灰石、铁矿、石膏,还有炼铁的水渣。石膏是从铜川拉来的,水渣是从山西的炼铁厂拉回来的,石灰石基本上都是从当地开采的。原料拉回来后先在大破车间破碎成小块,然后烘干,再到二破车间,上磨机把它磨碎,进入立窑煅烧,然后进入二破车间磨成粉,包装、出厂。

听张金选说,他和牛瑞保、郝贵生1972年3月被招工进入水泥厂。1973年,他和北京知青陈力生、孙东海、张志荣等八人,到延安学习了三个月。回来后,先到矿山护厂,步查,后来进入磨机车间当看磨工。

王二牛他们是1975年被招工的,当时一起被招进水泥厂的有80多人,和他一个乡镇的有葛德荣、郭百录、卢定录、刘银录、郭有知、朱满有等。一进厂就被分到矿山,先在南家岔打了一年的矿石,后来又到羊泉沟、丈八沟。他说,那时候住的是油毡房,夏天,太阳能晒透,下雨天,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到冬天就更遭罪了。当时年龄小,没干过那么重的体力活,手上全磨成血泡,又疼又累,但心上还是美滋滋地,总觉得自己是一名工人了,很光荣。干一天活,也不嫌累,到晚上几个工友骑车带人去茶坊、富县电影院看电影,那时候的人都纯朴,实在,容易满足,其乐融融。后来工人们陆续成家了,那个年代结婚,新衣服买不起,连个黑白相片都没有照过。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你给盆,他拿碗,就这样总算结婚了。最让他心酸的是,和他一起进厂的王定元,在矿山让炮炸得面目全非,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献给水泥厂矿山了。当时连个追悼会都没开,厂子领导带了几百元去安抚王定元的家人,家属痛苦万分也没要。1982年矿山撤了,他和李清成、周建民、张德如、杜天春这批工人回了厂,到磨机房当看磨工。

我是1976年进厂的,我们这批工人,都是当地招来的合同工,一共有40人。一进厂,我们就到阳泉沟的矿山采矿。工地上分了四个班,我是其中一个班的班长,和霍凤栓、李曾田、任竞生、杨关祥、张德如等人一起打矿石。由于工地条件简陋,大家就住在油毡房里。到了1978年,这边矿石不多了,我们又转移到丈八沟矿山继续采矿。

打矿石其实就是开山点炮,采取石灰石。先用钢钎在山石上凿一个孔,然后点炮,把山皮一层一层地炸开、剥下来。山皮薄一点的地方,炸上五六米就能看到石灰石了,也就是我们要开采的矿石,厚一点的,一直要炸到十几米的深处,一连十几天地作业,才能看到石灰石。用羊角锹把山皮一层层地凿剥掉后,就开始采矿了,石灰石大概有一米厚,是生产水泥的重要原料。

打矿石不光是累和苦,还挺危险。记得有一次,撬石头时钎头突然断了,我直接从五六米高的崖上掉了下去。地上全是石头,我摔在石头堆上昏迷了半天才醒过来。睁眼一看,竟然哪都没有受伤,大家都说我命大。后来回到家里给母亲说,母亲说她梦到我从高处掉下去了,家里喂的大肥猪也莫名其妙地死了。那会家大人多,买不起肉,过年就靠这头猪。父母说:只要你没事,过年就不吃肉了。有人说,可能那头猪替我挡了一难。

1979年,我们40个工人离开矿山,回到了厂区。受大家的信任,我成了磨机车间主任,磨机车间里一起工作的有吉洪、刘玉华、李瑞生等,张二娃和修理工于双宝,是北京知青。磨机车间是连轴转,早班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午班从下午4点到晚上11点,夜班从晚上11点到早上的8点。三班倒,一直运转个不停。那时候白天负责管理生产、上料,晚上带班,忙得没黑没明。遇到提升机坏了,就要修到半夜一两点。但那会年青,再累再苦也觉得心里头是高兴的。

1983年,我又调整到了烘干车间,也就是大破车间主任。车间里,主要是开翻斗车给机器上料,晚上经常加班加点维修车辆。一起工作的,有李长印、杜天喜、郭白录等20个人,其中还有北京知青罗洪亮、高振葛,高振葛是我们的修理工。记得有一次,车上的柴油机油门卡住了,当时转速过快,都快飞车了,眼看着马上柴油机就要爆炸了,我一把把高压油管拔下来,它才停下来。现在想想,还觉得后怕。

1986年到1990年,我是生产科副科长,生产科一共三个人,还有李付生和李增田。在车间呆久了,在三排房就可以听到车间机器有故障,提升机运转是否正常。人虽回到家心在车间,一旦听到声音不对,链子断了,就赶紧前去处理维修。记得当时在三排房住的有北京知青尚雁明、罗红亮,当地工友王风祥、白来书、周建明、魏忠明等。

1987年,为了提升产量,厂子实行技改,我们带了十几个工人员到礼泉学习了一个月,看他们新开的设备、电子秤、烧窑技术。经过厂里职工的不断努力,将水泥产量从每年1.5万吨提升到4.4万吨。再后来,因为矿石原料没有了,设备也老化了,厂子的生产渐渐的就慢了下来,到最后,彻底停了下来。  

当时,职工最喜欢的业余活动就是打羽毛球、看电影。大门口广场专门设了一个球场,职工下了班就去球场放松放松。厂里有个大篷车,分批分期带工人们去富县影剧院看电影。我很少去,因为工人都走了,磨机没人看。有了大礼堂,就可以集中放电影了,县电影队一两周就过来放一次,每次放电影的时候,附近的村民,南家岔、阳畔、甚至清泉寺的村民都赶来了。能容200人的大礼堂里面站得满满的,礼堂的窗台上也挤得满满当当。

工人阶层的生活条件算是很好的了,厂子里有医务室,还有洗澡堂、理发室,我的工资从一开始的37.5元一直到后来的90多元。下班后,经常背上自己焊的土枪,和王春祥、江根长上山打猎、下河钓鱼,野兔、野鸡、野鱼还有鳖,一有收获,就叫上霍风栓、宋百平、王新广、牛院生等工友,大家凑在一起边吃边说,又热闹又红火。

那时候,牛武街也因为厂矿多,成了富县最红火的乡镇。除了水泥厂,还有电厂、林场、两个煤矿(清泉沟的前井口、左家沟的后井口)、邓家沟的外语学院、党家庄的教师进修学院。

厂子大,工人多,最多的时候有二三百人。好多人都叫不上名字或者记不住车间了,印象比较深的,除了之前提到的工友,就是第一书记王文斌,厂长曹百雄、师玉民、刘春玉、余西平、周孔杰,副厂长崔西林,机电车间的电工尚雁民、黄永利、苏正美,跑销售的齐春禧,化验室主任武军生,化验员张铁雄,车队的尹国纪。尹国纪还是我上学时的老师。记得有个叫刘玉华的知青,因为在车间受伤了,就调到了财务室。

这么多年过去了,经的事也多,觉得最好的时光还是在水泥厂那些日子。有时候想起从前的岁月,那么红火的一个厂子,可惜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矿山的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
水泥厂中劳动的工人
戚德平:我记忆中的胜利水泥厂矿山车间
【龙江作协】黄乃顺︱龙江县战备水泥厂记实
决战一季度
建造美丽矿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