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妖艳的秋天终于走了,冬天才是老北京的好日子啊

故都的秋实在太有名了,让故都的冬几乎没了存在感。就像家里有个漂亮又聪慧、会读书还才艺佳的长女,次女之姿便都藏在了光环背后。

代言人郁达夫,一位江南才俊,却道南国名胜之秋比起故都之秋来,如”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圣句太深入人心,光想着就仿佛“滋溜”了一口老白干。是啊,谁让在天高云淡好晴朗的时候,故都的秋就是这么烈呢?曾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前媒体采访中,得见李可染先生作于北京西山的一幅《万山红遍》,简直就是笔者心中那“长女”盛妆出嫁时的模样,反正词穷,都在画里了。

盛极一时,还得戛然而止,才留给郁达夫们无尽念想。总会有一场狠心的秋风扫尽落叶,冬就登场了。仿佛捧在手心里的长女风风光光远嫁了去,老两口还是得守着小闺女过日子。

这日子可显得真长。记得上大学有一年,四月头上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约着去“踏青”,结果一班人马踢着土进去、踢着土出来,像刚拍完《新龙门客栈》,“青”还被冬姑娘藏在箱底。  但在笔者这个本地柴禾妞看来,最漫长的季节才最能代表这座城市的气质。真颜出镜,没有化妆,不戴首饰,衣服就是基本款,通常是灰色。  三十多年的记忆可以囊括无数细节,但猛一提起北京的冬天,脑海之中还是瞬间就切换成了黑白灰的滤镜。天灰蒙蒙的,树灰蒙蒙的,有时候一两天的功夫,一扯衣领也灰蒙蒙的。

“排队切!”家里大人一吩咐,懂事的孩子就被塞进买冬储大白菜或者蜂窝煤的大长队,换大人回家做个饭什么的,反正也要排很久。一边吸溜着鼻涕,一边跺着脚,“棉窝”里双脚都嫌冰凉,面上还得装着老成,心里一直嘀咕着千万别有人加塞。等到大白菜和蜂窝煤都运回来了、摞老高了,冬天才放松下来、活络起来。

黑白照片的世界里,目光每触及一个真正动人的细节,色彩才会蹦出来。  必得是家里的男性长辈叮了咣当取出铜锅铜盆来,点起炭火、窜起烟、锅盖一掀,黑白变彩色:棕的芝麻酱、红的酱豆腐、绿的韭菜花搅成一碗蘸料,一盘羊肉片带着鲜红汁水下了锅,身穿绿军装棉袄的年轻父亲伸过来一支沾了二锅头的筷子。  必得是家里的女性长辈“当当当”剁起案板,擀面杖上下翻飞出一片片“荷叶掌”来,筷子往大搪瓷盆里一挑,黑白变彩色:绿油油的韭菜叶、黄灿灿的炒鸡蛋,或是白里透着嫩黄的大白菜、红白相间的猪肉馅,被包进了掌心,再在水汽腾腾间一出锅,简直是世间最活色生香的白胖子。

必得是家里的小辈举着钢镚、零钞跑到一个小摊或一辆自行车前,仔仔细细端详了压得颤颤巍巍的一截木桩子,打定主意、小手一指,黑白变彩色:红彤彤的山楂果,裹着透亮的糖衣,简直像天寒地冻里穿着红色小棉袄的俏丫头。

吃货不打诳语,在咱的舌尖x饺子、火锅、糖葫芦,怎么是馍馍与大蟹可以匹敌?口味是最出卖人心的。故都的秋,能有哪般“官配”的滋味如此深入人心?有了味,色即是色,香即是香,都全了。郁达夫先生将秋看进了眼睛里才能写秋,但冬未必入得了他的味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饺子有了千奇百怪的馅料,火锅换了电磁炉或只能进馆子,糖葫芦居然能放进江米纸里批量贩卖。一提起故都的冬,更多人先想起的不是买菜买煤的棉袄棉窝,而是港剧《金枝欲孽》里宫墙下的白雪红袍。

倒是最愁人的霾啊,洒向人间都是灰。(by 孙小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读丨郁达夫《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京味儿十足真美!)
朗读散文《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
《故都的秋》创作背景
故都的秋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