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美援朝牺牲最高指挥员,50军军长血染朝鲜,彭老总说不出话来

“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

1953年4月13日,正在午休的毛泽东被叫醒,看了前线发来的紧急电报后,失声“噢”了一下,不由得愣了愣。

电报中汇报了一件大事——五十军代理军长蔡正国牺牲在了朝鲜战场,这称得上志愿军入朝作战以来最严重的一件事之一。

初闻消息的彭老总,也曾惊愕的说不出话。作为原四十军副军长,蔡正国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亦或这次抗美援朝,都给彭老总、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能想到,这位四野的“常胜师长”会牺牲在抗美援朝?

一、 常胜师长

蔡正国21岁那年,在江西参加了红军。1934年10月,跟随部队进行长征。在行军过程中,他不幸中弹。

彼时红军缺药少粮,中弹的蔡正国,不可避免发生了伤口感染。部队无奈之下,只能将其留在附近的老乡家。从高烧中醒过来的他,知晓情况后,拿着组织留下的几块大洋,做了一个决定——追赶部队,就算死也要死在部队!

他艰难地爬起身,找了一根木丫子,一步步地向前走。幸运的是他只是伤在肩窝,并未伤在腿部,在日夜不停地追赶下,一个月后成功追上了部队,而他的伤也奇迹般地愈合了。从那之后,他和红军、中国共产党就再也不能分割开来。

在此后的抗日战争中,蔡正国迅速成长,很快就成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1945年9月,屡立战功的他,被调任为第六师副师长,并奉命挺进东北。

这时候的东北算得上鱼龙混杂,早期在日军羽翼下为虎作伥的旧势力占山为王,国民党军队也趁机在东北布局。人民军队要想进入东北,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蔡正国等人的领导下,敌人的阻挡被冲破,人民军队迅速在东北扎了根。

在东北这块土地上,蔡正国率领部队打下了一场场胜仗,解放了一座座城市,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多次受到军区表扬的他,因此有了“常胜师长”的称号。

二、 入朝作战

蔡正国骁勇善战,在毛主席、彭老总这里算是挂了号。

1950年10月的一天,时任四十军副军长的他,率领先遣部队率先进入朝鲜战场,并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

由蔡正国指挥的四十军一二一师,拖住了两万余众敌人,使得敌人防线出现漏洞,西线志愿军随即发动进攻,直捣温井。在志愿军的猛烈攻势下,“联合国军”一路败退,直接退回到了清川江以南。

第一次战役,志愿军以歼灭敌人5.2万人落下帷幕。而蔡正国也凭着“入朝第一枪”,再加之不同寻常的表现,给彭老总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蔡正国是一员猛将,毋庸置疑。正是如此,在一、二次战役之后,他就被调任至第五十军任副军长。到任不久,就赶上了第四次战役!

这次战役,“联合国军”下了决心要夺回汉城,并将志愿军压回到“三八线”以北。由此,一场猛烈的反攻有预谋的拉开序幕。而位于汉江的第五十军,率先对上了敌军。此时第五十军也有不少问题,诸如部队十分疲惫、兵员未得到补充、物资供应不足,可就算这样,依旧顽强地抵抗着势头正猛的敌军。

很快,战斗打响。

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彭老总就定下了“西顶东放”的策略。而西线上,第五十军担负着主要的防御重担。

与此同时,这支部队对上的敌军又是“联合国军”的精锐。战斗之初,不少人对五十军并不抱有太高的期望。除了五十军本身之外,其余人多数都认为这支起义部队的战斗力不足以抗住敌人的猛烈冲锋。

而事实证明,所有人都低估了五十军的战斗力。汉江阻击战,第五十军不仅抗住了敌人冲锋,还超额完成了上级的阻击任务,就连五十军军长曾泽生也不无动情的表示“能在兄弟部队面前抬头了”。

自然,作为第五十军副军长,蔡正国也担负着重要角色。事实上,在汉江阻击战爆发后几天,一直是他顶在第一线。此时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都去了志司开会、军参谋长舒行又回国参加集训。

在这种情况下,他临危受命,和五十军战士共同抗击敌人。

此时第五十军面对的敌人,是英国第二十七旅。这支部队不单单是敌军中的精锐,更搭载有重火力——一个坦克营。

在坦克炮火的掩护下,“联合国军”以极低的代价,占领了三个五十军驻守阵地。若是不能摧毁敌人坦克,只怕损失会更大。

在五十军召开的紧急会议上,蔡正国提到这一关键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爆破!派小股部队潜入英军阵地,炸毁敌人坦克。一旦敌人没了坦克掩护,即便短兵相接,志愿军也能取得胜利。

无论如何,一定要将坦克炸毁。

在蔡正国的指挥下,小股志愿军悄然进入敌军阵营。趁着夜色,穿梭在各个坦克间。随着一声轰鸣,英军坦克多数被炸成了废铁。没了坦克掩护的敌人,如蔡正国所料,成了纸老虎。在志愿军的反击下,英军第二十七旅多数被歼灭。

三、 汉江阻击战

虽说第二十七旅多数被歼灭,但五十军在接下来的阻击战中,依旧面临着巨大挑战。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弹药量不足。

在第一、二、三次战役之后,几乎全军都面临着缺弹少粮的窘境。更何况第五十军又是仓促入朝,准备本就不充分,弹药问题更加突出。就拿“修理山阵地”的五十军444团来说,仅仅只有百余枚山炮、迫击炮百余枚,平均下来每门炮只有15发。

而在敌人发动进攻之后,在一线作战的步兵营每天只能得到几十枚炮弹支援。而敌人,则是以成百上千的炮弹进行无差别轰炸。

炮弹不足,补给也跟不上。

在长达五十余天的阻击战中,炮弹的补充少得可怜。除此之外,不少士兵还没有棉衣穿,甚至连棉鞋都穿不上,连饱饭都没吃上一口。

艰难、困苦,成了五十军在汉江阻击战中的真实写照。正是如此,敌人一次次打到师、团级指挥系统所在地。可就算这样,第五十军依旧稳如泰山。当彭老总询问五十军能坚持多久时,曾泽生回答“只要组织需要,多久都行!”

在为期五十余天的阻击战中,第五十军以极大的劣势、悲壮的战况,取得了辉煌成绩,为志愿军“防守转换”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第四次战役之后,第五十军的战绩得到了全军的认可。而彭德怀等人,更是一致认为将蔡正国放到五十军是选对了人。不单单蔡正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整个五十军亦是如此。在国内会议上,周总理一次次反复表扬;在朝鲜志司,彭老总更是亲口承诺“五十军不仅不会编散,而且优先换新装备”。

就连鲜少当众夸人的毛主席,也曾两度夸奖第五十军,称赞其“打得不错”。这莫大的殊荣,与五十军每一位战士都脱不开干系。而作为五十军副军长的蔡正国,亦功不可没。可谁能想到,这位在朝立下赫赫战功的优秀将领,会在两年后意外牺牲?

四、 敌军轰炸

1953年2月中旬,大地回暖,汉江逐渐解冻。

在汉江南面阻击敌人的第五十军接到命令,在汉江以南构筑工事,抵抗尾追的“联合国军”。接到命令之后,五十军随即进入战斗状态。与此同时,一个巨大的隐患也悄然埋下——五十军开展全员运动会时,两架敌侦察机发现了指挥机关所在地。

1953年4月12日,初春时节,五十军全员依旧如故,各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防御工作。也是这天,第五十军召开了全军团参谋长会议。

晚饭前,有两架敌侦察机从上空飞过。准备会议的同志内心不安,便向上级汇报了情况。按照以往情况来看,敌侦察机侦查飞行是常有的事,以至于蔡正国等人并未将此放在心上,依旧没有更改开会地点。

可这段时间敌侦察机频繁出动,显然该指挥部已经被发现。尤其是晚饭后,又有数架侦察机掠过,这让准备会议的同志更加不安。

可当作训科向蔡正国汇报情况之后,并未按照其建议,转移到地下坑道开会,而是仍旧坚持在指挥所。蔡正国之所以坚持留在地面,并非轻视敌军轰炸,而是为了更好开展工作。坑道里湿度大、通风又差,再加之空间狭小,十几个人开会做记录十分困难。

一般情况下,开会地点都定在外面,这次也不例外。况且向来铁血的蔡正国,也不惧怕敌军飞机。由此,军事会议在外召开。

是夜,军事会议接近尾声,蔡正国正准备结束会议。尖利啸叫声突然响起,与会人员意识到这是敌人轰炸。

“快卧倒!”

警卫人员还没来得及保护好蔡正国,只听“轰”的一声,整个联排房子都被掀翻过去。飞溅的弹片,不幸击中了蔡正国的头部、胸部。

慌乱中,他被抬进了坑道。军医迅速展开救援,只见鲜血染红了他的衣服,整个人陷入了昏迷。在军医的尽力救治下,蔡正国始终没能醒过来,最终停止了呼吸。

五、 牺牲

很快,五十军军部被炸事件,连带着蔡正国牺牲的事情一起传回了国内。得知消息的彭德怀,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同天中午,正在午休的毛泽东,也被叫醒。

得知消息的诸位领导人,俱都是一个想法:难以置信。此时不同于志愿军刚开始入朝,作战条件、环境都比之前好太多。更何况此时中美正在进行谈判,战争已然接近尾声。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蔡正国牺牲了!

于国、于民而言,这都是巨大的损失。而对于蔡正国的亲人来说,这更是一场无法接受的事实。

在常人眼里,蔡正国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战场上,他总是临危不惧、沉定自若。面对一场场战争,总能想出办法应对。在其一生的作战生涯中,鲜少有败绩,因此才有了“常胜将军”的称号。

可在他妻儿眼中,蔡正国始终是一位合格的丈夫、父亲。在其牺牲前不久,他才给妻子回了信,信中嘱咐妻子要“买些维他命吃,补充营养”。自从入朝之后,他总是会抽时间给国内的妻儿写信。

信中无非就是些闲言碎语,诸如关心身体、问候近况,言语虽不惊艳,但这份感情却让每个人动容。

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他给家里写了足足16封信。信中一次次提及妻儿健康,就连这最后一封信,也是在关心妻子身体。正是如此,当得知蔡正国牺牲的消息后,他的妻子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一度不愿接受这件事。

而让许多人更加动容的是,战士在蔡正国的上衣里发现了一封未曾寄出去的信。信中提到让妻子不要挂念,自己在战场上一切都好。等这次战役结束,就立即回去看她和孩子。信中的暖心之语,让人深切感受到了这位优秀将领对家人的思念。

这份柔情,让人动容。

然而不幸的是,蔡正国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再也没有机会和妻儿团聚。蔡正国爱自己的家人,亦爱这个国家和人民。

自参军以来,他始终坚定地跟着部队向前走。参加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之后的抗美援朝,一路走来,蔡正国始终将人民放在第一位。可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将领,却牺牲在了朝鲜战场,实在让人惋惜。

不久,蔡正国的遗体被运回国内,并安葬了烈士陵园。人虽长眠,但他却永远活在广大人民的心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美援朝三所里阻击战:美军撤退路线被堵,久攻不破,转道龙源里
援朝战场上的十大王牌军,都是来自志愿军哪个兵团,军长又是谁|抗美援朝|志愿军|王牌军
抗美援朝打得最惨烈的志愿军来自云南,影响力不大只因全部拼光了
抗美援朝牺牲的4位军级领导,其中3位意外牺牲,1位牺牲死因成谜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牺牲的四位高级将领都是怎么牺牲的?
抗美援朝期间,牺牲的10名高级将领,最后的遗容,让人落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