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江南乞丐的祖师爷,吃年糕包粽子的习俗也由他而来

这是 无锡故事 40期音频节目

这是关于无锡春秋时期的故事。以太湖流域为核心,我们今天的苏锡常一带都属于吴国境内。前期,吴国都城建于梅里,也就是我们无锡的梅村。后期,吴国成为了春秋五霸,迁都姑苏。在吴王阖闾,夫差的带领下,逐鹿中原,达到了鼎盛!却不曾想,被隔壁越国的勾践小儿,给偷了家……

13

“千金小姐”是个悲伤的故事

让我们把故事的时间线稍微往前拨一拨,回到伍子胥亡命天涯,逃往吴国的路上。

这天,伍子胥看到一个年轻姑娘在河边洗衣服,她身旁的竹筐里还放着热腾腾的饭菜。连日的逃亡,伍子胥仅靠一些果子,野菜充饥,一顿像样的饭都没吃上,感觉身体快被掏空了。此时他只有一个信念,活下去!面子什么的,不要就不要吧。他连滚带爬的来姑娘面前,乞求能给口饭吃。

姑娘被这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乞丐吓了一跳,当伍子胥表明来意后,姑娘心生恻隐,真是个可怜人,就把饭菜施舍给了他。饥饿不亏是世上最好的调味品,这顿饭菜大概是伍子胥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一顿了。

饱餐过后,为了不暴露行踪,伍子胥希望姑娘能替他保密,就当没事发生过。姑娘猛的想起饭菜是为自己的郎君准备的,本来还想着怎么解释,眼前的野男人竟然叫自己保密,这还怎么说的清,一时想不开,竟然抱起一块大石头,沉入了水中。

伍子胥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他后悔不已的感叹到:“尔浣纱,我行乞;我饱腹,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后来,伍子胥当上了吴国的相国公,想报这一饭之恩,只是怎么也找不到姑娘的家人,只能把千金扔到姑娘当年投河的地方

“千金小姐”的典故也是由此而来。

我们在前面的内容里,有讲过伍子胥当年为了行乞,在“吴市吹箫”的故事。江南一带的乞丐大多奉伍子胥为祖师爷,他们在行乞的时候也大都会演奏一些乐器,以此来取悦人们,从而达到乞讨的目的。

和你一起重新认识无锡,这里是无锡故事,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搜狐号无锡故事出品的乱吴春秋系列节目,我是节目主播二黄,伍子胥作为春秋末期吴国的三朝元老,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故事线,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讲讲关于他的一些小故事。

14

掘地三尺有年糕

吴国以前在梅里的都城比较小,大概也就现在一个学校操场那么大,一旦有强敌入侵,就马上弃城躲入深山老林里,等敌人走了再出来。随着吴国的壮大,这种战术就被淘汰了,所以必须兴建能够屯兵储粮的大城,才能永葆吴国的千秋大业。

公元前514年(阖闾元年),伍子胥奉吴王之命,建造阖闾大小二城,以彰显他的文成武德。据说阖闾大城就建在今天的苏州,作为吴国新的政治中心。而阖闾小城就建在今天无锡胡埭镇东面,依山面湖,用来屯兵储粮,抵御楚国,是一座军事城堡。从地图上看,大小两城之间差不多有两个无锡地铁2号线那么长

城池建造完毕后,阖闾摆下盛宴与群臣饮酒庆祝,大家都觉得有了这固若金汤的城池,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伍子胥却对此感到忧心忡忡,他对身边的随从嘱咐道:“如今大家都以为城池可保吴国太平,高墙的确可以挡住敌人,可城里面的人也一样会被困死,万一敌人围而不打,等到城内粮草耗尽,百姓异子相食,城也就不攻自破了。要是哪天吴国被围,我又遭遇不测,你就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那里有帮助吴国度过灾难的东西。”

随从以为伍子胥酒喝多了,也没放在心上。

公元前475年(夫差21年),越王勾践举兵伐吴,吴国都城被团团围住,寒冬腊月,城内断炊断粮,街头巷尾饿殍【piǎo】遍地,惨不忍睹。

这时,那位随从突然想起伍子胥曾经对他说过的话,便带着百姓一起去相门拆城掘地,当挖到城墙下三尺深的时候,大家猛的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是用糯米粉做的

伍子胥不亏是曾经当过乞丐,饿过肚子的人,竟然能想到这样创意!百姓们激动万分,跪在城墙前感谢伍子胥。这些糯米粉做成的砖,救了全城百姓的命,帮助大家暂时度过了饥荒。

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吃年糕。而且你发现了没有,我们无锡的年糕,就菜场里最普通的那种,造型就与城砖相似,这种年糕,煮后不腻,干后不裂,久藏不坏。

15

端午节的由来

伍子胥作为人力资源总裁,先是推荐了刺客专诸,为阖闾夺取了王位。又推荐了刺客要离,平息了吴国内乱。紧接着推荐了兵圣孙武,使吴国的军事力量变的更强大。

伐楚胜利之后,伍子胥的事业达到了顶峰,这时候他又搞了一个大动作,推荐夫差,作为吴国的接班人。

阖闾驾崩之后,太子夫差继位。刚开始的时候,夫差对伍子胥这位充满智慧的长者还是言听计从的。后来夫差打败了越国,又参与了中原争霸,开始自我膨胀了,面对伍子胥这么一个比自己亲爹还烦,逮着就要对自己一番说教的人,是越来越反感。

尤其是在如何处置越王勾践、美人西施等问题上,伍子胥与夫差的矛盾越来越大。奸臣伯嚭乘着这个机会,在一旁煽风点火,不停的说伍子胥坏话,还成为了夫差身边的大红人。

眼看说服不了夫差,国家危在旦夕,伍子胥乘着出使齐国的机会,把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好友鲍牧。伯嚭又乘机打小报告,诬陷伍子胥有谋反之心。

公元前484年(夫差12年),吴王夫差以伍子胥通敌卖国为由,把属镂【lòu】剑赐给了伍子胥,让他自杀。

伍子胥气的浑身颤抖,悲愤的说:“我死后,请把我的眼珠挖出来,挂在东城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大军杀进城来,看着吴国是怎么灭亡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夫差对伍子胥也恨的咬牙切齿,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伍子胥的尸首被用马革裹着,抛入了江中。

吴国的百姓同情他,为了不让鱼吃他的尸体,拿粽子扔到江里喂,并且划龙舟打捞他的尸体,还为他立祠,修建胥王庙

我们中学的语文课本里会告诉我们,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然而伍子胥尸沉钱塘江比屈原早了200多年,在有些文献古籍中认为,中国端午节的习俗其实源于伍子胥

对于我们江浙一带的小伙伴来说,我们在吃粽子怀念屈原的时候,也不妨顺带怀念一下伍子胥,毕竟,鞭尸楚平王的伍子胥比骂楚怀王的屈原,要牛逼多了

16

我没有脸见伍子胥

公元前495年夫差继位,只花了1年时间,就打败了越国。无奈越王勾践的求生欲望实在太强,想尽一切办法,还是苟活了下来。夫差想要建立超过他父亲阖闾的功业,所以他一直在为北上中原争霸做准备,对于已经被打败且臣服于自己的弱小越国,就没有斩草除根。

公元前489年(夫差7年),夫差又干翻了一个老牌大国——齐国,只花了短短7年时间,吴王夫差就已经威名显赫。

到了公元前482年(夫差14年),吴王夫差北上与晋国、鲁国等诸侯国在黄池会盟,耀武中原。夫差终于当上了带头大哥,坐上了霸主宝座

春秋时期,诸侯们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能在黄池称霸,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单从事业目标来说,夫差已经达到了顶峰,但他也为此付出了亡国的代价

就在夫差黄池会盟期间,越王勾践这个贱人又来偷家了,他还杀了吴国的太子友(因为他们家都是“姬”姓,所以太子友的全名叫姬友),吴国都城沦陷。

当时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吴国的探子把越王偷家的事情及时禀告了在黄池会盟的夫差,夫差并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回去救火,为了不走漏风声,继续争夺霸主的宝座,夫差下令把在场的7个人都给杀了。鬼知道,夫差当时是带着多么绝望的心情去争夺霸主之位的。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吴国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公元前473年(夫差23年),就像伍子胥预言的那样,在越国的多次攻打之下,吴国灭亡

夫差非常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话,在被勾践擒获之后,因为没脸在阴间见伍子胥,所以夫差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拔剑自刎

关于伍子胥的小故事,其实还有“一夜白头”和“七星龙渊”等等,这里我就不多说了,留给感兴趣的朋友自行探索。

上文花了一个章节,迅速讲完了夫差的一生,不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可能会疑惑,那么强大的吴国,怎么好像突然一下就不行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切,都要从那个女人来到吴国之后说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行业的祖师爷(36)陶业祖师爷——【范蠡】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一个值得思考的案例!
吴越之战启示~
伍员抉目
伍子胥的传说
年糕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