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亦城传习录38:三种心学一以贯之

       老师在《中华心学沿革简述》中把心学分为知识心学和践行心学。所谓知识心学就是纯粹作为知识来学习、研究的心学,通俗说就是光说不练。践行心学自然是要落实于行动上,用心学理论指导自己的修持。

       践行心学又分为礼事修持心学、道德修持心学和心体修持心学。这三种心学均以提升自己的身心素质为主旨,但侧重点和入手点不同。

       礼事修持心学出自战国时代的荀子,其要点是通过礼、事(义)的熏修,去掉人的恶习,积善而成圣。

       道德修持心学是儒家心学修持的主流,主张人人有良知良能,仁义道德是天赋,应从发见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入手,扩充至全身心,从而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心体修持心学则以体认心的体、用为修持对象,《中庸》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就是指体;“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指用。禅宗和儒家都有修持心体的方法,但体认心体属顿悟认知,无法预做安排,因而也最难捉摸。

       我曾经专门就三种心学的关系请教老师。

       包:老师,心体心学,道德心学,礼事上的心学,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老师:心体修持心学是本,道德修持心学就开始到了用上了。道德心学是从意识里边走的,比如孟子讲的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从道德意识里边走的。

       礼事上修持呢,到了具体行为上了,到事上了,从具体事上修持。那就比较粗犷了。而且是具体到方方面面了。

       我们自己,其实就是没修持的人,做的对也都知道,做的错也能知道。只是有时念头一起,心里边体察不细,就没察着这个念头。

       《大学》里讲,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这也有不同的解释。心体心学讲慎独,就要老注意那个心体。我们念这个n本身也是慎独。
       慎独是指什么呢?

       有人讲,没人看着你,一人待着就叫独。         
       高攀龙说,你自己想事的时候,那个想,就叫独。

       我们说,得是那个体,才叫独。那个体才是独立存在。

       按道理说,修的好的,这三者应该是一以贯之。从体是清明的,从念是正确的,从事上也做的是一致的,这么通下来的。它是这么个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排除工作中的情绪干扰
亦城传习录23:四月槐花香
五福「攸好德」到底讲什么?
一个朋友给儿子成人礼的礼物
【传统文化】阳明心学(二百八十四)、阳明心学(二百八十五)
孔孟“慎独”的心学内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