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图书馆

附子之于扶阳 | 卢崇汉老师谈附子(上)

同有三和中医馆 2019-04-24

本文摘自《扶阳讲记》

扶阳离不开温热,而温热药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附子。附子这味药,是公认的扶阳第一药物。

附子的妙用

明代医家虞抟谈到“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附子这味药力量很大,有斩关夺将的气势。“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失散之元阳”。能够引补气的药,走行十二经,使散失在这些经的元阳统统回归本位,也就是使阳不失其所。

这里谈到了很重要的问题,阳气没了,阳气跑到哪里去了呢?所以亡阳,不是没有阳,如果没有阳,那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就注定要死了。这个亡不是灭亡的“亡”,而是走失掉了。亡羊补牢,不是说这个羊已经死掉了,而是跑掉了,散失掉了,但还可以找回来。找回来了,为了不让它再跑掉,所以要补牢。附子就可以帮助把这个亡失掉的阳找回来

我们看虞抟的这句话已经讲到点子上了,回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意思,救逆是什么意思呢?也是这个意思。

清代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附子条下云:“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虞抟之“通行十二经”,即此之“无所不到”,虞抟之“追复失散之元阳”,即此之“回阳救逆”也。先贤后贤,其对附子的妙用,已囊括无余了。

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补不足之真阴”,只要配伍得当,它可以补血,助血分,滋养不足之真阴。所以附子不但可以补阳,还有助于真阴之功。

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它又可以引发散的药到达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所以它可以配麻桂,也可以配细辛。

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所以它又可以跟姜术诸温里药相伍,以祛在里之寒湿。而卢氏对附子的认识更是简明扼要,谓“附子暖命门而破阴霾,堪称扶阳第一要药。”

道地药材

以上是前人对附子的一些认识。附子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用?为什么它能成为扶阳的第一品药?这个是有原因的。大家要想充分地认识到这个原因,必须对附子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附子怎么种的,怎么收的,又怎么炮制?

地在四川

大家知道药材要讲究道地,那附子的道在哪里?附子的地在哪里?附子的地就在四川,更具体一点就在四川的江油。产在这个地方的附子才叫得“地”药材。

为什么“姜附”先生出在四川?为什么“火神”出在四川?为什么扶阳学派要从这里发源?这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东西,其实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这恐怕可以叫做得天独厚,或者是得地独厚。因为扶阳“第一药”,也就是“火神”所用的一个最重要的药就是在这里产植的。

道论种收

那么附子的道呢?这个道就是讲附子的种收附子移苗的时间是冬至,收成的时间是夏至

大家知道冬至到夏至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冬至是一阳生,一阳来夏之际。冬至到夏至这个阶段是阳气渐长,阴气渐消,完全体现了“以火立极”、“以火消阴”的真义。附子的种收正是禀受了这样一个“立极之气”,所以附子的温热不是凭空来的,它作为扶阳的第一要药也不是凭空来的。这跟天道的运行有决定的关系。

而附子为什么非要在江油这个地方才算是得地呢?大家可以思考。

四川江油位处西南,是坤土最厚的地方,而土是能够藏火的,就是能够完完全全把天道所给的阳气,聚集到附子里面,从而使附子有这样一个雄厚的热量。这是我们从药物的角度对附子的一个大致了解。

附子的炮制

大家都知道张仲景用附子的方子很多,有的方子是用生附子,但也有用炮附子的。了解附子的炮制,对我们认识附子是很有好处的,现在的附子基本都是制附子,很少有用生附子的机会了。

那么古法是怎么炮制的呢?

四川有一个地方叫自贡,也叫盐都,产盐的地方。过去,取盐就像是打井钻石油一样,把原盐从井里抽上来,然后用锅来熬制,熬制的结果是分成两个东西,哪两个呢?一个叫盐,一个叫胆巴。

两个东西分出来了,盐是属于阳的,胆巴就是属于阴的。四川人喜欢吃豆花,那么豆花是用什么点成的呢?就用胆巴水。如果豆浆熬了以后不放胆巴,它就始终是水,一把胆巴放进去,豆花就成形了。

胆巴是至阴之物,为什么豆腐有石膏豆腐,有卤水豆腐?卤水豆腐就是用这个胆巴点成的。石膏是什么?也是大寒之物,也是至阴之物。我们读《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生活中的这些东西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为什么这个放下去,它的形就出来了?这就是“阳化气,阴成形”。

那么附子为什么要用这个法去制呢?也是很有意思的。

这样一个纯阳的东西,要用一个至阴的东西来制,所以阴阳这个东西很是奥妙,古人怎么就能想到这个上面去,我们可以吗?恐怕是八辈子也想不到这个上面来。所以,对于古人的很多东西,惟有赞叹,惟有恭恭敬敬地去学习,去体悟,去信守奉行。这是附子在炮制法上用到的东西,了解这些可能有助于我们更深地去认识附子的性味功用。

附子的炮制,过去要九蒸九浸,蒸了以后用胆巴水泡,泡了以后用长流水冲洗,现在没有了,现在法不是这种制法,这对于附子的功用有很大影响。

附子的煎煮

附子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煎煮方法。按照《伤寒论》用附子,都没有先煎,山西的李可老中医,也不取先煎。

但是我的用法是一律先煎,就是附片先煎两小时,这两个小时是从煮开后计时,两小时以后用筷子夹起附片尝一尝,不麻嘴了,就可以放其它药,一般再煎半小时就可以了。水要一次性加够,病人实在掌握不了火候,水少了,怎么办?一定要加开水,这是头煎。

第二煎也是开后半个小时,第三煎同第二煎。一般将三道药混合起来分三次服,但一定要温服。这个是煎煮的方法。

食用附子的禁忌

附子的运用除了把握上面这些,忌口也是保证疗效的一个不可少的因素。

按照卢门的规矩,服温热药一定是要忌口的,忌口有两方面,一个是绝对要忌生冷寒凉,因为附子是扶阳的,所以一切损阳的因素都要把它拿掉,这才能保证疗效。

另外一个是要忌辛,这个也是卢门的一个心法。为什么辛温扶阳还要忌辛燥呢?这一点也许不容易理解。这里可以作一个比喻 ,附子以及其它的辛温扶阳药就像汽油一样,它是动力之源。但是如果你吃了辛燥的东西、煎炒的东西,那就像丢了一个火星到油里面,油马上就会燃起来,就会引起上火,所以辛燥的也要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卢崇汉谈附子(录自于扶阳讲记)
关于附子
中药煎药方法
谈谈附子
中草药药性
哪些中药需要特殊煎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