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点中国“非遗”中的木文化

中医针疗法、瑞安木活字印刷、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苏绣、太极拳……通读这份“非遗”名录,传统、手艺、文化等极具“中国风”的词汇纷纷映入眼帘。在西方文化和时尚大潮盛行的今天,“非遗”的传承,确实有着深远的意义。


与每一个“非遗”项目同时公布的还有相应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们藏在技艺背后,做着默默无闻的传统文化“守”艺人。能见到他们的机会并不多,但当我们走近他们,就会发现这些“非遗”传承人的人生之路大抵相同——少年学艺,几十载坚守,从翩翩少年到白发苍苍,很少有人珍惜他们的坚守,了解他们的孤独和艰辛。


01

墨香千年东源村


2008年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15日,在瑞安市政府和国内专家的努力下,“中国木活字印刷技术”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传承这项技艺的代表人物是王氏家族的王超辉,他是国家级木活字印刷的“非遗”传承人。如今的东源村已是闻名海内外的木活字印刷文化村,掌握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师傅有近百人。在这里,每天都有东源村的谱师们现场再现木活字印刷的每个步骤,成为世界绝无仅有的一道景观,吸引游客如织。



木活字印刷最难的一道工序是刻字,要选用上好的棠梨木,刻字时先用毛笔将要刻的字反写在字模块上,再用刀刻,先横再竖再撇,最后再把空白的边角挖去,一个反写的汉字才凸显于字模上。东源村木活字的字体使用的都是明清的官方字体老宋体,繁体字型“横细竖粗”,古拙雅致的气息十分浓厚。


据说,在铅活字印刷出现后,东源村的一些谱师们也曾纷纷随潮流而改用“更方便、更好看”的铅字印刷,但王超辉依然坚守木刻活字的古老技艺。他说:“木刻活字是古代留下来的,修家谱的事情也是古代的,古代的字古代的谱,搞起来是一套,比较适合一点”,王超辉不受世道变换的影响,依旧我行我素,用手中的木刻刀捍卫着祖传技艺,而正是他的这种执著在不经意中保护了这种古文明。


02

留青竹刻彰吾姓


“闽派竹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759年(清乾隆24年),入闽第一代竹刻大师刘材成,传至今已到第七代。2014年,留青竹刻(莆田)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一件留青竹刻大功告成,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乃至几年,这还不算选竹采竹的过程。所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资历和多年的磨练,真不敢自称为大师。而眼前的这位莆田留青竹刻第七代传承人刘志高,学艺至今,创作的艺术精品已有几十件,他创作的《爱的呼唤》《觉悟》《数尽飞鸿》等6件作品还入围我国唯一的竹刻博物馆——上海嘉定竹刻博物馆收藏行列。



竹本幽隐隐深山,千琢万锲始留青。以留青竹刻为代表的传统手艺表现出手工艺者对传统的执着坚守,刘志高们更可以冠名之“守艺者”,他们或执着于百年不变的操作工艺,或勇于开拓创新,将经典发扬光大。在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现代,守艺的精神如何继续传承是比手艺本身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近几年,师承刘志高,学习留青竹刻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这其中也包括刘志高20岁的侄女刘海燕,“她是刘家后代,有传承的责任和使命,先让她临摹名家的书法,慢慢打基础。”而对于自己十几岁的儿子,刘志高也有传授的计划,“我已经请老师教他书法、绘画,让他从小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长大以后才能把祖辈的留青竹刻传承下去。”  


03

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


福州软木画由福州民间艺人吴启棋首创于1914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又称软木雕、木画,以“无声的诗”与“立体的画”闻名,与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并誉为福州工艺美术“三宝”。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福州西园村,曾因为大规模的软木画从业人员以及令人咋舌的经济效益而名噪一时。当时的“软木画”对西园村来说,就如同现在的“古典家具”之于仙游坝下,在每个西园村人的生活中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而对吴芝生而言,这个印记着实不可磨灭,当然,他也不想抹去,因为这是一枚令人骄傲的勋章。



早晨五六点钟起床,要么准备上课的材料,要么开始一天的软木画创作,往往到夜里11点了仍不舍扔下刀具。创作软木画会用到大刀、尖刀、岩刀以及其它一些创新刀具,材料主要是从西班牙、葡萄牙等地进口的栓树皮,因其柔韧性与可塑性更强些。当然,并不是一开始就上手制作,要先设计草图,然后才做“亭台楼阁山水花鸟”等各类零件,做好之后再进行组装。

 

“要观察远近距离,考虑各方面的透视。有些人不会画,只能照相,还有很多老师傅只能凭图案做,凭空造物不太可能。”其实软木画还未见起色的那几年,吴芝生的工作基地是自家的老宅。采访期间,他多次指着身后桌上的几张照片介绍,那是2014年底拆迁前他特意去照的老宅照片,“我要以它为原型创作一幅作品”,脸上是有点不舍又有些期待的表情。不舍的是旧宅里的奋斗痕迹,期待的是新的开始。


04

敲出一艘船,驶向远方


“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竹泓木船摇荡在纵横水乡间,哺育了代代以木船制作为生的手艺人,也为竹泓摇来了“造船之乡”的美誉。2008年6月,竹泓木船制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4月,周永干成为该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这是一份荣誉,也带来了更大的责任。


娴于一技可谓手艺人。竹泓镇竹二村的周永干,祖辈以造船为生,至他已是周家第五代木船制作手艺人。自小浸淫于父辈制船环境中的他,耳濡目染之间,无需刻意学习,“看着看着就会了。”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笃定,初中之后未继续学业,周永干选择继承父辈的手艺,与杉木、铁钉、桐油等制船材料朝夕相对,开始延续这份传统制船技艺的辛劳与荣耀。



入选“非遗”,船厂悄然兴起,竹泓传统技艺制作的木船已不再局限一隅,逐渐在更远更广的地域摇荡出彩,也增强了竹泓镇造船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周永干也在竹二村看到了非常可喜的变化:2005年之前,村里30岁以下的制船手艺人不见影踪,而今20~25岁的年轻人也开始重视这门工艺复杂、工序繁多、耗费工时的手艺活。


未来,辛苦伴着荣耀同行,都值得期待。周永干相信木船技艺的发展会一年比一年更好,那节奏分明的有力敲击,将手艺人细致对待过的每一块木板联结,成型,成行,驶向更远的未来。

05

潮州木雕,既喜且忧


潮州木雕是一项汉族民间雕刻艺术,据遗物考证,在唐宋时期即已存在。主要用以建筑装饰、神器装饰、家具装饰、案头装饰等,经精雕细琢后贴上纯金箔,显得金碧辉煌,又称潮州金漆木雕,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并誉于世。2006年潮州木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浓园五楼的办公室里,一头长发,胡子灰白的李得浓,伏案描绘着木雕创作的设计图,时不时指点一下旁边敲敲打打做着木雕的徒弟,这是李得浓四十余年的木雕生涯里最常见的场景。2006年,这位潮州木雕的顶梁“大匠”成为潮州木雕的两位非遗传承人之一,2013年初,更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可谓诸多殊荣加身。



李得浓的作品注重内涵和创意,善于突出对比关系,玲珑剔透而不失凝重,多层次镂通而不觉繁琐。潮州木雕以前常用的是S形的构图和Z字形构图,而李得浓却不满足于这两种传统的构图形式。他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在2000年前后开始尝试新的构图形式,最终成功开创出“聚丛式”、“门字式”等新颖的构图形式。


除了凿木不缀,李得浓还有另外一份重要的工作——带徒。2007年,李得浓被指定为潮州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担起了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任。在他眼里,潮州木雕可谓“既喜且忧”。可喜的是,改革开放,尤其是在列入“非遗”名录以后有很好的发展;堪忧的是,现在潮州木雕师“越来越少,越来越老”,年轻人大多数难耐清苦,静不下心来从事这一行当。

06

侗族木桥系三生


鼓楼、风雨桥、小吊楼,是侗族的文化和灵魂。侗族人擅木工,能建筑,以其独特的木结构建筑闻名。其建筑工艺有二绝,一绝纯榫卯,搭桥建楼不费一钉一铆却能百年不散;二绝不画图纸,所有设计刻在脑中。能做到这两点的能人不少,但杨似玉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


外面的人注意到杨似玉多是源于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颁布,名单中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赫然在目,杨似玉是这项非遗项目的唯一传人。但内行人都知道,杨似玉其实早有名气。



我们很难想象看起来就和普通农民一样的人,有这么多令人称道的成就。如今的人也难以想象这个只读了一年书的人,能心算出如此复杂的一个工程量,做出那些高校出身的工程师不能做到的事情。他可以不用图纸就搭起一座桥、一栋鼓楼,用杨似玉的话说:“我心里想,这块木料应该开13、14厘米,结果一做,就是这样。”


大师不是叫出来的。13岁开始学艺,到今天做了47年的木匠。从一开始连木头都不懂得怎么劈,到如今心算出一座桥所有木料的尺寸,其中辛劳可想而知。从整体结构的设计,到每根木料尺寸的大小他都要操心,还要满场的巡视监督,工人在做,他就得在一边看着。大师,是四十七年做一件事的坚持。

7

作田不成作木师


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2006年,仙游因仙作工艺家具产业的繁荣而荣膺“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称号。2014年11月,“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在仙作古典家具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上,游良照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鲁班不识字,打叉的就是。”在谈及木师行业的规矩时,作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木作技艺传承人、中国明清家具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的游良照多次趣谈这一歌谣式的工艺口诀。仙作的传承,大多是依靠“口传心授”的模式,师傅的口耳相授及亲身示范成为教学的主体,而技艺的要领则以口诀的方式相授。



上世纪六十年代,游良照师从仙游古老木工流派“洋塘雕花”(亦称“仙游工”)的传人吴长根学习木作技艺,他师法古人,吐故纳新,由他主导创作的“天然型明式家具”系列产品,荣获国家专利产品称号。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木器专家胡德生评价说:“天然型明式家具,造型上承接明代式样,座面下牙条及腿利用树杈盘根错节变化无穷的特点,巧妙拼合衔接自然,表面看上去浑然天成,丝毫不落斧刀痕迹,亦看不到卯榫连接,纹色凝重富丽,简练舒展。”而家具专家张德祥也不吝赞美:“此凳令人耳目一新,颇具道家风骨,虽由人作,宛若天成。如凳面边沿也作瘤雕处理,则更可人意。”


8

刻一颗木偶初心


漳州木偶头雕刻,是属于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漳州过去有一条老街叫“北桥”,街上有十来家制作木偶、佛像以及泥玩具的店铺,这条老街也因此被称作“尪(短小之意)仔街”。徐竹初的祖上就在此处开了家作坊,店号“成成是”,如今这个店面早已不复存在了,但木偶头雕刻手艺却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日渐精湛,到了徐竹初儿子徐强手上已是第七代。



在外人看来,徐竹初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手艺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如同冥想的僧人,在行一段苦旅,这种独孤感从小便伴随着徐竹初。但是,他给了无数个木偶头新的生命,这么多年来,木偶也与他同悲同喜、同愁同乐,“它笑我跟着笑,有时它都愁眉苦脸,我好像刻起来心情上有时候也忧愁,好像我的性格、我的心情跟木偶的心情是融合在一起的。”徐竹初说。


木偶戏的角色大致与京剧相同,有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不同的人物,在雕刻制作上的表现手法都不尽相同,喜怒哀乐、忠奸美丑,各有姿态。从一块香樟木到木偶头,成品虽不过巴掌大,却耗费匠师几多心血,其中的繁复与细致外人很难想象。在未登台的时间里,木偶静静地呆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中,待锣乐一响,就像被唤醒了生命似的,眼波流动,须发微翘,演绎了一出又一出人间悲欢木偶戏。

9

后  记


与其说这些传承人感动人们的是其精湛且稀有的手艺,不如说是那一份传承千年的文化自觉;与其说“非遗”所要保护的是技艺和文化,不如说是意在留存中国人最根本的精神内观。


我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只局限在博物馆中,或停留在旅游区里,也不应该只是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非遗”的传承,唤醒我们的文化自信,唤醒我们对于传统哲学和生活艺术的学习、憧憬与热爱,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节特别企划 | 致敬非遗传承人
非遗 欲借市场之力破传承之困
“非遗”保护需要的不仅是名录!
李明杰: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中国古籍版本文化保护
印刷术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0年刻1个字
2020年活字印刷术学术研讨会在线召开 挖掘活字印刷文化内涵 推动传统技艺传承保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