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夏书画讲堂】俞丰| 古谱画竹秘要(九)


华夏书画讲堂
俞丰


序 言
本篇汇总古代主要竹谱和墨竹画论而成,大致按所讨论的内容归类,以清眉目,但其中亦难免有穿插互见的成分。古代墨竹画法、画论随时代而演变,故读这些画论,尤其需要注意结合时代风格加以辨析。
古谱画竹秘要
(九)
位置
元·李衎《竹谱详录》
位置。须看绢幅宽窄横竖,可容几竿,根梢向背,枝叶远近,或荣或枯,及土坡水口,地面高下厚薄,自意先定,然后用朽子[1]朽下。再看得不可意,且勿着笔,再审看改朽,得可意方始落墨,庶无后悔。然画家自来位置为最难,盖凡人情[2]好尚才品各各不同,所以虽父子至亲,亦不能授受,况笔舌之间,岂能尽之?惟画法所忌,不可不知,所谓冲天撞地、偏重偏轻、对节排竿、鼓架胜眼[3]、前枝后叶,此为十病,断不可犯,余当各从己意。冲天撞地者,谓梢至绢头,根至绢末,厄塞填满者。偏轻偏重者,谓左右枝叶,一边偏多,一边偏少,不停趁[4]者。对节者,谓各竿节节相对;排竿者,谓各竿匀排如窗棂。鼓架者,谓中一竿直,左右两竿交叉如鼓架者;胜眼者,谓四竿左右相差匀停,中间如方胜眼者。前枝后叶者,谓枝在前,叶却在后,或枝叶俱生在前、俱生在后者。
[1]朽子,作画起稿用的粉土笔或木炭。宋邓春《画继·岩穴上士》:“画家于人物,必九朽一罢。谓先以土笔扑取形似,数次修改,故曰九朽;继以淡墨一描而成,故曰一罢。”清方薰《山静居画论》卷上:“今人作画,用柳木炭起稿,谓之朽笔。古有九朽一罢之法,盖用土笔为之。”
[2]人情,人之常情。
[3]胜眼,方胜重迭处的方眼。按,方胜为一种首饰,形状以两个菱形相交,俗称彩结。后形容方形。
[4]停趁,匀称适度。
蒋风白
蒋风白
蒋清
金农
清·郑板桥《郑板桥集》
一竿瘦,两竿够,三竿凑,四竿救。疏疏密密,欹欹侧侧,其中妙理,悟者自得。
清·郑板桥《郑板桥集》
画大幅竹,人以为难,吾以为易。每日只画一竿,至完至足,须五七日画五七竿,皆离立完好。然后以淡竹、小竹、碎竹经纬其间。或疏或密,或浓或淡,或长或短,或肥或瘦,随意缓急,便构成大局矣。
金农
金农
金农
清·蒋和《写竹杂记》
自著诗文不厌吟诵,为改易尽善也。作画既成,亦当悬之审视,有增一笔便灵,减一笔更妙。如遇能手,亦可请益。
金农
金农
金农
清·蒋和《写竹杂记》
垂梢要舒展,先取势,次结构。山谷云:“生枝不着节,乱叶无所归。”乃初学要言,若几于成功,以章法为第一。
来楚生
李鱓
清·蒋和《写竹杂记》
章法有疏密,有补缀,有力有气,有大段小段,有变换,有斜正,有高下。
李鱓
刘昌潮
疏解
此处所谓“位置”,包涵构图、布置、经营、章法、穿插等多重含义,指作画的起稿、安排、斟酌、改定。《竹谱详录》中论“位置”一节,见于“画竹法”,但在“墨竹法”中提到“墨竹位置,一如画竹法”,可见两者是相通的。
李衎提出了“十病”,即冲天撞地、偏重偏轻、对节排竿、鼓架胜眼、前枝后叶,此“十病”之说被后人反复引用,认为“断不可犯”,事实是否如此呢?这需要历史地看。结合传世的画作可知,李衎所处的时代,画竹是以全竿工笔为主的,所以他提出的“十病”,针对这一历史时期是正确的,置之后世,就有问题。如“冲天撞地”,原指根梢不能冲出画幅之外,后代的折枝片段之竹,冲天撞地是常见之事,显然不受此法拘束。又如“偏重偏轻”,本指要将竹叶安排得左右匀称,事实上,后代的作品,恰恰是最忌讳平均、追求疏密变化的,根本不认为“偏重偏轻”是病。当然“对节排竿”、“鼓架胜眼”之病仍为后世认同,而“前枝后叶”则主要见于工笔中,在写意墨竹中不易显现。由此可见,“十病”之论,是有历史局限的。古人引用前人的画论,往往过于迷信,不加历史地分析,由此产生一些牵强附会的解说,越说越糊涂,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甄别的。

芥子园画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华夏书画讲堂】俞丰| 古谱画竹秘要(十七)
吴镇《墨竹谱》中的笔墨关系
墨竹画论
俞樾,隶书 画论
韩刚  中国画论解读(二十一)——东坡论画(选)解读
《竹谱详录》节选?[元]李衎?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