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雁塔区交通工会图书推荐—学法笔记 行政诉讼程序 上
雁塔区交通工会图书推荐—学法笔记  行政诉讼程序 上
书抄于2016年6月6日

 
 
一、起诉
1、概念。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社会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请求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给予其救济的诉讼行为。
2、起诉的一般条件。原告是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新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有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3、起诉期限。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就是原告提起行政诉讼所受到的时间限制。原告只有在该期限之内提起诉讼方能被法院所受理,否则法院应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也应裁定驳回起诉。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制度目的不是限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诉讼权利,而在于促使其及时行使权利,以尽快解决行政争议,消除行政法律关系的不确定状况。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计算,因当事人起诉的对象与程序不同而有所不同,分为下列三种情况。行政诉讼行为的案件。当行政机关作出一个行政案件,当事人对其不服而起诉时,其起诉期限的计算,主要看三个时间点。第一、行政行为作出之日;第二、当事人知道或应该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第三、当事人被告知诉讼权利之日。按照这三个时间点的不同关系,分别依下列规则计算。行政机关已经将行政行为向当事人送达,并告知其诉讼权利或起诉期限的,其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6个月。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三个时间点是完全重合的,行政行为送达之时,同时也是当事人被告知诉讼权利之时。那么,当事人起诉的期限,就从此时计算6个月。行政机关已经将行政行为向当事人送达,使其知晓了行政行为的内容,但并未告知其诉讼权利  或起诉期限的,其起诉期限从当事人实际知道诉讼权利之日起计算,起算6个月,但不超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2年内。这种情况下,行政行为作出之时,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知道之时,两个时间是重合的,但这个时间与当事人知道诉讼权利的时间并不重合,知道权力的时间被延后了。这种情况下,6个月的期限就应当从后面的时间点起算,但最长超过迁前一个时间点起算的2年。也就是说,这时候要取6个月的时间段与2年的时间段两者的交集,这个交集就是最后当事人起诉的实际期限。行政机关根本没有告知当事人行政行为的内容,当事人后来才知道行政行为的内容与诉讼的权利,其起诉的期限从当事人实际知道或应当知道该行为的内容与诉讼权利之日,起算6个月,但不超过该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5年。这个时候,行政行为作出之日在先,当事人知道行为内容在后。那么,6个月的期限就应当从后面这个时间点起算,但同时不超过前一个时间点起算的5年或20年。这个时候,也就要取6个月的时间段与5年或20年的时间段的交集,这个交集就是最后当事人起诉的实际期限。起诉行政不作为的案件。行政不作为的案件,即行政主体不履行其法定职责,造成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损害,因而提起的行政诉讼。起诉行政不作为案件,其起诉期限的计算与起诉行政行为的案件有所不同,包括三种具体情况—如果法律、法规、规章或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定了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则从该期限届满之日起,当事人可以起诉。如果上述文件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则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仍不履行行政执政职责的,当事人可以起诉。当事人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可以立即起诉。经复议后再起诉的案件。当事人对行政争议,经行政复议之后仍然不服服役决定的,其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服役机关作出服役决定的,当事人可以收到服役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出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服役期满之日起15日内起诉。在上述两种情况中,如果另有其他法律对起诉期限作出不同的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立案
立案是指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的起诉决定立案审理,从而引起起诉程序开始的职权行为。根据新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接到起诉状,应当组成合议庭,对起诉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审查,在7日内审查完毕,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处理—应当立案。当事人的起诉符合条件的,法院应当登记立案。一经立案,即产生两方面的法律效果,一是受诉法院即取得了对此案件的审判权,也要担当起相应的责任;二是起诉人和被起诉人分别取得了原告和被告的诉讼地位。不予立案。当事人的起诉不符合条件的,法院应当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起诉人对不予受理的裁定,可以接到裁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出具书面凭证。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对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受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接受但不审理。及接受案件的法院与审理案件的法院发生分离,包括移送管辖、指定管辖与移转管辖三种情况。起诉状内容欠缺或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受起诉状。人民法院即不予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三、审理
1、概述。行政诉讼的审理,包括一审程序、简易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
2、一审程序。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自立案至作出第一审判决的诉讼程序。由于我国行政审判制度实行两审终身原则,因此,第一审程序是所有行政案件必经的基本程序,第一审程序也成为行政审判的基础程序。
审理准备。组成合议庭。与民事诉讼不同,合议庭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唯一的组成形式。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由审判员或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员应是3人以上单数。交换诉状。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发送被告,通知被告应诉;人民法院应在收到被告答辩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应当在受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不过,提交答辩状是被告的一项权力。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但被告在法定时间内,不提交或没有正当理由逾期提供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的,应当认定该行政行为没有证据和依据,判决被告败诉。处理管辖异议。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应在收到人民法院应诉的的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书面形式提出。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异议成立的,受诉人民法院应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则应裁定驳回。审查诉讼文书和调查收集证据。对于案情比较复杂或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向对方出示或交换证据,并将交换证据的情况记录在卷。审查其他内容。在了解案情的基础上,人民法院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审查和决定下列事项;更换和追加当事人;决定或通知第三人参见诉讼;决定诉讼的合并于分离;确定审理形式;决定开庭审理的时间、地点等。庭审程序。庭审方式。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必须进行开庭审理。而且,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外,一律公开进行。庭审程序。包括开庭准备、开庭审理、法院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宣读判决等环节。一审对象。一审法院审理的对象是被诉的行政行为。审理期限。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需要延长的,有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的审理期限的,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案件的移送。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发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违纪或犯罪行为,或被处罚人的行为构成法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将案件全部或部分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的措施。接受移送的有关机关,应依法履行追责。如案件移送影响本案审理的,人民法院应裁定中止诉讼。
3、简易程序。新“行政诉讼法”增加了行政诉讼的简易程序。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法院审理下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建议程序—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案件涉及个款额2000元以下的;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案件。此外,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不得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行政诉讼的二审、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得适用简易程序。简易程序的审判人员与审理期限。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行政案件,有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45日内审结。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适宜使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最新行政诉讼期限一览表
行政诉讼手册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审判组织形式和审限
行政诉讼一审的审理期限是怎样的呢?行政诉讼一审程序有哪些?
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
律师从事税法服务业务操作指引(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