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觅鱼皮巷的故事


  

  周超英(网名:超英速) 擅长纪实摄影,通过采写文史资料与图片柔合,使人观后感觉亲切自然,生动有趣,从而点阅、点赞率都很高。这次,他又推出他住了三十年的小巷——鱼皮巷的专辑:《寻觅鱼皮巷的故事》。也许,这又会勾起曾居住过鱼皮巷的老人们的回忆.......





 鱼皮巷是淹没在古城扬州367条街巷中不起眼的一条200多米长的小巷,她蜷缩在古城中心的偏东方。

我三十年前生活在鱼皮巷三十年。今天,重新寻觅鱼皮巷的故事。

                           

一、找寻

不是扬州人要找到这条古巷还真有点难度。能方便找到鱼皮巷的方法有二:一是走进湾子街,在街的偏北端东侧边可直接找到不起眼的鱼皮巷;


二是进皮市街,在北端先要找到板井巷,板井巷有两条,进巷向西皆可找到鱼皮巷。


鱼皮巷像条游蛇似的,蜿蜒在民宅中间,最宽处只容两人骑车交会通过。


她有三个出入口。向北直接到湾子街。


巷子中段可向西,连接三多巷。鱼皮巷与三多巷两家人家紧紧相连。


出南头便见到扬州目前人气最旺的老井,号称“五路财神井”的板井,与大板井巷、小板井巷、真君寺巷(新民巷)和路灯台交接。


说到板井,就多说一句。板井在乾隆年间就有记载,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井栏上口直径59厘米,下口有68厘米,高39厘米;再数数,井栏上有16道井痕,有两个锁眼。整个井栏大气、古朴。


二、难寻

鱼皮巷有多少年历史,现已无从考证。因有板井作证,鱼皮巷应该有300年以上的历史。

鱼皮巷列入扬州最有趣味性的“十荤十素”中的“十荤”巷名之一。何谓“十荤十素”?即是以动植物为名的巷陌名称,动物为“荤”,植物为“素”。古巷的名声亦已出名到了美国,美国斯坦福大学梅尔清女士在她的《扬州日记》录像中也记录下了鱼皮巷。

扬州古稀书印名家吕政澄,在他创作的一套用100条古街巷名刻成100幅画印的《扬州古街名巷画印》中,最有特色的一方印就是鱼皮巷。它远看是印近看是图细看是字。


为何称鱼皮巷,亦已无人能答。仅是有人传说,巷内某处墙壁似鱼皮状而得名。笔者找遍了小巷每个旮旯,没有发现有像鱼皮状的墙壁,也许是笔者愚笨。在寻觅中道是发现了小巷中的墙壁各有不同,千姿百态,种类繁多,显得很有特色。

有用粘土砌乱青砖而成的乱砖墙。


有用灰浆砌红砖水泥勾缝成的空斗墙。


有用砂浆粘小瓦成的花墙。


有青砖红砖混搭的双色墙。


有用糯米石灰浆砌的青砖墙。


有用石灰稻壳砌乱砖的墙。


有用水泥砂浆砌红砖的墙。


有的人家为了节约砖块,在底部砌实体砖,上部砌空斗墙。

 

有紧挨着的两家不同墙壁。


有用石灰抹面的石灰墙。

 


有用水泥粉面的水泥墙。


有用涂料粉刷的现代墙壁。


有贴上瓷砖美化的瓷砖墙。


还有这片墙,你看出它的变迁史吗?门——堵门——开窗——再堵窗。



古建筑墙体,会用铁钉修缮加固,称为“墙钉”,也有叫“墙扎”。古时建房,用墙钉加固并不稀奇,与后来的砖混结构房屋预埋钢筋加固是一样的道理。


这并不长的古巷汇聚了许多不同年代、不同时期、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墙壁,可谓是民间墙壁博览会。

三、追寻


这片墙是用什么材料砌的?肯定没有多少人知道。砌这墙的材料是来自扬州师范学校化工厂用于生产烧制活性碳的纯手工制作的耐火钵,也就是当时校办厂的废物利用。这耐火钵是用耐火泥烧制而成的,里面是空的,拿它砌墙时先要在里面填满土后才砌上,当然也有就空钵砌的,但不够牢固。现在这墙已有40年历史,应该属于稀罕的老物件了,扬州已经非常少见。


这片墙原先是19号的后门,我爷爷在“文革”初期去世后就从这个门出殡的,出殡后为了图个吉利而堵了此门。


19号大院是鱼皮巷当时最大的院子。建国初期,扬州师范学校在皮市街的“万寿寺”办学后,她成为了扬州师范男生宿舍,称“扬师第一宿舍”。“扬师第一宿舍”的蓝底红字牌子上大写的“扬”字现依稀可见。1959年,学校将学生宿舍改为了教师宿舍,而我随着父亲入住“扬师第一宿舍”,成为第一家房客。


鱼皮巷19号内三纵三横排列了五进正房,三进对合房,一进偏房,七进厢房,还有一个后院子。它十分符合扬州古代民居大户人家“前五后七,左右为三”的建筑风格。即:对合房是五架梁,正房是七架梁,左右厢房为三架梁。


大院有两道门,非常安全。在二道门上仍然看到她当时的荣耀,宅门上抱鼓石有着精美的石雕,门眉上有着精彩的砖砌。这都是大户人家大门口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标志。而这户人将这些标志设置在二门,而不是大门,值得人们去考证。


大院与邻居间还隔着一条长长的火巷。


儿时的我住在此地时,曾有该户主人上门来看望房屋。据称,当时因战乱逃离这里一直未归,建国后此屋收为公管。原房主究竟何人?现已无法找寻。

如今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宅,部分建筑还保持着过去的模样。雕着花的老窗户、厚重的老木门、木制的天花板,还有木板做隔间的老板壁。


这片地板也铭刻下我的记忆。一到夏季,地板就被我们拖扫的干干净净,变得一尘不染,进入房间必须要光脚,地板上只需铺一块草席就可以入睡。



最繁荣时大院有九户人家,人口达42人。住户增加后,都在一个二道门出入,显然不方便了,后又增开了一个边门。



一旦到了暑假,大院里年龄相仿的一大群孩子们就三五成群的玩耍起来。中午大人们都无法午休,因有小孩的打闹声,人们穿着的木屐敲击地面声,不绝于耳。

大院内的哪口水井养育着周围的人们。我每天放学后第一个任务不是去做作业,而是要到井上打水,将打上来的水用铅桶一桶一桶地拎回家倒入大水缸,一缸水则需要跑上十几个来回,当年十多岁的我也不觉得吃力。


如今,这口井虽然也失去了过去的繁华,但仍然是清澈透明,时不时地接待人们的索取。



今天的大院,仅还住有四户人家,当年的盛景不再。走进后,不少已关门闭户,缺少了往日的生机,好不凄凉。


鱼皮巷13号是典型的清代建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窗沿下,用大方砖砌的墙依旧那样漂亮美观,房体部分仍然保持着它原先的模样。


此窗户与房屋一样,也已历史久远,似乎有着西洋的风格。


小巷内不少人家对老宅进行了或改造、或翻建,防盗门取代了木质大门,防盗网装上了花格窗。虽更安全防盗了,但古巷的那种纯朴、古味儿变却不见了。


四、变寻

小巷人家因无法通上天然气,所以许多住户依然烧着煤炭炉。


老人们习惯了用拉线开关的白炽灯。


废弃不用的老式电表箱与闸刀开关依旧挂在墙上。


因不少老宅无卫生设施,所以需到公共厕所如厕倒马桶。


小巷的北端巷头有一公厕,原先仅有一男性旱厕,妇女们如厕只能绕到湾子街的一个公厕,十分不便。所以,只得家家备有马桶。现在,一个男厕改造成两个水冲式厕所,大大方便了周围百姓。以前手写在墙上大大的“男”字依然清晰可见。


用白石灰粉出来的一块墙面,过去是用来写“毛主席语录”或宣传标语的。这些标语已被时光磨灭。


古巷内的老宅有的已经倒塌,正等待主人的复建。


有的则重新翻建成二层小楼,极大地改善了居住条件。


鱼皮巷北端与曾经作为扬州市看守所的东岳庙仅一墙之隔。东岳庙成为看守所后重砌了高大的围墙并架上了电网。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面改造成公安部门的干警宿舍。高高的围墙,虽然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现在依旧还能看见它高大的身躯。


1984年前的鱼皮巷仅有四十多户人家。扬州市看守所搬迁后,高墙上开门,东岳庙内兴建起两栋宿舍楼,一下就增加了二十多户人家,小巷顿时热闹了许多。


现在的小巷内经常也是欢声笑语。居民们常常走出家门,或到巷头的板井,或到小巷的中部空地,边提水洗菜或晾晒衣被,边聊天说话或与宠物斗乐,其乐融融。


在古巷中生活了一辈子的九旬老人,一头短发像罩了一层白霜,在阳光下散发着银光。令我惊讶的是她居然不用拐杖去上街购物。


古巷中不少是几代人居住在此的原住民,他们与小巷同呼吸共命运。居民们也都积极响应祖国号召,送子参军,光荣人家成为骄傲。


如今巷中的新生代正茁壮成长。


五、文寻

鱼皮巷也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扬州著名小说家《广陵潮》作者李涵秋,是饮誉清末民初文坛的小说大家,一部《广陵潮》风靡海内外。李涵秋故居就在鱼皮巷。近代小说家贡少芹所著的《李涵秋》明确指出其住在鱼皮巷,且其弟弟李镜安也住在鱼皮巷。《李涵秋》载:“涵秋住居板井鱼皮巷,距第五师范甚远。”(民国时期的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在今广陵路梅花书院)李镜安在其兄去世之后,撰写过一篇《先兄涵秋事略》,其落款中有“扬州板井鱼皮巷本宅”。李涵秋故居具体在鱼皮巷几号,现还未能准确定位,有可能是鱼皮巷南头的第一家或者第二家。

已故扬州评话名家、《武十回》话本作者王少堂虽住三多巷,而鱼皮巷与三多巷是相连巷道,鱼皮巷成为他的必经之路。


扬州曲艺演员贾祥骥,就是扬州老百姓口中的“贾大大”也出生在鱼皮巷。贾家因与王少堂家相隔不远,他曾经受到王少堂的点拨。

另外,19号的西墙隔壁就是同治八年(1869),扬州两淮盐运使方濬颐的 “梦园”旧址,现清末民初修建的精致木质两层小楼仍然印刻着当年的风采。

而鱼皮巷及周边庵观寺院众多。如古巷内北有东岳庙,


南有太平庵。1号和3号住宅原本就属太平庵,粉墙黛瓦的马头墙还是那么明朗而雅素。


再远些还有隔条皮市街的万寿寺,向南有明代著名的地藏庵。周围的人文环境深深地影响着小巷。

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诗人鲁晓南曾住在鱼皮巷23号。他撰写的《我的鱼皮巷》小诗是这样描绘古巷的:

很多人没从那儿走过/从湾子街到皮市街/一个院落又一个院落/

小巷只是一堵黢黑的老墙/和衣冠不整的门窗/和大概二三百年的时光/

经年的青苔活得更加久长/潮湿阴暗会助长一种顽强/一次次/


翠绿地爬上老墙/只有来自正午的阳光/能短暂地看清鳞次栉比的地面/


交互错落的条石、青砖/粼粼如同一件鱼皮的衣衫/黄昏会象父亲一样从巷口归来/

影子总是拉得很长很长/渐次弥漫的夜色里/凭空一声咳嗽/


就吹灭子朽木电杆上晕黄的灯光/疾速陷入死寂的小巷/会有那么一点慌张/

之后仿佛来自深谷的鼾声去去回回/又深又长/23号的四合院/有我的一间小房/

天井的手进了花格小窗/窗下的书和日子早已泛黄/翻过来覆过去/床下泊双黑亮的皮靴/

床上躺着少年的幻想/还有心爱的马裤呢/还有一辆永久锃亮的上海凤凰

这就是小巷人家的真实写照。

六、质寻

古巷有着她许多的特质。

挂在大门口的牛奶箱、信报箱成为哪个时代的标配。每天的凌晨,辛劳的送奶人会骑着自行车送牛奶上门,将牛奶放进箱内,无任刮风下雨。


秋冬季节,温暖的阳光只能光顾小巷一个时辰,便早早地离去,只有落叶默默地留在巷面。


古巷上空各种电线交织在一起,如同蜘蛛网般,它与东岳庙内的银杏叠加也成为不易让人看见的一景。


夜幕降临,时处深秋初冬的小巷,路灯不知疲倦地照亮着巷道,加上古巷人家从窗户透出的丝丝光线,更显谧静。


只有电瓶车忠诚地守候着主人的门口,随时听从主人的调遣。


巷子很静,几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小伙子神情专注地底头看着手机,默默的走在小巷之中,毫未觉察到我这位摄影人。


而小花猫则蹲在窗户口警惕地看着行人。


在巷中骑车的人们,转弯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身体随车子倾斜,一只脚离开脚蹬,顺势急弯过去。


细雨中的古巷更显得那么有淑女般的柔情。巷子的面包砖路面一改往日的灰土脸面,远远望去油光铮亮。


行人撑着雨伞和着雨丝的节拍,奏着逝去却不曾遗忘的青春。


雨点聚集在古巷上空的电线上,似一种串串珍珠,与屋顶的小瓦互说着今天与昨天的故事。

                                                               摄影/文字  周超英(超音速)

                                        20171121日用此文献给自己耳顺之





本苑真诚向各位影友约稿

并专辑展示

不问门派、身份、资历

只看作品优劣

是好作品

我们就热忱推荐

面向社会展示交流

有意发专辑的影友们

请留言联系

我等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朴 清幽的扬州小巷
走马观花(16)‖走进扬州小巷
梦里依稀小巷深
江南人家|吴冠中
吴冠中:画不尽江南人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