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贝塔总动员: 指数增强基金是怎么回事儿?

hello大家好,我是贝塔总动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指数增强基金。

经过基金行业20年的推广和教育,投资者对指数基金可以说是非常不陌生了。但很多人还是会疑惑,在美国指数基金大行其道,在中国也就应该买指数基金吗?呵呵,残酷的真相是,在美国,比较容易挣到贝塔的钱,不太容易挣到阿尔法的钱。而在中国,是比较容易挣阿尔法的钱,不太容易赚贝塔的钱。美国的股指在过去10年来一直是长牛,所以买指数基金简直就是躺赢,而中国的上证综指大家有目共睹,十年前和十年后都是2900点——“中国股市永远年轻”,而且这十年还是上蹿下跳,买指数基金几乎就是坐过山车,动不动就回到原点不说,能不被中途震下车就不错了。

那是不是说就不能买指数基金了呢?当然不是,大家记住,买指数其实就是买国运。过去十年,是中房美股的黄金时代,但现在,中国的楼市和美国的股市都是历史高位,而美国的股市其实就是在2008年美国楼市在次贷危机中崩盘后发展起来的。所以未来十年,中国大概率会重走美国过去10年的道路,股市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国运当头,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当然,大国崛起不会一帆风顺,因此中国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非有效性也会一定程度上长期存在。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指数增强基金,在赚市场贝塔的同时也能博取阿尔法超额收益,兼顾主动与被动,来化解传统指数基金坐过山车的风险。

所谓指数增强基金,指的是不完全以复制标的指数走势为目的,而是在实现有效跟踪标的指数的基础上,力争实现超越指数的投资收益。指数增强策略不会对跟踪标的成分股进行完全复制,而是会对部分看好的股票增加权重,不看好的股票则减少权重,甚至完全去掉。与简单复制指数相比有更大的灵活性,对跟踪误差的要求相对较低。例如,普通指数基金在标准化的合同下面90%以上投资的股票必须来自于成分股而且跟踪误差一年不能超过4%,而基于该指数做的指数增强基金是80%以上的投资股票必须来自于指数的成分股且年化跟踪误差是7.75%。指数增强基金操作上指数化被动投资为主,基金经理主动管理为辅。它的收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复制指数部分的收益,另一部分是在择时择股上获得的超额收益。

指数增强基金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

·既能捕捉指数上涨收益(β收益)。

·又能获得超越指数的超额收益(α收益),当然这部分超额收益,是通过“牺牲”一定的跟踪效果实现的。

·从收益构成而言,基金总收益= 指数收益(或指数亏损)幅度+ 阿尔法收益。譬如观察期内指数上涨了10%,而阿尔法收益20%,则基金总收益为:10%+20%=30%。若观察期内指数下跌了10%,而阿尔法收益20%,则基金总收益为-10%+20%=10%。

·风险更低、收益更性感、被动投资与主动增强的完美结合。

那么指数增强基金是如何实现“增强”的呢?指数增强思路可以从宏观到微观角度进行分解,具体主要指仓位控制、行业轮动、选股三个方面。仓位控制,即中长线择时,主要通过在宏观、政策、经济周期等层面进行分析来综合判断大盘未来走势,然后根据指数涨跌情况调整仓位(现金策略)。行业轮动,则是利用行业间相对变化趋势从中获利,是介于宏观和微观视角之间的一个研究领域。选股,主要包括公司调研、事件驱动、多因子选股等,即从指数成分股中选出具有阿尔法收益的个股。上述三种增强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通过主动选股或者量化的方法进行积极的指数组合管理和风险控制,取得超额收益。越靠近宏观层面主动与量化的差别越小,越靠近微观层面二者差别越大。市场上90%以上的指数增强型基金均采用量化方式增强。其他辅助方法还有比如打新、现金管理、吃股指期货贴水的收益等等,但最核心的收益贡献能力还是选股能力。

以红利增强策略为例,就是每次定期调仓的时候,把股息率低的卖出,把股息率高的换进来。股息率变高往往是因为下跌,股息率变低往往是因为短期上涨,所以“卖出低股息率品种,买入高股息率品种”,就变相的起到了“低买高卖”的效果,从而获得一定超额收益。

到了这里,大家对指数增强基金的原理应该比较了解了,那如何在一众指数增强基金中,选到合适的基金呢?

首先,选指数。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最看好且适合自己的指数或主题,收获β收益。比如很多人会选择沪深300指数作为投资标的,但事实上在做增强时,由于沪深300 指数成分股中金融股占比较大,故在做300 指数增强时需要做好行业比例的控制,其操作难度其实比中证500 以及800 增强更大。

其次,选基金。在限定了指数范围后,可选的基金会大幅减少。而这些基金的区别在于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建议重点考虑追踪误差、超额收益、信息比率等因素。

1) 跟踪误差,衡量组合收益与基准指数收益的差距,通常用二者收益差值的标准差来计算。投资组合成份变动、交易成本、基金分红等因素都可能会带来跟踪误差。“跟踪误差”越高,超额收益越不稳定,“跟踪误差”越低,超额收益越稳定。

2) 超额收益,可分年度或分时间区间统计超额收益,此时也要注意统计累计超额收益哦,以免被某一时间段业绩表现好但长期业绩一般的基金所迷惑。

3) 信息比率,是用来衡量超额风险带来的超额收益。信息比率越高则在承担相同风险的条件下取得超额收益越大。即在同等跟踪误差的基础上,谁的超额收益越高,谁就胜出。

信息比率(IR)=年化超额收益/年化跟踪误差

大家不妨根据以上指标做一个打分表,各指标权重建议如下:

跟踪误差,占比20%,基金池内所有基金按过去1年的跟踪误差排名;

超额收益,占比40%,基金池内所有基金按过去1年的超额收益排名;

信息比率,占比40%,基金池内所有基金按过去1年的信息比率排名。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指数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来自于行业偏离和风格偏离,比如2017年偏配食品饮料和白酒的基金,超额收益就会特别高。但偏配的行业/风格第二年不一定继续领涨,如果抓不住新的行业轮动机会或风格机会,第二年的超额收益可能就不会太高。而事实上,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做不到每年都“踩对点”的。因此为了规避偏离带来的业绩不稳定性,有些指数增强基金会做行业中性和风格中性,保证不偏离行业和风格,重点“精选个股”,从而保证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如果大家不想自己的小心脏因为基金经理的行业偏离或者风格飘移而煎熬,建议选择采用中性策略或者跟踪误差较小的指数增强基金,来让自己放心的享受贝塔和阿尔法收益。当然,最终如何选择更取决于您自己的风险偏好程度啦。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个绩效指标助你进一步找到好基金,从此养基赚钱不费力
【养基场】教你读懂晨星网,选出好基金
评估基金的八大数据指标
三分钟教你看懂晨星数据
基金风险指标是怎样计算的?
选基金只懂看收益率?选基高手必读的“葵花宝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