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3个增长的陷阱,财务分析的盲区,你知道吗?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把行业研究做到极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股灾都不怕!说的是彼得·林奇的行研经历。在文章中,我写过这样一句话,“这么乐观的预期,就是要用冷水来浇灭的。”所以,如果看一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特别好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就像厦门天马,2016年1月份到9月份的营业收入为51.563亿元,净利润为3.54亿元,似乎不错业绩。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只剩下8960.13万元。

     2017年收购厦门天马的深天马呢?根据2017年年报,深天马的营业收入140亿元,净利润有8.9亿元,但其实,在损益表的净利润的上面,2017年收到的政府补助就有4.5个亿。只是不断的并购让他们的主营业务看起来好转,当然,还收到了更多的政府红包。

      在我们做公司研究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误区,陷入逻辑分析的盲点,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避免并识破这样的误区?

      公司的增长是真的么?

      公司的发展会永远上升吗?有许多公司,财务报表都非常好看。那我们如果基于这样的财报做预测,结果就会得出,这家公司的利润永远上涨,最差呢,也就是涨幅低一些,但是绝对不会亏损。所以说,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不需要分析它了,直接无脑买入就行了呀!所以,关键问题来了,这样的持续盈利能实现吗?恰恰是因为大多数的研究并不一定准确,才需要我们去伪存真来分析这个公司。

      就拿2017年A股的上市公司年报来看,2017年两市1256家公司中就有960家公司是预喜的,所谓的预喜包括预增的、略增的、持续盈利的、也有扭亏为赢的,占所统计的公司的四分之三以上。连续三年持续盈利的也有约150家,持续五年盈利的不少。

      可是,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给你举一个案例。我之前有看过一家做留学中介的企业,主要是帮同学去申请北美的院校。这家中介的老板就说:明年,我们要增长1万个会员。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如果拆分该企业运营状况,就会明白这个预测与实际操作的差异。

      根据老板的预测,按照理想状态,这家机构的实际会员增长需要达到30人/天。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1、工作时间:考虑到其真实的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也就意味着实际增长为40人/工作日。

     2、寒暑假因素:由于会员为在校学生,因此,每年的2、7、8月,生源会严重下降。那么去除这些月份后,实际增长人数需达100人/实际工作日。

     但实际情况是,这家公司在过去一年,每天只能发展0.3人,所以如果在公司没有显著的资本投入,也没有其他大规模的招人的情况下,说出“明年要发展1万个会员”这种话,明显是不可信的。

      然而,公司的增长可持续么?

       举个例子,近些年,中国的旅游地产投资开发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大起大落。但很多旅游地产的开发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可持续盈利的模式。

      华侨城从2014年开始就着手寻找新模式,到2017年,面对国家旅游政策新导向,更是以"旅游+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推进旅游业务创新,成立"欢乐谷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5.30亿元,同比增长15.77%。主题公园全年游客接待量超过3500万人次,位列全球景区业四强,亚洲第一。在行业遇到瓶颈时,许多公司会寻找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只要跟踪这些公司的动态,就能够寻找到持续盈利的项目。

      公众号内回复“华侨城”获取2017年年报及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

      当然从华侨城近5年的财务报表看,无论是旅游运营,还是地产销售收益,其毛利率都相当可观,并保持着平稳发展的势头。旅游与地产两大板块在集团整体利润构成中也是平分秋色,分别占44%和56%。

     利润率真的可持续吗?

      看懂了收入以后,就要看利润了。假设我们去看一家公司的研究报告,发现这个公司的销售收入在过去都保持着20%的增长率,那么当报告预测其未来有15%的增长时,我们下意识地会认为预测合理。

      比如下面这张利润表,从2010年到2014年,利润率从 5.7%到20.2%翻了四倍,利润增速也非常快。遇到这种利润高速增长的公司,我相信你和我一样存疑,这个利润率的上升是不是真的?

     同样的,下面这份报告,2016、2017、2018三年的利润率分别为3.41%、8.71%、13.38%,利润率也是翻了四倍。这里的原因在于:之前每年都能实现30%的销售收入增长率,而预计接下来的一年能上升20%,但是员工费用、薪资费用、市场费用并没有同比上升,所以利润就增长了。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在这个分析中,利润越来越高的本质是因为销售收入一直上升,而费用却没有保持与其同水平上升。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销售收入的上涨应该要靠员工,但是员工费用没有太多增加,意味着一个员工,个人的业绩显著提升但工资加了一点点。

      可员工业绩的提升,要么是加大了对员工本身的培训投入,要么是招到了更高水平的员工,所以,人力资本成本应该是提高的,也就是员工费用理应增加。很显然,这个报告说的利润上升,是个自相矛盾的伪命题

     其实很多报告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给出的模型本身逻辑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产出固定、市场费用增加幅度不匹配等等这样的情况。

     资本支出的前置期

     另外,资本支出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所谓的资本支出就是我们去买土地、买厂房、买设备产生的费用,这里面设备是最核心的一点因为购买设备的费用实际支出时间是滞后于购买时间的。这里有一个Lead Time,也就是前置期的概念。

     通常来说,我们网上购置产品,从下单到收货至少也要两天时间。而工业企业去买大型设备,从定制到最后实际到手,产生资本支出的时间周期可能是3到4个月,也就意味着,资本支出需要3或4个月之后才能在财务报表上体现。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未来支出的情况。比如对方跟你说,明后年可能花50万,那一方面要看他的现金流是否有变动,另一方面,要根据产能利用率判断是否该有这样未来的资产计划。

     所以,我们去看一个公司研究报告要把握好自己的逻辑,保持怀疑的态度。一定要记住这五点:

     1、寻找公司盈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时刻注意利润率上升的关键因素

     3、季节性因素千万别忘记

     4、碰到周期,不要慌

     5、资本支出,注意现金流的变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会计常见的作假手法解密2
高人吐槽不看不行——餐饮投资人必看的53个经营数据与计算公式
如何做计划预算
利润中心规划与实务运作----第八讲 利润中心费用的分摊方法
如何做企业财务报表
会计工作流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