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喜信:开封繁塔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北宋建筑

宋喜信:开封繁塔是中国现存

最完整的北宋建筑

2017-03-20 17:22


今日开封


宋喜信:曾经担任开封市建委副主任。

 这是开封繁塔的南面(正面)照,它六面三层,下部是三层粗壮的六棱台塔身,上面是六级六棱锥形尖尖的小塔。这个塔型在中国古塔里绝无仅有,是极其罕见且珍贵的古塔范例!但古人看不懂它,从明代的和尚开始,就编造了它是被皇帝扒掉的'断塔'的故事。但至今谁也讲不清明代哪个皇帝扒的?明代的开国皇帝就是和尚出身,怎么会扒掉神圣的佛塔?现在的专家觉得确有问题,又改嘴讲是被雷电击毁的。实际上,印度原始的'窣堵坡'就是类似这种'下部粗大,上面纤细'的风格。在巨大的半球体上个竖个'高高的辫子'(剎),中国的所有古塔都与'窣堵坡'的原形相去甚远。都是类似铁塔'擎天一柱'的那种样子,不过这倒是经中国汉化以后的形式。只有繁塔还有点'返祖现象',才近似真正'窣堵婆'的原始样子。 

元代诗人曾描写过繁塔,说它在傍晚的鸟叫声中像'半摧',即是讲它在元朝眼里像'断'了一大半的样子。说明了繁塔在元代时的形状,和今天是一模一样的。看看它的近照,当人们走近看繁塔,谁能说它不像座'半截塔'呢?清代诗人形容它像挂在天空上的'铜钟',小塔像个'钟鼻'。真是的!当稍微远点看到全部塔身,谁又能说它不像'铜钟'呢?明朝和尚编造的繁塔原来'七层',被皇帝扒掉四层故事,并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传奇。反而是糟蹋了繁塔价值的冤案!如果让这种无稽之谈继续流传下去,对不起祖先、对不起开封、也对不起子孙后代!

说繁塔被'扒掉'几层,或被雷电击断几层的人,都认为宋代的繁塔'原九层'。什么样子的九层呢?画出来的样子是:'一、二、三、五、七、九等奇数层,南北各一洞。二、四、六、八等偶数层,是六面六洞,塔身构造和门洞排列是和下面三层一样的。但是明显的第三层西北面有个'爬梯洞',实际是生搬硬套画上去的。因为,它脱离建筑学的逻辑。毫无疑问,三层西北面的爬梯是原始设计。这个'空想'的九层塔型和三层的构造格格不入,不要说上部六层不可能,按照'九层'的塔身示意图,即是'第四层'也是不可能接建上去的!

宋代的开封繁塔啥样?河南省博物院的模型是高高的九层。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九层的塔顶,是爬不上来的。宋人苏舜钦的登塔诗里,说他登塔时心惊胆颤地'及颠'----。但是,如果宋代时的繁塔是河南博物院沙盘模型的样子,苏舜钦写出登到塔顶(及颠)的诗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此随便做个塔身模型,而不知道塔身内部结构和外部门洞排列规律,是不成立的。

猜想的'原九层'没有建筑学逻辑:1, 若是'九层'的塔顶,必为六边形攒尖顶,不会是'十三天塔剎的形式去。2, 每一层都有一圈'缠腰'和一圈'平座'。第三层的边缘就不是现存的这个样子,它必然是'清代'和小塔同时添建的。它的构造、材料、标高、形式都违背古建筑逻辑。 且只要有'第四层',就绝对没有西北面现有的登平台爬梯。因为,第三层爬梯上面就是'第四层'的西北佛洞。从第三层怎么能穿透'佛洞',从西北方向进入'第四层'塔心室?这种任意画出的'九层'塔型图(或模型),塔身内外毫无关系,上下层之间更没有结构上的联系。3,从现繁塔实际的平面图、刨面图可以看出,把下部三层谁也不能'还原'改造成所谓的'九层'塔身。

看看建筑图中的道理:下部三层平面图。两条蹬道左右对称地直达三层塔心室,和上部没有任何结构关系。第三层塔身的西北侧,有独立的爬梯和平台出口。如果宋代有过'第四层',那就不是什么有没有'小塔'的问题。而是,在二层的顶标高,就压根不会建造这个登平台专用的爬梯!

繁塔的建筑结构在中国古塔里唯一的!这是没人敢叫板的,即使叫板也拿不出证据驳倒的。任何建筑师都会知道这不是瞎吹牛的。

现在的塔顶是(如照片),小塔罩住三层的塔心室。塔顶是264平米的大平台,可以从三层西北的爬梯可以爬上塔顶平台。宋代诗人苏舜钦,就是经三层的爬梯登上塔顶平台的(及颠)。绝不是爬上九层塔尖,而是爬上三层的平台。没有这个平台,苏舜钦就无法'及颠'。不登上平台,苏舜钦在塔身内部任何一层都看不到'北面的开封城'。就没有汴河像污渠、街上的行人如蝼蚁的诗句。读懂苏舜钦的诗句,会明白'宋代的繁塔必须是有这个平台的'。

小塔结构。八阶锯齿台,一个宝瓶式塔剎。和铁塔的铜质宝瓶式基本一样,但和全国各地绝大多数的十三天塔剎不一样。

小塔结构:八阶台上有五阶级镶嵌佛砖。宝瓶式塔剎底座一层镶嵌佛砖。全部阶级为九级,全部镶嵌佛砖的恰是六级。都说小塔六级,是按镶嵌一层佛砖的算一级。小塔全部算,可以说是九级。只算'台阶',也可说八级。只算八级台阶上的佛砖,又可说五级。一般按全部镶佛砖几阶算几级,故大部分人认为'恰为六级'!反正随便你怎么算,都不会是七级。

小塔上的所有佛砖都是宋代的。其它建材也是宋代的,这是经文物部门辨认完全认可的。(没有清代建材的小塔,有人说是清朝的人,用明代初期拆的塔砖补建的。那么,这些砖咋找到的?)

第一,大雁塔。第二,泉州开元寺石塔。第三,六和塔。第四,开封铁塔。(唯有铁塔塔剎是宝瓶式)

繁塔平台顶的边缘,是和下面平座完全相同的排水砖。(怎么拆、怎么坏,这个位置都不会有'排水砖'出现。

有人说繁塔宋代安装着阑干,看看这些斗拱承托着的窟窟窿窿,脆性的平座砖,怎么能'栽'阑干?

70公分宽的平座,在哪儿栽阑干能过去人?

塔身实为三层,明三暗五、五檐滴水。以小塔象征六级,故称'九层'(三加六等于九),如此而已。

内蹬道示意图。(内攀外沿的登塔形式)

实际上, 繁塔从建成一千多年不变!小塔根本就是原设计,它相当于塔身的六边形攒尖顶盖。收缩起来遮盖住塔心室空间,退让部分形成平台。这个设计精妙绝伦。和'营造法式'规制要求,极其合拍。什么'铲王气'、'遭雷劈'、'因缺钱建半截停工'、以及演绎出的'铁塔只达繁塔腰'的传说,都是瞎编的故事和毫无依据的凭空想象。都是强加在繁塔身上的冤案!殊不知如此糟蹋繁塔的文物价值,有什么值得自鸣得意?

看看繁塔的各层实际状况,你会感到震撼的!因为,绝大多数人是根本没有见过的:一层南塔心室55平米,全国第一。甬道兩侧镶石碑刻经,一、二层塔心室上下贯通,宋代时一层的塔心室,应是树立'顶天立地佛'的位置。所以,一、二层才会是上下贯通,今天把二层塔心室'分隔'成一个死空间,完全没有道理。

二层塔心室显漏的是'顶天立地佛'肩膀以上和头部,故甬道和一层一样镶嵌石经。塔心室南面镶20个乐伎佛,相当于给面南的佛祖献舞。甬道外墙两侧左右对称镶嵌16位罗汉,俨然是护持着'顶天立地佛'的布置。二层因危险而无人进入,至今像莫高窟一样的神秘,人迹罕至,佛像精粹。(不对外开放,太危险也无法开放,即使开放绝大部分人不敢攀登进去。)

什么是'顶天立地佛'呢?举个例子如图: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观音像,从一层直达二层高15.4米的佛像身。二层平面留着六边形的空井,佛像上身透过六边形空井出现在二层。

'顶天立地佛'在两层空间中的正立面。(此例的佛身高15.4米,繁塔第一层11.7米,若穿越二层,上身留有两、三米在二层)

由于一、二层之间被错误封闭,切断关系,故 极少有人见到过的二层塔心室墙面和藻井顶。二层塔心室墙面的佛砖,完整无缺,色彩依旧,历史气息扑面而至。(因为封闭,而且,从外部冒险才能进去,非文物界人士,现在是看不到的。)

三层塔心室照。人们平时从一层北入口登塔,攀升到的地方就是这里。一般人看到的繁塔内部状态,仅此而已!甚至,登到三层的这个塔心室,你自己都不太知道是第几层?是塔身的什么位置?

这是 一、二层塔心室之间的暗层。更是人所不知。

一、二层塔心室1983年前,上下贯通时的原貌照片。把这个六边形空洞封闭,改变了原结构是错误的措施。不仅造成上下不通风,危害佛砖安全,而且破坏了原有构造形式。如宋代的佛像是'顶天立地佛',封闭这个空井,就使它没有了立身之地。

二层北佛洞里有16块石碑,只有6块石碑刻着字。记载了造塔时的捐施活动。把所有捐施财物统计出来,就知道繁塔不是纯粹依靠捐助修建的。

内蹬道向上进三层,向下八级出塔体。可外沿到二层北面的三个佛洞。(需结合示意图,才能理解在平座上外沿,危险的登塔形式)

取消小塔变成'第四层',就应当是这个样子的平面图。现有平台改造成'第四层',从三层怎么上去呢?要由现有的西北爬平台的爬梯,穿过'第四层'的西北小佛洞,才能钻进塔心室。可能吗?不行的!'第四层'的东南面、西南面开不开空洞?开了洞又有啥用处?第四层继续登第五层,谁能告诉大家咋个攀登或建造的形式?可见,空想个'原九层'画一画外表,不知道根本是行不通的!

为什么繁塔建造成'浑身镶嵌佛砖'的形式?看看莫高窟壁画、看看云冈石窟的石雕佛塔墙面装饰、看看嵩山的石碑模式、看看古代石雕佛塔模型就知道:因为,佛教建筑物镶嵌佛砖的装修形式,是最原始、最尊崇的方式。繁塔不仅形似'窣堵坡',塔身装修也尊崇佛教经典款式。

莫高窟壁画

嵩山石碑

南北朝石塔文物

繁塔外墙佛砖

佛砖镶嵌无处不在。

繁塔不仅用6923块佛砖镶嵌,而且块块佛砖美轮美奂。

繁塔是北宋皇城第一塔,现存北宋、南宋的佛塔只会逊于它,不可能超越它。事实证明,凡是宋代楼阁式砖塔,绝大多数学习它,多少都要贴佛砖。(包括铁塔)凡是江浙的楼阁式塔,都是砖柱做心,外面用木质挑檐、平座。(虎丘塔、雷锋塔等。不能镶嵌佛砖,木外沿早早毁坏)这张图是河南省其他宋塔的佛砖照片。

不要继续沿袭'文献'中的不实之词来看待繁塔了!繁塔是中国现存最最完整的北宋建筑,无论哪个方面它的学术价值都无与伦比。终有一天对它会有正确的认知。

作者:宋喜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故里山东邹城:重兴塔八角九层十檐,楼阁式,高27.4米!
河南古建筑宋代繁塔——开封最古老的建筑
(26)[转载]修德寺塔
中国十大名塔
邹城·重兴塔
不能见面的三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