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香文化的最高峰时代


 



宋人杨万里在《焚香诗》中,写道:“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似纸。 ,首句形容如碧水般色泽的香炉,后句的银叶则是今日的隔火砂片。


八百年前古人发明的“隔火焚香品香法,是现今日本香道的前身。

 


宋朝文人品香活动更为流行,“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的“四般闲事已成为文人不可或缺的文化形式与心灵活动,在嗅觉、味觉、视觉、心灵上,形成精致香文化的独特风貌。



香,大量出现在诗人作品中,增添不同的文学意趣!


文人爱香、咏香也制香,黄庭坚、陆游、范成大都是合香的好手,苏东坡亦是品香、制香的高手,创作许多与香相关的诗词。《和鲁直二首》: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

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有诗、书、香修身养性、参悟真理,文人雅士的晚年亦显格外逸致闲情与澹然禅机!《翻香令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被喻为“文风汪洋恣肆的豪放词人苏东坡,对香的一再怜惜,可见文人雅士对香的一往情深。



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

  

北宋诗人黄庭坚,字魯直,自号“山谷道人。自称有“香癖 的他,还是一位善于辨品鉴气味、制作药方的高手。


香,是黄庭坚的生活良伴,是咏物寄情的依托,也是“灵台湛空明的生命净化与修行。



黄庭坚墨宝——婴香方


“香”从嗅觉感官与物质层面升华为内在性灵的默照观想,也说明了香对个人意境的提升与修持的确有其作用。


在宋代香品成为平民文化的生活美学,用香可说是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习惯了。



洗衣服有专用的“洗衣香,就像我们喜欢在洗衣精或手工皂中加入纯天然的香氛。


张择端所绘之“清明上河图有香铺的招牌,可见当时用香之普遍。当时街上还有“供香饼炭墼 ,并挑担卖油,卖油苕、扫帚……香炉



当时有钱人家的妇女坐上牛车或马车,会有两位小ㄚ环手持香球随侍在旁,妇女自己也拿了香球,不但“驰过,香烟如云,数里不绝,尘土皆香


当牲畜边走边排泄时,坐在车上的人闻不到排泄物的气味,是非常实用的芳香剂。与现代车内专用的空气芳香剂与古代“香车宝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嗜香如癖的黄庭坚,到底对香有多喜爱?
炉边燃起一缕香,偷得红尘一时闲
历代文人离不开的书“香”气息
富贵权势,不如一缕轻烟
品味宋人香事
致雅致尊!富豪的香插,你舍得这样点香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