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封昔日四方坑
开封昔日四方坑----记忆儿时、少年童话王国的地理旧貌 我的祖居是开封城里东北隅位置的惠济河西岸,也就是昔日开封远近闻名遐迩的四方坑,今日号称阳光湖的西边。茅屋数间,方井小院一块,在附近算不上大户人家,但是在当时家里有一座小磨坊,一头小毛驴,父母昼夜辛勤劳作,在当时不愁温饱,也算是在周围家底比较尚可的人家了,说起那时候,就会回忆起很多童年的趣事,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风雨如晦的故事总是历历在目,令人挥之不去,其实,往事并不如烟。儿时记忆中的四方坑北起河南大学南墙,铁塔坑有条河从河大笔直南北穿通,直通坑内,形成两湖相通。坑的东面就是曹门关逶迤向东的城墙,南到当时的十二祖母庙街东头西至内环东路北段(原惠济河北段东岸),南起阳光街北(阳光小学后操场北),北至河南大学老校区、明伦街南;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大约都是一里多长,原来南北较长些,现在东西略长一些,原来数坑相连,面积总和大约接近百十万平方米。由于过去的庙都号称属于四方丛林,眼光庙的后面也不例外,顺理成章成了四方坟地,说白了也就是乱葬岗子,任何人,不管社会地位何种身份都可以任意埋葬在那里。由于坑的面貌大体上呈四方形,故人们都称四方坑。四方坑的西岸,今天的内环东路,在惠济河没有改成暗渠的时候,惠济河从铁塔坑逶迤由北向南贯城而去,四方坑和惠济河中间有一条小土路穿过,每当天降暴雨坑水超容时,坑水溢出,小路被埋,湖河连为一体,互相补、泄,互相调节,相得益彰。河与坑中间有一个用城墙砖砌成的拱形涵洞,东棚板街东口与延寿寺街东口各有一座桥,东棚板街口的是木桥,距离此约五十米还有一座小木桥,是专供埋葬人抬灵柩和上坟人专用,毁于1948年解放战争中,以后再没重建过。只留几个碗口大小的木桩。延寿寺街东口的是砖桥,俗称大桥。那是民国年间豫西大旱成灾,赤地千里,饿殍载道,时任河南建设厅厅长民国元老,洛阳新安铁门人张仿先生招募故乡流民,开仓放赈的同时,以工代赈形式修葺的一座大砖桥。桥是拱券式的青砖所筑,基础和上部全是按照中国传统的白石灰砌浆,桥面是白灰加水泥河卵石子铺成的桥面。为桥特制的大青砖不同于城墙砖和民用砖,每个大约四公斤左右。桥上的十个方垛子用的是当时很少见的水泥,当时人喊洋灰。大桥西侧两边,还有好几个大小不等的水坑,据老辈人说;清代末期为了修建贡院,也就是现在河南大学大量取土垫地留下的,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发展建筑需要,好多个小坑早都被填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片片零落散乱高低参差不等的民宅。
  眼光庙和四方坑的历史变迁
  清代时.开封昔日四方坑----记忆儿时、少年童话王国的地理旧貌 .坑的最南端有一座眼光庙,据史料模糊记载:眼光庙明代在距离现在庙址南约二里多地宋门里不远的位置,号称南眼光庙,清代初期迁庙到现在位置。清人李绿园“歧路灯”一书中有关于到眼光庙里求子较为详细叙述。辛亥革命后,因为提倡解放妇女运动,而阳光奶奶是主生男的神仙,是重男轻女的具体表现,遂将庙毁废,解放初改为开封市第二初级小学,打掉泥胎神像,把大殿该做教师办公室,东西厢房改作教室。记得当时大点的西墙上镶壁有几块康熙,乾隆,道光年的碑刻。庙门向南,门前有一方不小的放生池,后来用土填平改为小学操场。把当时住庙李姓道士改用为勤杂工,负责学校的上课敲钟,烧茶水等杂役。
  四方坑的形成,史无记载,但它应该是和开封城墙四角及沿城墙附近多坑一样,是历代就近取土烧制城砖,垫城墙体内用土、加上历年反复水患壅积造成。当然更多因素不排除周而复始的取土垫地、挖煤土、盗墓、扒坟所造成,或数种因素兼而有之。
  那时的四方坑毗邻惠济河就和龙亭的潘、杨二湖通过马府坑、西棚板街、东棚板街暗渠也是相通的。四方坑北面过去和铁塔湖之间原是有一条不宽的水道相通的,小河西边不远,就是河大的东十斋。河床大约有五六米宽,夏天河床长满了芦草,青蛙成群,时而有水蛇不时掠过水面,我和哥哥经常去挑开铁丝网去割了拿家喂毛驴。后来这条小河被填起来,在所谓的大跃进、放卫星的荒唐年代先变成炼钢厂,现在又戏剧性成了一个大操场。
  有趣的是,四方坑东南角上有一片小陆地,水涨水落,它始终浮在水面上,没有被淹没过,因为它形状圆圆的,百姓叫它“老鳖盖”。老一代的人叫它肉丘坟,传说它是北宋名将呼延庆全家惨遭灭门的坟。呼延庆打擂的故事,在开封流传甚广,这个小岛(坟堆)是不是他的坟墓,史无记载,但在李廉的“汴京遗迹志”里记载的单雄信坟确实有很大联系。更有甚者,传说清末有人在这个小岛旁拣到过夜明珠,乌金砖,它是个坟的说法似乎可信。同时,四方坑形成时,不管是取土烧城墙砖,或者是挖煤土,其中一个拣到宝物幸运者还是我爷爷的好友。至于为什么那些人都不去挖它,动它,至少可以说明,它确是一块坟地,即使不是呼延庆或者单雄信的坟,也是个有名位和令人敬畏人物的坟茔古墓。可惜的是这个小岛现在已没了踪影,盖上了一些楼房。传说也就自生自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了。其实令人称奇的小岛的形成,只是一个多年蒿草芦苇自生自灭,漂浮在草泽里草筏式的有草土相杂小岛而已。
  早年四方坑是什么样?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上世纪四、五、六十年代的模样,还存在于许多坑周围生活过老年人的记忆中,自幼生长在坑边的我仍记忆犹新。那时候的四方坑的西南角,眼光庙的北围墙外是一片野狗草獾任意出没乱葬岗子,向北不仅水面宽阔,而且水质较清澈,浅岸水草极多虽说不上水清见底,春、夏、秋的三个季节还真是莺飞草长,芦苇青青、鱼欢鸭叫。当时坑里不仅有家养的鹅鸭游弋水面,还可以经常看到时令节候的候鸟,白鸥,野鸭、大雁翔浮游弋。尤其是白鸥,鱼鹰,每天早上呼朋引类,围着坑面上下翻飞鸣叫,似乎在催人早起,一派自然和谐的景象至今历历在目。夹河环湖岸边种满了三春柳,垂柳或丝丝拂面,或牵人衣袖。地上草色青青,眼前蜻蜓、蝴蝶随处翩翩飞舞可见。放学的儿童在这里捉蚂蚱,捕蜻蜓,捞鱼虫,不一而足。头上丽日,树上蝉鸣撩人心醉。这里不但是大人、青少年游泳、戏水、捉鱼的天堂,也是各色人等们的好去处。妇女白天在坑边捶洗衣服、涮洗家具器皿,忙忙碌碌;爱武术、摔跤的人早上三五个一堆的进行晨练,到了晚上劳碌一天闲暇的人们自己带着板凳,摇着芭蕉扇,或在岸边散步、或坐下乘凉、或聚在一起闲话家常、或聚在一起拉起琴弦,唱上几段梆子、京戏,听几曲几位清末民国遗老遗少唱的鼓子曲,真个乐趣无穷。
  冬天四方坑周围的居住者大都是最基层的劳动者,其中贩夫走卒、木泥两做、熬盐制硝、杀猪宰羊的屠户、轱轳鐹卖蒜、单挑打蛋,拾垃圾,拉大粪等等各色劳动者都有,不一而足。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于是;靠四方坑居住的人就靠上了这块碧水蓝天生存,冬季,能出去找到活的人都去找活做了,老弱妇女劳力都猫在家里,把秋天收回晾晒好的芦苇拿屋里,去掉没用的碎叶,粗一点编织席子,细一点的编成盖房用的苇箔,用最原始的劳动生产方式换取一些零用钱贴补家用。这时厚厚冰上也就成为了孩子们的天堂。在冰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冰上活动;有穿时髦冰刀的俊摩登青年,也自制冰车自己划的少年,有结伴踢碗茬的,有踢毽的,打瞎胡骑瞎驴的,有推铁环赛跑的,有玩打梭的,种种不一。由于冰面辽阔,不受场地限制,所以很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在冰面上,玩耍的伙伴、嬉闹兄弟姐妹,动人的情景都在这冰面上随时可以看到寻见。水坑深水处未结冰黝黑水面里冻鸥点点,随波沉浮,历历可数、、、、、、、、、、。
  四方坑的水,当年有水多深?有人说平均大约二、三尺左右,最深处七八尺多,靠近岸边的水浅些,称为水杂草极多,这种草生长很有趣,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春天嫩绿可爱,夏天葱茏旺盛,秋天红、黄、墨绿相间,风儿吹过,好像人的浓密头发随着水波荡漾摇动,也有一种别样的情趣。上世纪60年代饥馑年代,我和全家都吃过这种水腥味极重的草,它的根如黄豆大小,略有些甜,味似荸荠,那年月,饥馑的人们从淤泥里扒出来,根本就顾不上洗一下,也顾不上细嚼慢品,在手上一揉搓,就匆匆送进嘴里了。
  三九天是四方坑最冷的时候,冰冻厚大约一尺左右,几个壮汉用冰穿打成约三尺长,二尺宽、重约四、五十斤的冰块,运到坑边用事先苇席搭起,半埋在地下的冰窖里,以供夏天供应市面需要。据说古人就是这样冬藏夏用冰凌的。冰窖要在湖边挖两米深左右,窖里下面用大木棍支垫,木棍上面有苇箔又垫上一层,然后把冰块整齐码放在上面,冰块的上面还是一层苇箔盖着,这样做可以隔热,延长冰的保存时间。到了炎热的夏季,这样的冰块就从冰窖里拉出供应到需要的市场上。传说这种藏冰的方法在开封古时就有的,一直供应皇宫和达官贵人夏天消暑降温的需要,冰窖延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没有。
  最让儿童和一些人关注的是坑里的鱼。浅水中的游鱼,清晰可见,人们在岸边洗衣,常会有小鱼拱到腿上脚边,闹的被碰撞触的位置痒痒的。想用网捞时,往水里扔一块漂浮的食物,看见鱼儿围着漂浮的食物打转,用网悄悄从下一抄就能逮住几条。孩子们在浅水处,围坐在一起“堵鱼”,有时也能“堵”到或者在浅水区摸到几条小鲫鱼,鲤摩殴,白条子,爬地虎,咯丫什么的;下雨的时候在流水涵洞旁边,用各种网,竹筐、甚至菜篮都可以堵捞到一些大点的孩子和大人们,最多的是钓鱼,不过那时候的钓具可没现在的钓具这么讲究,从钓竿、钓线到渔钩、渔漂大都是自制的。棉线用一根算鱼线,干蒜茎秆剪寸许就算是鱼浮,牙膏皮截点牙膏皮就是钎坠。工具尽管简陋、原始,但每次钓鱼,不论是鲫鱼、泥鳅,白条小草鱼什么的,总能有所收获,这至少可以说明坑里的鱼种还算可以。其实,对钓鱼的人来说,钓多钓少都在其次,最主要的是钓的乐趣。春、夏、秋三季钓鱼,冬天坑面结冰,钓不成了怎么办?有些人不肯闲着,力气小的就沿着坑边走看有鱼贴在冰上就下手凿开冰面,把鱼儿捞上来,有的就开始在冰上凿洞破冰逮鱼,他们手持冰穿,火通条在冰层上用力一阵猛凿,要快、要狠、要准,很快凿透冰层,凿出一个洞来,水马上涌上来,鱼原藏在冰层下,为了透气也游上来,人就好下手,或钓或网,把它弄上来,有所收获了。在昔日那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你这一阵猛凿,马上浑身冒汗,热气腾腾,那种感受,没实地经受过的人,是不会体验出乐趣来的,如果再捞上一些鱼,饱了口福,那高兴的劲儿就不更用说了。撒网捕鱼、堵鱼、钓鱼、凿冰逮鱼,既满足了口福,又带来了欢乐,虽然好,但最令人感到有新鲜感,又能感到最大满足的还应该说是“搬鱼”。
  “搬鱼”要用“网”,南方人也叫罾,它主要由一个两米见方的渔网和一根三四米长的竹竿(或木棍)组成。网角四根绳集中拴在长竿的顶端,竿顶还另有一根较粗的绳,绳的另一端掌握在扳鱼人的手中。渔网中放有配好的“鱼食”,还要配放一块压网的砖石,网才能沉到水底去。“搬鱼”的最佳地址要在有流水处,鱼有顶水上游的习惯,有流水处鱼多。辘轳湾街东口正对着四方坑,那一段惠济河与四方坑之间的土堤下面有涵洞相通,有水流,正是“扳鱼”的最佳地点,水面上也经常可以见到“搬网”。再一个就是“搬鱼”的时间,最好是在夜深人静下来的时候,或者凌晨接近拂晓的时候。在皎洁的月光下,“搬网”人把网沉下水底,大约过三五分钟,或稍长一点时间后,只见他伸臂挺腰,迅速将“网”扳起,动作要快、出水时要猛,将来不及逃走的鱼尽量留在网中,于是他丰收了,所得的鱼,不仅仅是一钵丰盛、美味的鱼羹,更会是他一家人的衣食。趁“搬网”人觉得劳累,抽上一支烟解乏时,在一旁聚精会神看稀罕的半大孩子会请求他,让搬一网试试自己运气,但往往由于力气不够,“搬”得不够快捷,鱼跑掉的多,收获少一些,一快一慢之间,网鱼的多少有明显的差别,但“搬网”主人并不计较,多会付之一笑。正是由于这里水面大、鱼多,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当地军分区来把水面占了,在坑边拆城墙砖砌塘养鱼,记得看鱼塘的人姓汪,在这里负责养鱼二十多年,因为当时坑周边的孩子淘气和百姓钓鱼,姓汪的挎个破手枪,整天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吃了不少环湖居住者、尤其是孩子们偷鱼苦头。后来有单位又在这里养鱼,他们往四方坑——现在该叫它阳光湖了,投放鱼苗,还在湖里筑起了几条埂,分片易于管理,湖里的鱼更多了,阳光湖也着实地风光了好大一阵子,也是但孩子们堵鱼、大人们钓鱼、扳鱼的却不见了。后来,养鱼的人撤走了,改由个人承包经营,再后来,个人承包鱼塘的也撤了,只剩下湖里筑起的那几道土埂,就是那时留下来的遗迹。在这以后的20多年里,沿湖周围逐渐向湖中侵蚀。先说东侧,先是从东城墙根起修起了一条路,路西盖起了房;湖之南之北同样是以土填湖建房,占了大片湖面;唯独湖西没有建房,但惠济河道改为内环路之后,随之而兴起的这一段马路市场照样也向东扩展,较前也越来越宽敞了。原来近近千亩的湖面,到今天只剩下不到百亩的面积了。据有人粗略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算起,估计每年湖面平均缩小十亩左右,这是多么惊人的变化,再不及时制止、挽救、改造,用不了几年之后,四方坑将永劫不再。今天的水面,已大部分干涸,垃圾环湖,杂草丛生,蚊蝇滋生满天飞舞。只剩下不多的几片污浊的积水发着阵阵恶臭……早不像个“坑”的样子啦!沿坑自发的杂乱无章的集市吆喝声,打斗事件,争吵,讨还价声每天不绝于耳,的面对昔日的四方坑,今日号称的阳光湖,人们无奈地摇头叹息:阳光湖,可惜了这个美名,还远不如回到“四方坑”令人心醉的年代呀。
---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寻找大长公主的那座城(上)
包府坑街断想
老城旧忆 | 建国初期马莲坑
四方坑的一段往事(长虹公园)
一城繁华事,一景看古今,跨越千年时光,开封这些地方定不能错过
2018年春季踏青赏花攻略,拿走不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