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畫說澳門》李得之 繪/著

澳門手信

有客來自遠方,應盡地主之誼,抽空做下“三陪”(陪遊,陪食,陪購物)。客人來澳門必去的地方,如大三巴牌坊、議事亭前地、東望洋燈塔、娛樂場及手信店等。平時生活在本土很少留連這些地方。

不去不知,原來昔日樸實的老街都發生了巨變。以前的藤織舖,工藝店,傳統小食檔全都不見了,換來的是手信店林立,金飾舖櫛比;而且遊人如鯽,摩肩接踵,寸步難行。

澳門地方雖小,但風光旖旎,名勝匯集,歐陸韻味,漁港風情,一向深受遊客歡迎。

早些年,澳門遊客主要來自香港。來往港澳的大船碼頭集中在海傍一帶(即司打口至沙梨頭之間),所以昔日的手信店多開設在此附近,小舖檔、小商販成行,但尚未成市。

那些手信店主要銷售的產品與今天有很大的差異,如:鹹魚、蝦糕蝦醬、奄仔蟹、蠔油及其他海味。這因澳門昔日是漁村之故,海產甚豐,所以手信也是魚、蝦、蟹、蠔等海產或海產加工之食品,是為本土之特產,有名叫“馬交鹹魚”、“鹹蝦埠”、“蠔江”等稱號。

那時,內港一帶的手信店舖門庭若市,門眉掛滿鹹魚,路旁擺開籠蟹,蝦糕蝦醬、蠔油、海味堆放在舖內,這都是昔日手信店的特色;而小商販多守候在碼頭前、街道邊向遊客兜售。他們手中拿着秤,有時還吆喝幾聲,張揚手中的貨品,號稱“又平又靚”。不過,有些遊客還是幫襯有信譽的商戶,特別是加工製成品,但鮮活奄仔蟹,可能小販佔了先機。

當時,來往港澳的大船需要航行四小時,常設有夜班船,子夜凌晨開出。這個時候是小販兜售手信的好時機,因市面上的手信店大都收工關門了。除了碼頭前的推車或地攤手信小販外,還有一些“短兵”,他們都是輕裝上陣,手中擕着幾籠蟹,提着小籃海味,挾着秤子,直接闖入船上倉中兜售,不放過一刻的空檔。他們應是與船員溝通無間,當大船響號要開船的一刻立即離船。

濠江特產海鲜盈,

蝦醬鹹魚蟹馳名。

莫要此行空手返,

他鄉滋味是傳情。

隨着遊客的攜帶與送禮方便,過去的手信從海產品逐漸過渡到一些餅食如杏仁餅,豬油糕,蛋捲,牛肉幹之類食品。有些手信成為了今天的主流產品;亦隨着國內的開放而遊客倍增,手信行業也成為今日最賺錢的行業之一,有實力的集團機構紛紛入股加盟,手信店在澳門遍地開花。

青樓

近日,福隆新街的紅色門窗,又轉覆上青綠色。原来,這條街的特色是左右兩邊一色一樣:趟櫳大門配小腳門,鑲上雲母片(蚝殻片)的鑽石圖案花窗,並都髹上青綠色。所以,現在再髹青綠色是符合當初的“青樓”模樣。

《南齊書·卷七·東昏侯本紀》“世祖興光樓,上施青漆,世謂之青樓。”青樓乃是帝王之居。因帝王身邊多美女侍從,又居在青樓,故此“青樓”泛指美女居住的地方。後來的詩人墨客們便以訛傳訛,唐杜牧以一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成為“青樓”等稱妓院的經典。

清末同治年間,福隆新街已經建成。福隆新街的格局是一個有計劃的建築群,應是在政府授意富商籌資興建的。這區的配套完善,餐館、酒樓、戲院一應俱全,並且漸漸形成了著名的“花街”,是當時澳門“高級耍樂”之風月場所。與鄰近的福荣里、宜安街(原名福隆新巷)被譽為澳門的“花國三街”又稱“三妓寨”,而福隆新街有“大寨”之稱。

福隆新街葡文為“Rua daFelicidade ”(意思為“歡樂街”),又簡稱為“新街”。老澳門都知道被稱為“新街”人,大家都心知肚明。

其實,能在作昔日“新街”人,不是像今天“賣春”者,只憑“姿色”就闖蕩江湖那麼簡單。作為“新街”人,當然也要憑“姿色”,而且須有一定的技藝相配,如:唱歌、彈琴、作唱詩、猜枚等,才稱得上“新街”人。當時出入這些風月場所都非一般的等閑之輩,為迎合這些大款客,妓寨之“寨主”就有計劃培養“琵琶仔”(未成年歌女),聘專人教她們技藝、談吐和禮儀。待時機成熟,得有富家老爺、名門子弟睇上,便將“琵琶仔”的初夜善價而沽。“琵琶仔”失身以後就變為“老舉”阿姑。所以“新街”人一般都身懷絕技,能說能唱,甚至有些還是歌壇之紅伶。非大款客者,只能逛下新街“打水圍”,感受一下大寨的綺麗風光而已。

半抱琵琶微笑,

一杯花酒相邀,

羅衣寬解玉魂銷。

青樓情意薄,

軟枕泪痕消,

落花人去杳!

--調寄《紅繡鞋》

澳門“新街”繁榮“娼”盛了一段頗長的日子,特別是香港“塘西風月”消沉後,“新街”成為省港澳“大寨”的榜樣,這道綺麗風光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戰結束,澳葡政府開始禁煙、禁娼,“花國三街”便隨之煙消雲散,艷光褪去。

到會/包伙食

朋友拍我聚精會神畫畫,發來相片,始發覺頭頂頭髪稀疏了不少,有中間少的“地中海”現象。回家跟老爸說:我遺傳了你的“地中海”,他反應迅速地說:我的一不是“地中海”,而是工作原因造成,做了廿多年包伙食“頂”出來的。

到會(燴)與包伙食在以前是兩個概念。“到會”傳統寫法應該是“到燴”,又稱外燴,“燴”者指烹飪,但大家都約定俗成寫“到會”,有解釋為到會場的意思。到會就是把酒席搬到府上來,現做現吃。廚師在街上或梯間擺個火爐,就能煮出美味可口的佳肴。昔日在家中設宴的一種方式;而包伙食是一種供膳形式,一般是大排檔或到會服務公司等兼營,為辦公室、工廠或商戶、學校等供應膳食。

兒時有時跟家人去飲喜宴,全條街都擺滿餐桌,好大陣象,如市熱鬧,氣氛融融。以前設喜宴多在家門前開設,有時還徵用隔離的地方。這宴會都是包辦酒席到會的服務,到會者一早作好準備,爐灶的架設、生火煤柴及食材等預備前期工作。記得飲這喜宴還有分頭席、二席上下兩輪,一般的傍晚六時左右開頭席,之後八時開二席。小孩及及遠賓多用頭席,其他自己友用二席。據悉,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澳門亦流行到會包辦酒席方式。

包伙食是從香港傳入,在澳門也曾流行一段時期。澳門工業旺盛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提督馬路一帶及北區工廈林立,打工仔中午這餐多食“飯盒”,比“飯盒”較好一些是包伙食,但須多人伙及預定。當時筆者也工廠的打工仔一員,常常幫襯包伙食。包伙食好處是“兩餸一湯,白飯任裝”,如多個合伙人餸菜會更多選擇,而且天天不同菜款,有家庭菜的感覺。踏正放工時間,就會看見他們一手扶着頭頂托盤,一手攜餐具,大汗淋漓而至。詩曰:

精挑菜色又加湯,

口味家常飯任裝。

不管路途多曲折。

及時到會熱騰香。

現今,到會也沒有上門明火開炒,都是製作好食品送上門,與包伙食的服務無不兩樣,可能是於中西餐之別。到會是自助式餐飲和酒會是,今市面十分流行,而包伙食在澳門好似好少聽聞了。

聽家父陳述當年在香港做包伙食辛酸,天天頂着十多二十公斤的菜盤送到客人的指定地點,有時還要上斜坡、走樓梯,夏暑更是苦不堪言。他還那時還想來澳門開設包伙食生意,後了解一下市場,念頭就幻滅了。所以今天才知道他的“地中海”之說。

圓台仔

每天上班落班都經過這個地方,駕車路過雖是短暫,但都會情不自禁地望它一眼,它是圓臺仔——載住了我們這代人的記憶。

圓臺仔位於澳門半島東北海岸,黑沙環污水處理廠附近草坡上,這個圓形高臺是築在一塊大海石之上。最初這裡是一片海,這塊大石聳立在海灣東邊的海角,默默地任由海洋與珠江水鹹淡交換沖刷,它與天后古廟、海角遊雲(魂)山丘、馬交石炮臺山及螺絲山一脈相連。

有研究者說這塊石就是澳門歷史所記載的“馬交石”;又據《澳門市街名册》載:“馬交石,此名指本市馬交石山東北斜坡之區。位於自來水公司水塘,與黑沙環之間,即漁翁街兩便,並伸展至海邊。此區近海之一端,有石一塊,上有臺,中國人稱之爲圓臺仔。”但王文達《澳門掌故》說:“據相傳謂:馬交石在澳門東北角海濱,朝向海外,刻有明朝人所書之‘馬交石’三個擘窠大字。惟今之圓臺仔,石上並未見有此三字痕跡,而圓臺仔即馬交石一說,未免成爲疑問也。”“馬交石”是否即是圓臺仔的基石,至今亦沒有肯定的說法。

圓臺仔的圓直徑約為五尺,旁設低矮圍欄高約三尺,圍欄外塑葡文字“OBRAS DOS PORTOS”(海港工程)和年份“1922”字樣,是記錄當年填海工程的展開年份。這個小圓形臺上有座標設於中央,是作為測量視點之用,填海工程竣工後圓台被廢置。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後,這裡成了小漁村及種植農地。圓臺仔聳立在村中,設有階級可上,站在台上可遠眺大海,近俯漁村;“圓臺仔”亦是附近一帶的地名。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筆者曾在漁翁街工作長達六年時間,時常於圓臺仔附近食飯飲咖啡,留連一番,對此地十分熟悉。這個時期的小漁村圍繞圓臺仔而建,多為鐵皮屋、木屋及菜地,入住的應是漁民及新移民。與慕拉士馬路相連的一條小路貫穿小村,延伸至海的石堤基旁築有水警更亭,石堤基灣畔闢作漁艇避風塘,對開是大海與小島,風景怡人。

為作此畫專來故地重遊,登上圓臺仔嘗試感受一下當年的情境。現在的圓臺仔周邊新廈林立,天橋道路縱橫交錯,一派新氣象,相比之下,圓臺仔顯得滄桑古老。站在台上環顧一番,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圓臺仔的舊貌,陌生的是周圍的新裝;眺望再見不到海,眼底盡是高高的現代建築物及翻海堆填的土地。這一刻,不禁令人有滄海桑田的感慨。

浮礁石奠小臺圓,

堤上漁村畔泊船。

依舊圓臺風貌改,

驀然滄海已桑田。

睇賽車

每逢十一月,小城異常熱鬧。東望洋賽道被譽為世界最刺激的城市跑道之一。每年雲集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賽車好手,在東望洋賽道上一較高下。賽車場上戰車奇異鋪呈,美女婀娜多姿,廣告紛紜雜沓,彩旗迎風飄揚,吸引了不少車迷蜂擁而至,盛況空前。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已舉辦了超過六十屆,驚覺回頭也經歷了三十多個年了。年青時候曾經是熱情的觀眾,隨著時間的推移,由喜歡轉為麻木甚至有些煩厭,因為這些年大賽車已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昔日,東望洋跑道是小城的郊區,賽道環繞的東望洋山及新填海地段,都是野徑荒丘,雜樹叢生,或是人煙稀少,隴陌縱橫的地方,只有葡京灣是最近市區。

記得十五二十時,每逢賽車相約幾個同好,天濛濛光,趁賽道未封之時,攀上東望洋山,竄入海角游雲等地方觀看一天的免費賽事。這整天有如郊外野餐,帶備食品、飲料、撲克、收音機等用品。當有賽車來時雀躍一翻,賽事暫停即吃喝玩樂,好容易渡過愉快的一天。賽事隨著西沉的夕陽而結束,待到賽道解封的時候天已黑透了,我們才打亮電筒回家。

後來我加入了專業攝影師的行列,每年的大賽車都是任務,攜著沉重的攝影器材,佔據有利的位置及賽事的要點進行拍攝。專拍攝賽車驚險的瞬間和碰撞的一刻,人仰車翻,折腰斷臂的驚魂場面還歷歷在目,最令人唏噓的是永遠消失於東望洋賽道上的戰車勇士。

御風,駕龍,極速飛馳控。

望洋賽道競爭鋒,何懼英雄冢。

一往前衝,臨危毋恐,遇強戰越勇。

敗功,吉凶,得失皆如夢。

-調寄《朝天子》

回力球

昔日的新口岸,除了舊港澳碼頭和零星幾家鐵皮木屋,剩下的就是農田與荒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突然聳起了一座現代建築物,外形像幾把刀,架在郊野上;閃爍跳動的回力球霓虹燈,把這片荒蕪之地照得光亮。自此,新口岸漸漸變得熱鬧起來。

回力球場(Palácio de Pelota Basca),俗稱回力球,位於澳門新口岸區水塘側。1975年1月落成,樓高五層,總面積三萬四平方米,設有五千座位。同年6月開幕,舉行了第一場回力球比賽。起初參賽的球員全都是從西班牙聘請來的,後期陸續有其他國籍及本地球員加入。

回力球(Jai Alai)為西班牙的國技,是源於西班牙邊界巴斯克(Basque),Jai Alai 為巴斯克語,和壁球概念相若。比賽所用的球直徑為六厘米,球心為橡膠,外面包有羊皮的硬球;棒兜為柳條編織而成,彎兜形似香蕉。澳門回力球比賽區分為十四個平行區域,只有前壁和左壁為反彈區,右邊設有巨網罩,防止皮球外飛。網外則是觀眾席。

開賽時雙方球員各站一邊,一方球員發球,奮力把球棒抽向前方的牆壁,反彈後另一方的球員用棒兜把球接住,隨後又把球抽向前壁,你來我往,反反覆覆地抽球和接球,最後一方接不住球或把球抽出界外,是為輸球,另一方則是贏球。雙方以一局中得失球的多少來分勝負。比賽分單打、雙打及組打,每一個隊出場的球員最多不得超過六人。

原來這項冷門運動與博彩事業不可分割。早些年,在美國佛州海厄利亞市已有為賭博而設的回力球場,而澳門當然也是為博彩業而開。但這項博彩活動在澳門似乎不太受歡迎,來博彩的大多是澳門的低收入階層;而且,人為的因素會左右回力球比賽的結果。或許是這個因素,回力球博彩在澳門的壽命僅十年左右。

由於不太受歡迎,澳門回力球公司於1986年改組業務,重組公司,後來由澳門娛樂有限公司掌管,改裝為“回力娛樂場”(Casino Jai Alai),與葡京及皇宮娛樂場並稱澳門三大娛樂場。

掌彎兜,接球抽,球來球往攻防守。

猜定輸贏賭注投,人為左右如魔咒。

回力乏、泄氣球難救。

──調寄《拔不斷》

石仔路 瀡滑坡

收到澳門一個攝影會的短訊,提醒本人將要出席國際沙龍的評選工作。為此要做些準備,便翻看昔日的沙龍影集,看到當時沙龍影友在本澳拍攝的不外幾個題材:石仔路斜陽、南灣海鷗、鏡海帆影等,翻到石仔路一頁,勾起筆者不少的記憶。

筆者曾是活躍於攝影界的一員,對拍攝本澳石仔路亦有一些經歷。沙龍影友最常拍照的地方是西望洋主教山附近的斜路;這段斜坡十分適合拍攝,當夕陽西下的時候,斜坡的角度正好與路的斜度相若,形成美妙的光影,雨後斜陽更是不可多得的景致。如果路上有人物活動便會形成美妙長影,與石仔路的圖案光影交織,一幅幅沙龍作品在這裡產生,曾經有許多作品在國際沙龍中獲獎。可能如此,“石仔路”成為了澳門街的一個標籤,亦是澳門人的一個集體記憶。

昔日,許多街道都用碎麻石(花崗岩)塊鋪砌而成,石材應取自本澳、路環或氹仔。這些碎石塊形狀不一,經工匠的巧妙鋪砌,石與石之間留下相若的縫隙,塊面觀感是一幅樸素裂紋圖案;又經日久人與車行走和雨水的沖刷,石面光滑圓潤,平整美觀。

這些“石仔路”亦是少年兒童玩樂的場所。澳門小城區民居沿山丘而建,故不少的街道為斜坡。印象中最驚心動魄的是大炮台斜巷,連走路也覺腳抖。在遊樂設施匱乏的年代,街上一切有趣的事物都可能成為兒童之樂園。所以,石仔路斜坡成為孩子們課餘閑餘的玩樂之地,只要有一片木板、木皮或紙箱都可以成為他們的滑板、滑船,踏坐着從高處瀡滑下。瀡滑方式多樣:卧着、趴着、背着、拖着、雙人或多人等,猶似花式表演,樂此不疲,勝過現代遊樂園的滑梯。許多人的童年時光都在這裡渡過。正是:

相宜因地變遊園,

紙盒柴皮當滑船。

最是簡單多玩味,

共尋歡樂惜童年。

而今市面所見的“石仔路”是黑白相間的葡萄牙粉石。從前只有在葡人官府之花園或洋廟前地才會出現,稱之為“葡式”,前者為“中式”。葡式石材來自葡國。何以當時取自不遠萬里的葡國粉石?據稱,這是遠道而來的葡國商船載着“壓倉石”來澳門留下的,成為葡式石仔路的石材。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澳葡政府以保護文化遺產為由,伸延葡國文化在澳門的影響,千里迢迢,聘請葡國技工來澳“㧺石仔”,之後葡式石仔路遍及澳門大小街道與場所,逐漸成為澳門“石仔路”的新標籤。

故事會

聽古仔,是兒時最樂於參與的活動,不少的歷史文化知識通過聽古仔獲取,這個“優良傳統”一直延伸至現在。

“講古”即講故事、說書,是粵語俗稱,是藝人用廣州方言演說歷史故事、小說的“二次創作” 之語言藝術形式。 這種“講古”民間技藝古已有之, 清代以前, 珠三角地區的說書多是民間工餘飯後群眾性的自娛自樂活動。 據說,明朝末年, 江蘇泰州說書大師柳敬亭(1587~1679)出任抗清將領左良玉的幕客, 在隨軍南征時把說書藝術傳來廣東,繼後發揚光大。後來“講古”人都尊柳敬亭為祖師。

收音機未普及的年代,“講古”在鄉村小鎮十分流行,廟前地、榕樹頭、曬場上,入夜後,時不時都有故事會 “開街檔”。這些“講古”人,街坊稱為“講古佬”,雖然他們不是專業藝人,但他們敬業樂業,讀透小說中的內容,只憑一把折扇、一些簡單的道具和一盞汽油燈就上場表演,娓娓道來,一字一板,十分入戲,七情上面,極富韻律性和節奏感,妙趣橫生;並用大量民間成語、諺語、讖語、俗語和大眾化的生活語言,有時還借鑒戲曲中的一些表演技巧,對書目進行加工潤飾。他們的表演,折服眾生,博得全場的熱烈掌聲。當故事進入高潮處,聽眾正聽得津津有味時,一句“且聽下回分解”,助手拿着盤前來收銀,連聲說:“多謝打賞,多少不拘!”收到了打賞後才原文再續,“上回說到……”。詩曰:

光燈打亮古壇開,

傾倒眾生憑口才。

張嘴七情兼肉緊,

書中角色活靈來。

當收音機時代來臨的時候,“講古”變成“天空小說”,惠及全城。記得兒時每天定時定候,蹲在收音機前等着開播。那個時代誕生了幾個“講古”大明星,如:張悅楷、李我、林兆明、澳門梁送風等,都是街坊的偶像,媲美影視明星。進入電視時代,“講古佬”被光影掩蓋而漸漸失色,隨着“講古”大師們的去世和隱退,一些“講古”的藝人轉型,“講古”藝術面臨後繼無人的局面。

我輩都是從聽古仔得到知識的啟蒙,從聽古仔認識了解許多的歷史人物與故事。聽着說書而再翻書印證,那些經典更讀得深刻透徹。如今的網絡年代,筆者還配合讀本聽着林兆明演說的《明朝那些事兒》。

倒夜香

有說:抽水馬桶是人類近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大大改善人類的居住生活。

抽水馬桶發明於十七世紀的英國,到十九世後期在英、美及歐洲等富庶地區流行,這時許多人才第一次享受到抽水马桶的好處;傳到香港已是二十世紀的事了,澳門可能更晚一些。

昔日,小城的建設沒有下水道鋪設,抽水馬桶更是陌生的事物。居民的生活廢水要通過明渠排走或潑在街上;而排泄物及污穢物則用馬桶、痰罐(俗稱“屎塔”)作儲存,後再作自行處理或等人來收集。

這些收集糞便的工作,街坊冠以雅稱為“倒夜香”;而“倒夜香”的工作多是女性,又稱她們是“夜香婦”,聽來有點文雅,卻帶些戲謔之意。

“倒夜香”一般在下半夜進行。天還漆黑,街燈昏暗,她們開始在小城街頭巷尾,挨家逐戶忙於工作,趕在天亮之前完成。每來到一家,以低聲張揚一下“倒塔”,接着入屋把屋主的屎塔倒注她的收集糞桶裡,並清理乾淨。所謂“倒塔咁早”,由來於此。

收集糞便在往昔小城是個頗為重要的行業,在未有抽水馬桶的年代,居民的居住衛生要靠“夜香婦”的辛勤勞動得來。她們長期深夜工作與屎塔糞便打交道,雖人人掩鼻而逃,她們卻久已不聞其臭,甘苦樂業。為與街坊打好關係,不時以時蔬回饋,大節日時更送來禽鳥,博取信任,方便其收集工作。原來這群“夜香婦”竟不是年邁之輩,其中不少是青年少艾,因為這行是要些體力的;雖是有厭惡性,但畢竟是正當職業。她們收集到的“夜香”分別運到內地作農田肥料,收集多寡與她們的收入成正比。 詞曰:

三更过已,昏燈無異,

夜深倒塔低聲試。

閉窗兒,揞鼻兒,

亦香亦臭飄飄肆。

莫理謔言忙就是。

忙,應為你;

香,受惠你。

——調寄《山坡羊》

筆者在澳門沒有親眼見過“倒夜香”,童年時候,在家鄉不叫“倒夜香”而叫“倒肥水”。記得老家中的後巷存放一兩個“屎塔”,差不多滿的時候,就叫每日早上收集糞便的大叔來收。這些大叔我們叫他“肥水佬”,多是男人,而且他們收糞便當是收賣,每次有錢幣回饋,所以收集的時候總是雙方討一下價格與重量。雖是幾分錢,但這個動作是少時樂於做的,因為這些少少的“肥水”錢是童年的零用。

新年開彩

除夕之夜,葡京娛樂場冠蓋雲集。澳門娛樂有限公司每年藉新年之際,邀請本地的名流官紳,見證“新年開彩”的一刻。

這個傳統的“新年開彩”,是上世紀澳葡時代的故事了。

當年舊葡京是澳門的地標,亦是娛樂博彩最繁華的地方。作為澳門的經濟重要支柱,又是獨家經營的澳門娛樂有限公司,其董事兼總經理有賭王之稱的何鴻燊,人稱燊哥;他在澳門是叱咤風雲的人物,影響力可與澳督比肩。民間有一說法:澳門有兩個澳督,其中一個就是燊哥。

每年農曆大年初一凌晨,澳督光臨“新年開彩”,是顯示政府對博彩業的重視和燊哥的地位。這個舉動後來成為了傳統,可追溯到葉漢時代。後來走馬上任的澳督也每年出席;“新年開彩”亦是慶祝新年的重頭戲。

在新年倒數之前,澳娛在葡京開設盛宴,招待澳督伉儷及一衆名流官紳,歌舞昇平,衣香鬢影。燊哥在宴會上致新年賀辭,談笑風生,將快來臨的生肖動物徹底解剖,妙語連珠,調戲一番,絕倒全場衆生。正意猶未盡的時候,鞭炮、鑼鼓聲夾雜而來,朱筆一揮,金龍點睛,龍騰獅躍,“新年開彩”儀式正式開始。澳督接過燊哥手上的泥碼,親自走到輪盤賭檯上下首注彩,其他官紳名流亦步亦趨。此一舉動,象徵了政府對澳門博彩業的支持;亦象徵政府公職人員禁止進賭場博彩的規定解禁三天。

鞭炮燃,金龍轉,

督爺新年彩開先。

燊哥妙語風雲遣。

你贏了錢,

他得了天,

有誰去算?

──調寄《四塊玉》

當時筆者是攝影師,多年參與及拍攝整個活動過程。一年來只有這天才能有機會拍攝到葡京娛樂場的博彩場面,所以,受邀的攝影記者不放過任何的空間,盡情拍攝,其他日子一切謝絕。

澳門回歸後,新任特首再沒有出席“新年開彩”這項活動;隨之而來的是博彩業走向開放,引入競爭,博彩旅遊空前繁榮,燊哥的光芒從此逐漸消退。

《畫說澳門》新書在2018年代7月21日首發


李得之

原名李德勝,別署曲北齋,拾葉草堂 。出生於中山小欖 ,現居澳門。畢業於澳門理工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專業;廣州美術學院文學碩士 。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澳門頤園書畫會理事長,澳門美術協會副會長,澳門水墨藝術學會副會長,賞心堂書畫會副理事長,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兼職講師,現任職於澳門藝術博物館。曾五度獲全澳書畫聯展最佳創作獎,二度獲特別獎,七度獲澳門視覺藝術年展十佳優秀作品,並獲澳門藝術雙年獎中國畫二等獎,入選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並獲第十屆優秀獎,入選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分別在澳門,香港,台灣,國內多個城市舉辦個展及聯展。出版有《埃及光影》,《意到筆隨—李德勝繪畫作品集 》,《李德勝書畫集》,《硯田守望—李德勝書畫作品集》,《師法自然—李德勝寫生作品選》,《李德勝花鳥小品選》,《李德勝水墨寫生展覽·北京》,《畫說澳門-澳門風情作品集》等個人作品集。多幅作品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國美術家協會,廣州藝術博物館院,中華文學基金會,澳門特區政府,澳門藝術博物館,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澳門基金會等機構單位及私人收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四、彰顯歐式風采增添旅遊魅力將塔石球場闢成開放式城市廣場建議書
快乐之城、娱乐之都——关于澳门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 潘知常博客 - pan2...
游览澳门老城区(一)
中国 VS 突尼斯,分析,篮球分析,足球分析,赛前分析,博彩推荐,博彩分析
電影館/畫廊/獨立書店 澳門除了賭賭賭還可以這樣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