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鹤鸣九皋,声闻于野 ——建构于贵族时代的人格理想

斯文在我,我在斯文!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先秦君子风范】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他们从中华文化的源头走来,他们是风度翩翩的贵族、深情忠烈的孝子、筚路蓝缕的政治家、英姿勃发的武士……

他们是《尚书》里的王公贵族,《诗经》里的凡夫俗子,活在《春秋》《左传》等史书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他们的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周公吐哺、太伯让贤、晏子尚俭、颜回安贫、延陵季子挂剑、齐太史秉笔直书……

他们在艰苦的生活中磨炼,在乱世中成长,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践履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被后人称为先秦君子,引领着中华儿女做人的方向。

逝者如斯,

风范长存!

——赵敏俐

连载说明:赵敏俐教授已出版专著《先秦君子风范》连载,每周三更新。

本期:《先秦君子风范》第一章“鹤鸣九皋,声闻于野”序。

第一章  鹤鸣九皋,声闻于野

——建构于贵族时代的人格理想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小雅 ·南山有台》

大约在公元前1045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改朝换代、重写历史的重要战争——殷周牧野战争。那一年,周武王率领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和诸侯兵车四千会于孟津,誓师伐纣,陈师牧野,与商纣王的十七万(一说七十万)大军展开了生死决战。这本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从人数兵力上讲,纣王都占绝对的优势。可是,优势的兵力并不能改变纣王失败的命运,因为作恶多端的纣王早已得罪了天下,处于失道寡助的地位。

(牧野之战)

据记载,战争开始之前,周武王在阵前首先宣布了纣王的十大罪状,周军个个士气高昂。他们为能参加伐纣的战争而异常欢乐、前歌后舞、奋勇呐喊、冲锋向前。而纣王的十七万大军大多是强征来的奴隶,根本无心作战。他们在阵前起义,反身击纣。商纣王败走鹿台,自感无望,焚身而死。周武王挥军直追,用黄钺斩下纣王的头颅,悬挂在太白旗上示众。人们高呼“上天降喜”,践踏纣王的尸体以泄其愤。殷商王朝自此灭亡。

(武王伐纣)

关于商王朝灭亡的原因,古代就有众口一词的说法,那就是由于商纣王的残暴无道;而周之所以兴盛,自然也早有公论,那就是自周文王开始就推行仁政。当然在今天看来,像殷周代兴这样中国历史上重大的变革,并不是仅由于如此简单的原因所致,当代历史学家们已经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各个方面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人,特别是先秦儒家在对殷周社会变革进行理论解释时,都突出强调纣王的残暴和文王的仁政,强调周代的礼乐文明。在他们看来,周代的礼乐制度不但是后世社会的典范,周代的圣君贤臣也堪称后世人生的楷模。

(孔子问礼)

生当春秋后期的孔子,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就曾经说过这样充满仰慕之情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认为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在吸收夏商经验的基础上创建的,具有美好的文采。他甚至在梦中也不止一次地神往那个让他仰慕不已的圣贤周公,以致在老年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也许,孔子毕竟尚属于周代末世的贵族,对于周代盛世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生当鲁国,对于鲁国的祖先周公别有一种不可割舍的情怀。但后世追怀周代盛世的绝不止孔子一个,文王、周公的景仰者也决非孔子一人。

从现有的历史材料看,周人自从建国之后,不但创设了一种远较商代社会先进的文化制度,也的确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很高文化素养的时代新人。他们大都生长在当时的贵族之家,从小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长大后活跃于政治舞台。在世俗生活中,他们有温文尔雅的风度;在立身行事中,他们有自觉的道德追求;在政治舞台上,他们是声名远扬的风云人物;在戎马生涯中,他们是保家卫国的英雄。

(周公握发吐哺)

在中国的第一部诗集《诗经》当中,有对他们深情的赞美和永远的追念;在《左传》《国语》等记载这一段历史的史书中,有对他们人格业绩的各种记述;在战国秦汉间的著作如《吕氏春秋》《晏子春秋》《淮南子》《史记》《新序》《说苑》《韩诗外传》中,更记录着数不清的关于他们的传说故事:如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制礼作乐、辅政安民的杰出政治家周公旦;一匡天下、九合诸侯、辅齐桓公以成霸业的管仲;让都鄙有章,上下有服,于小邦危难中振兴郑国的子产;主文而谲谏,守节又知礼,文雅而多智的齐相晏婴;汲汲于克己复礼,高倡仁者爱人,把一生都献给了人才培养教育与文化典籍整理事业的孔子等,都足以让后世代代敬仰。

(申包胥哭秦庭)

其他如召公治政、太伯让贤、孙叔敖谏楚王、申包胥哭秦庭、祁奚荐贤、齐太史直书、子罕以不贪为宝、石奢舍生取义等,每一个小故事中都活着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给后人的思想行为垂法。他们虽然属于那个特殊的时代,其思想行为打着那个时代的鲜明烙印,但是他们在人生价值上的高尚追求却早已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他们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批具有思想个性的人,显示着我们民族人格的早期觉醒。对他们的人生风采进行历史的追怀,乃是我们探讨中华民族文化人格如何得以形成的起始。他们的时代虽然已经距离我们那么遥远,但是他们的风范却至今永存。

今天,当我们再一次打开历史,拂去蒙在他们身上的尘埃,看见他们仍然是那么神采奕奕,正微笑着向我们步步走来。那么,我们何不迎上前去,与他们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


《先秦君子风范》

周公、管仲、鲍叔牙、季札、狐偃、晏子、孔子、伍子胥、范蠡……

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人格觉醒,中华民族人格真正的历史渊源。


作者

赵敏俐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



我爱斯文

用中华文化精神

做教育


有学理 有传承 有体系 有效果


学术指导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国学教育学院

中国楹联学会国学教育促进会

中国语文现代学会吟诵分会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附:儒家经典和蒙学的吟诵教材——《经典吟诵》系列教材,已正式开始发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李硕与他笔下的商:《翦商》成为畅销图书的背后
神权领袖微子启,如何成为神权掘墓人?
孔子的远祖,宋国始祖微子启的曲折矛盾的人生
论语5.3
《论衡》累害篇
李零读《论语》:孔子说的“仁人”具体有哪些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