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艺国际】三 平 | 幸福(长篇小说连载10) 三 平



▼ 幸福(长篇小说连载10)
三 平
作者/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三平,中学高级教师,1970年于北京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学教育和教育科研工作,曾任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香港现代教育研究员,正式出版专著5部。

热爱古今诗词,在国家及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一些诗作和论文,现为北京市大兴区“老教师诗词社”成员。


【作家/诗人作品】 

幸福(长篇小说连载10

 

第十章 垒窝冲喜

 

果然不出常瑞所料,回杭州探家与刘燕分别后不到一个礼拜,首长就找常瑞谈话。
首长单刀直入:“常瑞同志,根据部队《关于军人退役和转业的若干规定》,决定您转业,本人可以自选转业地点和工作单位,部队负责办理户籍。”
其实,首长就是传达上级的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
转业手续限五日内办完。
由于刘燕明确表示过不计较转业地点和工作,常瑞没有女友方面的压力。
他首先打算选择杭州。因为那里是生他养他的故乡,姥爷和父亲的尸骨葬在那里,母亲和妹妹也生活在那里。
当天下午,他往超市给妹妹打电话,告诉她想转业回杭州,让她马上转告妈妈并征求她的意见。
第二天上午,常华回了电话,告诉哥哥:妈妈叫他不要多考虑她,首先要好好考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她自己可以照顾自己,这些年当兵在外,不也生活得挺好吗?
母亲的意见出乎常瑞的意料之外,他感谢母亲的深明大义。
他重新考虑。
另一个地点当然是刘燕所在的北京。常瑞反复权衡两地的利弊,确定去北京。
他立即给刘燕发去电邮,并将自己的选择报告给领导。
次日早上,他收到刘燕的回复。现在他也和刘燕一样,每天早上只要不出差,第一件事就是收看电子邮件。
刘燕回复说:“转业是迟早的事,早转比晚转好。感谢阿姨没有让你回杭州。随时欢迎她老人家和妹妹来北京。”
两天后,部队为常瑞办好了转业手续,并购好了火车票。
常瑞看看车票,是后天晚上的。
常瑞这时才想到还没找工作单位。
他想起有一位副连长叫张振国,是北京人,去年因病退役回家,后来在一家保安公司当经理,今年“八一”建军节那天还打来过电话,不知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问问吧。
常瑞拨通了他的电话。
张经理听说常瑞转业到北京,非常热情地邀请常瑞到他们公司工作,常瑞没想到这么顺利,高兴地答应了。
晚上,常瑞给刘燕发去电邮,告诉她:(一)转业手续已办妥,后天晚上离队,大后天上午十点左右到达北京。(二)已通过战友在北京找了个单位,具体工作到京后再议。

 

刘燕到西客站接到了常瑞,二人走进附近的一个小饭店,边吃边谈,议定:常瑞先到市政府办手续,然后去找战友谈工作,下午再碰头。
迁入手续很快就办好了。
常瑞打车找到瑞安保安公司,张经理事先接到常瑞的电话,正在办公室等他。
战友相见,十分高兴。
张经理说:“现在来求职干保安的铺天盖地,年龄小的高中刚毕业,有的还不满十八岁;年龄大的四十开外。我跟管人事的说了,您专门学过法律,就留在公司办公室当个顾问吧,累不着。”
常瑞说:“您也知道,咱是扛枪杆子的大头兵出身,不怕累。”
张经理说:“常连长,就这么着吧。老战友了,我还能让您累着。您准备准备明天就上班吧。”说着,起身要走,“我还有点儿事……对了,差点儿忘了。您没处住吧?我安排好了,您就住在办公室左边那间。那是个资料室,有台电脑,您可以用。还有一台复印机,复印点材料什么的,归办公室小王管。您今晚就可以过来,床和被褥都现成的。”
刚到北京,战友就做了如此周到的安排,常瑞心里很踏实,对战友十分感激。
常瑞看看刚四点多,打电话与刘燕联系。
刘燕刚发走一个稿件,有空闲,就邀常瑞到报社办公室来。
常瑞高兴地把战友的安排告诉了刘燕。刘燕听了也很高兴,说:“还是战友亲啊。你就先干着吧。”
常瑞在瑞安公司快一个月了,需要他参与的涉及劳动合同、工资待遇等案件,总共只有五六个,而且他只是以有关法律为依据,提提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另有专人负责处理。一般情况就是每天看看报、上上网,真是如战友所说:累不着。
但是,常瑞对如此清闲的工作并不满意。他觉得有劲儿没处使,丝毫没有成功感,反而很不愉快。
他决意辞职,但碍于战友的情面,还未提出来。
这天,他在政府官方网站上看到招考公务员的告示。他看了看考试大纲,多为法律和时政方面的。他认为自己有一定把握,就约刘燕下班后过来商议。
刘燕来到瑞安公司的“资料室”。
常瑞先把他要辞职的理由说了一遍。
刘燕说:“工作的事儿,大主意你自己拿。你刚刚到地方上来,可能还体会不深:现在咱们国家正处于新旧体制更替的时期,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更换工作岗位是很平常的事。不过,在北京找个合适的工作,也不那么容易。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骑驴找马’,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常瑞说:“我在网上看到过。我揣摸说的是找工作,先一边干着现在岗上的工作,一边再寻找更好的工作。等找到新工作了,再辞职。”
刘燕赞叹:“到底是当过军官的,转业不到一个月,就适应了。”
常瑞说:“适应什么啊,这得感谢我的战友,当这个顾问有的是时间,上网学的呗。”接着,常瑞说他想报考公务员。
刘燕乐得一拍手:“咱俩想到一块儿了。我也看到政府招考告示了。不过我不知道你对现在的工作满不满意,所以我没说。现在既然你打算考,就要下功夫准备,志在必得。需要什么资料,我帮你找。”机会总是偏爱有心的人。
常瑞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市政府人事局查阅了常瑞的档案,正式录用并任命他为市人大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
常瑞辞去了保安公司的职务,向战友表示感谢。张经理十分理解,并向常瑞表示祝贺。
常瑞对新工作十分满意。
在第一次领到工资的当天下午,他邀刘燕共进晩餐。
两人走进市政府附近的一家快餐馆。
刘燕先端起咖啡杯子说:“祝贺政府大员收获第一桶金!”
常瑞也端起咖啡回道:“祝贺大记者连发佳作!”
二人相视一笑,吃了两份快餐,走出小店。
常瑞送刘燕回家,边走边聊。
先是常瑞谈自己的新工作,说现在已基本理顺了,每天忙而不乱。
刘燕问他食宿情况,常瑞也感到满意:政府大院里有机关食堂,一日三餐(包括节假日),工作日还有夜宵;住在政府机关集体宿舍里,一室两人,条件也不错。
刘燕回头看着常瑞满意的笑脸,问:“那,你一切都满意了?”
常瑞说:“凭良心说,我来北京这才两个多月,应当心满意足了。”他顿了一下,“就是工资少点。”
刘燕瞪他一眼:“我还就是这一点不满意。”
常瑞忙说:“那咱还得‘骑驴找马’。”
刘燕满脸不高兴,说:“常连长,你误会了。你沒听明白。我是对你嫌工资少这一点不满意,不是嫌你挣钱少。你怎么忘了,我在杭州是怎么对你说的?”
常瑞忙说:“那我怎么会忘?其实,这些钱也不算少。我是跟在部队比了一下,就顺嘴说出来了,你别生气。”
刘燕说:“钱这种东西,少了是不行,好多事办不了。但多了,也未必就好。你们南方不就是有一个大款自杀了吗?自杀的原因你肯定知道。
“我知道。网上公布了他的遗书,自杀的原因是他太‘穷’了,穷得只剩下钱了。”常瑞也挺感慨地说。
刘燕接着说:“钱字的繁体字是金字边加上两个戈,戈就是我国古代的兵器。钱字的结构就是‘双戈夺金’,古今中外多少人为钱而死!”
常瑞赞同:“是啊。金钱不是万能的,有时还可能成为祸根。”
刘燕严肃起来,说:“你现在大小也是个政府的官员,要多想想多为老百姓办好事。”
常瑞认同,庄重地点点头。
刘燕又说:“猪悟能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有‘八戒’,我看你不用八戒,‘三戒’就行了。”
常瑞笑问:“就算我是猪八戒,我得戒什么?”
刘燕说:“戒贪赃,戒受贿,戒行贿。以后我就管你叫‘常三戒’。”
常瑞觉得,刘燕说的虽然似乎真假参半,不无幽默,甚至有点尖刻,但她的内心深处确实是希望他做个奉公守法的干部,这种真情使他深受感动。
他由衷地叹道:“家有贤妻夫祸少啊!”
刘燕调皮地柔声问道:“谁是你的妻啊?
常瑞说:“当然是你呀。”
刘燕追问:“起码现在还不是吧?”
“那只是迟早的事。现在还不是‘七’(妻),可也是‘六’了吧?”常瑞反问。
“你真坏!”刘燕边叫边打,常瑞也不躲。二人说笑着到了刘家新居所在的绿竹小区门口,常瑞说了声“白白”,停下脚步,看着刘燕走进小区,转身回机关宿舍去了。

 

时间过得真快,常瑞来北京快仨月了。
这天,北风怒吼,鹅毛漫天飞舞,是北京多年来少见的大雪。
常瑞走到窗前,眼望满天皆白,不由得想起母亲亲口告诉过他的名字的来历:
常瑞出生在南方少见的大雪天里。他的姥爷取“瑞雪兆丰年”之意,又盼望这个头生的外孙子能给家里带来好运,就给孩子取名为“常瑞”。
小常瑞从小聪明,顽皮好动,全家人都喜欢,特别是姥爷。隔辈之人,更加疼爱。
常瑞的姥爷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幼年父母先后谢世,舅舅收养了他。
姥爷清晰地记得,在他12岁那年,兵荒马乱,有一天晚上,早过了吃饭的时间,舅舅还没有回来。
他关上房门,先是坐在小木凳上,后来累了就躺在床上,等啊等啊,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天已大亮了,舅舅还是没回来。从此,姥爷孤身一人。
邻居们看他可怜,这位大妈给碗菜粥,那位大伯给点糙米,就这样吃百家饭,又混过了两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年,姥爷14岁,他不甘心乞讨般地活着,决意出去另找生路。
他拿定了主意,就把一间破草房让给了照顾他最多的胡大伯。
胡大伯和另几家邻居给他凑了点钱,他走了。
就这样,姥爷在外乞讨,流浪,打工,受尽了折磨,吃尽了苦头,飘流了十多年,最后来到杭州,在一家丝绸店当了伙计,算是安顿下来了。
后来,他在路边壕沟里拣了个弃婴。
这个女婴后来成了常瑞、常华的母亲。
常瑞幼年时期,姥爷身体还健壮,经常带着他游西湖,逛岳庙,给他讲西湖的传说,讲岳飞抗金兵的故事。直到现在,常瑞还会背诵他自己刚上高中时写的一首诗《谒岳庙》:
一曲《满江红》,/豪气贯苍穹。/只叹起风波,/未及捣黄龙。/忠奸古今有,/不凭一时定。/民心岂可违,/历史最公正。
办公桌上电话铃响,打断了常瑞的回忆。
电话是妹妹常华从杭州打来的长途。
常瑞先是一惊,以为家里出了什么意外;继而高兴:原来是他母亲要来北京看他,妹妹不放心,也请好了假陪着;如果火车正点,明天上午十点就可以到达北京。
常瑞叮嘱妹妹北京冬天很冷,现在正下着大雪,一定让妈妈多穿点衣服,明天他到火车站去接。
常瑞挂上电话,心里有点内疚:转业前时间太紧,他没来得及回老家看看,就直接来北京了。虽然他像当兵时候一样,每月都给妈妈寄钱,但总觉得自己长年在外,对妈妈没有尽力。
常瑞马上往报社打电话。
刘燕听说常母要来北京,也很高兴。
她马上想到住处,就跟常瑞说:“我跟我妈说一声,阿姨她们来了就住在我家里。”
常瑞说:“太麻烦了,住旅店吧。”
刘燕说:“沒什么麻烦。咱家拆迁后给了两处房,一处是三室两厅两卫,现在我们家住着;还有一处两室的,出租呢。阿姨来了,我搬到大姐那屋,阿姨和妹妹住我那屋不就行了呗。”
晚上回家,刘燕告诉妈妈常瑞母女明天来北京。
刘母也很高兴,说:“来了就住咱们这儿吧。”
刘燕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常瑞还说怕添麻烦。”
刘母说:“早晚都是一家人,什么麻烦不麻烦的。现在也住得下,要是拆迁以前,还真的只好请她们住旅店了。”
住处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上午,刘燕和常瑞一起到西客站,把常家母女接到刘家,安排娘儿俩好好歇着。


次日,常家母女一觉醒来,刘家早饭已准备好了。
常母有些不好意思,责怪自己起晚了。
刘母说:“你们大老远来的,好几千里地呢,还不得好好歇歇。咱吃饭。吃完饭还歇着。”
早饭后,慧芳、刘燕都上班去了。常华说要买点东西,刘母告诉她小区内的便民店什么都有;常母嘱咐她别远走,人生地不熟的。
常华答应着,说:“我不远走。也买不了多少东西。反正也没什么事,了解了解北京的物价。”说着,她也出去了。
家里只剩下两个老太太,一左一右,坐在小茶几两旁的单人沙发上。
二人都是中年丧偶,辛辛苦苦把儿女拉扯大的当家人,不幸的相似经历,现在又将要成为儿女亲家,使两位老人的心自然而然地贴近,虽然初次见面,也像老熟人似的,谈话很随便。
常母说普通话还是挺吃力。她尽量放慢语速,还借助一些手势;刘母也慢慢地说,尽量不说老北京的方言土语。
两个人这么一就和,倒也能听懂对方的意思。
两个老人沒聊上几句,就说到常端和刘燕了。
先是常母夸赞刘燕,说燕子长得漂亮,年轻,会说话,她能有这么个儿媳妇,是前辈子烧了高香。
刘母也说喜欢常瑞,身强力壮,有礼貌,孝顺(刘燕跟她说过,常瑞在部队时每月都给他妈汇款;现在挣得少了,每月照常寄钱)。
常母又说,常瑞倒是听话,就是比燕子大了几岁。
刘母说,男大几岁没什么,现在时兴男大女小。再说就差四岁,不算大。
二老又说到他们的婚事。
常母说:“我让小华打电话问过好几次,她哥总是说不着急。”
刘母说:“我也问过燕子,她也是这套话儿。现在这些孩子啊,老大不小的就是不结婚;有的结了婚也不要孩子。”常母说:“是啊,世道变了,跟咱们那时候可大不相同了。”
刘母随口应着,催常母去休息。午饭后,歇了一阵子,常母来找刘母,二位老人又说起儿女的婚事。
常母说:“我不会恭维人。可是说心里话,我觉得您挺实在的,我就拿您当亲姐姐。”
刘母说:“咱这是实在的亲戚。别看住得远点,也是一家人,你我就是姐俩儿嘛。”
常母说:“一个中午我也没睡着,想了个办法,想和姐姐说说。要是不好,你可别笑话我。”
刘母说:“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什么想法您就直说,谁笑话谁啊?都说南方人聪明。您要有好主意,那还不快说?”
“那我可就说了,”常母还是有点吞吞吐吐,“我说叫他们快点结婚也不难。中午我想出个馊主意:姐姐你装几天病。南方有个习俗:谁家有老人病了,儿女办喜事就能好,这就叫----冲喜。你‘病’了,我就和燕子说,你们俩结婚一冲,你妈就好了。”
“北京也有这个说法,”刘母说。
“姐姐要是同意,咱就这么试试,”常母接着说,“我让小华劝她哥哥,你让慧芳劝她妹妹,准成!”
刘母想了一会儿,说:“我约摸着你儿子好说,燕子可能得费点事儿。这丫头鬼心眼儿多,从小就不好管。”
常母说:“那也不一定。小华小时候也不如她哥听话,现在大了,变了。我看燕子挺懂事的,能听。”
刘母一拍大腿,下了决心:“好!就这么办!不过,人多嘴杂,这件事就咱姐倆儿知道,明天早上我就‘生病’。”说完,两位老人互相看了看,同时哈哈大笑。
第二天,过了往常起床的时间,刘母耐着性子在床上躺着。
快要开早饭了,慧芳喊她,她说等会儿;刘燕又去叫她,她脸朝里,半蒙着被子,说:“我不饿,你们先吃吧。我有点儿头痛,一会儿就好了。”
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她俩也就没在意,吃了早饭,一前一后上班去了。
常华吃过饭过来看刘母,见她蒙头睡着,轻轻地叫了两声“阿姨。”
刘母假装没听见,继续“睡觉。”
这时,常母也跟进来了。她装模作样地看看,又伸手摸摸刘母的前额,对常华说:“不烧,不要紧。让阿姨多睡会儿吧。”
常华昨天就和哥哥约好了,起身去找常瑞。
常华刚走,刘母就起来了,要去梳洗。
常母拦着:“姐姐,别洗脸。你现在‘有病’。”
刘母会意:“那总得洗洗手吧?”
二老人相视一笑。
刘母吃了早饭,俩人又闲聊了一阵子,说好:今晚常母和常华说,刘母跟慧芳说。
午饭照例是慧芳早上就留好的。
二老吃了饭,歇够了,又凑在客厅里喝茶闲聊。
这回她俩一个说国强,一个说小华,都是大龄青年了,对婚事都不着急,这又是两个老人一个共同的话题。
二人越聊越近乎。聊着聊着,刘母想起自己的晚饭来了,就去便民店买了一斤蛋糕。
快到下班时间了,刘母回自己屋里继续“卧床不起”。
慧芳先回来了,直接来看妈。
刘母说:“不要紧,也不发烧,就是觉得心口堵得慌。今天我和你阿姨聊了半天,她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叫燕子他们快点结婚,冲冲喜。她说南方都这么做,可灵了。”
慧芳说:“按理,他俩也都不小了,处得也不错,是该结婚了。”
刘母说:“今儿晚上你好好劝劝燕子。她最听你的。房子咱家也现成儿。今年租期马上就满了,咱不租了,叫他们先住那儿。”
慧芳一向听妈的话。
她满口答应了。
常瑞跟着妹妹也来了。
他听妹妹说刘母病了,想起一个同事的爱人是小有名气的医生,打算请来给刘母看病。
刘母连连说:“不用,不用,歇歇就好了。”
常母赶紧打圆场:“我看老姐姐就是累着了,又有点儿感冒。也不发烧,不要紧的。要是重了,我再让小华找你去。年龄不饶人啊,好好休息休息准保能好。”
当晚,常母和常华说冲喜的事,让常华明天去找哥哥,就说妈说的,好歹也得让他同意。
常华认为:“哥哥没问题,他都三十多了,准愿意。”
慧芳跟燕子谈。
一开头燕子就否定:“什么冲喜啊,这都什么年头了,还信这个。”
慧芳早有思想准备,说:“就算妈想的不对,咱就当没这回事。你不最讲求实际吗?你看看你们,一个三十多了,一个奔三十数了,都不小了;再说,你们俩相处这么长时间,彼此了解,情投意合的,双方老人也都同意,还等个什么劲儿?”
燕子说:“我嫁他是板上钉钉了。我只想往后推推:常瑞在市人大的工作刚起步,我又刚提了副主编,想先熟习熟习工作……”
慧芳说:“这也是个理由。可也不算什么理由:你结婚不马上要孩子,不就行了?妈说了,咱回迁的那所房子,租期正好到了,给你们先住着。还有,趁着常瑞的妈和妹妹都在这儿,省得往杭州大老远的跑了。你看,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燕子被说得心活了。
她想了想,说:“您从小就疼我,我听姐的。不过,我看不惯婚礼那么繁琐,有些程序甚至低俗。我答应妈,妈也得答应我:婚礼我们要简单。”
慧芳说:“我看妈会同意的。平时谁家有事没事的都大操大办,出份子,妈也不赞成。”
转天早上,慧芳上班前告诉刘母:燕子同意了,但她要求婚事简办。
刘母听了,一下子翻身坐起来,连说了几个“好”,掩饰不住那个高兴劲儿,要不是急着上班,慧芳转身匆匆走了,非“漏馅儿”不可。
忠厚老实的人毕竟学不会骗人。
快到中午了,常华从哥哥那里回来,先到便民店买了红莲子,做好了莲子羹,端给刘母,关切地问:“阿姨好些了吗?”
刘母说:“好多了。我也没什么大病。早上你大姐说燕子同意结婚了,我这病就好了一大半。你问你哥哥了吗?”
常华说:“哥哥没意见。他说听嫂子的。”
刘母更高兴了,说:“你哥哥是个好人。我这病,全好了。哎,你再拿个碗,给你妈拨点,我吃不了这么多。”
常华看着刘母高兴,问:“听说国强大哥在美国工作?”
刘母说:“是啊。他是个老知青,没赶上好时候,上山下乡,下到黑龙江,一去就是十来年。回城了,又找不到正经的工作,跑买卖,在深圳又混了几年。没文化,让人骗了,这才回北京念电大,毕业以后考上公司了,去美国有一年多了,公司派的。”
常华问:“那他平时能常回家吗?”
刘母说:“傻孩子,美国那么远,平时哪回得来呀,听说他也忙着呢。也就个把月的往家里打个电话。今年八月节回来一次,只呆两天就走了。这回快过年了,该回来了。”
常华叹道:“在哪儿干也不容易啊。”
刘母继续装病:孩子们快回来的时候,就卧床;孩子们走了,就正常活动,脸也敢洗了。
她认为大局已定。

 

周六。
一大早刘燕就去政府机关宿舍找常瑞。
昨晚常瑞告诉她了:同宿舍的小高出差了,后天才能回来。他俩先去机关食堂吃了早点,回到宿舍。
二人坐定,刘燕开门见山:“两个老妈一门心思,看来不结婚是不行了。其实,我也不是不想结婚,只是想晚一点而已。现在咱俩是骑虎难下。我觉得我姐说的切合实际:咱结婚可以提前,但可得晚点儿要孩子。”
常瑞说:“我听你的。”
刘燕说:“看看,你又来了。这不是一个人的事,咱们倆可得真的保持一致。”
常瑞说:“就是,保持高度的一致。”
刘燕说:“我跟姐说了,婚礼要简办。妈要不同意,我就不同意结婚。”
常瑞说:“我看不成问题。两个老妈的心意是让咱们结婚,他们就达到目的了,说不定他们俩商量过了。至于怎么举行婚礼,那并不重要。”
刘燕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咱就顺了老人的意吧。”
二人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准备分头征求老人的意见,就一起回刘家。
因为时间还早,慧芳去大成家看欢欢还没回来,刘母和常母还在客厅里闲聊呢。
两人一回来,刘母还真的吓了一跳,但她马上镇定下来了,自言自语似地说:“我今儿个觉得好多了,起来话动活动。”
刘燕心里明白,装作无所谓的样子,说:“两位老妈都在这儿,正好。我和常瑞商量好了,过几天就办事,但是婚礼要简单点儿。”
刘母赶紧说:“那行,那行。你们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
常母也跟着表态:“我也同意,同意。”
午饭桌上,刘燕和常瑞商议,先去看看房子。和刘母一说,刘母更高兴了,马上到屋里找出房门钥匙,交到常瑞手里。
动作麻利,一点儿也不像有病的老人。
刘燕和常瑞来到斜对面的红蜻蜓小区2号楼,进了502房间。
刘燕介绍说:“这是拆咱家老房时给的回迁房。给了两处。緑竹小区那处大,三室两厅两卫;这处的小点儿,二室一厅一卫,妈说让我们先住这儿。”
常瑞十分满意:“这就很不错了。北京的房价这么贵,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啊。结婚就有房住,够幸福的了。”
刘燕说:“那咱就先住着,以后人多了,再说。”。
俩人边看房,边商议:
----家具先凑合着用,也不旧,怪味都散完了。需要什么,以后再买;
----家电需要新买(屋里没有家电,由租房人自己配备);也就买买新四大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
----墙得刷刷,虽然不太脏,还是见见新,新房嘛。
两人看了房子,心中有了数,约定:明天早饭后,常瑞先找个装修公司来刷墙,把工人师傅带过来,最好上午能搞定,收费稍高点儿也行;最晚也别超过下午一点钟。之后,俩人去购物。
 
早上八点多钟,常瑞带着五个工人坐着辆小货车来了,车上还装着脚手架、铁桶、白粉等一应工具和材料。
刘燕刚刚吃完早饭,手机铃响,屏显是常瑞打来的,也不接听,马上出门奔红蜻蜓小区。
这是他们约好的,她知道常瑞到那儿了。
刘燕来到2号楼,乘电梯上了五层,502开着门,工人们己经开始干活儿了。
刘燕知道这些工人都是干这活儿的行家,无需多说,就和常瑞打了个招呼,问什么时候能完工。
常瑞说,跟装修公司谈好了,他们今天活儿少,多派了两位工人,十一点之前保证完成。
刘燕说:“那好。我想这样,你看行不行:刷墙这活儿你我都不懂,咱家装修时是我姐和大成哥监工,我姐今天也休息,我想请她来这儿盯着,咱俩买东西去。”
常瑞说:“那又得给大姐添麻烦了。”
刘燕说:“你还不了解我姐。我敢说,我姐是世上属一属二的大好人。我就是我姐带大的。说真格的,这回要不是我姐劝我,我还就是不同意。”
刘燕让常瑞先在这儿看着,她回家去请姐姐过来。
两个小区相隔不远,也就二十多分钟,慧芳、常母跟着燕子一起来了。
常瑞问:“妈怎么也来了,您不在家照顾照顾阿姨?”
常母说:“就是姐姐让我来的,叫我瞧瞧你们的新房。小华在家呢。”
常瑞早把工钱准备好了。
他把钱交给慧芳,说:“大姐,和他们定好了十一点以前完工。您看看要是没什么问题,就把工钱给他们,让他们打个收条。您受累了。”
慧芳说:“没什么。你们快去吧。”
刘燕和常瑞来到惠民家电大厦,楼上楼下地跑,几经对比、商议,选定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微波炉各一台,交了预付款,填好了送货单。
二人走出家电大厦,回头一看电子屏幕上显示13点整,这才觉得饿了。
二人到小餐馆里匆匆吃完午饭出来,常瑞说:“赶早不赶晚,干一样算一样。”
刘燕说:“对,买首饰去。”
二人又先后去了大福、宝珠、菜百三家大首饰店,选购了一付金镯子,准备以常瑞的名义送给新娘;又选购了一款金戒子,准备以刘燕的名义送给新郎。
俩人一边说着一边笑:这叫什么事儿?!
刘燕说:“陈规陋习叫咱们破的可以了,也不能一下子全破了,‘互赠信物’还得有吧?不过,咱这可不是‘互赠’,是‘同购’!”
俩人一齐大笑起来。
常瑞问:“那结婚照总得有一个吧?”
刘燕说:“那是。不为别的,咱自己也得留个纪念。不过,不买婚纱礼服,咱在照相馆租一套。你说,谁能把婚纱当衣服穿,买它纯属浪费。”
常瑞说:“买婚纱是一等傻瓜,要不就是神经病患者。”
说着,二人看见“倩影照相馆”就在前面。
于是,这对不愿盲目从俗的伴侣走进去,做了简单的化妆,租了套礼服,拍了一张结婚纪念照,明天即可送到家。
出了照相馆,俩人边走边谈,决意不收礼,不请客,免去人情债之患,并且逐项敲定了结婚仪式的内容。
傍晚,他们回到了刘家。
二人先去刘母的房间,见刘母还躺在床上。
刘燕上前看了看母亲的脸,心里暗笑,半调皮半认真地问:“妈好了?”
刘母也知道刘燕早有察觉,也演戏似地答道:“好了,快好了。”
刘燕神秘地一笑,拉着常瑞到饭厅去吃晚饭。
饭后,常瑞告辞,刘燕送他。
常母跟了出来,叫住常瑞,把一个银行存折递给他。
常瑞不要,说钱够用的。
常母又要把存折塞给刘燕。
刘燕也不接。
常母有些急了,对常瑞说:“这些钱都是以前你寄来的。我一分钱也没花,就是为攒着给你娶媳妇的。你们不要,我留着干什么?”
刘燕见常母实心实意,就劝常瑞:“你拿着吧。这是老妈的心意,别伤了老人的心。你先保存着,不花,不就結了?”
常瑞点点头,接了存折,上机关宿舍去了。
常母这才乐了,夸燕子:“闺女,还是妳懂事。”
刘燕微微一笑,陪着常母回了屋。

 

大晴天,风也不大,是北京春节前少有的一个好天儿。
晚饭后,一场别开生面的结婚仪式在“北京日报”社的小礼堂如期举行。
第一排正中间贵宾席上,并肩坐着两位老太太:常母和刘母。她俩都穿着一身新衣服,新鞋袜,满脸笑容。
陪伴在左右两侧的是慧芳、常华、罗冈、王亚茹、鲁一、田莉等双方的亲友。
第二排坐着市人大、市政府和“北京日报”社的代表。
刘燕的好友、同事,常瑞的战友、同事,也都一一在台下就座。
常瑞请来的市人大法制办的几个年轻的女同事,临时充当服务员,负责给来宾们沏茶倒水。
仪式由刘燕聘请的报社的工会主席、编辑室赵副总编主持。
十九点,结婚仪式准时开始。
赵副总编登上主席台,满面春风。
他用眼睛迅速扫了一下全场,宣布:“常瑞、刘燕结婚仪式现在正式开始。首先,请新郎、新娘闪亮登场。”
老赵说话酷似电台的播音。
原来他曾在北京广播电台当过专职播音员。
常瑞、刘燕身着整齐的工装,胸前戴着红花,手拉着手,微笑着走上主席台,向大家深躹一躬。
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仪式按预定的程序进行:
主持人宣布:请证婚人、“北京日报”社李社长宣读证书。
李社长手持大红结婚证书走上主席台,宣读后,郑重地交给常瑞、刘燕各一份。
二人双手接过证书,躹躬后回身坐在台上。
第二项是新郎新娘互赠信物。
如前所约:常瑞拿出金镯子给刘燕戴上;刘燕取出金戒指给常瑞戴上。
台下又响起一片掌声。
接着,主持人宣布第三项是新郎、新娘向双方高堂敬茶。
常瑞和刘燕走下台,来到常母、刘母面前,一齐深鞠一躬。
常瑞从“服务员”捧着的茶盘中,先捧过一杯献给刘母,叫了一声“妈”,又捧过一杯献给常母,又叫了一声“妈”;然后刘燕上前,从“服务员”捧着的另一个茶盘中,先捧过一杯献给常母,叫了一声“妈”,又捧过一杯献给刘母,又叫了一声“妈”。
台下一片掌声。
下面进行的是各方代表致贺词。
首先致贺词的是新郎所在单位代表、市人大法制办王主任。
他说:“我受市人大李主任和市政府办公室陶主任的委托,仅代表市人大和市政府的全体同仁,向新郎、新娘表示热烈的祝贺!
为了略表我们的心意,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齐向民老
师特意创作了一幅画儿《富贵白头》,画的是几朶盛开的牡
丹花,一对并肩站立的白头翁,寓意是祝福新郎、新娘一生富
贵,白头偕老!
说着,将裱好的画儿展示一下,交给常瑞。
台下又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下一位是新娘所在单位代表、“北京日报”日报社总编辑室文总编致贺词:
“我代表‘北京日报’社的全体员工,热烈祝贺新郎、新娘三喜临门:这第一喜,是常家娶了好媳妇;第二喜是刘家聘了好闺女;第三喜是新春佳节即将到来。
‘三喜临门’是这幅对联的横批(他手举对联展示);对联的上联是‘笑迎瑞雪庆佳节’,下联是‘巧衔香泥垒新窝。’这是我们总编室主编、书法家柳传书同志特为新郎、新娘书赠的。”
全场又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接着,主持人提高了嗓门,颇有‘煽情’的意味:
“让我们热烈欢迎新郎、新娘的亲友代表,北京医学院研究生罗丹小姐献辞。”
丹丹身着绣有红色牡丹的花旗袍,一甩长长的马尾辫儿,微笑着款款走上主席台,青春美丽,婷婷玉立,果然吸引眼球。
她深鞠一躬后,满怀深情地说:“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是小姨把我从一个陌生人的手中抱回了刘家,和我的妈妈一起把我抚养大;后来又找到了我的生身父母,还给我一个美满的家。没有小姨,就沒有我的一切。”
她顿了顿,接着说:
“在小姨大喜的日子里,我试填了一阕词《西江月合欢赞》,献给我敬爱的小姨和姨父:
树有合欢似伞,/红花清香娇艳。/入药环保材质高,/全身无私奉献。
人有离合悲欢,/德高莫过心善。/好人自有天地佑,/一生幸福平安。
台上台下掌声热烈。
最后一项是常瑞代表新郎、新娘致谢:
“今天是我和刘燕终生难忘的日子。我们衷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众多亲戚的关怀之心,更感谢我们倆的同事、朋友和战友们的厚意深情。我们要把这一切永远牢记在心,并以此激励我们今后更加努力工作,多做贡献,回报亲友,回报社会!”
常瑞很激动,声音微微颤抖。
全场又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至此,婚礼的各项内容都顺利地进行完了,主持人高兴地宣布:“常瑞、刘燕结婚仪式到此结束,热烈欢送新郎新娘入洞房!”
台下来宾起立,向新郎、新娘热烈鼓掌相送,礼堂扩音器里开始播放歌曲:
“火样的情,火样的爱,两颗心中燃起来……”
刘燕和常瑞登上喜车。
这是大成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上贴着醒目的红囍字,是慧芳亲手剪贴的。
大成亲自驾车,把一对新人送入红蜻蜓小区的新房。
刘燕新居楼门口两旁、502室的门上都贴着大红囍字。
室内,客厅、寝室里也贴着大红囍字。
在客厅对门墙上,挂着镶着玻璃镜框的彩色结婚照。
不用问,这些都是慧芳布置的。
刘燕想喝水,一看电热壶是满的,处于保温状态。
刘燕到茶几那儿取杯子,看见一张纸条,上写:冰箱里有点心和方便食品。
刘燕知道,这些都是姐姐精心安排的。
刘燕看到这里,心里一阵发热。
她不由得想到姐姐从小就像妈妈一样伺候她,如今她已经成家立业了,姐姐仍然如此关心、体贴她。这出自内心的真挚的亲情,怎么能不让刘燕大受感动?
常瑞今天格外兴奋。他拉着刘燕说:“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到今天,我都占全了。不过,‘金榜题名’中途夭折了。”
刘燕说:“后来你在部队不又接上了?”
“接是接上了,那怎么也不如‘原装’的。”常瑞还是有些惋惜。
刘燕劝道:“古人有云,‘知足者常乐’。咱比那至今还上不了大学的或大学毕业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好多了。”
“燕子,那我改个名字,你说叫‘常乐’怎么样?”
刘燕说:“你别瞎说了。名字不过是人的一个代号,不能说明什么实质性问题。你现在的名字不也挺好吗?”
常瑞说:“是不错,还小有来历。因为我出生那天正下大雪,‘瑞雪兆丰年’嘛,姥爷给我起的。”
“噢,怪不得那篇报道你署名‘冬军’---原来是‘冬天生的军人’啊,”刘燕恍然大悟。
常瑞提议:“明天还要上班,咱们早点睡吧。”
他们都跟单位说好了:不休婚假,照常上班。
由于年终事儿多,他们又是自己提出来不休假,一举两得,双方领导都同意了,把他们的假日与春节放假连在一起。
刘燕拉过被子,“噗嗤”一声笑了。
常瑞不解。
刘燕说:“你猜我想起什么来了?我想起侯耀文说的相声来了:洞房花烛夜小两口儿盖被子,横着盖,上下够不着。”
“噢,这段儿我也听过,”常瑞接过话槎儿,“你这一说,我又想起侯宝林说的那段儿了:在床上撒一些红枣、栗子,取‘早立子’的意思。”
“对,我也听过这段儿,”刘燕说,“还得撒上花生,说是‘花不搭地生’----又生儿子,又生闺女。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花不搭’三个字到底应该怎么写。”
常瑞说:“古代科学不发达,也就算了。现在都到了什么时代了,还沿用这些陈规陋习,真是脑袋进水了。要是再有一拨儿一拨儿闹洞房的,更闹得你筋疲力尽,哭笑不得啊。”
第二天早上,常瑞、刘燕吃了点儿慧芳大姐特意准备的食178
品,照常上班去了。
中午,常瑞在市政府官网新闻栏上看到人大办公室关于他们婚礼的报道。文中赞扬他们敢于破除旧风俗,敢于创立新风尚,“不收礼,不请客,不磕头”,“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双脚走路,让别人的嘴巴去说吧。”
常瑞打电话告诉了刘燕。
刘燕不以为然,说她也看到了:“让别人的嘴巴去说吧。”
晚上,他们先来到刘家。
推开房门,见刘母和常母,慧芳,还有大成,都在客厅里坐着闲谈。
刘燕看看刘母,故意问:“妈,这回您的病全好了吧?”
刘母说:“是啊,全好了,冲好了。”
刘燕把脸一沉,说:“什么‘冲喜’?您根本就没病,装的;有病也是心病。你们合伙算计我。”
刘母硬着头皮不承认,说:“谁算计妳了?妈还能害妳?”
刘燕说:“您倒不是想害我。你们怎么合计的我不知道,但是别拿我当傻子。这都什么年月了,还玩儿什么‘冲喜’游戏?”
常母帮着刘母:“这不是有这么个老论儿吗?南方、北方都有啊。”
“那‘正月不娶,腊月不聘’的老论儿,您们怎么不听了呢?”
刘燕毫不让步,连珠炮似的,噎得两位老太太无言以对。
慧芳一看空气有点紧张,赶紧劝说:“燕子,婚都结了,不说这些了。你不也是同意了吗?”
刘燕说:“姐,我还真是看您的面子同意的。要不,我才179
不会上当呢。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我也没吃什么亏。
常瑞插言:“‘冲喜’是假,‘垒窝’成真。”
刘燕慎怪:“你倒美了!”
常瑞憨笑。
刘燕看了一眼常母,又看了一眼刘母,“不过,你们也别想马上就当奶奶、当姥姥!”说着,故意绷着脸。
大成说:“你看看,你看看,咱们燕子总是长不大,还耍小孩子脾气。”
慧芳看看燕子和常瑞,说:“都别说了。咱们吃饭吧。今儿晚上可是常阿姨和我妈特意给你们准备的,算是家里的祝贺吧。”
常母接了一句:“也算是给燕子赔礼了。”
听婆婆这么一说,燕子倒有点儿不好意思了,说:“妈,那倒不用。什么赔礼不赔礼啊,咱们都是一家人呀。”
刘母故意挑理似地插言:“你看咱们家燕子跟别人多会说,满客气,就是跟我过不去。”
说完,她自己忍不住先乐了,大家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 诗艺国际 ~~~~
文学殿堂,文友栖园
,砥砺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携手并肩,与时共进
欢迎长期赐稿,再现诗意生活
传统诗、词、曲、赋,现代诗歌
译诗,诗评,诗配画
文学理论
散文,随笔,杂文、短微小说
来稿请寄:153811241@qq.com
传播正能量共创正平台


无限精彩,尽在【诗艺国际】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相见欢/会战友,贺新郎
散文||战友相见分外亲
沉痛悼念王秀恩同志
随笔 | 刘光明 | 澹泊康宁喜相逢
2017年军官转业工作正式开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十条笑话:要是你结婚,妈不仅不堵门,不要红包,还会送新郎红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