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空问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内向没有必要改变,而且几乎无法改变,但懦弱一定要改变,而且能够改变。我准备按“内向”、“懦弱”的特点和“改变懦弱”两个主题来讲。

我肯定是性格内向的人,但我不认为自己懦弱,因为我见过懦弱的人什么样。我们必须区分开内向与懦弱。内向的人当中绝对不缺乏成功人士,有一种说法是70%的成功人士都属于内向性格,这或许是因为那些成功人士都是有城府的、能沉得住气的人,外向、话痨很容易给人浅薄无知的感觉。懦弱的人几乎无法成功,即便意外地取得了成功也难以幸福,因为他们缺乏坚持己见的勇气,在“做自己”方面糟糕的一塌糊涂。总之,内向只是一种外在的气质、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而懦弱则近似于一种病态的自卑,其本质是内在的不自信而不是外显的“内向”。

性格内向与遗传有关,在婴幼儿身上就能发现明显的气质上的差异,有的孩子天生就安静,有的则天生就爱闹腾。心理学家托马斯/切斯等人在对婴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质的九个维度。(见下表)假如活动水平低、节律性强、趋避性低、适应性低、反应强度低、心境较靠近悲观、持久性高、注意力不容易分散、不太敏感,就是突出的内向性格的表现。

除了遗传,环境也有很大影响,但是,造成性格内向的环境是大环境,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有关。比如亚洲人以B型血为主(遗传),由于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环境),普遍要内向一些,而美国文化则倾向于塑造外向性格。性格内向肯定会对能力有所限制,最突出的就是在社交方面,内向的人不喜欢嘈杂的环境,不喜欢一群人高谈阔论的场合,让他们适应这样的环境是一种巨大的折磨。但是,性格内向也有外向者不具备的优势,他们会是更好的倾听者,更擅长阅读、思考、文艺创作。

玛蒂·莱利在《内向者优势》一书中指出,“性格内向的人,从他们的内在世界,如思想、情绪和观念中获得精力。……他们都需要限制自己的社会交往,以免被弄得精疲力竭。……精力平稳的性格内向的人具有独立思考、高度集中注意力、创造性地工作的毅力和能力。……性格内向的人就像是充电电池。他们需要停止花费精力,并停下来休息,以便再次充电。……性格外向的人就像是太阳能电池板。……需要到外部世界去四处活动以获得充沛的精力。”她的依据是Isabel Myers和Katharine C. Briggs母女在荣格的人格理论基础上编制的MBTI量表。个人认为,这应该是符合事实的。我做什么都慢吞吞的,累了需要较长时间来安静地恢复,我女儿则总是风风火火的(虽然还不到两岁),前一秒在自言自语,下一秒就睡着了,换一身衣服都不会醒。

懦弱性格的形成更多地与环境有关,等于是一个人被压抑了本性,摧毁了自信,失去了维护自尊的能力和勇气。小学三年级时,我见有人欺负两个同学,就挺身而出训斥了他们一顿,后来和这两个同学成了好朋友。然而,在我看来,他们仍然懦弱。懦弱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不敢发脾气,被人欺负时,会阿Q地在嘴上讨些便宜,却不敢义正词严地去反击。他们似乎不能够慷慨激昂,不能声色俱厉,给人一种“老好人”的感觉。他们想要改变,也有所改变,但过度依赖环境,只要缺乏鼓励或遇到挫折就会被“打回原形”。懦弱的第二个典型表现是缺乏行动力,不敢定目标。懦弱的人不但在行动上有拖延的表现,遇到事情也表现出畏怯、畏缩。我想,这一点可能是多数保守型的人都有的一个特点,所以,需要对这方面的缺乏程度做一个分析。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马云那样在其他人还没看到机会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史玉柱那样能够跌倒后东山再起,有些事情不适合性格内向的人,那么,不要过高要求自己。找到自己的真正优势才是最重要的。

——多啦A梦的主角,有很多懦弱的表现

内向不同于害羞、孤僻,懦弱也是如此,但它们彼此间非常相似:内向是不愿意过多进行社会交往活动,害羞属于社交焦虑的范畴,孤僻属于社交障碍范畴,害羞可能走向孤僻(想要交往却不敢),孤僻未必都属于害羞(习惯独处);懦弱通常伴随害羞、孤僻的表现。或者,如果采取心理学家津巴多在《害羞心理学》所做的论述,可以将懦弱和害羞相提并论。区别是,害羞主要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而懦弱则可能不只是这样。津巴多指出,“通常来说,害羞更可能是因为无法实践一定的社会技能所导致的,而不是简单的缺乏自信或者对社会环境产生莫名的恐惧所导致的。”然而,看这本书第一章的引述的一段话,我们可能更多地想到的是缺乏自信,严重自卑。

“记得四岁的时候,因为害羞,我用各种方法躲避那些来家里看望我们的人。他们都是我认识的人,如我的堂兄、姑妈、叔父、家里的朋友甚至是我的兄弟姐妹。我藏在洗衣篮、壁橱、睡袋、大篮子、甚至床底下,还有家里很多可以藏人的地方,这都是因为我害怕见人。随着我逐渐长大,情况也变得越来越糟。”
在这本书其他部分,津巴多对害羞做了如下的描述:
◎害羞的人很难接触别人、结交朋友或是享受可能很美好的经历。
◎害羞的人无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
◎害羞使别人难以对你的优点做出积极的评价。
◎害羞唤起人本能的警觉性,使自己过分关注外界对自己的反应。
◎害羞使你无法清晰地思考和有效地交流。
◎害羞总是与挫败、担忧和孤独等消极情绪相伴而生。
害羞就是害怕人,尤其是害怕那些不知为何会让自己从情感上受到威胁的人:新奇而又不确定的陌生人、权力在握的权威者、可能甜蜜邂逅的异性。

这些描述可能会让我们难以区分害羞和懦弱、内向。我们需要明白,害羞是一种状态,可以划分不同的强度等级。所以,可以这样理解:轻微的害羞只是人的本能的反应,可以被人控制,甚至有可能增加人的魅力,如徐志摩诗中“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而严重的害羞就是懦弱,不但畏惧与人交往,而且有着强烈的负面的自我意象,缺乏自信,非常自卑、羞怯。

按照我的看法,改变懦弱性格主要有三个步骤(对昨天的做了修改)。

第一步就是区分内向与懦弱。懦弱的人都自卑,不自信,对自己有着各种不满,假如他们把改变内向性格作为目标,注定要失败,因而只会加深懦弱的程度。只有承认、接纳自己的内向性格,才可能获得充足的力量去面对懦弱。请注意,内向是不愿意过多地与人交往,而懦弱是不敢、不能与人恰当地交往,我们需要改变的是具体的行为,而不是我们本身。坦普·葛兰汀(Temple也有人译为天宝)是一名自闭症患者,她出生于1947年,三岁时就被发现患有自闭症,但一直在普通学校读书,拿到了动物学博士,成为著名的动物学家、畜产学学者、畅销书作家。借用一句励志的话“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开一扇窗”,不擅长与人交往真的不会把一个限制到“失败”的行列,内向的人可以寻找到很多优势。要知道,自闭症是一种病,和一般人的社交焦虑不在一个层次上,几乎找不到治愈的案例,但也不能阻断一个人的成功。懦弱算什么呢?即便是津巴多所说的那种害羞,也不是不能改变。

——坦普·葛兰汀,2010年被时代周刊(TIME 100)评选为改 变世界的一百人之一,出版了数本有关自闭症方面的著作,包括《社交潜规则:以孤独症视角解析社交奥秘》、《我心看世界:天宝解析孤独症谱系障碍》、《用图像思考:与孤独症共生》。

第二步是客观地去评价自己。这必定很让人痛苦,会有逃避、拖延、纠结的一个过程。最好向那些富有同情心和具有共情能力的求教、求助,让他们帮助自己客观地认识自己。有人可能会说,我这么懦弱,怎么可能向人求助?是的,假如不改变观念,肯定是不行的。著名的文学家沈从文是个性格内向的人,曾经因为无法在上海立足而给郁达夫写信求助,郁达夫深夜到访去给他送钱。懦弱的人可能会说,沈从文是天才。那么,你自己就没有一点值得别人帮助的地方了吗?不可能的。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很多时候都来自过高的期望,而这样的期望通常是将其他人的看法直接“移植”到了自己的脑袋里。懦弱的人要想改变,首先要改变悲观的解释形态。建议读一读塞利格曼的《学习乐观》。懦弱的人与悲观的人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把失败的所有责任都归罪于自己。要明白,很多时候,你只是不适合做某件事。

以上两步都是观念上的改变。观念上的改变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说观念难以改变是因为人总是很容易重复过往的思维和行为,即习惯难以改变。说观念的改变简单是因为只要一念之间,观念就能改变,——保持这种“一念之转”的能力,观念就能改变。这方面有几种练习很有帮助:冥想,正念或专念。这些方法是有效的,但是,不要将其神秘化。这些方法会给人神秘的感觉,实际上并不神秘。我们之所以觉得神秘,是因为我们平时会有很多不由自主的杂念。这些练习的关键是贵在坚持。

——如果总能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有助于改变懦弱的性格。

第三步是寻找核心习惯。这是杜希格《习惯的力量》里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美国铝业公司总裁奥尼尔通过抓安全生产创造了管理奇迹,奥运游泳冠军菲尔普斯的教练鲍曼让他学会平静从而创造了奇迹,即便泳镜进水他也照样得了冠军,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通过意志力训练创造了星巴克的辉煌。要想做出改变,一定不能贪心,一定要首先整理好自己的观念,找到最理性的思维和方法。当你找到核心习惯的时候,你就可以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而只要这一件事做好了,其他所有事情就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了。懦弱的人要想改变,可以培养的核心习惯应该是乐观。对于懦弱的人来说,乐观意味着很多方面的改变:相信自己可以在某些具体的方面做出改变,相信自己的困境并非是永久性的,能够专注在特定的目标上,能够保持学习并坚持进步,能够从小的改变中获得满足感并激励自己培养新的习惯,遇到挫折更容易恢复过来,等等。

改变应该是多方面的,但乐观是一把钥匙。懦弱的人应该有以下改变:

1. 要学会正确处理愤怒情绪。宣泄愤怒并不能减轻愤怒,也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懦弱的人容易为自己的愤怒情绪产生排斥,这是不当的反应。要接纳愤怒的情绪,但不轻易发怒。对于懦弱的人来说,如果要发怒,一定要针对真正让自己愤怒的事物,千万不要迁怒。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些可恶的人专门欺负老实、懦弱的人,要学会同这些人抗争,冲他们发火。

2. 要学会正确处理羞怯情绪。懦弱的人遇到不如意或被人欺负,很可能会压抑怒火,暗下决心做出改变,让人不再轻侮自己。对正常人来说这是比较恰当的反应,但对懦弱的人来说,由于缺乏执行的能力,经常性地羞愧、自责,他们会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敢发火很可耻。必须学会理性地看待事物,认识到羞怯情绪的意义,避免陷入、沉浸在这样的情绪当中。

3. 要学会正确处理自卑情绪。自卑意味着自我否定、自我限制、自我挫败。自卑很可能与不切实际的目标有关,一定与不客观的看法有关。所以,一定要改变极端的看法,学会就事论事,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无可救药”,“我志大才疏”,“我是思想巨人行动矮子”等等,这些负面的自我描述会让人难以进步。这方面,可以读一读马尔茨的《心理控制术》。要学会“自我感觉良好”,首先第一步就是去改变“自我意象”。可以用填句子的方式来练习,如“虽然我……但是我……”,寻找自己的优势。

用了将近两天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仍然不是特别满意。这说明我也有完美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通常会导致人的挫败感和自卑感。哈佛幸福课的主讲人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超越完美》中论述了完美主义的害处,提出应该选择“最优主义”。

——截图自《幸福超越完美》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改变观念的能力,而且,只有他们本人有能力改变他们的观念。懦弱的本质是很多错误观念的组合,不改变观念肯定是无法改变懦弱性格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复青少年孤独心理的方法
孩子过于孤僻怎么矫正
五分钟心理学:你是性格孤僻的人吗?
儿童孤僻与自闭症的区别
独来独往的人有什么特征
论孤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