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中华揭秘2015年中泰空战失利细节:装备和人的因素都存在

引言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军事实力也在进一步增强。

从以往鲜为人知的军事演习到现在频频听闻的军事演练,我国军备力量进一步充实,各路军事力量也从幕后走到台前,尤其是空军部队,更是从过去的默默无闻变成了现在的大放异彩。

每年的阅兵仪式上,恢弘庞大的战机表演总是会博得人们的阵阵喝彩,但是不同于近几年空军的大出风头,以前的空军部队,远没有现在的昂扬气势。

早在2015年,我军在与泰军进行空战演练时,因为种种原因惨遭失利,巨大阴霾下还被某些不良媒体大肆抹黑,说我们是0:4全败,这次事件无疑给我国空军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在2019年的一次报告会上,原空军指挥训练部副部长李中华,向大家披露了中泰空战的某些具体细节。透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当时我国空军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泰对战,我方惜败

2015年,“中泰联合训练”的消息一经发出,就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过去我们与泰国的军事往来并不密切,因为泰国是与美国双边交往密切。碍于此原因,我国与泰国的交往一直保持较大的距离。

代号为“鹰击-2015”的中泰空军联合训练,是我国少见的与东盟国家联合进行的军事演习。

过去也有过类似的军事演练,但我国只是派观察团过去,现如今则是与东盟国家进行军事合作,这其中政治意义要大于军事意义,故而这次演练备受外界关注。

在这次演练中,我国派出的主力战斗机是歼-11和苏27SK/UBK,其他辅助战机也都是第三代战斗机,而泰国派出的则由瑞典进口的JAS-39C/D“鹰狮”战机,属于三代半战机。

鉴于军事演习的隐秘性,网上对演习情况的报道较少,很多人都只知道我们是0:4惜败泰国空军,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在联合训练中,只有第一个项目泰国取得了4:0的胜利,其他演习则是双方各有胜负。只是因为很多媒体的宣传错误,才导致大家认为我们0:4整体都输给了泰国。

尽管事实比谣传要好很多,还是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歼11和“鹰狮”只相差半代,作战差距就如此之大吗?

2019年,空军指挥学院副部长李中华在西北大学的内部公开课上,向大家详细说明了2015年中泰空战的具体细节。他指出,我军之所以在对战中失利,既有人的因素,也有装备的问题。

虽然中泰空战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我国经过对这次作战的总结和反思,极大的推动了国家空军部队的建设。

复盘总结,勤思进取

李中华在报告中指出,如用固定距离作为参考标准,在50公里以上的远距作战中,中方攻击成功的概率为0,泰方是24%;在30-50公里的中距范围中,中方的成功率是14%,泰方是64%;在近距作战中,中方成功率是86%,泰方是12%。

为什么我军近距离作战可以占据优势,换成稍远一点的距离就落入下风了呢?

李中华给出了这样的解释:首先,泰军使用的是北约的作战方式,平时在训练中重视实战演练,注重发挥装备中远距能力,习惯多目标攻击敌方。这让他们在中远距离作战中得心应手,具备极高的成功率。

反观我军,制空机和攻击机在作战时配合得不够默契,不经意间就会给敌人展现漏洞。

同时,我军对侧面威胁的关注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给敌方留下了攻击的机会。再者,我军在规避不同距离的导弹时,对不同距离的规避方式掌握的不够熟练,规避方式过于机械,常会延误规避时间。

最后,我军还缺乏干扰弹的使用训练,对敌方的攻击策略也预想的不够充分。以上种种,让我军在联合训练中步步受限,最终不敌泰方的猛烈进攻。

除去战士的影响因素外,机器的影响也很大。我军的苏27SK/UBK在2015时服役已超过20年,虽然中间经历了检查和维修,但是机体老化、航电落后的情况却没有发生真正改变。

而另外的歼11飞机,当时的机龄也有15年了,整体机况与苏27差不多,都十分落后。

而泰军的“鹰狮”战机,在当时是属于较新款的飞机,它制作精良,用途多,功能广,成本低,擅长对地攻击和空中格斗。

最重要的是,“鹰狮”战机一开始就是为了应对苏27飞机研制的,在面对苏27时具备更强的对战能力,我军失利已经是可以预料到的事情。

李中华详细的解释,让大家都释怀了2015年我军在中泰空战中失利的阴霾。为什么困扰了大家这么久的问题,李中华一解释,大家都相信且释怀了呢,为什么大家对他如此信任呢?

试飞英雄,并肩死神

李中华的话之所以让人如此信服,是因为他是一名专业的飞机试飞员,从事试飞工作23年,他经历了空中特大险情5次,重大险情15次。

每一次,他都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根植于内心的强大勇气,成功扭转局势,在化险为夷的同时还给国家带来了宝贵的试飞数据。

因为总是试飞新飞机,执行的也总是极限的试飞任务,李中华已经对试飞过程中的压力和危险了然于心,但是也有让他感到后怕的试飞任务。有一次,飞机出现了恐怖的险情,用大家的话来说,他们那时是在“与死神并肩飞行”了。

那是2005年的5月20日的上午,天朗气清,李中华和另一名试飞员梁剑峰从西安阎良机场起飞,他们操纵着全国仅有一台的LBV-203变稳机,准备进行“纵向诱发振荡”的试飞任务。

这项任务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因为任务需要在低空中操作,而低空飞行会对正在进行降落飞行的飞机造成巨大危险,国外很多飞机都在进行这项任务时都出现了意外。

起初一切都好,正当地面的工作人员正要准备庆祝试飞成功时,意外发生了,飞机在距离地面500米的高度开始失控,先是左翼剧烈摆动,紧接着飞机右翼也出现了滚动倒扣的情况。

随后飞机就由水平飞行变为了“倒扣”着的水平飞行,电传操控也失效了,飞机开始不受控制的迅速下降,眼看远处的草坪在自己的眼前不断放大,坐在前舱的梁剑峰忍不住说道:“飞机不行了!”

坐在后舱的李中华没有被梁剑峰的话影响,他冷静地下达指挥:“别动,我来!”随即他开始尝试操作蹬舵、压杆飞机,发现没有用后又去关闭电源键,然而这些操作都没能阻止飞机的迅速下降。

李中华没有放弃,他又尝试把变稳、显控和计算机的电源关闭,再握住操纵杆,把“倒扣”的飞机翻转回去,终于在一系列操作下飞机重新恢复了正常状态。这次险情,是李中华离死神最近的一次。人们都说,他们是在与死神并肩,但是好在,他们赢过了死神

飞机从500米下降到危机解除的200米,总共才用了7秒钟。而李中华仅用7秒钟,就处置了一个重大的试飞险情,挽救了自己和同事的生命,同时还避免了空中模拟试飞机的坠毁,保护了国家财产。由此可见,他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非常突出。

事后,有记者采访李中华,想知道他是如何形容自己在“倒扣”那段时间里的感受,李中华说:“当时的感觉就是恐惧,第一反应就是要把飞机控制好,但是实在太难了,我跟梁剑峰被倒扣在座舱里,头朝下,看着越来越近的地面,感觉非常恐怖。”

尽管遇到的险情刻苦铭心,但是危险从来都不能阻挡李中华对试飞工作的热情。当别人问他对自己的职业是什么感受时,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幸福!”为了幸福,他甘之如饴,愿意挑战自己。

危险的试飞任务,他从来不逃避,也正因为如此,在多年的试飞生涯中,他遇到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险情,积累了无数宝贵经验。

只有经验还不够,勤奋进取才是进步的关键,李中华不仅能当机立断的判断局势,也能主动进取和谨小慎微的面对任何疑问,这才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紧抓问题,精益求精

1994年,李中华正在俄罗斯学习,那时俄罗斯著名的飞行员考切尔给李中华展示了一个名为“眼镜蛇机动”的高难度动作。李中华也想尝试操作,但却被考切尔拒绝了。此后3年,李中华一直对这个动作念念不忘。

终于到了1997年,李中华再次去到俄罗。,这一次,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成功完成了这个自己挂怀已久的挑战,而在他最后流畅的展示完“眼镜蛇机动”这个动作后,考切尔赞叹的对他说道:“恭喜你,你获得了飞行员们梦寐以求的荣誉!

除了勤奋进取的学习态度,谨小慎微的工作态度也为李中华的成功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2年5月6日,李中华准备进行飞机燃油项目的试飞实验,这个项目的具体操作是让飞行员在高度不变、速度不变、油门不变的三个不变条件下找到一个平衡点,借以测试飞机的油耗情况。

试飞刚开始,李中华就感觉有点不对,不经意间的一瞥,让他看到了液压表的晃动,虽然此时的液压表跟以往的液压表并无不同,但是李中华就是感觉哪里不对,但是他怎么想也找不出具体原因。

眼看液压表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李中华的内心还是拿不定注意,以往出现这种小问题,是没有必要向地面报告飞机出现了问题,现在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直觉不对,就报告飞机出现了问题,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尽管害怕丢脸,李中华还是向指挥员说明了自己的感觉,指挥员问他:“告警灯亮了没?”李中华回答:“没亮,但是我认为有问题。”

说完他不再犹豫,快速调转飞机向机场飞去。其实这时的李中华内心非常纠结,作为一名老试飞员,仅仅凭借感觉就做出了返航的决定。如果后续检查没有发现飞机的问题,真的会被大家嘲笑。

事实证明,李中华的直觉没有错,仅仅在几分钟之后,告警器和液压表就开始告警,还没等飞机平稳停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无法正常操控了。

之后的检查也印证了李中华的直觉,液压表的小异常表明飞机液压系统存在问题。

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液压系统中的小孔会在压力的冲击下慢慢变大,油耗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耗空,等到机器发出警告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挽救了。

如果李中华没有相信自己的直觉而是坚持飞行,没多久就会遇到险情,到那时他连逃生的机会都没有。正是依靠这一份谨慎,才挽救了他的生命,同时也为飞机的改良减少了一个潜在的隐患。

对待工作,李中华一丝不苟,勤恳认真;面对困难,他不惧艰险勇于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在接见李中华称赞到:“他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勤奋进取精神值得全军学习。”

结语

凭借突出的工作贡献,李中华渐渐成为了新闻报道中的主角,各种荣誉称号也随之而来,不仅被中央军委授予了“英雄试飞员”的荣誉称号,还在建军90年时成为首批“八一勋章”的获得者。这些荣誉,都是对李中华爱岗敬业的最好认可。

纵观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像李中华这样的试飞员的贡献,没有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测试飞机数据,一遍遍的辅助工程师改进飞机,就不会有稳定安全的飞机供军队和人民使用,我们现在的安稳生活,都是有人在前面为我们扛起了一片“天空”。

然而,尽管有试飞员们的努力付出,飞行安全的危险仍然无法全部避免,就像坐车会遇到车祸,坐高铁可能会遭遇铁路事故,坐飞机也可能会遭遇空难。

近期发生的MU5735坠机事件,牵动了全国无数人的内心,灾难已无可挽回,期待真相早日水落石出的那一天,让真相来抚慰遇难者家属。

参考文献

[1]“八一勋章”获得者 李中华[J].军工文化,2019:33.

[2]薛志毅.李中华与他的试飞项目[J].当代陕西,2007(5):36.

[3]申进科、吴德超、肖海洪.新世纪的试飞英雄-记空军某飞行团副团长、功勋飞行员李中华[J].党建,2007: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年中泰军演,李中华揭秘失利细节:装备和人的因素都存在
“八一勋章”获得者李中华:中国目前在大气层内飞得最快的一名飞行员
1995年,俄罗斯一架米格
“英雄试飞员”李中华披露:2015年苏27与“鹰狮”演习的真实结果
顶级试飞员李中华给你讲讲飞机的事
2005年5月,2名空军飞行员正试飞一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