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伤科120首方剂趣味记忆(续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了骨伤科120首方剂,骨伤科医生都应该掌握,而且三甲医院检查时要访谈这项内容。大家在临床工作很忙,很难有余暇专门背诵这些方子。我也同感,于是编了《骨伤科方剂120首趣味记忆》,不知是否符合其他医生的记忆习惯,希望有助于哪怕一部分人的记忆,我也满足了。其中,有效方剂歌诀,可能有些低俗,但是方便记忆,请予理解和指正。此后,我将陆续发出,希望大家喜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骨伤科朱保华

9、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56.)

【趣味记】羌活胜湿汤,墙高风毒,工匠慢干。

【翻译】墙高风毒---羌活、藁本、防风、独活、

工匠慢干---川芎、生姜、蔓荆、甘草。

【组成】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川芎、蔓荆子、生姜

【功效】祛风除湿。

【主治】治伤后风湿邪客者。

【歌诀】羌活胜湿草独芎,蔓荆藁本羌防风,

寒湿在表头身重,发表祛湿效力雄。

10、四生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62.)

【趣味记】四生散,怨妇骑墙喊。

【翻译】怨妇骑墙---沙苑蒺藜、白附子、黄芪、羌活。

【组成】黄芪、羌活、沙苑蒺藜、白附子(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效】祛风逐痰,散寒解毒,通络止痛。

【主治】治男子妇人肝肾风毒上攻,眼赤痒痛不时,羞明多泪,下疰脚膝生疮,及遍身风癣,居常多觉,两耳中痒。

【用法与用量】每服二钱,用薄荷酒调下。如肾脏风下疰生疮,以猪腰子批开,以药末二钱合定,裹煨香熟,空心细嚼,以盐酒送下。

11、海桐皮汤(《医宗金鉴》)(70.)

【趣味记】海桐皮敢穷威风,只透花乳没当红。

【翻译】海桐皮敢穷威风---海桐皮汤,甘草、川芎䓖、威灵仙、防风。

只透花乳没当红---白芷、透骨草、花椒、乳香、没药、当归、红花。

【组成】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芎、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

【用法】共为细末,布袋装,煎水熏洗患处。

【功效】舒筋活络,行气止痛。

【主治】治跌打损伤,关节炎疼痛。

【歌诀】海桐皮汤透骨草,乳没归芎红花椒;

威灵甘草防白芷,舒筋活络伤痛消。

12、宣痹汤(《温病条辨》)(104.)

【趣味记忆】宣痹汤敲豆沙,下山人人防滑。

【翻译】宣痹汤敲豆沙---连翘、赤小豆皮、晚蚕沙。

下山人人防滑---半夏、山栀、杏仁苡仁、防己、滑石。

【组成】防己15克杏仁15克滑石15克连翘9克

山栀9克薏苡15克半夏9克晚蚕沙9克

赤小豆皮9克

【功效】清热利湿,宣通经络

【主治】治筋痛,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风湿痛

【方解】防己---为主,入经络而祛经络之湿,通痹止痛;

配伍杏仁---开宣肺气、通调水道,助水湿下行;

滑石---利湿清热;

赤小豆,薏苡---淡渗利湿,引湿热从小便而解,使湿行热去;

半夏、蚕砂---和胃化浊,制湿于中,蚕沙尚能祛风除湿、行痹止痛;

薏苡仁---还有行痹止痛之功;

合用片姜黄、海桐皮---宣络止痛,助主药除痹之功;

更用山栀、连翘---泻火、清热解毒,助解骨节热炽烦痛。

全方用药,通络、祛湿、清热俱备,分消走泄,配伍周密妥当。从组成上分析,宣痹汤应为加减木防己汤和三仁汤的合方。

【歌诀】宣痹汤治湿热痹,滑杏苡仁夏防己,

蚕沙栀子加连翘,利湿清热有豆皮。

13、除湿蠲痛汤(《证治准绳》)(105.)

【趣味记】除湿蠲痛汤,敢领二主谢陈强。

【翻译】敢领二主谢陈强---甘草、茯苓、苍白术、泽泻、陈皮、羌活。

【组成】苍术6克羌活4.5克茯苓4.5克泽泻4.5克

白术4.5克陈皮3克甘草1.2克

【功能】祛湿通络,蠲痹止痛。

【主治】痹症,湿邪偏重,身体沉重痠痛,天阴加重发作。

【用法用量】水二钟(400ml),煎八分(320ml),入姜汁、竹沥各三二匙(20-30ml)服。

【方解】本方以苍术、白术---同炒,相济祁须,祛湿除痹;

羌活---气雄善散,长于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止痹痛,凡风寒湿痹,骨节酸痛,每持为要药;三药合用,其效益彰。

复以泽泻、茯苓---淡渗利湿,导湿下行;

陈皮---理气化湿;

入姜汁---辛散开郁以行痹,

竹沥---善透经络,“其纯阴之性,虽假火逼,然须姜汁鼓动其势,方得应手取效”(《本经逢原》);

甘草---调和诸药。

综合全方,具有祛湿通络,蠲痹止痛之效。

14、薏苡仁汤(《类证治裁》)(107.)

【趣味记】异人,穷敢抢赌场,贵将屋当马房。

【翻译】异人---薏苡仁汤

穷敢抢赌场---川芎䓖、甘草、羌活、独活、仓术。

贵将屋当马房---桂枝、生姜、川乌、当归、麻黄、防风。

【组成】薏苡仁30川乌6麻黄6桂枝10

羌活10独活10防风10苍术10

当归10川芎7生姜10甘草6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主治】治中风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难以屈伸。伤后着痹,湿痹。

15、牵正散(《杨氏家藏方》)(114.)

【趣味记】牵正散,馋服蝎子酒。

【翻译】牵正散,馋服蝎子酒---僵蚕、白附子、全蝎,用酒送服。

【组成】白附子、僵蚕、全蝎

【功效】祛风化痰止痉。

【主治】主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

【歌诀】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全蝎加,

混合研细酒调服,风中络脉效力佳。

16、桂枝芍药知母汤

【趣味记】贵枝索要知母汤,驸马风流干珠江。

【翻译】贵枝索要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驸马风流干珠江---附子、麻黄、防风、甘草、白术、生姜。

【组成】桂枝4两芍药3两甘草2两麻黄2两

生姜5两白术5两知母4两防风4两

附子2枚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滋阴清热

【主治】风湿历节。身体消瘦,关节疼痛、肿大或变形。

17、加减木防己汤(温病条辨)

【趣味记】加减木防己汤,食米食杏通通贵。

【翻译】食米食杏通通贵——滑石米仁,石膏杏仁,白通草、桂枝。

【组成】木防己18克米仁9克桂枝9克杏仁12克

滑石18克石膏18克白通草6克

【功效】祛风利湿,清热通痹。

【主治】暑湿热痹,关节肿痛,灼热红肿,屈伸不利。

【方论】木防己——重用,祛除经络中风湿热痹。

米仁、桂枝——通络疏筋除热。

杏仁——宣利肺气,气行则湿化。

滑石、石膏、白通草——清热利湿,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七、温经散寒

1、当归四逆汤(《伤寒论》)(51.)

【趣味记】当归四逆汤,桂枝汤通信去边疆。

【翻译】桂枝汤通信去边疆---桂枝汤,加木通、细辛,去生姜。

【组成】当归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

通草6克大枣8枚炙甘草6克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治素体血虚,阳气不足,四肢周身痹痛者。

【歌诀】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

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

2、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58.)

【趣味记】黄芪桂枝五物汤,去掉甘草倍用姜。

【组成】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功效】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治血痹证引起的肌肤麻木不仁。

【歌诀】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

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功效良。

3、四逆散

【趣味记】四逆散,只烧干柴。

【翻译】只烧干柴---枳实、芍药、炙甘草、柴胡。

【组成】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

【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脾(或胆胃)不和者。)

【方论】方中

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

芍药---养血敛阴,臣配柴胡,一升一敛,透解郁热而不伤阴。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为佐。

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

综合四药,共奏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效,使邪去郁解,气血调畅,清阳得伸,四逆自愈。原方用白饮(米汤)和服,亦取中气和则阴阳之气自相顺接之意。由于本方有疏肝理脾之功,所以后世常以本方加减治疗肝脾气郁所致胁肋脘腹疼痛诸症。

【汤头歌诀】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邪成厥逆,敛阴泄热平剂服

4、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95.)

【趣味记】洋河酒麻口,将鹿肉炒熟解酒。

【翻译】洋河酒麻口---阳和汤,麻黄。

将鹿肉炒熟解酒---姜炭、鹿角胶、肉桂、生甘草、熟地、白芥子。

【组成】熟地一两肉桂一钱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

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用于流痰、附骨疽和脱疽的虚寒型

【歌诀】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

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

5、四逆汤证

【组成】炙甘草2两干姜1两半生附子1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辨证要点:脉微细,但欲寐,自利口渴,小便色白,四肢厥逆,欲吐不吐。

6、附子汤证

【趣味记】附子汤,富足要人领。

【翻译】富足要人领---附子、白术、芍药、人参、茯苓。

【组成】附子2枚白术4两茯苓3两芍药3两

人参2两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化湿,镇痛祛寒。

【主治】肾阳虚衰,阴寒内盛。背恶寒,口中寒,身体痛,骨节痛,手足寒,脉沉。

7、真武汤证

【趣味记】真武汤,祖父要领姜。

【翻译】祖父要领姜---白术、附子、芍药、茯苓、生姜。

【组成】附子1枚白术2两茯苓3两芍药3两

生姜3两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化气行水。

【主治】肾阳亏虚,水气泛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或小便清长、或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芪桂枝五物汤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古方和经验方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麻黄
50首常用方剂
中医入门(二九)
去湿剂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